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世纪五十年代,兰州市课堂教育改革的探索

上世纪五十年代,

我亲历的一次课堂教育改革

 

1954年,一位年仅17岁的小姑娘谢瑞,来到七里河西津寺小学,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兰州地处西北内陆,教育基础差,大多学校没有正规校舍,教学器材简陋,尽管如此谢瑞还是义无返顾地投入了教学中。

此时,新中国成立才5年。人们热情高涨,充满激情。旧中国留下的陈旧腐朽的教育制度、模式正在被淘汰,新的教育制度正逐步确立,到1958年9月,中央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担任教师不久的谢瑞,也开始了她的教育改革。

个人的经历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大批像谢瑞这样受过师范教育的老师进入兰州中小学,才推动了兰州中小学教育的飞速发展,为今日兰州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谢瑞先后任教于七里河西津寺小学、人民路小学(今酒泉路小学)、静宁路小学。27年后,她成了首批特级教师,后来还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

特级教师,这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称号。尤其是,首批特级教师,更是万里选一。谢瑞,一名特级教师的成长之路,会给我们哪些启迪呢?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谢瑞老师讲述她亲历的故事。

差一点,

就和小学教师擦肩而过

命运有的时候就是一种选择。1954年夏天,我从兰州师范毕业了,但又面临着新的选择。学校要保送上兰州幼师。我想,上幼师要再读三年书,出来却要教幼儿园。书越读越多,学生却越教越小,从小学教到了幼儿园。我不愿意,就选择了参加工作。

我被分到了硷沟沿的一个小学,学校名字叫西津寺小学,非常简陋,没有正规校舍,借破庙办学,塑像早就没了,房屋年久失修,到处走风漏气。离家远了,要住校,学校给我分了一间宿舍。那是一大间房子,空荡荡的,就住我一人。晚上,真的很害怕。

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对这些我并不太在意,建设新中国的激情,在每一个人心中激荡。那是个歌声飞扬的时代,唱歌是这所学校留给我最深的记忆。

在师范里,我们的音乐老师是任光地、体育老师是张千,他们在全省音乐体育界的名气很大,我们接受了很正规的音乐训练。我就经常组织学生、跳舞唱歌、扭秧歌,学校中经常传出孩子们的歌声,给古庙增添了不少生气。

在西津寺小学没待多长时间,我就调走了。这次到了酒泉路小学。那时,不叫酒泉路,叫人民路,学校的名字是人民路第一小学。我家住在鼓楼巷,离家近了,自然高兴得很。

酒泉路小学比西津寺小学条件要好,起码校舍不是破庙了,几排小平房,学生也多。六个年级,六个班。校长张光霞是个非常慈祥的老太太,对我们可好了。上班后,张校长立刻安排我带三年级的语文。

谁知,第一节课就出了乱子。

站在讲台上,

我紧张得发抖,不知道说些啥

张校长带着我去了教室,她上讲台给学生讲,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位非常年轻的女老师,我们欢迎她好不好。哗哗哗,同学们兴奋地拍手。这时,站在门口的我心跳加速,身体有些发抖。

师范里我们虽然进行了各种专业学习,老师们还重点教了如何上课。但那时,强调上课时要严肃,不能在讲台上走动,手放在什么地方,眼睛看着哪里,讲课的表情是什么样都有规矩。是一种比较僵化的教育培训。同时,独立教学实习训练比较少。

这时,我有些不知所措,到现在,我都不记得怎么走到讲台上。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的学生,他们一个个盯着我看,眼睛一闪一闪的,不知何故,我就忍不住笑了。这一笑,就停不下来了。结果,我在讲台上笑个不停。起初,同学被我的笑声吓呆了。他们交头接耳,这老师咋了?几分钟后,同学发现我只是真的在笑。结果,他们也笑了。全班都嘻嘻哈哈,同学之间动了起来,有人打闹,有人下了座位,相互追逐,有些同学跑到了讲台上,拉我的手,有些同学上来抱我的腿。

课堂乱了。我也无法笑了,赶紧维持秩序,可是已经于事无补。好好的课堂,被我弄坏了,我有些不知所措,实在不知道怎么上课了,眼泪都流出来了。我跑到张校长办公室,见张校长我就哭了。我说,张校长我实在教不了了,我还是回家算了。张校长微笑着坐在凳子上听我说。我说完了,张校长慢慢地说,熟悉上课,不要紧,但不能灰心丧气。

在张校长的安排下,学校专门派了一位老师帮我适应课堂。她就是教导主任陈娜琳,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从她身上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当时,教育方式方法正在慢慢地转变中。过去,那种严肃、一丝不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变,尤其过去的师道尊严,老师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学方式,已经显露出太多的弊端。

教育界提倡要和学生交朋友。当时,学生上学年纪普遍晚,班里还有十五六岁的学生,而我才17岁,和学生的年龄差不多,也是个娃娃。自然容易和学生们打成一片。

我和学生一起、玩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渐渐地同学们就喜欢上了我。上课,他们也很认真。学生们说,我们的尕老师,还好得很啊!尕老师,这是多么和气亲切的称呼。

课程比现在简单多了,每课就是认三四个字,而现在每课则要认十二三个字。放学了,我就带着学生去五泉山,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一次,有个同学还摔倒昏迷了,幸亏我还掌握点急救知识,将学生救醒送到医院。

有了这次经历,在我脑海中树立了一个观念,学生的安全是第一要紧的。我对自己的要求更严了。

一次教改失败,

在挫折中,找到方向

1956年到1957年,全国的教育制度正在逐渐摸索改革中。到1958年9月,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老师们都在摸索中。自然,我们学校也不能落后。1957年底,这时,我到酒泉路小学已经三年了,还当了少先队员大队辅导员。我出身不好,担任大队辅导员我觉得这是对我无比的信任,也是难得的荣誉。

我有了一个想法,把学校的差生,集中到一起,住在学校。这样,老师就有了和他们更多的接触时间,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情况,对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会有比较大的帮助。我把想法和张校长说了,张校长也觉得这个方法好,大力支持我进行实验。学校腾了房间,我也住到了学校。刚开始,感觉还比较好,我和学生有了充分的接触,而且对他们的功课,也能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过了几天就发现了问题,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大家聚到一起,晚上不睡觉,聊个不停,白天上课无精打采。半学期后,这次教改就被迫取消了,教改算是失败了。但经过了锻炼,我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1960年前后,静宁路小学成了全区的重点小学,要从全区抽调老师,学校推荐了我,说我进步快,有想法,是个好苗子,我就去了静宁路小学。现在回想起来,在酒泉路小学6年是我成长的日子,而真正的提高则到静宁路小学。

静宁路小学的刘校长、辛主任对我给予了重点培养。他们单独听我讲课,给我指导板书,学校教研室的老师,也听我的课,给我传授经验。我才算掌握了教语文的方法,悟出了许多道理。学校还请来了全国优秀教师李景兰老师来学校听我的课。她对我的《江姐》一课评价为文道结合,这是对我教学方法的认可。李景兰老师就成了我的奋斗目标。

到静宁路小学后,校长将全校的差生集中成立一个班让我带。那个班里孩子不仅学习差,而且染上了不少坏毛病。有个学生,书包丢在公交车上了,害怕受责罚跑了。后来,我在火车站候车室找到了他,带回来,仔细询问,学生已经认识到错误,老师就再没有批评的必要。我组织班里同学,欢迎他归队。还让学生把逃学经历写成作文。结果,这篇文章很有感情。我至今还保存着。最终,这个班学生全部考上了中学。

数十年的教学,有失败,也有收获。付出总有收获,1981年,我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我的教学生涯,最深刻想法就是,夹着尾巴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努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人,引领学生学习知识,获得道理,不断成长。

讲述人 谢瑞 76岁 甘肃省著名特级教师(时在2013年)

王文元(兰州老王)原创作品。转发惠己利人!赞赏坚持动力!留言精神鼓励!

欢迎朋友们转发朋友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颗红心照日月,三尺讲台写春秋
弄堂小学,是他的“根”
我是一个这样的老师
退休不离岗,教育献余热一一记阜南县赵集镇刘集小学校长张洪春
【教师节特别策划】那一年,我站上了讲台
三尺讲台上的杂感(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