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磨练抗挫折能力
磨练抗挫折能

钟伟华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社会的必然需要,而抗挫折能力在现代竞争社会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从某种意义上讲,抗挫折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当代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而高中阶段是人生走向成熟的一个转折时期,是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特殊时期,却也是一个不稳定时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挫折情景,如考试发挥不好,同学之间产生误会等等,这些打击可能在学生不经意时让他们体验到挫折。此刻,教师给予一定的挫折教育、心理疏导,能为他们完善人生提供相当的能力基础。只有正确地认识挫折,才能学会抵抗挫折。 

一、 正确认识挫折 

  什么叫挫折?挫折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阻碍个体动机性活动的情况;二是指个体遭受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心理学中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高中学生的挫折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业挫折。学习是极为复杂的活动,学习中的学业压力、同学间的竞争、考试失败、成绩陡降、教师的误解和指责等导致的心理压力总难免让学生感受到或大或小的挫折,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如有的同学初中时学习成绩在学校里名列前茅,进入高中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感受到极强的挫折感,被烦恼、苦闷和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所围困,以致有点怕学,甚至有的产生厌学。二是交往挫折。学校是一个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总要和不同性格的同学、教师交往。高中生已经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对事有一定的见解,很容易因为自己与别人的意见、观点不同而产生矛盾,一旦不能处理好这些矛盾,即使是细小的问题,容易产生交往挫折。如有的同学由于成绩问题与父母闹得比较僵;有的同学因为某些事而搞得同学关系紧张不和。 

  挫折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有客观性,又有两重性。因为客观事物不仅纷繁复杂,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人们对它的认识需要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要达到目标也要有一个积聚力量、创造条件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碰到困难是很难避免的。某一目标能否实现,既取决于这种目标是否具备实现的客观条件和环境,也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吻合的程度。无论是客观条件的影响,还是主观认识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所以,挫折的产生具有客观性。 

  挫折也具有两重性。尽管各种各样挫折是来自多方面的,但挫折本身并不可怕。虽然遭受挫折容易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烦恼、痛苦、悲观失望,甚至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但它同样可以给人以教益,使犯错者猛醒,认识错误,接受教训,改弦更张;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促使学生努力去克服困难,改变自己的境遇。然而,高中学生的心理机制还不完善,被挫折感控制的学生往往无从进行有效的推理或采取有效的行动,只会“意气用事”。这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教师的责任是要学生认识到经历挫折是难免的,适度的挫折感并不是坏事。教育他们以积极的心理态度去对待挫折,才会产生积极的意义,甚至可以把挫折看作是对自身的一种锻炼和考验,砥砺自己的意志,这样更有利于摆脱挫折,走出挫折的困境。 

二、培养抗挫折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也充满机遇的社会,为了更好地适应并立足于这个现代竞争社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高中学生必须培养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增强自我适应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才能从容应付并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首先,教育学生要经得起逆境和艰苦的磨练。经得起逆境和艰苦的磨练,应有意识增强积极的心理态度。心态积极,就能潇洒自如,就会特别自信。考试的失败对学生无疑是最大的打击,由于成绩很不理想导致自信心下降,一个恶性循环可能由此开始。此时此刻,教师及时的疏导、鼓劲真可谓雪中送碳。我在一次主题教育课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老太太,她的大儿子是晒盐的,二儿子是卖伞的。晴天时,她为二儿子担心伞卖不出去,阴雨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晒不了盐,每天忧忧郁郁。后来,有人对她说,晴天时,你应为大儿子高兴能晒好盐,阴雨天,你应为二儿子高兴能卖好伞。从此,这位老太太整天兴高采烈。同样一件事,这位老太太为何前后判若两人???通过这个故事,学生深刻认识到凡事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心灵才会一片灿烂。我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应正确地对待考试的失败,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暴露自己知识的缺陷,从而得以补救,以便以后能学得更优秀。 

  要经得起逆境和艰苦的磨练,也应有意识地通过逆境积极、主动地锻炼自己,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因为坚韧的毅力更能抵抗挫折。如班中一位同学,有轻微的精神疾病,时常出现一种幻想状态,思想不能集中,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他感到很苦、很悲。又由于成绩不理想与父母的关系也有些僵。在高一、高二两年中,我时常和他谈心,了解病情,提供一些解决方法,指导他如何以轻松的心情投入学习,帮助他尽快地恢复。每次症状发生,我要求他能说出来,共同分析解决,并不断地鼓励他。经过努力,他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高三来,他的心理疾病基本没有了),也增强了自己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对自己有了极大的信心。 

  其次,教育学生增强自我调适能力。要摆脱因挫折产生的消极情绪的困扰,减轻心理压力,必须通过合理的方式去调节自己的心理,尤其是自我调适能力,因为抵抗挫折只有靠自我内在力才是最有效的。而心理上积极的自我暗示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因为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能调动一个人的潜能,令人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去应付不寻常的挑战。如班中一位女同学,高一时因为成绩不好一度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感到失望,对学习失去信心。我询问她以前的情况,她说人家都说高中的课程很难,尤其是女同学到了高中成绩肯定会落后,她很怕自己象他人所说的那样。显然,这位同学一进高中,就已经丧失了信心。为了消除她这种“我不行”的潜意识,我要求她找回以前的自我,发掘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学好高中的课程。给她讲女性成功的先例,希望她在以后的学习中始终暗示自己“我能行”,加倍努力,拼搏一番,终会有成效的。如今,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中是优秀的。 

  再次,面对挫折不妨重新调整自我目标。挫折尤其是学业挫折,有时是因为学生所定的目标过高而引起的。当他们预定的目标没有实现而遭受挫折时,应当及时反省自己的目标是否合理,达到目标的途径是否恰当等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有利于减轻压力,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如班中一位女同学,进高中时,雄心勃勃,自己定下一个很高的目标。但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能力较低,成绩一直上不去,她感到很苦闷,甚至有点自卑。我要求她重新认识自己,给自己定个恰当的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抓好基础,扎扎实实地学习,逐步提高学习成绩;教育她要不气馁,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预定的目标。

  最后,教育学生要采取宽容态度。由于有些学生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挫折也就往往产生于主观臆断,此时学生宽阔的心胸、大度的气量是抵抗挫折的最好方法。如一位同学借了别人的学习摘要,却不知后面的日记,无意中翻到(还没有看)正好被撞见,引起误会。他在解释了还不被同学理解、信任之下感到很苦闷,而且影响了学习。我一方面让他真诚地向同学道歉,教导他“心底无私天地宽”,并向另一同学做工作,教育该同学要真诚、信任地对待同学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教导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补偿法应付挫折)。后来,他们相互谅解,和好如初。 

  总之,高中生身处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在学业和社交方面处于一个摸索阶段,我们教师有义务教育他们如何去对待挫折,给予他们这方面的经验。不但通过理性的思考,更是通过学习与生活实践,使学生学会抵抗挫折,磨练他们的抗挫折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毅力,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好子女的法宝
中学生耐挫折教育的九种方法
遇到逆境时处理方法
怎样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
吕老师写给高三同学的一封信(三)
笑对人生坎坷路 人生感悟录 人生感悟录 人在天涯 朋友有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