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道探索】邵怀丽:《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解读<水浒传>》课堂实录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解读<水浒传>》课堂实录

邵怀丽

师:同学们,今天,先让我们以古人的礼节相互问好吧!

生:向老师揖礼问好。

师:同学们,为什么要这样见礼呢?因为今天我们要走进《水浒传》,走进古人的世界。之前,大家也都读了三十回左右的《水浒传》了,今天,我们就先展示一下自己的阅读成果吧!

首先,说说《水浒》中的人物及绰号吧。

生: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花和尚鲁智深……(学生能说出二三十个人物及绰号)

师:看来大家对宋江印象最为深刻(其实是学生在台上上课紧张),有四个同学提到“及时雨宋江”,那么,宋江还有什么绰号?

生:呼保义。

师:很好。现在加点难度,说说水浒中的经典情节吧!

生:武松血溅鸳鸯楼。

生: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生:杨志汴京城卖刀。

生:宋江怒杀阎婆惜

……

(学生说出二十个左右的情节)

师:不错!读有成效,读有所获!关于《水浒》呀,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屏幕展示】“作者是如何在乱世中写下名著《水浒》的?他又是根据哪段历史或哪些人物为原型的?”

师:其实这个问题包含三个点——乱世、历史、原型。有能就这三个点作一下解说的吗?

生1:元朝末年,吏治腐败,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了20倍。

生2:元朝末年,黄河泛滥,北方有红巾军起义。

生3:北宋有宋江农民起义。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资料的?

生1:百度百科,查资料。

师:这些同学做得很好!同学们,查阅资料也是一种拓展阅读,但是需要注意,查阅资料要反复求证,再给你们推荐一个查阅资料的好地方——知网。

【屏幕展示】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生:齐读“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师:这段史料就记载了宋江与方腊。

通过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北宋末年的历史与元朝末年何其相似!其实,北宋末年北有宋江起义,南有方腊起义;而元朝末年,北有韩山童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南有陈友谅、朱元璋的红巾军起义。这些,都是作者可以拿来创作的原型。

但是,大家要注意,这位同学问的是“如何在乱世写下”的。据载,施耐庵当时隐居在江苏兴化的一个小渔村,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在这里他接触了很多农民、渔夫,这也为他创作《水浒传》提供了很多素材。

【屏幕展示】《水浒》中有名有姓的人物577人,有姓无名的99人,有名无姓的9人,书中提到而未出场的102人,全书共写了787人。

师:那么,你最喜欢或感兴趣的人物是谁呢?再晒晒你对他的理解和评价吧。

生1:(上台展示)我最感兴趣的人物是宋江。宋江字公明,江湖送他绰号“及时雨”“呼保义”“黑三郎”,他是《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也是形象最丰满的一个。他原为山东郓城县的一个刀笔小吏,虽其貌不扬却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因此天下好汉都愿意依附于他。他仗义救了晁盖却犯了官司,幸得好汉搭救,才被救上梁山,做了副头领。后来晁盖战死,宋江成为梁山之主,立下赫赫战功,后被朝廷招安,最后却被奸臣用御酒毒死。

生:(掌声)

生2:(上台展示)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智多星吴用,他几次献策,智取生辰纲,攻克祝家庄,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后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遇害后,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最后与宋江等葬在一处。

生:(掌声)

生3:(上台展示)我最感兴趣的人物是李逵。他小名“铁牛”,是一个黑大汉。他使两把板斧,嗜杀如命,人称“黑旋风”。李逵下山接母时力杀四虎,一生追随宋江,忠心不二。后来宋江怕自己死后李逵造反,毁了梁山替天行道之名,于是骗李逵喝下了毒酒。

生:(掌声)

师:这几个同学,能站到台前来,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并且脱稿展示,思路清晰,自然流畅, 他们都对所表述的人物经历一清二楚,并说出自己对他们的理解,语言清晰简洁,值得表扬!读《水浒》嘛,就要读出趣味,读出疑惑,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比如下面这些同学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屏幕展示】老师不是说古代杀牛犯法吗?那为啥他们一吃饭就有牛肉吃?

师:有能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生:史料记载古代杀牛是犯法的。因为在古代,要用牛耕地。

师:那么在《水浒》中有没有吃牛肉的场面?

生:有,他们打了胜仗或聚会时,就吃牛肉庆贺。

师:那岂不是矛盾?

生:他们本来就是造反的,吃牛肉本身就表示他们造反。

师:噢噢,是这样啊。这个理解很有趣。那我们再看一则材料吧!

【屏幕展示】

宋朝:“故杀官私马牛者,请决脊杖二十,随处配役一年放。”

元朝:私杀牛杖责一百。

明朝:“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

师:大家看这几则材料,注意关注细节词语,然后说说怎样才是犯法的?那么可不可以有牛肉吃?

生1:私杀犯法。

生2:不报官府犯法。

生3:私自开剥犯法。

师:很好,大家都关注了这些词语。可见,读书应读细,细读有发现。那么,报了官府的,可不可以开剥?犯不犯法?可不可以有牛肉?

生:可以。

师:况且梁山好汉好像也不差买牛肉的钱是吧?

生笑。

师:你看,我们这不是既发现了问题,又解决了问题?读书是多么有趣的事情。说到有趣,有好多同学同时提到一个更有趣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呢。

【屏幕展示】宋江为什么总是想招安?(李文颖、朱云腾、张兆蒙、张天姿、翟羽佳、刘梦琦、王欣然、曲玉洁、刘梦泽、邱子晗、钟离光鑫、王嘉琪)

其实,这个问题需要有三步。第一步:宋江本来是做什么的?第二步:宋江后来为什么上了梁山?第三步:宋江的人生理想是什么?我觉得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生:小组讨论。

师:有答案了吗?

生1:宋江本来是一个小官。

师:什么官?

生:押司。

师:哪里的押司?

生:山东郓城县的押司。

师:呃,不错。但是,需要说明一下。押司是吏不是官。官与吏有着明显的界限。像北宋的苏轼、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官,还是大官。但宋江是小吏,并且北宋时吏不能转化为官。但他总归是为朝廷做事的。好,大家接着说。

生:宋江因为在浔阳楼题反诗,被逼无奈上了梁山。

师:“被逼无奈”用的好。题反诗后,宋江被押上刑场了吗?还有回旋的余地吗?

生:小说有“江州劫法场”,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师:嗯。但是他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生:做官。

师:说的真通俗。宋江心心念念的是为朝廷效力,也就是效忠朝廷。这从他写的反诗忠就可以看出来,他的志向很大,但绝不是做“强盗”。说到宋江,又有同学问了——

【屏幕展示】我就是不明白,宋江死就死,干嘛要李逵陪着?还有几个树上吊死的好汉,你们为什么要自杀?宋江死就死了,人生还这么长,干嘛这么想不开去别人坟头上吊啊?

学生笑。

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一起看一段文字了。

【屏幕展示】

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之名,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

         ——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师:(有感情朗读,将学生带入氛围。)现在你能回答第一个问题吗?

生:他怕李逵造反,所以给李逵喝了毒酒。

师:是啊。宋江说了:“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这是宋江的人生信仰。

师:大家翻到水浒第一百二十回,默读这段文字。“却说武胜军承宣使军师无用,自到任之后……两个大哭一场,双双悬于树上,自缢而死。”

生:默读。

师:吴用和花荣为什么要自缢而死?

生:他们觉得宋江对他们有恩。

师:是啊,他们觉得有恩,就用命去偿还这份恩情。我们可以不赞同这种做法,却不能不为这份义而感慨万千。

师:但也有的同学认为,《水浒》中不过写了一群杀人不眨眼的土匪。那么,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水浒中的英雄呢?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吧。

生:交流。

生1:《水浒》中有滥杀的时候,如武松血溅鸳鸯楼,杀了无辜的人。

生2:李逵也滥杀,两条板斧抡过去,杀了很多无辜的百姓。

生3:但是《水浒》中的人特别讲义气。

生4:他们有仗义疏财、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好的品质。

师:是啊,这就是我们读《水浒》的意义。孔子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要摒弃其中的恶,而去汲取他们身上的善,来成就最好的自己。《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就是因为水浒英雄的“忠义”。他们的忠表现在对朝廷的忠诚,他们的义表现在朋友之间的忠肝义胆,还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生逢乱世,水浒人有水浒人的忠义;恰逢盛世,我们亦有我们的忠义!那么,你的忠义观是什么?在你心中,何为忠?何为义?

生1:我觉得忠就是爱国,义就是朋友要讲义气。

生2:忠就是忠于自己的国家,义就是团结互助。

生3:……

生4:……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要我说,同学们风华正茂,积极奋进,斗志昂扬,争做新中国优秀少年,即为忠;现在,我们身处一班,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即为义!忠义,就在我们身边,忠义,就在我们心间!下课!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解读<水浒传>》说课稿

                   齐河三中 邵怀丽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以下是我的说课。

首先,我认为《水浒传》只是一个例子,一个读好书的例子。但是,又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水浒传》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是作者施耐庵所生活的元朝末年动荡黑暗的历史的缩影。北宋末年有宋江、方腊起义,元朝末年有北方韩山童、南方朱元璋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所以《水浒传》是写实的。而其中描绘的性格各异、身份不同的水浒英雄,也取材于生活,取材于历史,只是加入了作者丰富的想象,使其更加栩栩如生。所以说,《水浒传》是一部很好的反映农民起义的小说,是为造反者立传的优秀作品。

但是,学生读《水浒》,是看不到这些的,他们生活的是和平年代,锦衣玉食,生活无忧。他们不能理解那个年代,不能理解水浒人的所作所为,甚至有很多同学认为《水浒》不过是写了一群杀人越货、粗野蛮横的土匪。他们还会困惑为什么要读《水浒》,要学习《水浒》的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需要正确引导的,这也是我们教师在名著阅读面前的价值所在。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我先让学生提出困惑的问题,针对学生所提问题,师生合作,交流释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不能独立解决的,就合作解决。我们教师,总是最后出马的。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困惑,自己的思考,自己的领悟,自己的收获,是本课的重要内容。

而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价值观有个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区分善恶,辨别是非,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生活实际,拥有自己的忠义观。教师还要热情鼓励学生,做一个正直勇敢的人,一个忠心爱国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此外,就是对学生的读书指导,让学生以读促读,不断拓展知识面,扩大知识容量,在读书中疑,在疑惑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领悟。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师生解读<水浒传>》教学设想

德州齐河三中 邵怀丽

关于《水浒》的名著交流,我先让学生整理了一下自己对水浒的初步理解感受,并提出阅读《水浒》的一些感兴趣或困惑的问题。之后,我整理了一下学生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讲授了一节解读《水浒》的公开课。

这里,就重点谈谈这些问题以及课堂的呈现。

我引导学生读《水浒》,一方面重在激趣,一方面重在解惑,还有一方面重在引导。而这三个方面,也是源于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水浒细节

学生问题:老师不是说古代杀牛犯法吗?那为啥他们一吃饭就有牛肉吃?

这个问题有8个同学涉及到。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做个很好的引导,指导学生读文要细致,要思考,还要去查阅资料。那么,古代杀牛到底犯不犯法?如果犯法,《水浒》中为什么会屡次出现吃牛肉的场景?

学生查阅资料,得知古代极为重视耕牛,任何人不得私杀更牛。在西周就有“诸侯无辜不杀牛”的规定,而汉代,杀牛更是要偿命的。水浒好汉生活的宋朝“故杀官私马牛者,请决脊杖二十,随处配役一年放。”而作者施耐庵生活的元朝末年“私杀牛杖责一百”。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解读这里的文字,“故杀”“私杀”才是犯法的,如果有病故或老死的牛,经过官府审批是可以杀的,也就可以有牛肉吃了,何况梁山好汉也不差买牛肉的钱。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能看出学生阅读中的思考,是一个很好的引导读书的契机。而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也是一种解读文本、拓展阅读面的方法,可以说是以读促读。

二、理解水浒人物

学生问题:宋江为什么总是想招安?

这个问题,提出的人次最多,多达二十人。既然如此,教师自当好好引导,让学生一步步思考。可以把这个问题拆解成三步。第一步:宋江本来是做什么的?第二步:宋江后来为什么上了梁山?第三步:宋江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学生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其中第十八回“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中写道:“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而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题反诗”中写道:“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些都能很好的诠释宋江招安的原因。他志不在梁山,而在朝廷,在官场,来实现自己的凌云之志。

这个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能很好打引导学生解读宋江,解读“忠”之所在。教师引导学生分解问题,条分缕析,得到答案,也是一个新的收获,是课堂的生成。

三、体会水浒忠义

学生问题:我就是不明白,宋江死就死,干嘛要李逵陪着?还有几个树上吊死的好汉,你们为什么要自杀?宋江死就死了,人生还这么长,干嘛这么想不开去别人坟头上吊啊?

这个学生的问题很真实,有几个类似的问题,汇总一块。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个很好的切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水浒英雄之间的情谊,理解宋江“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的思想,同时也对他们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

引入下面文字体会:

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之名,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

——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再学生跳读第一百二十回“却说武胜军承宣使军师无用,自到任之后……两个大哭一场,双双悬于树上,自缢而死”,理解他们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

四、分辨水浒是非

学生问题:我认为《水浒传》中的所谓英雄好汉就是一帮土匪,他们只会抢劫,动不动就杀人,一有点疑心就要夺人性命,做事不经思考。《水浒传》的意义是什么?

这部分学生的观点,清晰地表现他们对水浒的偏见,他们只看到了水浒中的“恶”与“非”,却没有看到水浒中的“义”与“是”。这就很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了。让学生展开辩论,找出水浒人物的正义的一面,也找出他们滥杀的不足,体会在那个乱世中的农民起义,乱世中的“官逼民反”,区分善与恶,明辨是与非,汲取精华,去其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这才是我们读《水浒》的意义。就像杨绛说的: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教师进一步引导,水浒有水浒的忠义,那么,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又怎样理解忠义?怎样践行忠义呢?

通过以上学生的问题,师生解读水浒,在交流互动中得到升华,也和作者施耐庵有思想上的碰撞,思维的火花在课堂绽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 歌 | 《金瓶梅词话》胜过《三国演义》等小说(八)
水浒传简介
李逵死前含泪说出22个字,听起来很扎心,道出了宋江的本性
大书黄纸飞敕来——梁山招安之谜(之六)
再读《水浒传》,才发现宋江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有着很多闪光点
宋江为何临死前,也不放过最忠义自己的李逵?原因令人咋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