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中医角度看糖尿病】
userphoto

2022.09.14 黑龙江

关注

廖老师讲过: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症,是顽固性代谢内分泌疾病。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81年普查发现,我国糖尿病约占总人数0.61%,6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为4.27%。

      尽管我国尚属糖尿病低发国家,但由于人口多,患者总数仅次于美国。资料表明,目前糖尿病是引起中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早在《内经》上就有“消渴”病的论治,但那时对导致糖尿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消渴病病因主要是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复因情志失调。特别是人至老年,肾气渐衰,肾主水藏精功能失常,五脏无以滋养而易消渴;肾阴亏损则虚火内生,上灼心肺,故烦渴引饮;中灼脾胃,则多食易饥,阴虚阳盛,开阖失司,固摄失权,精微下泄尿多而甜。

      加之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或情志失调,气郁化火,消烁肺胃之阴津;或房事不节,损伤阴精,阴虚火旺,上蒸肺、胃,则病消渴。本症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之证。

      气郁日久,瘀血内生或阴阳虚损,血脉失于滋养、温煦,则血行涩滞,均可致血瘀。故消渴病的病机是:初期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继而阴损及阳,阴阳俱损,血行无力而致血瘀。其病变涉及五脏六腑,但以肺、胃、肾为主,时兼血癌,病情便以肾、脾为主。

      若详细区分,消渴症又分上、中、下三消,有肺燥、胃热、肾虚之别。用传统医学证治应该是:“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最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但无论上、中、下三消,均应立足滋肾养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辨阴阳,洞悉三消,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对糖尿病有效的中草药有哪些?
漫谈糖尿病的中医诊治
中医说糖尿病:想要改善糖尿病 不仅仅是控制血糖那么简单
用四个天敌穴位就能克糖尿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