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慈善学人 | 分类治理:城市社区冲突


——本期主持人  吴楠

南京互助社区发展中心、翠竹社区互助中心理事长



  作者简介  


原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讲师


  正文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社区,是一个基层社会不断地“国家化”(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市场化”(建立契约关系)和“社区化”(围绕日常生活的社会自我整合)三者合一的场域,在这一大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与治理进程中必然蕴含着三者之间的相互交织与叠加共生的复杂过程,各种社区矛盾、纠纷或冲突往往难以避免。


显然,中国的城市社区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激烈和广泛的变革,且这一变革因关涉整个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的稳定而备受各界关注。


然而,随着现阶段城市社区类型的多样化,如传统街坊式、单一单位式、综合混合式、过渡演替式和现代商品房式社区等,城市社区中因融合和分化程度不同而呈现出复杂的冲突情境。


因此,对不同类型城市社区冲突的成因进行分类研究,有针对性地化解城市社区冲突连带的紊乱秩序,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街坊式社区的冲突治理 


针对此类老旧住宅社区内的冲突,特别是老旧开放式社区所面临的流动人口多、单位多、经营门店多、出租屋较多、公共设施老化、停车位不足、流动摊贩集中等引致社区矛盾冲突发生的共同性问题或管理难题。


  • 首先,应注重居民切实利益的维护与改善,如将加快对老旧社区的改造提上议程等。


  • 其次,进一步规范社区治理结构,如进行居站分设等。


  • 再次,加大市场机制的引进,实行物业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 最后,注重居民社区意识培养,增强居民参与。尤其是对很多老旧社区呈现出的“低保户多、老年人多、流动人口多、低收入群体多、整体性文化水平偏低”的“四多一低”特点,还应结合其特征合理引导老旧社区原居民与外来人员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加强对老旧社区弱势群体的特别关照。


 二.单一单位式社区的冲突治理 


针对单一单位式社区内的冲突,应逐步“破单位化”(或“去单位化”),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使其逐步与附属单位或企业“分离”,探索与现代商品房制度相适应的社区自治机制或治理模式,提高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其实,在以往单位制社会下,国家之所以对社区矛盾纠纷管控得较为有效,是因为单位从结构上已将社会成员分成了不同的群体,从而“分而治之”,这样矛盾冲突自然就相对比较少,也易于掌控。


但是,随着单位制的解体与现代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单位式社区的冲突很可能将随之增加,为此应及早预防,防患于未然。


 三.综合混合式社区的冲突治理 


针对综合混合式社区内的冲突:


首先要关注到该类型社区内居民异质性较大、人口流动率较高等方面的影响,以改善社区环境、增设和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解决居民在就业和帮困扶贫等方面为主要内容。


其次,应注重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因为缺乏信任往往是引起综合混合式社区中各种冲突产生及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针对混合式社区内较易发的社会冲突社区化,如宗教冲突、民族冲突、种族冲突等的社区化,更应加强社区居民间的沟通与交流。


再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尝试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中,北京、上海、深圳等推行的社区管理网格化,就是在社区工作中,把冲突管理融入社区服务,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建立起承载社情民意和民生改善的“直通车”,依靠群众建设社区,依靠服务建好社区,特别是在社区冲突预防与治理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过渡演替式社区的冲突治理 


在此类社区冲突治理中,存在非正式制度不能有效解决社区问题而正式制度建设又相对滞后的尴尬局面。


首先,要加强制度性的规范建设。以转型社区(“村改居”社区、“城中村”社区等)中的利益冲突为例,冲突程度较高的当属这类社区中的股份合作公司问题,当前最主要的是将股份合作公司从居委会分离出来,进一步推向市场化,使其实现“政企分开”,并以制度化的规范固定下来;


其次,政府应逐步承接起股份合作公司的公共服务提供职能,加强社区工作站的行政服务及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


第三,切实考虑社区外来人口的权益,而不使其产生过大的“相对剥夺感”,促进城乡二元人口间的融合,增强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提升社区意识。 


同时,针对“村改居”社区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冲突,要先改“制”后改“居”,即先对原有村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产权量化到人,保护好原村民的利益,解除原村民的后顾之忧,然后再按法定程序改居。


对于已改居、但尚未对集体资产进行改制的,应抓紧制定改制方案,交原村民会议讨论后实施。改居后,要依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展“村改居”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基层民主自治活动。


此外,在动迁安置社区过程中,因安置进度不协调、动迁居民就业难、村级经济发展困难、配套设施功能不足、物业管理难、社区管理薄弱以及外来人员增多等而引发的社区矛盾冲突,往往情况复杂、矛盾多元,极易形成复杂性的社区冲突。


目前针对此类动迁安置社区建设管理中所存在的共性矛盾冲突问题的有效化解或治理方法,还仍处于探索之中。


在此,仅从配合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的视角,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安置进度,增强动迁村或社区造血功能。


同时,强化物业管理,理顺动迁村与社区管理关系,增强社区管理力量,促进动迁居民充分就业,提升动迁居民社区意识,实现社区民众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等。


 五.现代商品房式社区的冲突治理 


针对现代商品房式社区内的冲突,特别是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开发商及社区居委会等不同主体间的冲突。


首先,要处理好业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之间关系的协调。


其次,规范和加强业主委员会的建设,增强业主自治能力。


三是物业服务企业要准确定位,明确它在社区服务与冲突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与功能。


四是加强不同业主间的交流,提升业主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此外,还应积极规范开发商上的行为,极力减少因开发商遗留问题而引发的各类物业问题。


总之,现代商品房式社区应以逐步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为主要冲突治理内容,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于无形之中化解冲突。


  参考文献 :

[1]肖林.现代城市社区的双重二元性及其发展的中国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2(9).

[2]原珂.中国城市社区冲突及化解路径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5(11).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如转载请与微信charitieschool联系相关授权事宜。 

 

撰稿 | 原   柯

校对 | 俞博文 杨生

编辑 | 陈明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红色物业?为什么要建设红色物业?
“向前一步”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朝阳群众”是怎样参与基层治理的?
如何破解老旧微小区治理难
“三无”小区,怎么管?
“信义”之下的小区治理,物业社工创新探索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