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论速递 | 美国的贫困研究:新的方向与新的论战(下)

贫困是一种关系

如果说在上一部分,我们讨论的是贫困的本质——贫困是什么,那么这一部分要讨论的就是贫困的原因——为什么贫困。

贫困的社会学理论一般分为两大阵营:个人主义路径通过教育和社会背景等个人特性的变化,来解释经济地位的改变;相反,结构路径认为,贫困的首要解释因素是大规模的经济混乱和政策改革。

然而,最近,第三种视角——不平等的关系视角,越发受到社会学家的关注。在该视角下,贫困并不只是个人特性或历史结局的副产品,而且是由有经济保障和无经济保障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所导致的。持这一视角的研究者致力于探索不同位置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往来。

剥削穷人

毫无疑问,最具影响力的不平等关系理论家是马克思。在他看来,资本积累是剥削剩余劳动的直接结果。但究竟什么是剥削? 对于Wright等当代研究人员来说,当(1)一个群体的物质福利仰仗于另一个群体的物质匮乏时,剥削就会发生;(2)后者被排除于对特性生产资料的控制之外; (3)资本家通过挪用工人的劳动成果而致富。上述概念指向了一种权力关系,即富人利用了穷人的脆弱性,并从中获利。

当社会学理论不断强调权利不平衡、剥削关系和机会阻隔时,对这些观点的经验性应用还尚不发达。这种可能是因为调查数据促使研究者从个体特性,而非关系特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这样,在实证研究中,很多关于工人剥削、文化资本和歧视等问题的关系理论就降维成了对职业、教育、种族和性别的测量。

然而,最近,少数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学者已经开始测量和分析剥削。Sakamoto等人将剥削界定为工人得到的报酬低于其生产的价值,他们发现女性和蓝领工人被剥削的程度相对较高。Avent Holt等人指出,剥削作为一种公司内部的工资不平等,是由优势雇员霸占机会导致的。此外,剥削不仅发生在生产商品时,也发生在消费商品的时候。Caplovitz的研究显示,公共住房的居民因分析付款和价格膨胀,比他们的中产阶级同龄人在耐用品上支出更多。更近一些的研究显示,底薪家庭经常要依靠当铺、发薪日贷款业务和支票兑现业务,以不公平的条件获得信贷。

图片来源:凤凰网

歧视、再分配和暴力

除了剥削,还有一系列交易机制会导致贫困与不平等,包括歧视、再分配政策和暴力。剥削是指一个群体以另一个群体的直接付出为代价获得利益,而歧视则指的是一个群体拒绝将长期以来囤积的机会和资源与群体外部的成员分享。一项对于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聚类分析发现,过去30年中,对黑人求职者的歧视一直顽固地持续着。

公共政策也可能导致不平等。不断退化的税收体系强迫穷人支付超出其公平份额的税款,同时对于福利和住房收益的联邦改革更是破坏了他们的安全网。州和联邦政府发动了打击犯罪和毒品的战争,将警力和监禁集中在贫困的有色人种社区。Edelman认为,美国通过发展民事没收、无犯罪住房条例以及针对流浪者的法律技术,成功迫使穷人去犯罪。

最后,穷人是被残暴手段制服的。对发展中国家贫困状况的描述中,往往包含通过征地、清楚贫民窟或恶化工作条件,对边缘社区进行暴力统治的片段。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Matthew Desmond 著

贫困有道德紧迫性

虽然实证研究的结果能告诉我们“贫困是什么”,但是在明确“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上,它提供的指引是有限的。大多数研究没有提到的是,价值承诺为贫困问题提供了道德紧迫性的基础,这种紧迫性能够左右公众舆论和政策。为了从社会科学转向规范性理论,我们探索了两个特定的价值——人的尊严和公正,它们为研究与政策提供了沃土。

贫困是对尊严的侮辱

多维度的劣势损害了人的尊严。哲学家认为,人的尊严包括一系列核心权利或生活标准,这些都由一个共同体的成员身份所赋予。Nussbaum和Sen从个人职能和能力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福利的实现。和贫困一样,人的尊严也是多维度的,不仅与物质福利有关,而且与人在社会中的满足感和地位有关。Marshall则坚持认为,穷人应该完全属于共同体,不仅共享它的物质保障,同时也共享它的历史和神话。

公正与贫困

在平均主义哲学中,与人类尊严的价值最相关的是公正的概念。对Rawls来说,公正是社会制度的一种属性,其将权利、义务和责任公平分配,而不考虑个体之间的任意区别。而在实践中,惩罚性公正观并未给富人和权贵造成多大束缚。由于商业利益在金融、医疗以及经济生活的其他方面俘获了当局,刑事制裁落到了最没有权力的人,而非最有权力的人身上。

但至少,公正让那些罪犯承认了他们对受害者施加的伤害。穷人总是因为自己的悲惨境遇而受到指责,而关系视角则要求经济权贵为这篇富饶土地上持续性的苦难承担更多责任。在某种程度上,关系视角将贫困看作富人对穷人犯下的罪。

系统性地纳入价值观可以缩小研究和政策间的距离,它也开启了新的探索之路。对尊严的崇尚提倡一种人性化的社会分析,人类尊严的原则也使关于贫困的辩论从收入再分配转向另一个问题——最弱势的群体如何才能充分享有公民身份、在尊严和安稳中生活?

公正的价值开启了一系列问题,当贫困可能源于剥削时,对公正的崇拜将道德审查从穷人转向富人。富人遵守法律了吗?他们的行为是否公平、富有同情心?如果没有,解决方法和制裁应该是什么?对于人类尊严和公正价值清晰的考虑,正驱动着新的分析与政策论战。

《乡下人的悲歌》  该书于2016年问世,两度登顶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彼时特朗普在大选中风头正盛。作者Vance是一个“凤凰男”,出身底层白人家庭,凭奋斗考上耶鲁大学。在他眼里,是底层的自暴自弃,使他们摆脱不了世袭的贫穷与困顿。

结论

我们以对19世纪晚期的进步时代研究作为标准,回顾了推动美国贫困新议程的各类研究。首先,我们认识到,贫困不仅是低薪的标志,还是一种跨越各种维度和制度的、累积性的多重劣势。将贫困视为相互关联的逆境,这会带来方法上的多元主义,并且,在这一视角下,那些捕捉累积性劣势性质和动态的描述性研究,要优于从贫困中分离出单个指标的因果研究。

其次,贫困不是一种描述个体和家庭特征的特性,而是一种关系。关系视角将贫困看作权力关系的结果。权力是通过对住房和工作的剥削体现出来的。有时,它也体现在使区隔和社会封闭制度化的政治过程中。贫困是恶性的,许多人从中受益。当代资本主义民主用无数种方法来决定谁能成功、谁被允许失败。而关系视角下的要问的是:谁被伤害了?被谁?为什么援助还没到来?又是谁从现状中受益?

最后,贫困社会学既是一项经验研究,又是一项规范性研究。在剥削、歧视或国家政策的关系中,研究多维贫困的根源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此外,将贫困概念化为多维度的、相互关联的,这也充满了道德紧迫感。美国穷人的生活条件极不体面,他们与违背人性的事物同住,变得迟钝、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严酷、丢人、不体面的贫困冒犯了人的尊严。以弱势群体为后盾、以强者为受益者的贫困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公平的。贫困研究不应回避这种诚实的判断。

文章来源:Desmond M , Western B . Poverty in America: New Directions and Debates[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18, 44(1):305-3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如何起作用:解释贫困的六种文化概念
不要以感恩的名义剥夺穷人的尊严
马云:消灭贫困不是消灭穷人,穷人永远都会有
一一他所知道的是贫困、堕落、剥削和不正义一一他花了整整一生的时间
亚当·斯密的正义思想
一言不合就自杀:边缘人的精神脱贫比物质脱贫更急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