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职教生涯(19):后勤改革艰难起步

学校推行全员聘用制后,金校长以及学校的一些材料中都不止一次地提到:“后勤改革走在了前面”“后勤改革是学校改革的排头兵”“我校的改革是从后勤开始的”……。这些说法当然是对后勤改革成效的肯定,也是对我个人的褒奖,但我不能贪天功为己有。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没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做后盾,后勤改革将寸步难行。通俗地说,我之所以敢于大胆推进后勤改革,是有校党委、领导班子和学校的全员聘用制改革这些靠山。退一步说,虽然学校把深入推进后勤改革的担子放在了我的肩上,那也绝不是我一个人孤军奋战,而是在校党委和校长的领导下分工负责而已。

(教职工在这样的条件下跑步比赛)

后勤管理改革是以食堂改革为突破口的。

一、食堂改革的背景

90年代中期,后勤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最为突出的就是食堂问题,主要表现在:饭菜品种单调,质价不符,师生意见较多;学校包揽食堂煤水电等开支,负担日益沉重;食堂卫生状况较差,评估时被严肃批评,同时潜伏着诸多隐患;炊事员(正式职工)收入居高不下,横向比较很不平衡。针对这种情况,校党委决定,后勤改革首先从食堂入手,工作的重点是解决突出矛盾,建立食堂运行新机制。

上面所列的几个问题如果摊开来说,恐怕要用一本书的容量才能勉强说清楚。篇幅所限,我只能拣主要的说说。什么是最主要的?我以为机制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外在的人财物的管理也好,内在的人的积极性也好,归根结底,差不多都是机制造成的。抓住了机制,就抓住了根本,食堂乃至后勤的大部分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当时食堂的运行机制是:为了调动食堂职工的积极性,学校除了包揽了一切费用外,还以食堂营业额为基数,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奖金,发放给食堂正式职工。同时,学校收入分配框架中对行政后勤人员设置的奖金,食堂正式工也照样享受。另一方面,食堂的正式职工不多,基本上都是各个营业组的组长,真正在一线干活的炊事员都是聘用的临时工。

这样的机制就导致了一系列不正常的现象:(1)食堂正式工由于享受双份奖金,奖金总额比校长还高。(2)拿着比校长还高的奖金,工作的弹性却是最大的,他们可以不做早饭,也可以不做晚饭,反正有临时工在干,只有中午一顿饭他们不得不出现在食堂里。(3)一般的蔬菜有人送上门来,他们每天自己去市场买猪肉、排骨等,来到学校后,由本组的人员验收(都是他们手下的临时工),有经手人、验收人签字后即可拿到食堂会计那儿报销。

必须要说明的是,食堂的这种现状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在物资短缺、生活困难、经济落后的年代,吃饱穿暖成为人们的最大愿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单位食堂就成为一个特殊的部门。“民以食为天”,全校师生员工“吃”的问题全靠他们解决。同样受时代影响,社会上的饭店都是国营的,按点开门,按点打烊。那个时候去外地出差,特别是县城,如果过了吃饭的时间,就只好挨饿了——因为大街上没有个体餐馆。

单位食堂成为特殊的部门,食堂职工也就成为特殊的群体。领导对他们高看一眼,高抬几分,是当时较为普遍的现象。我校食堂职工不正常的收入待遇并非个人所为,实属时代影响的积累所致。

校党委对食堂情况作了专题研究后,决定食堂改革就从解决不合理的食堂正式工奖金开始。

(八一1班学生排球队主力队员)

二、取消食堂正式工的行政奖金

写到这里,我的内心是非常犹豫的,因为涉及到职工个人。食堂正式工都是学校的老人,有的比我进校还早,作为老职工,他们在最艰苦的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都是为学校作出过贡献的,因此,我唯恐因为写作自己的职教生涯而伤害了他们。但是,如果不写这些,后勤改革就无从谈起。

所谓改革,无非是资源的配置调整,利益格局的重构优化,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个人利益。

人生活在体制中,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都和体制有着密切联系。反过来说,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活法和状态。

回到本文的话题。以食堂正式工为例,按营业额提取奖金的办法是学校定的,学校行政后勤人员的奖金他们照常享受也是学校定的,最后的结果无论是否合理,责任都在学校而不在他们。

1996年寒假,我主持召开了食堂人员会议。这是一次很重要也很艰难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取消了食堂正式工的行政奖金,同时对下一步的食堂管理改革作了动员和吹风。

因为涉及到食堂正式工的切身利益,我讲了很多道理,主要内容如下:

食堂的改革,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管理体制的改革,二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两方面的改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是指,管理体制的改革往往包含着收入分配内容,涉及到利益的调整;收入分配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改变管理体制。学校食堂改革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我回顾了食堂管理一路走来的变化历程,对原有的规定、做法予以充分肯定,但同时也明确指出食堂管理发展到现在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

1.收入分配失控:食堂职工的奖金全校最高,而且没有任何风险,与付出不成正比。

2.内部管理薄弱:钥匙交给临时工,采购没有专职验收,盘点凭各个经营组自己报数,饭菜票严重流失,跑冒滴漏查无实据,也许大家都很廉洁,但是,你们能说得清楚吗?

3.行政管理淡化:全凭利益驱动,不赚钱的不干;甚至连利益驱动也算不上,因为多付出能赚钱的你们也不干,比如,我多次说过,天气冷了,让你们搞点水饺、馄饨、羊肉汤等,你们怕费事、嫌麻烦,都说学生不吃,没法做。食堂的服务功能跑到哪里去了?

……

(八七4班的几位校友)

我在讲了很多道理,分析了存在问题后,针对炊事员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作了回应——

我听到几种说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看我们收入高,眼红”“我们的奖金是辛苦劳动挣来的”。对这两种说法,我觉得有必要理论一番:

第一种说法:看我们收入高,眼红。

我们不怕职工收入高,要看怎么个高法,是劳动得来的,还是政策疏漏带来的?是风险和利益同在,还是只有利益,没有风险?收入高,高到哪一步?是合理范围,还是超越了这个范围?这几个问号,学校心中有数,我相信大家心中也有答案。

第二种说法:我们的奖金是辛苦劳动挣来的。

多劳多得,这是分配原则,而且多劳应该多得。但是过去我们为什么没有这样高的收入?是过去懒,现在勤了吗?是过去动作慢,现在动作快了吗?是过去本领不行,现在本领强了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我们不排除有以上因素,但是主要不是这些因素,决定性因素是政策。

政策是学校定的,这话不错,但学校政策不可能一步到位,根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要逐步加以调整和完善,这是十分正常的。而且政策的调整,永无止境,客观情况不断在变化,政策当然要不断调整。

接着,我谈了食堂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1.要逐步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食堂有可能要对社会开放。

2.在没有实现社会化之前,我们要行动起来,走小步,不停步。比如,要划小核算单位,三个经营组不行,四个也不行,要搞若干个组,引入竞争机制。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充分竞争的结果必然实现平均利润,供求平衡。

我讲话结束后,几位食堂老职工的表态让我非常感动。他们先后发言,表示对学校的改革举措没有意见,服从受学校的决定,做好本职工作。

借着这次会议的东风,1996年,我们在食堂管理改革中又有了较大的动作,同时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甚至招致一些非议。但是我们顶住了各方的压力,坚定不移地推进食堂管理改革,因为我们欣喜地看到,改革,给食堂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教职工和学生获得了实惠。(待续)

2019年12月1日,12月2日修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投稿作品 ▏那年,有一种职业叫零时工
大学生食堂营销管理方案
学校食堂改革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幼儿园后勤园长述职讲话
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清华园保卫战!邱勇看望后勤保障一线职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