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莓“这”病防好了丰产,治不好毁苗?手把手教你!


即将步入9月,草莓进入定植期,一定要特别注意草莓的病虫害防治,最近看到有朋友们在问草莓蛇眼病的问题,所以今天莓莓就跟大家讲一下蛇眼病的防治措施。

1

危害症状

草莓蛇眼病又称草莓白斑病、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大多发生在老叶上,叶柄、果梗、浆果也可受害,是世界上各个草莓产地广泛发生的重要叶面真菌性病害。

叶片染病初期,初现褪绿斑点,后发展成中间灰白色或灰褐色、边缘紫红色的小圆斑,以后病斑逐渐扩成2-5毫米的圆形或长圆形斑点,病斑中心为灰色,周围紫褐色,呈蛇眼状。

病斑发生多的时候会融合成大型斑,碰到湿度大的天气,还会出现白色霉层。发病重时,叶片布满病斑,整片都会枯死。

果实染病,浆果上的种子,单粒或连片侵害,被害种子连同周围果肉变成黑色,丧失商品价值。

近年来随着多年连作等问题的出现,草莓蛇眼病的发病率一般在25%左右,种植年限长的地区的大棚内可高达80%以上,具有危害严重、传染性强、难以控制等特点,给种植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2

发病规律

蛇眼病的病菌喜潮湿的环境,特别是温度为18~22℃,可快速导致蛇眼病的发生和流行,低于7℃或高于23℃不利于次病的发生与流行。

它可借助风雨、浇水或是人为管理的途径传播。

因此,在光照不足、连续阴雨天或是重茬田、排水不良、田间种植密度大、氮肥施用量过大、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及重茬田、排水不良、管理粗放的多湿地块或植株生长衰弱的田块会较易发病或发病较重。

3

引起误诊

因为蛇眼病的病症与褐斑病或炭疽病的病症极其相似,所以很容易引起误诊。

01

蛇眼病&炭疽病区别

炭疽病发病初期,病斑水渍状,后病斑变为褐色,逐渐上部组织会萎蔫枯死。

炭疽病原菌属于半知菌,分生孢子随水传播。

01

蛇眼病&褐斑病区别

褐斑病发病时,是紫褐色小斑不规则,产生小黑点,后期叶片黄褐色枯死。

而蛇眼病(叶斑病)的斑点圆形,大小均一,呈蛇眼状。

4

防治措施

01

及时摘除老叶、枯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采收后及时清洁田园,将残、病叶集中销毁,同时对棚膜、土壤、墙壁以及架材等表面喷药,进行消毒灭菌等。

02

定植时清理草莓植株,淘汰病株。

03

实行葱、蒜和水稻等作物进行合理的作换茬,减少侵染源。

04

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05

推荐药剂防治: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硅唑·咪鲜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莓管理】长得像炭疽病的蛇眼病你预防好了吗
炭疽病、白粉病、蛇眼病...低产的原因竟然是它!
草莓高清病害图谱(防控)②枯萎病 病毒病 炭疽病 线虫病 褐斑病 红中柱根腐病 细菌性叶斑病
草莓苗长叶斑了?教你好办法!(内附4种病症辨别)
今日农事 | 有图有真相之草莓病害图谱(上)
草莓蛇眼病和草莓褐斑病如何正确区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