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度佛教史07——反婆罗门宗派形成——六师外道、异流三派

(基本内容:反婆罗门宗派形成——六师外道、异流三派)

原始佛教的宗教背景,之前讲完了吠陀时期是婆罗门教的形成期,然后奥义书时期是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两部分说完了。

原始佛教,婆罗门发展到了沙门时期,沙门时期的时间是从公元前550年到公元前200年。

婆罗门教

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800年

吠陀时期

形成

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550年

奥义书时期

发展

(国家背景:公元前800年——前322是北印度16国)

公元前550年到公元前200年

(沙门时期)

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后400年

经书时期

六派: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

正理派、弥曼差派、叶檀多派

在之前的奥义书时期,婆罗门教在教、理等各方面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

但随着古典文明的发展,国家出现第二种姓刹帝利就有意打压婆罗门,所以到了沙门时期,婆罗门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各种反婆罗门的宗教纷纷成立,并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支持,这就是这一时期宗教的整体发展趋势。

这些反婆罗门的教派中,在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六师外道六家,异流三派三家,一共有九家。

其中出现比较早的是六师外道。所谓六师外道就是有六个老师,这六个老师都是外道。外道这个词儿,是咱们佛家对其他教派的统称。因为你不是佛教,是佛教以外的,所以我们叫你外道。既然是外道,它就不是佛门正宗,他说的那些思想可能就会有点偏,这就是外道的意思。

六师有哪六师呢?

分别是

  1. 富兰那迦叶(无因无缘论):无善恶业,无善恶业报,不承认有业力果报。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偶然的,它们之间幷没有互相联系的必然性。
  2. 末伽黎拘舍罗(要素成就论):认为,地、水、火、风、苦、乐、寿命等,只是七大要素而已。不承认心灵主观作用。
  3. 删舍耶毗罗胝子(过去宿世论):主张一切都由过去世的业力,而造成现在世的果报。所以今生所作的善恶都是没有罪福的,只需修戒行、禅定、精进,阻止过去世的业力,最后就能得到解脱。逻辑前后矛盾。
  4.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断灭成空论):主张无善恶业报,无罪福业行。认为人不过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人死后,没有灵魂与来世。
  5. 迦罗鸠迦旃延(尊佑所作论):否认人的自主意志能改变结果。以一切的结果,都是大自在天所作的,与人的意志力无关。
  6. 尼干陀若提子(自然定命论):认为法界众生,不管修不修行,时间到了,自然会解脱。否定今生、来生,及阿罗汉果,主张凡事都有一个定数,称之为定命论。

六师外道之后出现了异流三派。异流就是非主流,这是当时婆罗门教对其他教派的贬称。

三派分别是佛教、顺世论、耆那教。这三派在婆罗门眼里都属于非主流,属于异端邪说,一共是这么九派,这九派除了佛教还剩八派。

六师外道的思想可以分成三组,富兰那迦叶、末伽黎拘舍罗、迦罗鸠迦旃延、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这哥儿四个一组,他们的主张基本都一样,什么主张呢?无我、无轮回、无因果、无大梵,这个观点用马克思的话讲呢,就是代表了当时底层人民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什么是大梵?没见过。灵魂?没见过。轮回,谁能证明有上辈子。因果?甭跟我谈这个。

“修桥补路双瞎眼、杀人放火子孙多”因果那个东西都是忽悠人的,对吧,都是忽悠人的,多么朴素、多么唯物。他们是彻底的打碎了婆罗门精心构筑的宇宙模型,结果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就是打破了婆罗门的思想垄断,把人民群众从婆罗门的宗教谎言中唤醒,开发了民智。消极的一面就是让民众失去了对神的敬畏。

那个时候的人还比较原始、比较野蛮,所以给他们灌输业报轮回这些观念,对他们能起到一种道德律令的作用。离地三尺有神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东西能约束这些人的行为,现在你突然告诉他们没有神,没有因果,那这些人就没有拘束了。有钱人就抓紧享受,再不享受,等死了,灰飞烟灭了,就白瞎了。做人最悲哀的就是人死了,钱没花。那没钱的人怎么办呢?想办法弄钱呗。没有因果呢,做坏事方便多了,只要不被官府逮着,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各种坏事就放心、大胆的做。所以这个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教化民众方面,在当时来说并不合适,所以统治者也不怎么支持。

后来除了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作为顺世论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后世有一些影响之外,另外三位就销声匿迹了,持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这些人被世尊称为邪命外道,可见佛家对他们的思想是非常反对的。

接着看六师中的第二组,就一位删舍耶毗罗胝子。他对婆罗门的教义的态度是,不置可否,也不肯定也不否定。婆罗门那些理论呢,我们没有办法证明它是真的,也没有办法证明它是假的,那就没法说了。比如说这个大梵你说他有,你怎么证明?你拿出一个大梵来给我们看看。你说他没有,你怎么证明人家大梵是超越于宇宙之外的绝对存在,而你是凡夫俗子、肉眼凡胎,你没办法超越宇宙,所以你不知道在宇宙之外究竟有没有一个绝对的大梵存在,所以你根本没资格说他没有。后人认为皮格女子的思想属于怀疑主义,什么叫怀疑主义呢?

就是什么都怀疑。你说有大梵,我怀疑,你说没有大梵,我也怀疑。

删舍耶毗罗胝子的思辨水平在当时来说是相当高的,可惜印度人,对哲学没什么兴趣,他们只对宗教有兴趣,所以删舍耶毗罗胝子的怀疑主义呢,后来也没有传承下来。

但是在我们佛教的思想内,可以隐约见到删舍耶毗罗胝子的影子,可以说佛教的理论里也有怀疑主义的成分。

这个讲到原始佛教理论的时候再细说世尊的两个有名的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原来就是删舍耶毗罗胝子的徒弟,后来都皈依佛教了。

看六师中的第三组也就是尼干陀若提子,原名法陀摩纳,是耆那教的创始人,耆那教就是异流三派之一。尼干陀若提子我们认为它是改良主义。咱们先简单提两句,一会儿讲耆那教的时候,再详细介绍尼干陀若提子把婆罗门教的大梵给否定了,但承认有小我轮回因。就这样,大梵被去掉了,其他的还留着,但它改造了剩下的这几个词儿的内涵,也就是虽然和婆罗门用一样的词儿,表面上的说法也很相似,但实际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基本上沿用了婆罗门的理论框架,但里边的内容是剔除了那些宣扬婆罗门种姓特权的东西的。

耆那教神庙

相对于六十中的前两组,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一个怀疑主义,尼干陀若提子它就更保守一点,可以说是一个改良主义。

下一章节讲异流三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佛教产生的背景
带你走进巴利语佛典的世界:探径于《长部》(上)
1203年,阿拉伯人摧毁了超戒寺,佛教在印度灭亡
刘立夫 | 印度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六师外道与沙门思潮
六师外道
三种外道教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