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琉球王国君王谱】第二尚氏王朝(三):尚贞王

琉球第二尚氏王朝(三):尚贞王

15.尚贞王

尚贞(琉球语:尚貞/ショーティー Shō Tii ?164513日-1709818日)是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第十一代国王,1669年至1709年在位。他是第十代国王尚质王之子。

童名思五郎金,名乘朝周。1650年(顺治七年),被封为中城王子。1669年(康熙八年),尚质王逝世,尚贞继位。尚贞王嗣位之后,重用摄政尚象贤(羽地王子朝秀),对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进行改革。尚象贤废止了包括国王亲至久高岛祭礼在内的许多宗教活动,改革官制、服制、风俗习惯,对行政区划进行重新划分;又裁减了各典礼的费用,大量开采琉球的资源以发展经济,使得琉球得以复兴,但也为未来琉球资源枯竭埋下了伏笔。

1671年,尚贞王重修了首里城,并从大美御殿搬回首里城。翌年,下令在久米村创立至圣庙。这是琉球历史上第一个孔庙,此后每年春秋都会进行祭祀,并成为惯例。

尚贞王在位时,与先王一样,维持着对清朝的朝贡关系;而在另一方面,与据守台湾的明郑势力关系恶劣。为了获取硫磺,明郑将领萧启派遣海盗船,于1670年在福州五虎门外劫掠了琉球贡船。这个事件的幕后主谋是郑经。琉球王府将此事通过萨摩藩告知江户幕府,江户幕府向进入长崎的台湾商人收取了三百两白银,并将其给予了琉球。

1672年,尚贞王遣耳目官向美德[ 2](名嘉真亲云上朝众)、正议大夫蔡彬(喜友名亲云上)前往清朝朝贡,途中在定海县(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再度遭遇萧启部下十三艘海贼船袭击,奋力杀退海贼后滞留苏州。翌年,因进贡使团听说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发动叛乱,便决定不再上京,迅速返回琉球报告此事。

三藩之乱期间,琉球不再向清朝朝贡。1676年,耿精忠派遣游击陈应昌来到琉球,要求购买硫磺。琉球遵照萨摩藩的指示,将硫磺送往福建。不过与萨摩藩的积极相对地是,琉球在三藩之乱中持观望态度,尚贞王于翌年派遣正议大夫蔡国器(高良亲方)出使清朝,探问清朝安否以及贡使消息。此次出使使康熙帝大为感动,深嘉琉球忠顺之诚;从此之后,清廷给予琉球贡使种种优惠待遇。

清朝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平定三藩之乱;同年,尚贞王派遣耳目官向嗣孝(前川亲方朝年)、正议大夫王明佐(国场亲云上怀楚)出使清朝求封;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遣翰林院检讨汪楫、内阁中书舍人林麟焻为正副册封使至琉球,册封尚贞为王。蔡肇功(湖城亲方)随向嗣孝的使团同至福州学习历法;归国之后,印刷《大清时宪历》颁行国中。

1689年,尚贞王设立管理士族家谱的御系图座。他命令所有士族都必须编写家谱。每家的家谱誊写两份,一份留在御系图座存档,一份由王府押御朱印后有各家族自己保存。翌年,颁赐群臣姓氏、名讳。1691年,下令将所有王族旁系子孙全部改姓“向”,名乘头则统一改为“朝”字。

1692年,鄂羕宗(宫城筑登之亲云上元易)在萨摩藩学习了裱褙技术。1694年,泉崎村人廖澂(塩滨亲云上芝香)跟随萨摩人弓次良学习了晒盐技术,在长虹堤大量晒制食盐,被封为亲云上,并赐“塩滨”名号;翌年琉球人关忠勇(大见武筑登之亲云上凭武)在金城郡大樋川边的自宅里开设造纸作坊,根据其在苏州学习的制纸法,成功制造了第一批球纸。[8]此后,经过一系列改进,球纸成为琉球重要贡品。

1697年,尚贞王命唐荣总理官蔡铎(志多伯亲方天将)将《中山世鉴》译为汉语,取名《中山世谱》。翌年,萨摩藩藩主岛津纲贵要看《中山世鉴》,尚贞王令人誊写后送往萨摩藩。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尚贞王追尊先祖尚稷、尚懿、尚久为王,祀于圆觉寺。[2]同年,在那霸创立足轻馆以安置萨摩藩派来的武士;翌年,在那霸创建大和横目馆。同年禁止京钱(中国钱币)流通,改用琉球铸造的鸠目钱。

1709年,将上江户使者的御使者(由王子担任)改称正使、附役者(由亲方担任)改称副使。同年,首里城发生大火灾,正殿、南殿、北殿全被烧毁;不久之后,琉球风暴屡起,旱灾肆虐,最终导致了大饥荒,饿死了三千多人。饥荒使得琉球盗贼蜂起,社会动荡不安。也就是在这年,尚贞逝世。因世子尚纯早卒,由世孙尚益继位。

16.尚益王

尚益(琉球语:尚益/ショーヰチ Shō Wichi ?1678127日-1712816日)是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第十二代国王。1710年至1712年在位。他是第十一代国王尚贞王之孙、中城王子尚纯之子。

相传他患有兔唇。祖父尚贞王在位时,从中国渡海归国的魏士哲(高岭德明)为他做了兔唇修补手术。

17.尚敬王

尚敬(琉球语:尚敬/ショーチー Shō Chii ?170083日-1752314日),字允中,是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第十三代国王。1713年至1752年在位。他是第十二代尚益王之子。

他在位期间,支持三司官蔡温进行改革。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日本萨摩藩同意琉球国司尚敬恢复琉球国王的称号。

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清康熙帝派遣翰林院检讨海宝、编修徐葆光为正副册封使,前往琉球国,册封尚敬为王。

18.尚穆王

尚穆(琉球语:尚穆/ショーブク Shō Buku ?173953日-1794219日)是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第十四代国王。1752年至1794年在位。他为琉球的法制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

尚穆原名尚喜,是尚敬王的长子,童名思五郎金,名乘朝康。

1752年尚敬王逝世,由尚穆嗣位。[1]次年,尚穆王命翁鸿业(佐久真亲方忠喜)、向嘉猷(祢霸亲云上朝意)在国殿之后创建寝庙御殿和世添御殿。1754年,因那霸港淤塞导致大船难以通行,为迎接中国册封使,尚穆王命按司向聪(美里按司朝昌)决开川源,除去烂泥。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乾隆帝派遣翰林院侍读全魁、编修周煌为正副册封使至琉球,册封尚穆为王。册封使团因风不顺险些遭难,在往程和返程都曾在久米岛停泊。周煌安然归国后,捐资在久米岛建立天后宫,以报妈祖保佑之恩。

1771年,琉球下属的八重山群岛发生里氏8级的大地震,引起超过80米的海啸。这是琉球群岛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啸。

尚穆王在位时,虽然琉球当时政治体制完备,但尚未拥有赏罚例律的定制,官场上出现了“事同刑异,轻重不均,难以剖决”的现象。因此在1775年,三司官马国器(与那原亲方良矩)、马宣化(宫平亲方良廷)、向邦鼎(涌川亲方朝乔),以及摄政尚和(读谷山王子朝恒),联名向尚穆王提议编撰赏罚科律。尚穆王立即批准,命令向天廸(伊江亲方朝庆)、马克义(幸地亲方良笃)为此事的奉行。1786年,琉球历史上第一部法律《琉球科律》编撰完成。尚穆王下令颁行于全国。

1788年,世子尚哲病死,立尚哲次子尚温为王世孙。

尚穆王统治的晚年,琉球开始出现资源匮乏、粮食歉收的状况,财政逐渐困窘。1793年,因中头和国头的杣山连年焦枯,尚穆王遣法司向天廸率官僚前往巡视,将焦枯之树木移除,并依种植之法加以栽培。次年尚穆王病逝,由尚温嗣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琉球王国
琉球王国的历史沿革
不应忘记的名字“琉球”
一文综述:琉球与中国和日本的恩怨情仇
有道云笔记
流求?琉求?琉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