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就目前来看,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理念,进而有助于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德育 实效性 理念 方法

引言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良好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更有利于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因此,对小学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方法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

一、当前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缺少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德育教育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甚至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德育教育来说,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很多教师过于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造成教学所获得的效果不甚理想。

2.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过于形式化

对于德育教育来说,是教学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逐渐渗透德育教育。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借助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容易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一切教學活动的开展都会遵从教学进度进行,教师缺少对实践活动的引导,导致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过于形式化[2]。

3.没有遵从小学生的发展规律

对于小学生来说,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还没有发育成熟,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在小学开展德育教学,大多数学生会忽视教师的教学,容易对德育教育表现出消极的态度。而且,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大多数教师总是会一味地灌输德育内容,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另外,很多学生会在学校表现出良好的德育素养,但是回到家之后就会出现不尊敬长辈以及任性自私等问题。

二、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1.提高对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视

在小学开展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刚刚开始接受教育的时期,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因此在这一时期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促使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方法、遵守学校纪律以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然后通过六年的教学,能够培养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进教学中,比如在开展教学时,教师会为学生讲述讲礼貌的问题,并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到教学情境中,告诫学生讲礼貌的重要性,这样有助于培养出一个懂礼貌、有教养的好学生[3]。

2.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的丰富

德育教育活动是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德育活动的内容需要加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助于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在小学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生理都存在较大的差别,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的丰富和拓展,这样能够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之前,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不同特点,并做好充足的课前教学准备,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由于刚从幼儿园过渡上来,很多方面还不成熟,欠缺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教师可以在德育教育时借助简单的故事情节进行教学,从而传授学生相关的道理,这样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而对于较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采取沟通交流的方式向学生传授道理,这样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养。

3.对德育教育方法进行创新,逐渐开展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促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德育教育的开展进行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也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生活与德育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还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秋收的场景,并鼓励学生表达对秋收的想法,或者引导学生实践感受秋收的气氛,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德育教学的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实行以后,对教育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德育教育。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艳芬.浅析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J].学周刊,2018(02):51-52.

[2]陈英岚.以人为本,德以配位——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49-50.

[3]关蕊.浅析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J].科技经济市场,2015(01):230-231.

参考资料;http://a.shayumeichuang.com/index.php?c=show&id=774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高水平”评估标准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德育纲要》
浅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最全整理,都在这里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