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剑圣都是枪剑双修,为何明军却从不提倭枪?大明:玩枪?跪下叫爷爷先!



编者按:老话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而长枪作为长度最长的兵器也一直被称为百兵之王,刀剑与长枪相比也是公认的难以抗衡。但是在明代抗倭的战斗中,戚继光评论倭寇的倭刀:“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并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但是却丝毫没有提倭枪。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倭寇不用长枪吗?

                  


上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抗倭图卷》的局部,可以看到倭寇并非只有长刀,一样也使用长枪与明军作战。就算是日本的那些著名的剑圣,比如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的宗家,被封为剑圣的冢原卜传,在继承流道之前是武士,也是擅使长枪,现今的香取神道流之中枪术也是不传之秘。而另一位被授予「天下第一」的剑圣称号的上泉信纲,在《渋川流柔道大成录》中曾提到上泉信纲乃是剑枪二道之达人。长野业政亦曾授予过上泉秀纲“上野国一本枪”的感状。所以即便是以刀法闻名的日本剑圣上战场也一样拿长枪作为主武器。那么为什么明军根本没有提到过倭枪的厉害,却总是强调倭刀很厉害呢?明明倭刀面对长枪其实比较吃亏才对。

▲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青铜枪矛头


日本广泛应用长枪的时间其实比较晚,这得从元朝东征日本,当时相当一部分元朝士兵登陆日本后与日本武士们作战,只有薙刀和太刀这些刀类兵器的日本人吃了大亏,只是因为台风和缺乏补给最终元朝东征失败,但是却让日本开始学习使用长枪。等到长枪在日本被广泛使用的时候已经到了明代了。也就是说明代倭寇其实只是才开始广泛使用长枪,而我国成建制使用枪矛的时间,就算石器时代不算在内,从青铜枪矛开始算也已经早了日本2、3千年了。


日本的长枪虽然从中国学习而来,但是很神奇的依然走着中国从青铜时代长枪的发展模式,最为流行的是长刃铤装内插结构的长枪,这种东西在中国先秦时期一度非常流行,当时在中国被称为铍。

▲秦代青铜铍


不过铍这种东西在汉代进入铁器时代以后就迅速被淘汰了,因为披甲率的上升,这种长刃更多用于劈砍的长枪类武器吃不开了。在青铜时代因为青铜太重也太脆,盔甲主要是皮甲,皮料毕竟难以广泛大批量获得。所以披甲率较低,对于无甲对手来说这种可以劈砍的长枪类武器还是比较好用的,而到了汉代冶铁技术上去了,更方便批量制作的铁甲拉高了披甲率,于是这种又废料又因为重心太靠前做不了太长的铍迅速被淘汰。而一千多年后在日本又开始流行起来,这大约也是因为日本普通足轻的披甲率不高,所以更适合用这种更利于劈砍的长枪。

▲日本长枪枪头


虽然日本也有小型銎装套筒结构的素枪,但是根本不受重视,没有发展出很成熟的使用技术。而明代已经强调“枪头不过两”的小枪头,因为够轻,杆子可以做的更长,集团列阵使用的技术非常成熟完备。所以日本倭寇在和明军对抗时,笨重的日本长枪和不成熟的长枪对战技术根本无法抗衡明军的长枪阵,明军可以很骄傲的说玩自己长枪是日本人的祖宗。更不用说倭寇根本不是正规军,只不过是战败的流浪武士和海盗组成的强盗组织,根本没有玩长枪阵集团作战的能力。在面对中国长枪阵时,倭寇如果也用长枪是很难在正面作战中取胜的。

《明实录》记载嘉靖三十三年:“倭寇自嘉兴还屯采淘港、柘林诸处,进薄嘉定。会募兵,参将李逢时、许国以山东民枪手六千人至,与贼遇于新泾桥。逢时率麾下先进,败之。贼退据罗店,官军追及之,斩八十余人。”在面对中国民兵枪手,倭寇也一样连败两阵。但是再好的武器也得看谁用,嘉靖年间南方的明军军备废弛,明代是军户制,军户这个身份是永久的、世袭的,后代子孙都只能干这一行。每户出一男丁当兵,称为旗军。旗军需要做的是操练守卫以及屯田种地。如果一个军户的家里没有成年男丁的话,那就必须选一个未成年幼儿成为“幼丁”,等到成年后就去当兵。而且出征时军户的军装路费都是自备的。军户耕种的军田在三顷以内者免杂役,三顷以上的必须与民户一起承担杂役。不仅于此,屯田军户还要纳税。早期每亩地要交税1斗,后来加税到每亩2.4斗。而且卫所长官侵吞土地,私自加税,克扣月粮的行为愈演愈烈。卫所军户沦为农奴,战斗力自然是上不去了。这也是明后期家丁私兵成为主流的原因。


相比需要列阵施展的长枪来说,倭寇作为流窜的匪徒,没有条件进行军团作战的训练,这种情况下就只能靠个人武力来作战了。当时的日本比较流行野太刀,这种超长双手刀甚至一度成为武士们炫耀武力的工具,甭管武艺怎么样,扛着一把超长大刀看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唬人的效果一流。这也是戚继光所说的:“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看对方明晃晃的长刀,缺乏作战经验的新兵就已经害怕了。而很多浪人和流浪武士也有战场作战经验,个人武力要远远超过承平已久的明帝国南方卫所士兵。


另一方面因为双手刀造价高,但是对抗长杆武器比较吃亏,同时对抗单刀盾牌也比较吃亏,双手拿刀也缺乏对抗远程武器的能力。双手刀的性价比较低,所以明军并不使用双手刀,这也导致了明军缺乏对抗双手刀的经验。所以当战斗经验比较丰富的那些流浪武士拿野太刀冲阵时,往往能出其不意的近身,让承平太久的普通明军士兵惊慌失措,导致阵型被冲散。

长枪只要一旦被对方近身就很难翻盘,虽然正常情况下受过正经训练的长枪手是很难被敌人近身的,如何防止敌人近身这是所有长枪手必练的内容。但是由于军备废弛,普通的军户甚至可能根本没受过训练或是只受过一点简单的训练,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被战斗经验丰富的倭寇近身。于是就变成戚继光所说的“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



笔者和小伙伴打兵器对抗时,因为小伙伴长枪技法训练时间较短,我还是能够比较容易的抓到破绽近身。即便是穿着护具使用安全武器,并不会受伤的情况下,小伙伴一旦发现自己要被近身都会慌神,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就会本能转身逃窜。更不用说明代军备废弛的那些军户了。但是正规训练的正规军就可以用各种兵器进行配合作战,只要不害怕正确应对,双手长刀其实并无优势,所以戚继光可以打出己方伤亡个位数这种惊人的战损比。这也是为什么戚继光夸了一通倭寇的长刀,却并不给肉搏部队配备,仅仅配发给鸟铳手作为防身的副武器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武士刀为何在明朝极受追捧?
为什么戚家军的鸳鸯阵,可以几乎无伤击败武艺高强的倭寇?
赵长征:戚继光御倭的鸳鸯阵战术|文史知识
古代、现代冷兵器详解(组图)1
每日兵器:江湖冷兵器小百科,肯定你没听过!
威武的“大竹竿”: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神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