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腰椎Cage后移
1

概述

       椎间融合器(Cage)行腰椎融合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Cage可以为腰椎前柱提供了更加坚强的支持,增加稳定性,有利于维持椎间隙的高度,恢复韧带关节囊的正常张力,间接解除神经根压迫,可早期下床活动,还可以在Cage中置入自体松质骨促进融合。但也出现一些并发症,如Cage后移甚至引起神经压迫,需再次手术治疗病例。通过学习文献了解下该并发症。

2

定义

       不同的文献提出不同的定义标准。查阅英文文献,对应Cage移位Cage migration(CM)、Cage后退cage retropulsion(CR)。CM指:术后复查X线与术后即刻X对比cage移位大于2mm。CR指:Cage向后滑移,并超过相邻椎体后缘。

Cage移位:上图1术后1天;B术后3个月。

Cage后退上图A术后1天;B术后1月;C术后6个月;D术后18个月。

3

发生率

文献1:1,229 椎间盘,16 例发生Cage后退 (1.3%, 10 男 6女) 。

文献2:1,070 例,9 例发生Cage后退 (0.8%,7 男 2女) 。

文献3:665例, 6例发生Cage后退 (0.9%, 6 男 2女,另有2例为外院转入) 。

文献4:881椎间隙,其中CM不伴下沉20例(2.3%);CM伴下沉36例后退(4.1%);17例发生CR (1.9%) 。

4

原因分析

1、患者因素:老年患者和高BMI、骨质疏松。骨质疏松:骨密度与Cage的稳定性存在密切关系,骨密度越高,Cage越不易塌陷和滑移。老年患者本身更容易骨质疏松,文献分析骨质疏松患者Cage移位风险是普通患者6-9倍。

2、稳定性的破坏:施行椎板切除术和部分关节突关节切除术,破坏腰椎稳定性,使Cage退出可能性增加。

3、手术节段:手术涉及腰5-骶1间隙是危险因素,原因一是腰5-骶1间隙有更大间盘角(ROM>10°);原因二骶1椎弓根螺钉由于松质骨,强度低,容易发生松动。

4、终板处理:不论是终板处理不足、退变髓核残留(影响融合)还是终板处理过度、终板损伤(骨性终板可以防止Cage下沉),都将增加Cage退出风险。

5、多节段固定:文献2观察到的9例Cage退出均发生于多节段固定的最下方一个椎间隙,与其承担较大的屈曲应力有关。

6、椎间隙高度:CT上测量上下终板中点连线距离大于10mm。

7、椎间隙的类型:梨型间隙,以及梨型合并间盘角大的间隙,Cage受力不匀,增加后退风险。

8、术中Cage置入深度:Cage置入深度的标准为超过椎体后缘3mm。可避免Cage后缘直接刺激硬膜囊和神经跟,同时由于椎体上下缘略带弧度,椎体中份高度大于后缘高度。

9、单侧椎弓根固定较双侧椎弓根固定,Cage后退风险增加。

10、与Cage本身形状、材质也有关系。

5

典型病例

病例1:术后即刻Cage位置正常与术后3个月见Cage后移伴下沉。

病例2:术后即刻Cage位置,术后3个月见Cage后移椎管内容物受压。

病例3: 图AB是单侧椎弓根固定术后1个正侧位X线片,图C示CT情况。图DE示翻修术后1个月正侧位X线片,及CT示Cage情况。

病例4: 钛金属Cage脱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age移位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策略
如何更好地选择腰椎融合手术cage的大小和位置?
如何有效预防腰椎融合术后Cage下沉
详细的腰椎X线解剖 解读
如何诊断椎间关节错位
早读 | 一篇掌握:椎间孔外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LIF)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