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思维导图巧析“因果关系”助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userphoto

2023.07.21 福建

关注

摘要:因果关系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高中生物学中,有很多“因果关系”的生物学事实。依据因果关系的特点,可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学事实中的“因”和“果”,用思维导图加以推导和展示,从而训练逻辑思维的流畅性、严密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整体性思维和复杂性思维的能力,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中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学事实、因果关系的特点、思维导图、科学思维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指出,“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因果关系”的逻辑推理,贯穿在生命科学的方方面面。结合因果关系的特点和思维导图,分析生命现象,既有利于提升学生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复杂的生命现象,更好地认识生命世界,解决生产、生活实际中的生物学问题。

1 因果关系的特点

因果联系是指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因果关系有2个因素组成:其一是先行后续,其二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串联而引起的现象。

1.1 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因果关系作为客观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们主观为转移;原因和结果必须同时具有必然的联系,“在此之后”不等于“由此之故'。例如,红细胞放在清水或浓度很低的溶液中会破裂,置于浓度较高的溶液中会死亡。这是由红细胞渗透压与外界溶液渗透压这一客观存在的原因决定的。

1.2 因果关系的特定性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为了解单个的现象,在特定的条件和具体情境中,将其从普遍的联系中抽出来,孤立地分析因果关系。例如,考虑光合作用过程中C3和C5的含量变化时,要确定光照强度改变而C02浓度不变时分析,或是以CO2浓度改变而光照强度不变时分析。因果关系中的主要原因是将“条件”都作为原因,根据其重要程度所做的区分。例如,在人体体温调节过程中,神经和激素都有调节作用,但以神经调节为主。因果关系中的根本原因是探讨原因的原因,直至在特定范围内无法再继续探讨为止。但如果不限定范围,任何事物的根本原因都是自然界本身。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就是自然选择引起的基因和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不能脱离一定范围探讨根本原因。

1.3 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囡波湾生物

原因必定在先,结果只能在后,二者的时间顺序不能颠倒。遵循时序特点,分析就有逻辑性,有迹可循。例如,关于人体血糖浓度的调节,血糖浓度变化在先,引起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在后。因果关系中的间接原因、偶然原因和根本原因包含了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间接原因是原因的原因或条件的原因(参见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分析)。偶然原因是分析原因(或条件)的来源时,将“偶然”出现的原因称为“偶然原因”。

1.4 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因果关系的复杂性。生命现象中既有一因多果现象,也有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的现象。例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外因有内因,外因的影响也复杂多样,只有理清因果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2 利用思维导图分析因果关系的策略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记忆与理解,开启大脑的无限潜能。而因果关系的分析,需要进行缜密条理的逻辑推理,将生命现象中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用思维导图展现,能恰如其分地展示思维路线,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1 以“一因多果'出发,构建思维导图

一因多果现象,在生物学事实中普遍存在,例如,上述光照降低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含量的实例。人体血糖浓度的调节过程,也具有典型的一因多果现象和时间特征。从一因多果出发,构建思维导图可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释相关生命现象。例如,血糖浓度升高既可使下丘脑某一区域兴奋,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又可直接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降低既可使下丘脑另一区域兴奋,发出神经冲动作用于胰岛A细胞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加速肝糖原的分解,同时又可直接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还可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图1)。

2.2 以“多因一果”出发构建思维导图

多因一果是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的。如果将光合作用强度变化作为结果分析,则是典型的一果多因的关系,这种复杂的逻辑关系也是高考的重、难点。分析时可执果循因,用逆推法解生物学习题。逆向思维是从相反的方向,用相反的方法,去分析问题。也可围绕结果,从内、外因入手,逐一分析,最后画出思维导图(图2)。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可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境,从复杂的原因中找出主要原因、间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达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深圳市高级中学

本文发表于《生物学通报》2020年第55卷第5期

如果您感觉我提供的资源还不错,请点击一下文末的“点赞”、“在看”,或者将“囡波湾生物”公众号加,如果转发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

囡波湾生物

扫码加入我们

点赞即为支持

觉得不错就给我个“赞”和'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高中生物学学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0篇)
生物实验教学教学反思
解题的哲学思考——原因和结果
血糖较高也是出汗严重的原因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