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年:值得关注的90后艺术家
希望所有的青年艺术家在这样一个年代,还能保有一份本真与独立;但愿一切过去后,仍有少年不改的勇气。
曹澍(b.1987) 生于山东济宁,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他的艺术创作着重探讨关于空间中的多视角叙事。近期作品形式以3D渲染动画装置为主,以个人与历史记忆作为线索和工作界面,持续展开多种媒介交互实践。
尤阿达(b.1987) 美少女战士、七龙珠、阿童木、菠萝、潮流品牌和人工智能都是尤阿达绘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元素,他感兴趣于用强行联名的方式将自己置身于青年、街头、美国西海岸等多种文化中,人称“社会你达哥,人狠话不多”。
孙佳兴(b.1987)201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2013年开始创作“皮的研究”系列,创作涉及视觉、装置、媒体、科技艺术。目前攻读科技艺术专业。“皮的研究”是近年来孙佳兴最重要和愈发得心应手的工作,也是艺术家在其自身发展逻辑里更为接近本质的表达,他当然明白“研究”是在宣告一个系统的诞生,而“皮”溢言于表,其内在丰富却神秘的逻辑让他乐在其中。
冯晓峰(b.1987)2012年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201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创作于2017年的《拉力的非标准音》,手风琴是一个一紧一松之间发声的乐器,他用弦乐的一个琴弦拉了一个3.3公斤的石头,这当然不是乐器上的标准声音。这个手风琴的不能收缩,正如他所希望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创作能是一个“松”的过程,也是在那个时间段,他开始有自己的对“松”和“紧”之间的理解。
林杨杰(b.1988)201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工作于广州美术学院。受阿恩纳斯“深层生态学”理念的启发,他通过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时空格局与人之间产生一定的联想,创作了系列作品探讨人和生态之间的关系。作品以“侵”字为名,因为“侵”同音“亲”,正是我们面对生态时的暧昧处境。画面或是通过一些物件和植物进行组合,或是采用现实场景,建构了一个关于人与生态关系的话题。
张文心(b.1989) 2013年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获纯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和黄山。她曾于武汉剩余空间、旧金山ATA Gallery举办个展,与虞菁以艺术小组形式在泰康空间露台项目举办个展,曾参加的群展包括何香凝美术馆“时间的狂喜”、北京歌德学院“数据之梦”等。张文心运用录像、电脑动画、摄影与装置,并综合写作与音乐,建构以过程为导向的知觉体验。
袁泽强(b.1989)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大量拍摄的照片和收集的图片,去寻找图像细节中带给他的那个罗兰·巴尔特说的“点” (Punctum) 他利用照片中刺激和令人感动的局部与细节,试图意识并寻找到呈现这种关系的方法。作者通过对媒介的置换、语境的改写,将观者的视觉导向了可反观主体的位置上。
童文敏(b. 1989)行为艺术家,现居重庆。作品通常聚焦外部环境与个体感知的交叉,以似乎反逻辑的行为,激发诗意表达。2019年,千高原艺术空间为童文敏举办个展“规训的逃逸”,展览呈现童文敏2016-2018年间的作品。
杨牧石(b.1989)2014年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与麦勒画廊进行合作,2016年以“出道”为主题开启了第一回大型个展。2019年,杨牧石在麦勒画廊举办了第三次个展“原地消失”,全新霓虹系列作品《照明》指向当落后的生产方式遭遇当下,并大规模地制造出新的失落时,现实的扭曲、冲突以及刺眼的秩序。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中,杨牧石的《聚集-组》通过对上海的日常用品的处理以及空间的改变制造出一个可读的,对城市进行提示的集合体,以此实践激发观者对于城市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的思考与想象。
谢文蒂 (b.1989)获得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陶瓷与玻璃系硕士,是一个善于将艺术融汇于实际运用的“新生代”艺术家。她喜爱玻璃材料矛盾的个性,并将材料的这种特性游刃有余地投射在自己的每一件创作中,曾入选2013年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编“New Glass Review 34”全球新晋年度一百位玻璃作品。作品在中国、英国、捷克、德国、美国等地展出。新近为深圳地铁机场站创作大幅玻璃镶嵌公共艺术作品。
胡为一(b.1990),2009-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在2019年第四届今日文献展缝合中,以《窗外无窗》和《轻取》两件参展作品呈现出他媒介语言的独特性,视觉和观念表达的成熟性。他以独特视角切入,引导公众从平面化的身体感官体验,逐步伸向更为纵深立体的视角,在动态中窥探所见的真实。
沈莘(b.1990),现今最具代表性的90后中国艺术家,现居伦敦。作品个人风格非常强烈, 极具诗意,往往从个人角度出发,探讨性别、身份、阶层、信仰等议题。2019年,没顶画廊为沈莘举办个展“使饱和”,这是艺术家在画廊的首次个展,呈现其最新的录像作品《温暖期》和《精神流通》。
葛宇路作品《葛宇路》在日本圆顿寺街区的展览现场SEO优化服务www.ox-seo.com
谭永勍(b.1990),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研究生。2019年9月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在蜂巢?生成项目中推出他的首次个展“谭永勍:狡黠的月光”。谭永勍的绘画实践开始之初,便带有强烈的、对于生命意识进行探索的度量。无论是学生时期的作品,还是近年来的创作,对于生命的普遍性与层次感的探讨,分别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探查。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一个艺术家从上到下进行自我审视的过程,所描绘处便是意识纯粹化的抵达之地。
谭永勍作品
贺天琪(b.1990), 201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曾为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受邀访问学者,他的作品涉及架上绘画和公共空间现场绘画,现工作、生活于西安。2016年在OCAT西安馆举办合作项目《三才圖繪》。
贺天琪 无题 布面丙烯 50x60cm
王墨石(b.1991) 出生于武汉。201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设计专业。2017年硕士毕业于美国纽约Pratt Institute,传达设计专业。现任教于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刘洪涛绘画的主观性是强烈的,他试图通过绘画有力地介入社会,绘画的语言、场域、方式都凝聚了他对于社会性与权利话语的思考,他对绘画形式的这一自觉实验既有绘画语言的价值,更具有观念探索的意义。
《阈限人》 铁、亚克力、芝麻浮萍、水、LED灯、土 1500cm×1500cm 2019
冯骏原(b.1991),有着物理学背景的研究性艺术家,现居上海。代表作品讨论南方地缘政治和控制论的历史。2019年参加了“此地有狮——画廊周北京2019‘新势力单元’” (群展)
冯骏原作品
方小龙(b.1991)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版画系。方小龙的作品一直在探索,用最简单的元素创造出一种最强有力的感悟、最强有力的画面、最强有力的作品。2019年,《内容受限》由200张作品组成的巨大墙面作品,每一张作品的文字内容是一样,但却有着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以此重新构建了现阶段社会审查制度下人们对于内容“被转译”的焦虑,并让观众被动地接受了来自权力的施压。
方小龙,《内容受限》CONTENT RESTRICTED,数码输出,伦敦AVA Gallery,2019
黄引(b.1991)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201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她比较习惯或者说对“物”与“消费”本身有着某种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她的作品大多数时候包括着对图像、文字甚至对自己的消费。当然,她是一直保持着对抗的态度的。她很多时候都将自己融入到各种物欲与消费自己的环境中,用自身的体会或者体验来做作品,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着材料本身、绘画的边界甚至伦理底线等等。从她早期的作品《一切皆可生产,一切皆可消费,一切皆可食用》、《考古系列》、《拍卖》等系列作品可以看出,体现她对艺术的观点以及态度。
黄引 《维纳斯诞生》100x60cm 布面油画 2019
刘娃(b.1993) 刘娃的作品运用装置、影像、绘画等媒介,通过神经技术构建沉浸式的互动场域。其创作植根于人类学,意在探究人的情绪与感知的主观性和可塑性。她跨学科的实践在后人类的语境下,重新构想人的能动性,回应脑科学对于情感与欲望的量化、预测和影响。其作品以流动且去中心化的视角,质问人文与科技之间辩证的权力关系。她的作品展览及收藏于多个国家的美术馆与画廊,并于2019年入选“福布斯亚洲 30 Under 30榜单”以及“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
《月乳》单频影像静帧
沈楚楚既是艺术家,也是上海当代艺术馆的策展人。沈楚楚展现二次元动漫文学,她的雕塑作品以独特夸张的形态塑造出她心中的未来人物——柏特瑞。柏特瑞是在动漫美学的新世纪语言影响下所生成的虚拟角色,它追求长生不老的有机躯体和永恒的青春活力。
沈楚楚影像作品
景婧恩,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她的作品由中国传统绘画而生,在绢与箔的交叠中蜕变出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思考和理解,2019年新作《浮生若梦》系列作品,用片段式的手势与肢体构建出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下共同的情感表述,光影交错之间,斑驳如洗的画面含蓄而坚定的展现了艺术家的审美境界。同时又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家对绘画材料和语言的精准把握。大生活中的景婧恩是安静少言的,但她却悄悄的将自己少女的思绪,艺术家的敏锐,青年一代对生命的理解在作品中进行着讲述。
景婧恩《浮生若梦》
金璐,2009年本科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自研究生开始,以极大的热情及毅力在岩彩绘画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对岩彩材质及色彩配置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修养,善于从平凡之物或自身生活感受中发现美,表现美,作品纯净细腻,温馨浪漫。她的多件岩彩绘画作品入选国家级、省级展览(例如十三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绘画展区)等等,2019年创作的《幸福?纪》之四,作品描绘的是一个平凡的小蛋糕,作品所用的岩彩材质来自地壳深层的矿物色和取自故乡的有色土,平凡、质朴的颗粒与微粉碰撞、融合、层叠、反衬,传达一种高雅、肃穆的甜蜜。
金璐《幸福·纪》之四 岩彩 70*70cm 20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RT021现场之选,24位40岁以下华人艺术家的现在时及其作品推荐
行程丨6月关注必须给北京!最全艺术攻略请收好
艺术城市之一 北京:年轻而又古老的“战场”
高润生I林羽龙I观察——艺术家介绍展
英国肖像艺术家菲利普·哈里斯作品欣赏
开鸿蒙·返天婴丨画家倪建峰“求真”之路与你相约萬一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