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玩电子游戏、看短视频时 大脑竟悄悄发生这样的变化
春节的几次聚会中,我发现很多孩子都沉迷于电子游戏、短视频,小至三四岁,大到高中生、大学生,吃完饭后,人手捧着一个手机或平板,不是在打网游,就是在刷短视频,即便兄弟姐妹,也少有我们小时候那样在一起亲热地玩玩闹闹的,更别提跟长辈们聊聊天,说说话了。
很多家长对此的担心,都还只停留在多看电子设备对眼睛不好、荒废学业,却不知这种沉迷正在给孩子的大脑功能带来损伤。
1
只要稍微留心,就会经常看到沉迷于网游的孩子在被父母制止后负气跳楼的新闻:
一个初中生沉迷手机游戏,被爸爸抢过手机扔下高楼,他当即跟着手机跳了下去,坠楼身亡。
海口市一名大一学生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被妈妈批评后,从14楼纵身跳下,落地身亡。
辽宁省一名初三女生因为玩游戏,一个月刷掉6万,因为愧疚和恐惧而轻生,从自家阳台坠楼身亡。
……
之前还看到《潇湘晨报》的一篇新闻,浙江绍兴一名大学老师的14岁孩子疫情居家上网课期间,开始对网络游戏沉迷,复课后放学后第一件事也是捧起手机。这个老师屡次劝诫,孩子仍然不改,直到有一天他忍无可忍把孩子大骂了一通,孩子赌气,直接从11楼跳了下去,好在命保住了,却留下了终身残疾。按理来说,这个孩子该接受教训,痛改前非了,但谁知即使在医院治疗期间,他每天睁开眼就是拿出手机,躺在病床上玩游戏。
我一个朋友说,她也是发现一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会变得异常暴躁才注意到这个问题的。
事实上,这种上瘾绝不仅仅是意志力、自控力、性格等方面的问题,而是因为大脑真的病了,丧失了正常功能。
2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为了研究老鼠的大脑被电流刺激时的反应, 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将一个探针植入大鼠的大脑,当大鼠压下金属棒的时候,探针就会向它的大脑传送一道电流。
果不出所料,每当电流刺激老鼠大脑时,它们就会跑到笼子里,躲到离金属棒最远的那头去。
但有一只老鼠是例外。这只老鼠被电流刺激后,不但不躲起来,反而兴奋地蹦蹦跳跳,并且一次次压下金属棒。而且越来越频繁,后来竟达到了着了魔的状态,不吃不喝不睡,只是疯狂地一次次按压,以至于12小时后,力竭而亡。据统计,它在12小时内竟压了7000次金属棒。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经过研究,发现植入这只老鼠大脑内的探针针头有点弯曲,接触到了隔膜。就是这一点弯曲,导致了它电击时产生的是快感而不是难受。
后来,研究人员又依法刺激其它老鼠的这一部位,这些老鼠也出现了同样的行为。
由此,研究人员发现了发现了大脑里产生快感的部位,当这个部位受到刺激,就会产生快感,所以它们把这个部位叫做快感中枢。又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快感中枢不止一个,而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脑区,集中在大脑底部中间位置。而且在当区域被刺激时,产生的快感程度也各不相同。
当快感中枢被刺激时,会释放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叫做多巴胺,能让机体产生快感的正是它。
要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大脑释放的多巴胺是很少的,而一些当人做某一些事情时,就会激活大脑里不同部位的快感中枢,从而释放更多的多巴胺,产生快感。但随即,大脑就会调高多巴胺吸收的阈值,从而导致做这类事如果只维持之前的程度,得到的快感就会越来越低,想要得到像之前一样的快感,就得做得更多,花更多时间,投入更多精力,变本加厉。这就是上瘾的原因。
这类事情有很多,比如玩电子游戏、看短视频、吃甜食、抽盲盒、抽烟、赌博、吸毒、购物、喝酒等等,都是马上就能感到很爽、很快乐的事情。
与此同时,大脑在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多巴胺也会越来越少,这就是为什么当人越对这些事成瘾时,就越对日常生活无感。
3
多巴胺的非正常分泌还会抑制大脑前额叶功能。
前额叶是大脑机构的首席执行官,人的理智、情绪全由它控制,当大脑状态正常时,前额叶皮层与多巴胺是平衡的,与大脑其它部位一起协同工作。从而使一个人既能理性地生活、学习、工作,又能从这样的日常生活中享受到快乐与满足。
而当人沉迷于某种上瘾行为时,异常分泌的多巴胺就会把前额叶皮层控制住,让它不再像之前那样有效地分析、判断、控制,而是不断追寻求更为强烈的快感,以分泌更多的多巴胺。
所以人会出现盲目的、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人也会变得失去理智、异常情绪化,极其缺乏同理心。
所以那些游戏成瘾的人,会日以继夜地玩,不惜花费大量金钱,也不顾身体健康,以至于荒废了学业、工作,把自己的人生全耽误了也在所不惜,任周围人怎么劝说都没用,因为他的大脑已经被多巴胺给控制了,丧失了正常功能。
之前说的那个跳楼后还玩游戏的孩子,康复后仍旧沉迷于游戏,不可自拔,后来他为了玩游戏,还偷偷用父亲的钱充了几千块钱,父亲知道后,忍不住又把他暴打一顿,打完又伤心不已,他知道孩子再这么下去就毁了,但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无能为力,最后只能把这件事告诉媒体,呼吁千千万万的家庭不要让孩子走上这条不归路!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就能明白,为什么我们一再呼吁尽量不要把孩子交给手机了吧!很多父母带孩子很累的时候,就会把手机、平板给孩子看,娃不闹腾了,自己也能干点别的,可一来二去,不知不觉,孩子就上瘾了,孩子一上瘾,再想回头就真难了,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带孩子,这种现象更突出。老人精力本来就有限,这方面的意识又淡,就很容易把手机当成孩子的保姆。我周围就有这样的朋友,父母都是高知,却没时间陪孩子,日常都是老人带娃,老人做饭做家务时,就会给娃玩手机,导致后来孩子严重手机成瘾,当父母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已经晚了,一不给孩子玩手机,孩子就大哭大闹、寻死觅活。
所以我认为对于上瘾这件事,防微杜渐绝对重于事后补救。
4
这个时代的孩子看似物质及其丰富,但幸福感远不如我们小时候,很多人说,以前的父母为什么一个人能带那么多孩子?现在人怎么就不行?以前的孩子,像我们小时候,可以说放到那就能正常生长,但现在是什么环境?四面八方全是容易导致人上瘾的东西,无孔不入,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是为了利,开发游戏的、制作短视频的,从业的基本技能就是更多地刺激人多巴胺分泌,只有这样才能赚钱,尤其是那些开发游戏的,洞悉一切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手段,这些人不少是名牌院校毕业的高材生,他们把全部聪明才智都用在这上面,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家长,想只靠教育、说服就能把孩子从游戏的泥潭里拔出来,这不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吗?
因为这个问题太普遍也太严重了,我也经常会跟周围的一些家长交流,有的家长还是比较有意识的,但更多的是质疑。
记得有一个爸爸说,玩电子游戏没我说的那么严重,他也是上大学那会喜欢玩游戏,但也没耽误学业和后来的工作啊,我知道我们这一代持此观点的人很多,但大家忽视了一个事实,个人电脑的普及是在我们上大学那会儿,那时候网游才开始变得普遍,很多人才开始上瘾,但那时候大脑的发育已经基本健全了,所以就算上瘾,很多也都是一时的,过后能戒掉。但现在呢?孩子们都是从一出生就接触手机等电子设备,大脑的发育正处于初始状态,所以很容易上瘾,一旦上瘾,给大脑带来的伤害不可预估,需要投入不知多少倍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使之恢复。
还有一些很年轻家长,思想也比较开放,觉得玩电子游戏对孩子也是有一定好处的,比如锻炼分析判断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等,只要控制好时间就可以了,但这个观点忽视了电子游戏的原罪,如果它能任人控制玩的时间,轻而易举地就能摆脱它们,还怎么赚钱?电子游戏为了赚钱,开发时会投入巨大的精力研究如何勾着人继续玩下去,现在也有人呼吁游戏开发公司要设置犯沉迷系统,这不是让它们自废武功吗?怎么可能真的实现?所以这件事真的不要想得那么容易。世界上有那么多能训练各种能力的游戏呢,比如我们小时候玩弹球、拍洋画、滚铁环、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等等,也会释放多巴胺,带来快乐,但比起现在这些处心积虑暗藏钩子的电子游戏、短视频,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没听说某个小孩玩跳皮筋、丢沙包能玩到废寝方式、荒废学业的地步。
何苦一定要往陷阱里跳呢?
也是因为这些自然游戏在刺激多巴胺分泌方面比不过电子游戏,而且还需要大人去教,所以普遍大家都不玩了,但我希望大家能把这些游戏重新捡起来,教给孩子们,让他们拥有正常的童年生活。
5
1995年,美国旧金山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多名经济政治界精英的会议,主旨在为全球化的世界进行分析与规划。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化的高度、快速、激烈的竞争将使贫富差距、阶层分化增加,世界上会有20%的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将会越来越富有,而80%的人会被边缘化,越来越贫穷。这80%的人口与20%的人口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今后的主要问题。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这几十年的我们社会的变化正好印证了这些精英的设想。从比较严肃的纸质印刷文字到电视的盛行,再到网络、网游、短视频、各种偶像剧、综艺节目,西方社会刮起的这股妖风刮到我们这里,并没有减弱。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局,还不是几个行业、几个企业追求利润那么简单,身处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社会环境,不光是孩子无法像我们小时候那样自然地、健康地成长,就连我们成人也很难身心健康地生活,君不见周围各种上瘾的人比比皆是。
我们和孩子身处其中,想要不被时代的洪流裹挟,首先就要有清醒的认知,认知提升后,可能就得逆潮流而行了,这需要极大的勇气,谈何容易,所以有时我会感到很无力,知道得越多,想得越深,就越无力,但我想,说出来总比不说强,至少能在人们心中引起一些波澜,种下个种子,说不定也能唤起一些人,大家一起行动,带动更多的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不定就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一股健康清新的风气呢!
近期导读:
不止提升专注力,这个古代体育游戏对孩子的好处竟这么多!
春节大吃大喝后,可用两个常见菜解腻
孩子吃得过多过杂过油腻,经常做这几个手法,助消化、消积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沉溺游戏无法自拔,怪游戏,还是怪我?
意想不到:培养孩子自律,竟然不靠立规矩,而是靠“巧用多巴胺”
成功的底层逻辑:成功永远不是靠自律,而是靠“成瘾”
为什么儿童容易成为网瘾的“俘虏”?别让你的孩子成为网瘾少年
“数字毒品”手机成瘾的多角度分析与治愈方法
【国外戒色经验第二十期】国外研究彻底驳斥适度无害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