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惊厥这种急重症,应该如何应对和预防?(小儿|惊风)

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小儿急重病症,尤以婴幼儿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6岁以下儿童期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由于惊厥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其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也是家长们最恐惧的。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病症,以及应对之法和如何预防。

01

惊厥是西医病名,在中医里叫做惊风、抽搐,俗称抽筋、抽风。自古医家都认为惊风是很凶险的恶候,《东医宝鉴·小儿》中说:“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幼科释谜·惊风》也说:“小儿之病,最重惟惊”。

惊风的症状,以抽搐、昏迷为主,中医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八候,即搐、搦、颤、掣、反、引、窜、视。

搐,肘臂伸缩抽动;

搦,两手握拳或十指开合不已;

颤,手足震颤;

掣,两肩拽动;

反,角弓反张,即项背高度强直,使身体仰曲如弓状的病症。

引,臂若开弓,手如挽弓;

窜,眼睛上视;

视,眼睛斜视,睛露不活。

此外,西医里还有这样的描述,可以让我们对惊风出现时的症状更加清晰:惊厥大多数为突然发作,意识突然丧失,同时急骤发生全身性或局限性、强直性或阵挛性的肌肉抽搐,局部以面部( 特别是眼睑、口唇) 和拇指抽搐为突出表现, 双眼球常有凝视、发直或上翻, 瞳孔扩大。不同部位肌肉的抽搐可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 咽喉肌抽搐可致口吐白沫、喉头痰响, 甚至窒息;呼吸肌抽搐可致屏气、发绀, 导致缺氧;膀胱、直肠肌、腹肌抽搐可致大小便失禁;此外, 严重的抽搐可致舌咬伤、肌肉关节损害、跌倒外伤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表示惊风已在发作,但惊风发作时,这些症状不一定全部出现。

惊厥发作前少数可有先兆。如见到下列临床征象的任何一项,应警惕惊厥的发作: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等。

02

由于惊风的发病,有的起病急暴,有的病势缓慢,证候表现也有虚有实,有寒有热,因此中医将惊风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我们先说急惊风。

急惊风大多是由于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所引起的,也有少数是因为暴受惊恐所致。

外邪皆能致病,尤其是风邪、暑邪、湿热、疫疠之气最容易引发急惊风,小儿本来就腠理不密,容易被外邪侵袭,这些外邪由表入里,在传变的过程中变得壮热,热极化火,火盛生痰,热极生风,痰盛发惊,惊盛生风。

另外,当孩子遇到了意外刺激,如目触异物,耳闻巨声、意外跌倒,很容易受到惊吓,使神明受扰,也容易引起肝风内动,出现惊叫惊跳、抽搐神昏等症状。

总之,热、痰、惊、风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从而引发为急惊风。主要病位在心肝两经。

急惊风常见证型有外感风热、暑热疫毒、温热疫毒、湿热疫毒、痰滞惊风、暴受惊恐6种。

03

先说一下通用的急救的方法:

(注意,由于放血、点刺为有创治疗,所以须由专业人员操作。)

惊厥发作时,患儿应取侧半卧位,松解衣领,轻扶肢体,避免关节损伤和摔倒。可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唾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1、用手指压掐人中穴(水沟穴)

2、十宣放血

3、按揉手解穴、地宗穴

手解

地宗

4、除了痰滞惊风和暴受惊恐,其它4种包括外感风热、暑热疫毒、温热疫毒、湿热疫毒,还都可按揉灵骨穴、大白穴、重魁穴,心灵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5、在后背五条线上刮痧

惊厥停止后,喉头分泌物多时,用吸痰器吸出痰液,并立即短时间给氧。

惊厥后出现呼吸困难或暂停时,应做人工呼吸。

04

1、外感风热:

表现:起病急骤,发热,鼻塞,流涕,咽红,咳嗽,头痛,烦躁,神昏,抽搐,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青紫。

掐人中(水沟穴)。

在耳三穴,耳背穴,少商,商阳放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调理期间可多吃小麦仁、黑豆、莲子肉、白菜、生菜

2、暑热疫毒

表现:起病急骤,持续高热,神昏谵语,反复抽搐,头痛项强,呕吐,或嗜睡,或皮肤出疹发斑,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困难等危象。

掐人中

在耳三穴,耳背穴,少商,商阳放血。

(穴位位置可参见外感风热)

调理期间可多吃绿豆、白菜、芹菜、蒲公英、西瓜、杨桃

3、温热疫毒

表现: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疫病过程中,出现高热不退,神昏,四肢抽搐,头痛呕吐,烦躁口渴,舌质红,苔黄,脉数。

可在耳尖,分枝放血。点刺心顶、肝顶、少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按揉厥阴俞、肝俞

调理期间可多吃绿豆、白菜、芹菜、蒲公英、黄瓜

4、湿热疫毒

表现:持续高热,昏迷,谵妄烦躁,频繁抽搐,腹痛呕吐,大便黏腻或夹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可在阴陵泉、委中、曲池放血,点刺长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调理期间可多吃绿豆、黑豆、白菜、芹菜、蒲公英。

5、痰滞惊风

表现:纳呆,呕吐痰多,腹痛便秘,继而发热神呆,迅速出现神昏惊厥,喉间痰鸣,腹部胀满,呼吸气粗,舌红苔黄厚白腻,脉象弦滑。

按揉天突,分推胸阴阳,按揉肺俞,分推肩胛骨,下推龟尾七节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调理期间可多吃薏苡仁、大米、陈皮、佛手、豌豆尖、佛手、白萝卜、空心菜

6、暴受惊恐

表现:平素情绪紧张,胆小易惊,暴受惊恐后出现惊惕不安,喜投母怀,面色乍青乍白,甚则抽搐、神志不清,大便色青,脉律不整,指纹紫滞。

按揉神门、小天心,掐五指节,以及董氏特效穴的胆穴,下三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调理期间可多吃小麦仁、黑豆、大枣

05

慢惊风主要是因脏腑的虚损而致病,主要病位在肝、脾、肾,包括脾虚肝旺、脾肾阳虚、阴虚风动三个证型。

1、脾虚肝旺

由于暴吐暴泻,久吐久泻,生病时过用峻利之品,误汗误下等种种原因,导致脾胃受损,脾土太虚导致肝木过旺而化风。

表现:抽搐无力,时作时止;精神萎靡,嗜睡露睛,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纳呆便溏,时有肠鸣,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揉颤百会,揉中脘、气海 、三阴交 ,太冲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调理期间可多吃山药、莲子肉、覆盆子、黑豆、乌梅、绿豆、豆腐

2、脾肾阳虚

或因禀赋不足,脾肾素亏,或因生活习惯、过度医疗等因素,导致阳气外泄,先是脾阳受损,继则伤及肾阳,导致脾肾阳虚,《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虚衰,筋脉失去温煦和濡养,就容易生风。

表现:手足震颤或蠕动;神萎昏睡,面白无华或灰滞,口鼻气冷,额汗不温,四肢厥冷,溲清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

艾灸百会、印堂、关元、气海、足三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配合人参枸杞红枣茶。

调理期间可多吃山药、芡实、核桃仁、黑豆、榴莲、肉桂

3、阴虚风动

急惊风或温热病后,或气血阴阳俱伤,又没有好好恢复,或体内邪热残存,耗伤阴津,导致肾阴亏损,肝木失于滋养,肝主筋,肝血不足,则筋失濡养,从而出现阴虚风动。

表现:肢体拘挛或强直,抽搐时轻时重;精神疲惫,形容憔悴,面色萎黄,或时有潮红,虚烦低热,手足心热,易出汗,大便干结,舌绛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按揉三阴交,搓涌泉,肝俞,肾俞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可配合搓风,风位于人体发际,两肩,背部,骶尾部及四肢外侧,用手蘸蛋清搓之,手下有刺感为正。

配合石斛生地黑豆汤或三才汤。

调理期间可多吃山药、莲子肉、百合、桑葚、覆盆子、黑豆、紫米、黑木耳、乌梅

由于惊风是因热、痰、风而生病,因此在饮食中也要避免生热、生痰、助风的食物,包括甜食、水果、精米精面、肉、蛋、奶及奶制品、生冷、虾、公鸡,鹅、竹笋,香椿芽、鸡蛋,蘑菇,海鲜等。

06

气虚、阳虚、内热重、湿热重、痰湿重、脾虚肝旺、阴虚火旺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惊风,所以即便是惊风过去了,或者没出现过惊风,如果是这些的体质,也不能忽视日常的调养,推拿、刮痧、艾灸、日常起居饮食、教养方法得当,都是我们的日常功课。

可参见:拼免疫力的时刻到了!适合每个人的详细预防方案请收好

所有的危重病症,都不是突然凭空而降的,而是诸多因缘的累积到那一刻的爆发,我们只有懂得这些因缘从何而来,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化解,才能真正化险为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小儿“急惊风”、“慢惊风”与“慢脾风”的区别
小儿惊风——原创(问岐黄)
婴儿惊风可以艾灸吗,艾灸治疗小儿惊风
家有小儿之急惊风的推拿疗法
小儿急惊风四证八侯
中医相关病证题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