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露养生|疾病爆发期已到,今年形势更严峻,外防内调都要加强


十一长假刚过完,就迎来了寒露节气。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属于深秋,听名字就觉得寒气袭人,名副其实,这个节气也是气温从凉爽到寒冷的转变。“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冷的日子已经向我们走来。

往年,寒露节气是秋冬疾病的高发期,而今年却提前了,这个十一长假,可以说一半孩子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咳嗽、发烧、肺炎……,而寒露后阳气的速降,更会加重这一趋势。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走的就是加强预防,要学会正确的防寒保暖,还要调理孩子体质,提升正气,尤其是脾肺之气,加强肺的卫外功能。

而当孩子生病后,我们能不能顺着孩子身体的自愈功能,有效地帮着孩子祛邪扶正或扶正祛邪,也是一大重点。现在网上流行一句话:“新冠开门,百鬼夜行”,很多人感到,新冠疫情后,各种致病微生物就好像升级了一样,变得更加强大,多少孩子阳过以后就没消停过,甲流、合胞、二阳、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支原体……,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细菌病毒,一感染就高烧不退,没多久就肺炎,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用了一联又一联,效果都不好。其实不是这些致病微生物变厉害了,而是当时在感染新冠病毒时,大部分家庭采取的都是压抑症状的措施,结果就是正气下降了一大截。所以如果我们在孩子生病后,依旧采取以前那种方法,又是在秋冬疾病高发季,势必会走进一轮轮生病、体质一节节下降的深渊,到来年春天,别说好好长身体了,能不频繁生病就不错了。虽然局势严峻,但希望能唤醒更多父母走进中医育儿的道路中来。


此外晚秋时节,秋燥明显,燥邪伤及阴津,会让出现皮肤干糙、口干咽燥、毛发不荣、肌肉瘦削、尿少、便干等津伤阴亏的症候,多为肺、胃;大肠三脏受累,阴虚生内热,又会导致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情志等方方面面的疾病,因此在日常起居饮食中也要注意保护好体内的阴,滋阴润燥。


阳降阴升,万物凋零,人体内部的阳气也日渐稀薄,阳虚生内寒,因此秋冬时节寒性疾病多发,这时节虽不提倡升阳,但还是要保护好阳气,这也是安然度过多事之秋的一大因素。

01

防寒保暖

俗语讲“春捂秋冻”,因为这样可以提高身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但到了寒露以后秋冻就要非常谨慎了,稍不留神就可能真被冻着了。所以一定要根据身体的情况来,不能盲目秋冻,穿衣要以“不冷”为标准。

另外到了寒露,身体的阳处可以适当冻一冻,阴处就不要冻了,容易受风的地方也要保护好,所以脖颈处、肩膀、背部、腰腹部、腿、脚要保护好,尤其是阳气不足的孩子,更注重保暖,可以换厚一点的鞋袜,穿上秋裤。

寒露后时有大幅度降温的天气,早晚也比之前更加冷意深重,因此要注意天气变化,增加衣物。

02

寒露脚不露

民谚有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唐代大医孙思邈也在《千金要方》中说:“每(年)八月一日已(以)后,即微火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

深秋时节保持脚部的温暖对身体有很多好处。首先,脚部是最容易受寒的地方,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部在人体最下端,属阴中之阴,又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供应较少,加之脚上的脂肪层很薄,因此最容易受到寒冷刺激的影响。而脚部受寒又会累及多个脏腑,全身各个部位的信息都能全息到脚上,足三阴和足三阳经也在脚上经过,如果脚部受寒,寒邪就会入侵体内,影响肝脾胃肾胆膀胱等脏腑功能。

寒露以后,阴寒之气愈发深重,因此我们尤其注意脚部的保暖,防止寒从脚下生。在家不能再光脚了,要穿上袜子、拖鞋。睡觉前,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用热水多泡泡脚。建议水温不超过42度,孩子可以更低些,每天泡10-15分钟。

睡觉时也最好能给孩子套一个小袜子,避免半夜蹬被子后脚部着凉。

03

保护好阳气

寒露节气自然界的阳气收敛,人的活动要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一天当中,白天太阳升起后,阳气最为旺盛,也能帮助人们补充阳气,而在太阳落山后,自然界的阳气收敛,人体的阳气也进入敛藏的状态,因此无论是脑力活动还是体力活动,凡是比较耗费气血的,太阳落山后都要尽量不做、少做,因为只要是动,都要消耗阳气,白天人体吸收自然之阳,能用这部分阳气作为动能,而太阳落山后,就只能消耗自身的阳气了,而且也会影响阳气的敛藏,以至于无法在第二天更好地生发。

秋天要早睡早起,也是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更好地保护身体的阴和阳。

此外,过食寒凉的食物,穿衣过薄受冻,沐浴太勤,在寒冷、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待太久,过度体力劳动、过度精神紧张和压力、情绪大起大伏等等也是生活中容易伤阳的因素,此时都要尽量避免。

04

多吃芝麻

民间自古就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

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肺、脾经,可以补肝肾,润肺气,增津液,润肠燥,可以缓解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

除此之外,白芝麻有养血的功效,能使皮肤细嫩光滑,色泽红润,具有美白美容的能力,能够消退因气血亏虚导致的头晕、头痛;而黑芝麻多入肾,不仅有强壮筋骨的功效,还能补肝肾,可用于调理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耳鸣耳聋、腰膝酸软、五脏虚损等病症。

我们在做粥、汤、炒菜、主食的时候,都可以适当加入些芝麻或纯芝麻酱进去,另外还可以用纯芝麻酱来烹调菜肴。

05

安秋汤

虽然秋冬多为外邪致病,但内在脏腑的阴阳平衡、正气的强弱才是根本,也是我们能把握住的。孩子脏腑的失衡很多是由积食引起,一积食,脾胃的气机就转不起来了,全身的气机也阻滞了,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外来的邪气也会趁虚而入,感冒、发烧、咳嗽……都会因此而起。所以需要我们定期消一消积食,帮助脾胃的气机恢复正常,那么其它一切问题就都好说了。因此我们可以每周给孩子喝一两次安秋汤。这道汤的主要食材包括:

炒谷芽、炒麦芽、陈皮、乌梅、去芯莲子、百合

1、把干莲子、百合和陈皮用清水泡发软,谷芽、麦芽用清水冲洗干净后,过滤一下,洗去浮灰。

2、所有材料下锅,加约3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40分钟~1小时即可。

3、每周1~2次。

3岁以上孩子少量多次分服;2岁以上只喝汤不吃渣。最好在无病痛时用。蚕豆病宝宝可服。

炒谷芽、炒麦芽都是助消化、消积食的,莲子能够脾肾同补,还能安神,百合能够养阴、润燥、止咳,乌梅能够生津止渴、敛肺,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这道汤是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许尤佳医生曾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搭配的,非常平和,也正是对这个时期普遍存在问题的调理,所以适用面非常广,绝大部分孩子都适用。

近期导读:

寒露前后这样推拿  抓住预防秋冬疾病的关键

月经前后为何老是不得劲儿?(妇科|经行前后综合征)

秋天,是个备孕的好时节,犁好的土地更适合播种(妇科|备孕备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寒|寒气达到顶峰,阴邪最易伤阳,今日一定要护好全年的生机!
小寒丨天地寒已至,万物待新生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节气灸:立冬节气灸,敛阴护阳,预防突发疾病!
大雪节气到了,养生方法你知道吗?
今日寒露|多“甘”少“辣”防秋燥 这些养生要点,记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