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冬养生|储存能量的时机终于到了,想让孩子生机饱满要做到这5点

随着秋末的一场全国多地“断崖式降温”,冬天正式登场。

天地间的阳气经过春生、夏长、秋收,到了冬天要潜藏于地下,因此这时地面上全被阴寒之气所笼盖,自然界万物与天地同步,此时也不再焕发生机,水冰地坼、草木凋零,一些动物也进入伏藏、冬眠的状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内经》里也说,“冬三月,此谓闭藏……养藏之道也。

收藏、闭藏、养藏都是一种静止、不外露的状态,是阴阳循环之道,也是这个季节养生的总纲,要落实到生活里的方方面面。

《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对冬天怎么“藏”有着高屋建瓴的指导,里面写道: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里面关键一点,就是要创造一切条件让体内的阳气闭藏起来,闭藏得越彻底、越深,积聚的能量就越多,到了来年春天,生发的力量就越强。“无扰乎阳”意思是不能扰动阳气,因为这样就会阻碍阳气的潜藏。如果在生活中不顺乎闭藏之道,动不动就升阳、兴阳,到了春天,拿什么能量去生发呢?

而且冬天肾经当令,阳气的闭藏实际上是在补肾,肾是人的生命之根,主生长发育,主骨生髓,这个根里的能量越饱满,生命力才会越强,如果冬天没有闭藏好阳气,肾得不到能量的补充,到了春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痿”是一种软弱无力的感觉,“厥”有气血逆乱之意,这样的状态就是因为提供给春天生发的能量太少了。

那么下面,我们就结合实际生活聊一聊在冬天如何更好地让阳气闭藏起来,以及如何避免扰动阳气。

一、多睡

睡眠在很多人眼里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但在中医这里却是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阴阳的大循环以年为单位,而在每一天里,阴阳也有一个小循环,冬天是四季里的阴中之阴,每一天的晚上也是一天里的阴中之阴,所以冬天的晚上是阴气最盛的,也最有利于阳气的潜藏,此时最好适合干的就是睡觉。因为只有睡着了,阳才能全部进入阴中。所以中医对冬季的养生,首重睡眠。


冬天怎么睡好觉,首先要延长睡眠时间,早睡晚起,冬天太阳落山早,升起得晚,这也为多睡会儿创造条件。

孩子最好在8点半的时候就要洗漱了,9点之前上床准备入睡,9点半时争取进入梦乡,成人最晚也要10点入睡。

想要早睡、深睡,安神少不了,所以为了晚上睡好,最好在晚饭好就要避免扰乱心神了,尽量安排一些能静心的事。

比如孩子很适合在晚间练练字,对敛神、静心很有帮助,可以安排上。成人可以静坐、听轻柔的音乐,读书、聊天,按摩、做做简单家务、手工,切忌做扰动气血的脑力、体力活动,夜跑等剧烈运动。

睡前还可以按揉一些安神的穴位,如心灵穴、五花穴、神门穴,睡觉的时候还可以双手固握,也有助于回收、安定心神。

双手固握可参见:这个向婴儿学的养生法  送给被养娃、工作透支精力的你

二、少动

除了晚上睡好觉有利于阳气的闭藏,一整个冬三月,也都要尽量多休养,少消耗;多宅家,少外出;多沉淀,少计划。有人说,这不就是“躺平”吗?其实孤阴不长,独阳不生,一阴一阳谓之道,生机的旺盛与否就在于张弛之间的张力,该生发就要竭尽全力生发,该闭藏也要尽量想方设法躺平,休养生息。不是一味地前进、增长就是好的,后退、衰败中同样酝酿着大生机,所谓“退步即是向前”,“无用即为大用”。

运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这些动都属于阳,最好在白天,尤其是上午进行。

运动一般会比较明显低升阳、扰动阳气,但冬天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讲究方式,除了尽量上午运动外,还要考虑运动的程度,冬天不适合做让心律过快、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可以到户外做些轻柔的运动,如站桩、散步、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爬山、羽毛球、瑜伽、跳皮筋、滑板、滑冰等,以不出汗或者出微汗为度。

三、防病

冬天容易扰动阳气的还有一个大因素,就是生病,身体一病,体内的正气自动就会往外排除邪气,别管哪方力量强大,身体里肯定会经历战争的,阳气的潜藏自然会被破坏。而冬天又是个特别容易生病的季节,六淫里的风、寒、燥势力强大,现在又是支原体、流感等传染性性疾病也多,这在中医里属于疫戾之气,所以预防生病也是重中之重。

首先要注意防寒,每天要关注气温变化,因为这段时间断崖式降温是常有的,而人身体的调节机制赶不上气温的变化速度,就很容易被风寒侵袭。但防寒也不能过度,如果穿得过多,一则容易引起内热,二则也不利于阳气的潜藏,三则如果捂出了汗,反倒容易感冒。

二是防疫。孩子除了上幼儿园上学,尽量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公共场合去,外出最好也能戴上口罩,以防外邪从口鼻处入。还可以佩戴防疫香囊。


而关键还是在于提升身体正气,尤其注意不要吃甜食,从中医角度讲,甜食容易生湿气,许多病原体都有亲湿性,而从西医来看,甜食会让免疫力降低。而且现在很多孩子咳嗽,甜食也会加重咳嗽和痰。

四、晒太阳

万物生长离不开太阳,即便在冬天,以“闭藏”为主,也不能远离阳光,这也是一阴一阳谓之道的体现。

中医讲:“冬阳一寸值千金”,清代名医曹庭栋在《养生随笔》里面写道:日清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我们可以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趁中午阳光最强的时候,也就是午时,11点到13点,坐在太阳能直射得到的窗根下,背朝太阳,让阳光直接照在背上,30分钟到1个小时,就能感到全身暖暖的,阳气得到了很大的补充。坐着的时候最好避免思虑过多,如果能同时固握,把脚趾往回收,就会更好了。也可以到户外散散步,温通经络。

五、进补

冬天气血趋于体内,脏腑气血足,消化功能也强,是一年中进补的最好时机。因此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这个季节如果补对了,不仅能让身体有能量抵御冬季的严寒,也为第二年春天的生发储存能量。而如果补不对,反倒容易让体内产生垃圾,导致闹病。

不是营养越高越能进步,还要考虑脾胃的运化能力。对于孩子来说,可多吃些根茎类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会给脾胃添加过多负担,更重要的是,植物之根与人体之根的肾同气相求,所以也能补到肾上。根茎类蔬菜包括莲藕、红薯、马铃薯、山药、芋头、萝卜等等。另外,各类坚果、豆类,栗子、花生、芡实、黑芝麻、核桃、枸杞等也都是擅长补肾的冬季美食。这些食材我们都可以在饮食中多多来用。

还可以多吃“黑”,黑色入肾,包括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黑枣等,各类坚果、豆类,也都是擅长补肾的冬季美食。这些食材我们都可以在饮食中多多来用。

冬天蔬菜水果少,很多市场会进一些大棚里培植出的反季节蔬菜、水果,或从南方运来一些果蔬来卖,我们一直在说要吃当地当季的蔬菜,就是因为这些反季节的果蔬,它们的气是与那个季节相应的,比如春天才长的苗芽类菜,气是向上生发的,与人体现阶段封藏的状态不相应,吃下去以后,会让身体误认为春天来了,阳气非其时而萌动。

脾胃弱的孩子、正处于生病期、养病期的孩子不可盲目进补鸡鸭鱼肉等荤腥食物,给脾胃增加太多负担,引起积滞,而且助湿生热、变生痰浊。

秋冬季是肺系疾病的高发期,最近我们建立了肺系疾病调理群,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咳嗽、肺炎、哮喘、鼻炎、鼻窦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等等都属于肺系疾病,我们将在群里将带着大家从中医、西医的角度认识这些疾病,并学习调理的原则和具体方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下方二维码入群。

近期导读:

造成孩子免疫力下降的,到底是病原体还是抗生素?

立冬前后这么推拿 提升孩子的正气,抵御各种病原体

在1000多个孩子身都有效的排痰手法,没想到这么简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冬季调养做到适时进补就够了?你错了!
我对“中医”的理解——揭开中医不为人知的部分
肾阳决定人的寿命
关于“冬日养生”的几则短医话
郝万山说健康:冬季养生,如何养?
明日二九:补肾划重点!这3条要记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