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之从出生前的备孕到去世后的思念

                 目录

序言   心理健康之尊重生命的力量……………………   2

第一章 尊重生命力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4

第二章 尊重生命力,从生命没有出生开始………………11

第三章 最为关键的婴幼儿期……………………………  15

第四章 自卑勤奋的童年期…………………………… 31

第五章 第二关键的青春期……………………………    40

第六章 黄金阶段的青年期………………………………  52

第七章 如日过午的中年期……………………………… 103

第八章 不悔今生的老年期……………………………   112

后记………………………………………………………  129
 

     序言 心理健康之尊重生命的力量

                                                                                              

本书值得每个人读它从出生前的备孕到去世后亲人的不舍不安,贯穿了人的一生。在这本书里,有各个阶段的身心特点和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描述,解释,有的适当的会有一些建议,我抛出一块砖,引出读者朋友们思考的玉,以达到我们促进身心健康,营建和谐家庭的目的

自然界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具有强大的力量,它们值得我们尊重和效仿。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天到了,不管是田间路旁,还是沟边荒地,哪怕是盐碱地石缝间,蛰伏了一个冬天的绿色生命都苏醒过来。那欣欣的嫩芽,那浓浓的绿意,满带着希望,开始茁壮成长。一声惊雷让生命振奋,一场春雨给生命补给,不仅土壤里的生命争先恐后的成长起来,被收割储藏的种子也春心萌动,开始发芽,开始想要落地生根,不愿再虚度时光。

夏天,绿色的生命已处于旺盛。茂盛的树冠随风飘舞,绿油油的小草厚厚的铺了一地。就像人到中午要吃饭休息,过四十五要养生一样,在烈日之下奋进的绿色生命消耗了大量的水分,急需雨水的补给。

秋天,老天开始了收割生命。秋风扫落叶,小草渐枯黄。霜降之后,寒冬不可避免的将要来到,生存环境一天比一天恶劣,生命们开始内敛,舍弃一切外在的荣耀,埋根于地下,保存实力,来年再战。

冬天,天寒地冻。大树小草都把生命力藏于地下,生命力老老实实的在地下待着,积蓄能量,以备来春再战。时令不到,它们几乎不会强出头做无谓的牺牲。

草木都这样知天时,重生命,我们做为万物之灵的人,不是更应该知天重命吗?从出生到去世,在生命的春夏秋冬,难免有磕磕碰碰的不解不快,我们很有可能会遇到不同的身心问题。我们最强大的生命力也许会被我们自己压到五指山下,也许整个世界都放过了我们,唯独我们自己不肯放过自己。然后我们会感到不幸,我们会间断反复的被身心问题困扰。

我们该怎么理解,怎么对待这一生中可能遇到的身心问题?我抛砖在书中给了一些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引出读者朋友的玉,为了方便大家的反馈和交流,我在页眉上留下了电话微信和地址,欢迎大家评评指正。

 

 

 第一章 尊重生命力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的正常异常健康和不健康

和传统的教科书上的标准不一样,我不是挑战权威,只是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心理的正常异常和健康不健康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它们的分类标准不一样.。正常的心理有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同样,异常的心理也可能是健康的或者是不健康的。

      1 心理的正常和异常

教科书中心理正异常的标准有三:一,主客观是不是一致;二,心理是不是长期的相对稳定;三,内部是不是和谐一致。它直接用西医思想从表现出来的状态把心理异常划分成很严重的心理问题。

我觉得心理的正常和异常只是从表现出来的状态做出的的判断,不能确定心理健康不健康。对于同一个表现比如说狂躁,张三因为受了委屈心里面压抑,他为了摆脱心理压力减轻自己痛苦,情绪上来大吼大叫摔枕头砸门,他这么做能给自己带来利益,能减轻自己的痛苦,并且没有伤害到他人,我就会认为他们的心理是健康的:李四同样受了委屈狂躁的大吼大叫的骂人,打人或自自虐自残,我就会认为他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因为他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了伤害。

虽然张三的心理是健康的,但是他以前都很安静,从来没有狂躁过,那他的心理就是不正常;李四虽然心理不健康,但他很长时间都是这样,他的心理就是正常的。

我认为心理的正异常判断标准是表现出来的状态和以前某个时段状态的对比是不是基本一致。也就是心理正异常不是绝对的,根据参考时段的不同,同一个时段的心理状态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异常的。从时间角度来说是不是习惯性的,一向如此的。比如说张三平时都是五点起床,晚上九点睡觉,今天还是这样,那是心理正常。如果从上个月一号七点起床,晚上六点就睡了,今天突然五点起床晚上九点才睡,这就不正常。

只是和自己纵向比较,不和他人横向比较。因为每个人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家庭情况,个人阅历,受教育程度等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我们不好以一个具体或抽象出来的人为标准去衡量另外一个人心理是不是正常。有人会说和大多数人相比呢?如果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和大多数不一样,他是不是心理异常呢?如果这个人一向独立特行,那也是他的个人特点,他正常情况下就是这样,不好说他心理异常;如果他突然变的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要瞻前顾后的要和别人一致,那就是心理异常了。

大多数时段人的心理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心理正常是常态,心理异常是正常的一个变化,这个变化有可能是发展进步,是健康的,也有可能是倒退的是不健康的,这就牵涉到了心理的健康和不健康。

          

             2 心理的健康和不健康

   

1)教科书中对心理状态分类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

按照教科书的说法,国内心理状态分为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正常心理包括健康心理,亚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疑似神经官能症(疑似神经症)。异常心理包括神经症,人格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型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心理生理障碍,癔症。

不健康心理程度最轻的一般心理问题有三个特点,即有因有时有度。有因是有具体的原因引起内心冲突,能体验到不良情绪,这种不良情绪仅局限于最初事件;有时就是不间断连续1个月或间断连续2个月;有度就是可控,不良情绪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保持行为不失常态,社会功能上比如工作学习效率有所下降但还能维持正常的工作学习。一般心理问题的冲突与现实处境直接联系,有明显的道德色彩,能被这个人所在的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

比如说因为夫妻吵架,妻子连续生老公一个月的气,不找其他人麻烦。虽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但干活效率不如以前了就是一般心理问题。

心理亚健康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短期有具体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偶尔产生自杀念头等,没有达到一般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心理健康有三个标准,这里举两个最常见的。一是总体标准,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品质健全,行为协调适龄,人际和谐,人格完整独立。二是基础性标准,有八点,1有充分的安全感,2恰当的愉快感,3与事实相符的满意度,4适度的情绪发泄和控制,5相对稳定和谐的个性,6把握事物的基本能力,7积极稳定的环境接触,8符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2)我对心理健康和不健康的看法

我的个人见解是心理健康或不健康和智力,学历,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无关。普通人只要尊重生命力,真实的表达自我,那就是心理健康的。具体包括四点:一不委屈求全伤害自己,二不指责攻击伤害他人,三不忽略掩盖逃避被他人伤害,四不情绪化后超理智的对人对己冷酷无情。当然能做到不让他人伤害他人更好,如果做不到也不大要紧,只要做到前面四点,我们的心理还是健康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也不好苛刻的要求自己无所不能。如果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让自己痛苦,那就是伤害到了自己,就是心理不健康的了。这里只是普通人,对于战场上的军人等特殊职业特殊场合不好套用,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伤害敌人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

健康的心理带来有意义的快乐当然很好,不健康的心理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不幸也不可怕。当这种不幸在可接受范围内能让当事人更好的磨练,吃一堑长一智,能让当事人得到成长,更好的生活。

我们很多时候是在同一个冲突矛盾中纠缠的,里面的滋味外人很难理解体会。比如说犯了错的孩子被父母责骂,有害羞惭愧的自责,也有得到父母关注的满足,有对父母责骂的不满,也有对父母关爱的感激,有情绪爆发的冲动,也有对自我情绪的压抑。如果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或为了表达对父母关爱的感激或释放一下被压抑的情绪,会主动的去犯一些错,让父母去责骂自己。

再比如说,因为婚恋不如意等原因,对对方因爱生恨,咬牙切齿的要不惜一切代价报复,非要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您觉得这些心理是不是健康的呢,您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聪明的你读者朋友们,欢迎联系我说一下您的看

尊重自己的生命力,让自己好好的,也尊重别人的生命力,让别人好好的。不委屈自己,不伤害他人,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远离危险,不莽撞。万一处在危险之中,有可能被人伤害怎么办?有菩萨低眉,也有金刚怒目,我们都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小心谨慎,把保护自己和亲人不受伤害放在第一位无可厚非。

这里的远离危险和富贵险中求的勇于奋战,拼搏进取不矛盾。在相对安全区域,做好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凭借自己实力,艺高胆大心又细的敢为天下先,是勇敢,不是莽撞。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大家都可以向外表达自己的生命力。一个阶段的初期是百花齐放自由竞争,后来就不可避免的有了强者制定的规则秩序。既得利益者比如说奴隶主,地主,资本家,为了独享权势,为了维护力自己的利益,就用上了能用的一切手段,给生命力带上了沉重的锁链。但生命力是神奇的,无论当权者采取什么手段,依然会有新的强大生命力挑战他们的权威。后来当权者提出了灭人欲,存天理,决定用尽全力消灭这些胆敢威胁他们地位的生命力。他们创建了庞大的伦理规则奴化世人,他们用军队监狱,严刑酷法,巡剿天下。直到共产主义的出现,抗争的大旗被英雄竖起,,无畏的英雄们汇聚一堂,用血与火证明生命的价值,创建了伟大的新中国,制定了符合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新规则框架,给保证每个生命力的绽放带来了希望。

尊重生命力需要尊重规则,尊重规则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力。这种规则要尊重“我”的生命力,要保护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的正当权益,要代表着“我”的利益,否则“我”只会暂时的屈从,和它硬杠只会粉身碎骨得不偿失。然后相时而动,量力而行,一有机会就会选择打破它。一个单独的“我”势单力薄,微不足道,千千万万个“我”汇聚成汪洋大海就可能改天换地,修改规则。

很难做到每一个规则都尽善尽美,面面俱到。当它损害了我们的利益,妨碍了我们的生命力时我们尽可以巧妙的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又不是焦点,我们不说,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在乎,说出来就有改善的可能,如果闷在肚子里生气更是不尊重规则,不尊重自己的生命力,自己害自己。

尊重生命力,我们不委屈自己,不逃避现实,不轻易对抗,不冷血麻木,善于巧妙的表达不满,你能做到吗?

总结:

1心理正常是相对的,和自己的过去某时段的心理状态相比基本一致就是心理正常,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心理异常,同一时期内的心理和不同时段的心理状态相比,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异常的。

 2只要是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同时尽量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心理都是健康心理,不委屈求全的压抑自己,不指责攻击伤害他人,不忽略逃避被他人伤害,不情绪化后超理智的冷酷无情。

 

 第二章 尊重生命力,从生命没有出生开始

                        虔诚的备孕和胎教

  

           1 农作物播种之前要看天时地利

有农业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在播种之前先要看天时地利,什么样的作物适合什么样的水土什么样的气候几乎是不可改变的。错过季节,种到了不适合的土壤里很有可能是没有收成的。也许有朋友想到了大棚菜,有了大棚,冬天也可以种植夏天才可以种植的作物,也可以有不错的收获,这不是错过季节也可以的吗?是的, 也可以,在小空间范围内人为的创造合适的温度,长出来的作物不过是温室里的花朵,必须要在这个温室里才能成长,没有了温室的保护很快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另外这些作物的产出也不适合时令,没有自然条件下生长出来的产出口感正。

           

          2备孕我们要将就天时地利人和

和农作物相比,我们人,不仅仅要吃饭生存,还要生活。我们不但要身体好,还要心理好,我们不但要求天时地利,我们更要人和,这里的人和,主要就是指要创造生命,为人父母的夫妻要做好备孕的准备。

我们经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点,其实父母就是孩子的起点。这就不难解释了恋爱求偶过程中对对方的各种要求,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更是为了以后的孩子。对方自然条好,因为遗传,孩子的自然条件也不会太差,对方经济条件好,能获得更多资源,以后孩子的生活学习更有保障。对方聪明能干,学历高修养好,子女在父母的教育下也很容易聪明能干学历高修养好,那社会地位自然不会太低。夫妻双方都看对方顺眼,两个人心情好,感情好,家庭和睦了子女更容易幸福。

家是大树,父母是根,子女是枝叶,根深才能叶茂。父母过的好,子女才容易好,父母过的不好,子女不容易好。哪怕子女事业有成,组建新了家庭,成了另一棵大树的根,他们的身上依然刻印着父母的痕迹。这种痕迹随着时间和子女的主观努力会不断演化,在演化过程中不断的把痕迹刻印到他们的子女身上。代代相传,这就不难解释相同的命运会不断的在家族中不同的人身上重复上演,直到被外来力量参与打破。

就像农作物需要选种,整地为播种做准备一样,为了创造高质量的新生命,父母们还需要做出一些行动来备孕。比如说提前做好工作安排,不至于工作太累,回家太晚;提前考虑好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做好应对方案,不至于生活上有什么接二连三的事发生,让人晕头转向;提前做好孕育期间的经济安排;提前半年断烟断酒,少碰电子产品,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尽量少用化妆品,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不过于劳累。尽量保持浪漫情调,保持心情愉悦,身体健康,适当分床保证精子数量质量,把身心都调到最好的状态后在合适的生理期同房,同房时环境安全舒适,不会被风,雨,雷,人,等打扰。

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力,优生优育,以虔诚之心自然而然的来创造新的生命。可以说这是一种信仰, 不仅是一种外在的仪式, 更是内心的体验和升华,不但我们自己受益,我们的子女也受益,我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最好的年华,最舒适的心情,最恩爱的时候,用最高的生殖细胞质量,创造出最优质的生命。

有的朋友会说,生活压力太大,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你这种条件我达不到。每个人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上面我说的也只是在理想状态下,确实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个条件,我们也没有必要拘泥于那些条条框框。首先这是一个礼仪,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将要被创造的新生命表达的一种敬意,心诚则礼不虚,只要我们尽心尽力的去争取了,去做了,我们就对这个即将被创造的生命没有亏欠。父母是子女的起点,父母是子女的根,如果因为自己条件的局限,而对子女抱有歉意,亏待了自己而影响了父母自身生命力的展现,那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父母是子女的保障,是第一位的,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虽然孩子很重要,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一家人的心头宝,但决不是认为孩子比大人重要。孩子要靠父母养育,孩子有了什么问题,大人可以解决,大人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孩子不好给大人解决。

 怀孕期间,适量饮食,保证营养,保持心情舒畅,不大喜大悲,适当运动,不做剧烈或危险运动,不熬夜,合理作息。可以听舒适和缓的音乐,或哼几首歌,手轻抚的感受新生命的气息,和他或她聊聊天。新生命,就像刚出土的嫩芽,很娇贵,需要细心守护,给它读诗,给它唱歌,给它听音乐,给它讲故事,给它带来乐趣,给它好心情,给它保护,给它支持,让它感受到它是受欢迎的,爸爸妈妈给它全身心的关爱,它在天上选择的父母是最爱它的。

孩子那么小,还在娘胎里,它能感受到吗?不确定!孩子能不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我们不好确定,我们能确定的是我们自己能感受到,我们被自己熏陶,被自己感动,我们满怀希望的高兴的付出,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我们的身体也变得轻松,靠脐带和母亲血肉相连的胎儿在子宫里应该能感受到父母身体的变化,父母的快乐,受父母的影响健康快乐的发育。

总结:

1 父母是孩子的起点,婚恋中男女双方对对方的各种要求不仅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孩子。

2 父母是孩子的根本,类似的故事会在家族中不同的人身上重复上演,代代相传

父母应该尊重生命,以虔诚之心,来优生优育。

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没有必要拘泥于条条框框,只要我们以真诚的心去争取,就不会有遗憾。

 

第三章   最为关键的婴幼儿期

        

 1刚出生的婴儿是最为娇贵的了

         

   1)传统文化中婴儿的娇贵

就像刚长出土的嫩芽,刚出生的婴儿是最为娇贵的了。这时候的婴儿需要擦拭干净身上的粘膜,需要在合适的温度,需要舒适的环境,第一次进食也只是少量的温开水,然后才能吃母乳或牛奶等流动性食物。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爷爷奶那要提前备好小孩的鞋袜衣帽,出生三天的小婴儿要洗澡,要有个专门的名词叫沐浴,要给亲戚报喜。在民间四柱八字的算命文化中,沐浴代表的是生命出生后最脆弱的时期,这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要小心的保护。小孩出生八天或十天家里要摆酒席,民间叫祝久,亲朋是要过来祝贺喜添新丁,米,面,鸡蛋,红糖之类的几乎是必带的礼物。姥姥还要给看钱,经济条件好的还给护身符,银器,玉器。吃宴席时还要给每一个小孩发煮好的鸡蛋。小孩出生一个月还要摆满月酒,小孩出生一百天还要摆酒席给小孩过百岁,在小孩面前摆开代表不同志向的物品让小孩抓周图个吉利。

              

          2)现代文化中婴儿的娇贵

现在要给刚出生的小孩做各种检测,打疫苗。如果小孩出生后身体发育还没有达到标准,或婴儿的身体状况非常差,或者是先天性带有一些疾病,就需要放入保温箱中,让婴儿的身体快速的恢复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只要条件允许,家庭和社会对婴儿都很重视。特别是父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和感情。有时这种付出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让爸妈心里有怨气(比如说产后抑郁),然后抑郁,暴躁,自责。父母被这种不良情绪侵袭后很有可能自觉不自觉的影响到孩子。父母是根本,子女是枝叶,父母的生活质量不高,孩子也不会好到哪去,何况小婴儿接触最多的还是爸妈,最受他爸妈的影响。所以宝妈宝爸有了不良情绪,感觉到被心理问题困扰了,一定要及时解决。为自己,也是为了孩子,要不然,自己难受一阵子,孩子受影响很可能难受一辈子。那样的话父母一辈子都可能会因为子女受的影响而很累很累。有句极端的老话是饿死爹娘,不吃种粮,因为种粮是来年的希望,同样孩子是一生的希望,孩子好,父母才能安心,孩子有了问题,父母会很闹心。

   

从养育子女的付出来解释为什么父母的控制欲那么强

尊重生命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价值的体现,是父母老后的指望,没有孩子的父母会总觉得缺少寄托,缺少依靠,生命不完整。要不然,谁还会要养小孩?从付出和收益来说,绝大多数人,不管怎么算,养小孩都是亏的,父母给小孩的付出总是大于小孩给父母的回报,父母对子女的恩情子女永远都报不完,小孩还不一定认识到或认可这些。父母的付出越多,用情越深,内心深处对子女的依赖越强,抱有的希望就越大,然后就越没有安全感,怕自己的付出都付诸东流。如果做为子女现在还不能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理,可以做个试验,每天都为某个人或某个事付出大量的金钱,时间,精力和感情,这种付出旷日持久,看看自己是不是还有只为付出,不求回报的豁达。

然后我们就可以理解父母了,他们为什么控制欲那么强,他们为什么那么纠缠的想让我们好又像怕我们好。积谷防饥,养儿防老,要是没有一个孩子,老了怎么办?有病有秧的指靠谁?国家养老,社会养老?对于平民百姓来说那些只能是体制内或有钱人才能享受的,还是自己的孩子靠的住,千好万好还是自己的孩子好。就算是经济上不指望他,老了病了走不动了想喝口水还是有希望的。如果孩子太没有出息,父母看着他受苦受累总是心疼,总是想伸出手拉他一把,哪怕孩子在家啃老,也比没有孩子强。如果孩子有出息了,要远走高飞了,忙的顾不上看望父母了,父母也会深深的失落。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他再苦再累都不好张口。你能体会到女儿远嫁儿子在大城市里安家落户老两口四目相对的心情吗?辛辛苦苦一辈子,到老了身边连个人都没有,儿女在外边工作忙,生活不容易,回来一趟不容易,能不麻烦他就不麻烦他了,有点小病小秧不舒服的忍忍就过去了,远离父母的儿女让父母只有名义上的子女。

我这里不是谴责为了生活远在他乡奋斗的子女。社会大形势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自己也不好为了陪父母放弃大城市的高收入的工作,高水平的生活。父母也不是只考虑自己,他们也不愿意子女为了自己做出那么大的牺牲。他们只是想老了有人牵挂,有人陪伴,有人在他们口渴时端碗水,闭眼时有人送终。

子女越有出息,父母的心底的不安全感越强烈,那种不安全感又不好向外特别是向子女表达,因为怕连累子女,怕人说矫情,只能压在心底。虽然在人面前为子女骄傲,在没有人的时候也会自言自语的说,宁愿有一个没有出息的孩子陪在身边。

              3 新生儿特点

           1)小婴儿的吃

新生儿吃进口的第一口食物决定了他以后的口味,一般的第一次喂他母乳以后再喂他牛奶他都不接受,第一次喂他牛奶以后再喂他母乳孩子同样不接受。不要抬杠说不接受是饿的轻,饿的厉害了他自然什么都吃。理是这个理,可一般的妈妈没有特殊情况谁舍得和一个小婴儿上蹩劲,非要让孩子饿的哇哇大哭后屡次拒绝吃奶,强制他吃进后又吐出来后再饿他,然后再喂他强迫孩子改口味。

      

          2)小婴儿儿的睡

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每天大概只有两三个小时的觉醒时间。这个时间非常重要,是他观察身边事物,和母亲交流的学习时间。爸妈在这个时间抱抱他,逗逗他,陪他说说话,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对他的身心发育是非常好的。

            3)小婴儿的哭

如果小婴儿饿了,困了,冷了,热了,怕了,孤单了等各种不舒服时会哭。因为不会说话,肢体动作不明显,所以哭是小婴儿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有经验的父母小孩一哭就知道他有什么需求。当他饿时他的脑袋会左右摇动,找妈妈喂他,他的嘴巴会有吮吸动作,他通过不急不缓,很有节奏的哭声召唤妈妈,告诉妈妈他饿了。如果妈妈没有及时喂奶,小婴儿就有被冷落被抛弃的感觉,哭声逐渐洪亮,到最后会哇哇大哭,直到声嘶力竭的哭累了,如果这样的次数多了,小生命就会变得冷漠,自闭,严重的就是婴儿自闭症。如果在小孩吃奶时奶水过热,过冷,或者他吃不到嘴里去,他也会躲开奶源或者用力吮吸,然后会着急的通过大声的哭来提醒妈妈。当他困了的时候会闹瞌睡,伴随着打哈切,搓揉鼻子眼睛不耐烦的哭,需要妈妈哄他睡觉。当他排泄到他的小窝里时,他会轻声没有泪水的哭,哭的时候锁着眉,有时还蹬腿摆脱身上的粘附,因为过于用力小脸很有可能会涨的红红的。当他太热的时候,他四肢舞动,最大程度的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来散热,他皮肤潮红,哭的响亮有力。当他太冷了时,他身体蜷缩在一起,手脚冰凉,嘴唇发青,哭的轻微乏力。当他不舒服时,伴随着各种小动作,哭声绵绵不绝。当他刚睡醒很孤单需要人陪时会先左顾右盼,哭声平缓,没有人及时出现哭声会越来越大。当他精力充沛时也会自娱自乐的通过哭来试探嗓门,消耗精力,欣赏自己,这时候他像一个艺术家,表情轻松,哭声响亮,很有美感的抑扬顿挫,当他受到惊吓时会突发出刺耳的哭声,中间还伴有间断性嚎叫,这时他肢体紧张,僵硬,他痛苦的求助,愤怒的抗议,很需要父母的安抚和帮助,如果父母没有及时有效的干预,小孩就有被吓掉魂的可能。当他不开心时也会表情难过,小腿乱蹬,挺着身子,委屈的哭,当没有得到父母及时的安抚会大声嚎叫。当他疼痛时会吸冷气后一生尖叫,然后停顿,接着哭声平稳,然后再吸冷气再哭。

                4 父母怎么应对孩子的哭

如果小孩一哭父母就立马出现满足孩子的需求,小孩就不会有挫折感,就会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就会极度自恋,就会觉得自己的所有要求都应该毫无条件的立刻满足,这种心理当然不利于他以后的生活,也会给他人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我不建议父母这么做。我建议父母延迟性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子弹飞一会,让孩子哭一哭,练一练嗓门,增加肺活量,也尊重他体验挫折的权利,然后父母给他雪中送炭,让他更能感受到父母的可贵。听到孩子的哭,就像剜爸妈的心头肉,父母对这种故意让孩子先哭一哭的做法可能于心不忍,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就在眼前但就是不伸手援助也不好,爸妈不在孩子身边孩子哭时,爸妈可以晚一会儿再出现。但这个晚是有限度的,最好不要让孩子哭的声嘶力竭, 那样他会很失望。千万不要经常的让孩子长时间的哭,那样的话孩子容易对父母不再抱有希望而自卑自闭,婴儿自闭到自闭症那就是很严重的事了。

                 

                  5口欲期

               

                 1)嘴巴

零到一岁是小孩的口欲期,这时小孩的主要特点是吸取各种“营养”,满足身心快速的生长。他的嘴巴发挥了很重要的功能,他主要通过咀嚼,吞咽活动来认识世界,获得快感,汲取营养。他不管抓到什么东西都本能的往嘴里塞。孩子通过哭,嚎叫来吸引父母的关注和父母沟通,在哭嚎的同时也锻炼唇部肌肉和肺活量,为张口说话做准备。他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父母来照顾,如果孩子一有需求父母立刻满足,他就会自恋的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自己的需求就应该立刻无条件的满足,这样他失去了享受挫折的机会,容易形成依赖性人格。如果孩子的需求长期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他在饥饿的驱使下就会对父母不满,失望,叛逆,开始各种赌气的作,以获得父母的关注,满足自己的要求;如果还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和满足,他会很悲伤的大哭,对父母不抱有任何希望的死心,对父母冷漠,接着自卑,孤僻,自闭。口欲期对孩子以后的影响是情感情绪上的想不想,愿不愿意和外界链接沟通,有饥饿感才知不足,才有奋斗争取的主观意愿,饥饿感太强的人会很贪婪,饥饿感很弱的人会会很懒散。

          

              2)肢体动作

一二三头胸翻,六七八坐滚爬,九扶站着周(走)踏踏。一般小孩一个月能举头,俩月能抬胸,三个月能翻身,六个月能坐七个月会打滚,八个月爬,九个月扶着就能站,一岁左右就会跑了。这些动作发育前面的总是后面的基础,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发育偏慢,父母心急要拔苗助长,会更阻碍孩子的成长。如果父母已经拔苗助长了,孩子站不稳,走路也容易摔跤,跑起来更麻烦,最好能让小孩学舞蹈,通过抬头挺胸翻身滚爬站立等动作的锻炼,来弥补前期的不足。

      

             3)学说话

小孩开口说话绝对是让爸妈很激动的事。一般几个月的小孩就开始牙牙学语,一岁前后能说简单字词,有的学说话慢的要到三岁才会说话。小孩学会说话有两个前提,一是发音系统听觉系统发育正常,小孩又通过日常的吃和哭,锻炼了嘴部肌肉和肺活量,为小孩能开口说话做好了身体上的准备。二是父母给孩子提供了开口说话的条件和机会,父母经常逗孩子,和孩子聊天,教孩子说话,合理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有话想说,有词能说。从简单的字词,到简短的语句,父母不断的引导,支持,鼓励,孩子也会有不断的进步。孩子说话慢一点,或者停顿比较多,也是正常现象,毕竟他对词汇的掌握还不太熟练,如果催他,让他急,很容易养成口吃的毛病,他会急的冒火,憋的脸通红,还说不出完整的话来。如果已经有了口吃的毛病,安抚他不要急,有话慢慢说,练习着多用短句,一时想不出来的词汇可以给他提醒一下,千万不能指责嘲笑,那样会让他羞愧,以后说话会更容易急,口吃更严重。

 

              6 肛欲期

一般的小孩一到三岁是肛欲期,这时候的小孩逐渐能熟练的控制大小便,又能走会跑会说话,个人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他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为了展示自己学到的本领,孩子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

因为能说会跑,孩子有机会不断接触新的事物,他们会对未知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问各种问题,逐渐开始他们自己的人生探险。比如说孩子看到其他的灯亮了会闹着要自己开灯,父母帮他把灯打开了他还是闹,非要父母把灯灭了然后他自己去开;再比如说孩子会玩泥土,玩屎尿,他们会高兴的扩大泥土或屎尿的面积,在探索的中过程中把泥土或屎尿加工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孩子会很投入的表达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工艺品。他会反反复复的做同一件事,会爬高上低,会专门挑不平的路来走用来证实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以成就感,让大人不再小看他,让大人感觉到他不再是小孩了,他有自尊心了

我们很容易理解,因为翅膀硬了所以要飞了,因为他个人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内在的生命力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他要充分绽放出来,他对父母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压制是相当的反感。都知道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父母唯恐爬高上低专走不平路的孩子摔到碰到了,有的父母是紧看着小孩,让孩子享受自由快乐的冒险刺激时时刻准备着抢险;有的父母知道自己没有足够的精力时刻保护好孩子,会好话劝孩子注意安全,用严重后果吓唬孩子,用其他吸引点吸引孩子,让孩子停止危险行动;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在冒险就责骂制止,他们不能理解小孩自由自在的舒畅,冒险的刺激和挑战的快乐。

父母不同的做法造就了孩子不同的性格,我更欣赏那种带着孩子一起冒险,让孩子能够自由的享受探险的刺激和快乐的同时注意安全,不断的提高孩子的技能和承受力。培养孩子胆大,心细,技术高,让孩子充分的感受到自我认同和父母的支持

肛欲期对孩子以后的的影响是意志意愿上的能不能和外界链接沟通。就算人的口欲期心理发育很好,在情感情绪上想和外界链接沟通,如果肛欲期发育不够好,比如意愿意志老是被强力压制根本反抗不了,他就胆小怕事,畏畏缩缩的不敢做事,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没有胆;如果意愿意志老是被压制,但压制力量不大,小孩敢于反抗,并且经常反抗,在反抗的过程中还不断获胜,他就会过于自恋,敢于藐视权威,我行我素的胆子奇大,然后会吸引很多敌人来围攻剿杀他,他一生都在反抗斗争之中。

 

                    7性蕾期

性蕾期是婴幼儿最后一个心理发育阶段,又叫性器期。这个时期主要集中在三到六岁的学前期,现在一般进了托儿所或幼儿园。这时候孩子开始对自己的生殖器感兴趣,独自一人时他们会好奇的夹腿,玩弄性器官等方式自慰,没有家长老师影响的情况下,他们会扮夫妻玩过家家;只是同一性别的小群体时他们会通过交流“性知识经验”,一起想象意淫身边的异性。这一阶段如果和父母老师过于亲密很可能会有恋父,恋母,恋师,如果和同性小朋友过于亲密很有可能为以后的同性恋埋下伏笔,如果和异性小朋友过于亲密很有可能以后会早恋;如果孩子们在一起出现吵嘴,打骂,争抢等不高兴的事,他们一般会自然的远离,如果不能远离,那就会厌恶,严重了会演化成仇男,仇女。

这个时期孩子的记忆方式是以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情绪记忆为主。他们大多时间是在父母和老师的看护下快乐的唱歌,跳舞,做游戏,有少量的听说读写算的课程。如果小孩被家长和老师看的太紧,没有和小朋友私下相处的机会,就不容易建立发展和同龄人亲密关系的能力,以后就很有可能会没有同龄朋友,容易孤单孤僻。

            8 恋父恋母和阉割情结

和父母过于亲密,男孩容易有恋母情结,女孩容易有恋父情结。他们会和同性的父母亲有竞争关系,会有怨恨,同时他们意识到异性的父母亲是属于同性的父母亲的,自己争取不到,如果他们觉得同性的父母亲对自己不够好,这种怨恨就会演化成仇恨;如果他们觉得同性的父母亲对自己很好,就会有愧疚,觉得自己不该有非分之想,会陷入纠缠之中。这种纠缠对外表达就是情绪不稳,对父母冷淡,发脾气;对内表达就是阉割情结,就是男孩厌恨自己的男性身份,女孩厌恶自己的女性身份,想阉割掉代表自己性别身份的性器来摆脱这种纠缠的痛苦。

当阉割不可能时就会感觉自己是有罪的,自己是不可原谅的,只有在被惩罚的过程中受苦受难才会有片刻的欣慰。随着时间的推移,阉割情结就会泛华,表现出来就是对自我价值的否定。说的更透彻一点是怕!不敢成功,不敢有成就,觉得自己配不上成功,配不上成就,自己就应该碌碌无为,就应该吃苦受罪被惩罚,自己的成功越多,享受的福报就会越少,接受的惩罚就会越多,自己的成就越大,负担的苦难会越大害怕成功,害怕成就,害怕成功成就后紧跟而来的苦难惩罚,所以会有出工不出力的假装努力。

和老师过于亲密,会对老师有特殊的感情。比如会把老师看成自己的父母;会把老师看成自己长大的样子;会把老师看成敬慕的男神女神,甚至会把老师看成以后找另一半的标准。

 有的父母会有意无意的把男孩当女孩养,把女孩当男孩养,让男孩在女孩堆里玩,让女孩在男孩堆里玩。这样的孩子了解异性多于了解同性,如果孩子的磁场比小伙伴强就容易受异性欢迎很有异性缘,如果比他们弱就容易被异性同化,就会处成哥们姐们,变成女汉子或娘娘腔。

              

      9 性蕾期的孩子最适合有小弟弟小妹妹

性器期后期的小朋友特别想让爸爸妈妈再给他生一个小弟弟小妹妹。他们对比自己小的多的小弟弟小妹妹特别的温柔,特别的宠爱,有的被小弟弟小妹妹咬的大哭都不舍得打小弟弟小妹妹一下。这时候如果父母给他生一个小弟弟小妹妹他会开心的不得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也最深厚,太早了年龄相差不大,小的不懹,大的不让,他们会争夺资源吵架打架,谁也不让谁。太晚了年龄相差过大,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淡薄,甚至有的子女反对父母再要一个孩子:怕小弟弟小妹妹夺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怕小弟弟小妹妹和自己争夺家产,怕小弟弟小妹妹成为自己的累赘。当然很多时候小孩是决定不了父母是不是再要一个小孩,当这个小孩觉得父母不像以前那么关爱自己,甚至冷落了自己,就会有意无意的做出一些退行的行为,来获得父母的关注,比如说开始尿床尿裤,变得特别调皮捣蛋,开始经常会做错事,开始和父母对着干。这是小孩在绽放自己的生命力,父母如果粗暴的嘲笑,责骂,制止,会给他很大的心理阴影,严重的会形成心结,比如说自卑自闭,仇视亲人,影响他的心理发育。如果父母被孩子的退行行为吸引过来只是给予孩子关注宠爱,那就是鼓励孩子的退行。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只是在父母面前,以后走入了社会,外人可不会惯着他,社会的毒打可要比高举轻落的父母严重的多。父母如果能“奖罚“分明,一方面给予孩子关注关爱,一方面指出孩子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有什么事都可以和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会接纳他,理解他,包容他,支持他,爸爸妈妈也要给他讲父母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么做,让他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让孩子不怕父母,敢于和父母交心。

 

                  10 父母的立威

权威性的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恩威并施,这样才能镇得住孩子,压着孩子,让孩子尊敬自己,让孩子怕自己。

生命都有趋吉避凶的本能,生命力都有绽放自己的本能,孩子对父母不是出乎内心的尊敬,而是迫于父母的淫威和自己生存的需要选择妥协,伪装自己,违心的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自然是不很舒服,就会有逃避父母的冲动,一有机会就会远走高飞;如果一直没有机会逃离,他会习惯于伪装,迷恋权利。

如果父母立威很重,会让孩子失去逃避的勇气,对父母唯命是从,不再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做自己,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听话的乖宝宝。这样当然有利于维护父母的权威和家庭的稳定,一个不敢有想法,不再做自己,只是听吩咐的僵尸人可以做枪杆子也可以做狗腿子,很符合稳定压到一切的需要。

如果父母立威过重,孩子会被吓“傻”。孩子会有被害妄想,总觉得有其他人想管制他,想迫害他,有时候捕风捉影,有时候没有一点点根据,严重的会分不清是事实还是想象,自然他的生活和学习就很受影响了。

那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不是就是只能娇不能敲了?孩子最大才六岁,最适合引导教育了,最多轻轻的拍几下,他们还经不起父母的重打,平时责骂几句就已经是很重的了。

总结:

     1 父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和感情。有时这种付出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让爸妈心里有怨气(比如说产后抑郁),然后抑郁,暴躁,自责。父母被这种不良情绪侵袭后很有可能自觉不自觉的影响到孩子。

     2 父母的付出越多,用情越深,内心深处对子女的依赖越强,抱有的希望就越大,然后就越没有安全感,怕自己的付出都付诸东流。

     3 延迟性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子弹飞一会,让孩子哭一哭,练一练嗓门,增加肺活量,也尊重他体验挫折的权利,然后父母给他雪中送炭,让他更能感受到父母的可贵。

     4  口欲期对孩子以后的影响是情感情绪上的想不想,愿不愿意和外界链接沟通,有饥饿感才知不足,才有奋斗争取的主观意愿,饥饿感太强的人会很贪婪,饥饿感很弱的人会会很懒散。

 5肛欲期时因为能说会跑,孩子有机会不断接触新的事物,他们会对未知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问各种问题,逐渐开始他们自己的人生探险。肛欲期对孩子以后的的影响是兴趣意志意愿上的能不能和外界链接沟通。

6性蕾期孩子开始对自己的生殖器感兴趣,可能有私下的性游戏,建立并发展同性异性亲密关系的能力,影响以后的性取向。

7 恋父恋母和阉割情结,对同性的父母反感或愧疚。表现出来就是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不敢成功,不敢有成就,自己就应该碌碌无为,就应该吃苦受罪被惩罚,自己的成功越多,享受的福报就会越少,接受的惩罚就会越多,自己的成就越大,负担的苦难会越大。害怕成功,害怕成就,害怕成功成就后紧跟而来的苦难惩罚,所以出工不出力的假装努力。

8 性器期后期的小朋友特别想让爸爸妈妈再给他生一个小弟弟小妹妹,兄弟姐妹

之间相差六岁最容易建立深厚的感情。

9 如果父母立威过重,孩子会被吓“傻”。孩子会有被害妄想,总觉得有其他人想管制他,想迫害他,有时候捕风捉影,有时候没有一点点根据,严重的会分不清是事实还是想象,自然他的生活和学习就很受影响。

10六岁前孩子最适合引导教育了,最多轻轻的拍几下,他们还经不起父母的重打,平时责骂几句就已经是很重的了。

  第四章  自卑勤奋的童年期     

           1有爱玩逐渐变的自卑和勤奋

性器期结束后就进入了潜伏期,对应着童年,年龄上大约是六七岁到十二三,属于小学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开始了有意识的主动去学,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如果前几个阶段心理发育不太好,就会延续前期的缺陷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注意及时干预;如果前几个阶段心理发育比较好,因为上了小学,发现了有好多需要学习的知识,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慢慢的由性器期的发现自己长本事,要闹独立搞叛逆的爱玩,转向我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这么大,还有很多需要我去学习的自我渺小感,自卑感,紧迫感他自我控制能力开始变弱,开始容易走极端,做什么事都容易着迷,容易过于投入上瘾,最适合培养良好的习惯

         

              2儿童的记忆

童年期的记忆有原先无意识的情绪记忆,动作记忆,形象记忆,发展为特意的去记,多采用策略,常用的记忆策略有多次重复加深记忆,比如多读多写多练;分析归纳要点记忆,找关键语句关键字词;寻找内在规律逻辑记忆,比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顺序记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模块记忆比如数学中的变形应用题。这里强调一下,很多孩子在主动记忆的过程中很容易把原先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忽视掉。如果能综合运用各种记忆策略,把被记忆的事物加工成带有声音的具体清晰立体画面,或故事,或口诀,越是特殊夸张离奇,越是能引起人的情绪,特别是越是搞笑让人愉快的,越容易被记住

             3儿童的思维和道德观

孩子的思维方式,小学低年级是直接,具体,画面的形象思维,中年级是超越直接经验向掌握间接经验变化的转折期,高年级运用多重抽象,抽象逻辑来获得逻辑经验的抽象逻辑思维。这就决定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道德认知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道德阶段,是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儿童只接受行为的结果,行为对他有利就去做,没有利,就停止。第二个阶段是他律道德阶段,儿童认为规则规范是权威人物制定,必须严格遵守,不能改变,不根据行为的动机,只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这个权威人物可能是他人,也可能自恋的认为是自己,极端的就是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第三个阶段就是自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其自身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外在的道德标准内化成自己的了,他认识到规则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根据人们间的协作修改和创造的,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力的,判断行为的好坏侧重于主观动机或意图,而不只是后果。

因为思维方式发展的不成熟或者是有心结,有人道德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就停止不前,自恋的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就很容易因社会毒打而犯罪,造成各种社会悲剧。

思维和道德发育到第二个阶段的儿童认为规则是权威人士制定的,就很容易迷信权威,搞个人崇拜,比如说崇尚英雄,比如说追星,比如说迷恋权利讨好老师弄个官做,比如讨好父母在兄弟姐妹间最得宠,比如说搞校园欺凌做老大。这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是儿童生命力能够自由绽放的一个表现,需要家长和老师积极正确的引导,必要时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恩威兼施。万不可一味的镇压,一味的镇压会很大概率的激怒孩子,他会不顾一切的和老师或者家长作对,让老师或家长更上火;老师或家长气场过大,把孩子彻底镇压了,他就会怕了,变成一个听话的乖宝宝,他绽放的生命力被压制,成功的做一个顺民 。当然,也不排除在多方影响的情况下,孩子选择表面的妥协,做一个戴着面具的人,这样长时间得不到发泄,他会崩溃暴发或者认命般的把权利和臣服,叛逆和镇压刻印到骨头里,然后处处不平等,要么欺负人,要么被人欺负。

道德的发展对儿童的言行起到规范作用,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给安全的度过青春期提供了保障。

               4儿童的交往

童年期的同伴交往非常重要,这是真正意义的开始走向摆脱家长和老师干预的独立交往,这种交往会深刻的影响以后的交际模式 。小孩开始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从同学玩伴那里得到理解,认同,尊重,支持,得到友谊。如果老是和人发生矛盾,争吵,殴打,就会难过的大哭,哭的头蒙蒙的。如果被长期的歧视,孤立,孩子也会觉得低人一等,自卑自闭的同时破罐子破摔或者把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比如说学习上,因为心情一直不好,他学起来很努力但学习效率不是很高,他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强迫自己去努力学习,会很累,内心深处也很抵触,这种抵触长期得不到释放,就会暴发厌学的情绪,很大几率的早早的结束学业。童年交往的过程中,生命力被压制,就很难建立集体归宿感,那就会过多的向内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孤独,孤僻,自卑,自闭,那将是一生中最大的精神创伤,很难融入社会,也就谈不上社会责任感,严重的可能会仇视社会,报复社会。

所以家长和老师有必要帮助孩子提高社会交往技能,在孩子和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发展孩子自我概念,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保持孩子的人际交往和谐,孩子们在一起玩的快乐,学习时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就高

               

                   5校园霸凌

当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怎么办?对老师讲!很多人都会这样说,这无疑是个不错的办法。老师多是口头批评一下那些欺负人的小霸王,严重的警告一下,让写悔改书,保证书,叫家长,及时制止校园霸凌。如果能看的出外伤,比如说鼻青,脸肿,嘴流血,胳膊腿骨折,这是怎么都瞒不住的,送医院看医生的同时老师都要通知双方家长协商了。

喜欢欺负人的小霸王大多学成绩不太好,在学习上得不到关注,为了争夺资源,得到尊重,获得快感,他们选择欺负人来展现自己。被人欺负的孩子在学校里多处于弱势,学习成绩不会太好,成绩拔尖的学生是老师的宝,小霸王们是不敢碰老师的逆鳞的,再说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小霸王来说,成绩好的学生还有很多利用价值,比如说课后抄作业,考试时传答案。想的再远一点,成绩好的学生长大以后有出息的几率很大,以后是个什么人物谁也说不准,还是和他们保持好关系划算。

被人欺负的学生朋友不多,或者说没有朋友,在学校没有谁给他撑腰,孤身一人的势单力薄,欺负了他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大不了被老师知道了批评一下,他如果敢告诉老师,小霸王们会嘿嘿嘿的坏笑: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然敢告诉老师,非要好好的修理他,让他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被人欺负的学生一般身体比较孱弱,道理很简单,打太强壮的人容易吃亏。打架很少是单挑,大多是没有很强的组织纪律的群殴,身体强壮的人心里不怯,下手重,打到谁身上那个人也是不好受,并且群殴人家的人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在一起,哪天落单了,被身强力壮的好汉瞅准机会下狠手也是够受的。被人欺负的学生,大多是父母家人不能强硬有力的给予帮助,比如说父母在外面打工做生意,父母的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过问孩子在学校里面的情况,比如说父母的婚姻不太幸福,两个人忙着冷战或各自在外面寻求自己的幸福,没有心情过问孩子在学校里生活的好不好,再比如说父母性格懦弱并且喜欢攀龙附凤巴结权贵,知道孩子在学校里面受人欺负,但欺负自家孩子的孩子背景很大,自己不敢得罪,选择忍气吞声,甚至指责自家孩子,讨好欺负自家孩子的那些人。

判断孩子是不是容易被人欺负,可以先自问一下,你的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是不是老师的心头宝,你的孩子社交能力怎么样,是不是能交很多朋友,你的孩子体格怎么样,是不是很健壮,你的孩子得到亲人的关注度怎么样,有没有给他强有力的支持。如果这些都做到了,他无论在哪个学校都不会被人欺负,如果这些都没有做到,只要学校的管理,老师的关注有一点点不到位,孩子都有可能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被殴打,被辱骂,被孤立,被陷害,这种经历,会成为他一生的噩梦。

           

                  6儿童多动

小孩子活泼爱动,让他们坐的时间长了总是坐不住要站出来活动一下,如果被严格限制他就会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的爱做小动作。这些动作多是习惯性的,有的做小动作的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除了咬铅笔头(铅笔外面的彩色油漆内含有铅)等原因引起的铅中毒外,还有身体不舒服引起的,比如说长期上课憋尿,肚子饿,口渴等,还有一个是纯心理因素引起的,就是他思维跳跃开小差,在课堂上对老师和老师的讲课或对作业不感兴趣,把注意力投入到了他感兴趣的小动作上,还有就是缺乏安全感,总是在怕什么,很需要被保护,他总坐不住,不能安下心来听老师讲课或做作业,总是东张西望的寻找能让他安心的事物。

       7孩子的时间精力有限,学习要适可而止

就像刚出土的幼苗,需要抓紧时间吸取营养,努力生长,小学阶段的孩子,也需要抓紧时间吸取营养,努力生长,他的主要任务当然是学习了。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学习体贴他人获得被爱的能力,学习快乐的玩,学习独立的思考,学习激发自己的兴趣,学习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学习锻炼身体,学习做手工,家务分担父母的责任……

需要学习的东西这么多,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又有限,每个孩子的天赋又不一样,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家长做出取舍。以孩子适合往哪方面发展为主,再结合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为辅,来确定培养孩子的方向。比如说一个事事听话不会反抗的乖宝宝,父母想要他有独立思考能力,就会引导他要有自己想法,教给他用各种策略比如和你撒娇从感情上感动同化你,比如和你讲道理说服你,比如投其所好的在物质利益上讨好你。比如说孩子口才特好,擅长说道理讲故事,唱起歌来特别好听,就提供条件让他往口才方面发展。

有个小笑话有点夸张,说的是一个富翁为了好好培养六岁的女儿,给她请了汉,英,法,俄,德,日,韩,意八国语言老师天天轮流给孩子上。三个月后,小女孩不会开口说话了,只会喵喵的学猫叫。我们千万不要贪多求全,强迫孩子什么都学,那样会贪多嚼不烂的学不精,严重的会逼疯孩子。

总结:

1儿童由自大爱玩逐渐变得自卑,勤奋。他自我控制能力开始变弱,容易走极端,容易着迷,最适合培养良好的习惯

2 童年期的记忆有原先无意识的记忆发展为特意的去记,多采用策略。常用的记忆策略有多次重复加深记忆;分析归纳要点,找关键语句关键字词;寻找内在规律逻辑记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模块记忆。如果能综合运用各种记忆策略,把被记忆的事物加工成带有声音的具体清晰立体画面,或故事,或口诀,越是特殊夸张离奇,越是能引起人的情绪,特别是越搞笑让人愉快的,越容易被记住

3 低年级的形象思维到高年级的抽象逻辑思维。道德发育到他律阶段的儿童认为规则是权威人士制定的,就很容易迷信权威,搞个人崇拜。

4儿童长期和人发生矛盾被歧视,孤立,他的生命力被压制得不到释放。他就很难建立集体归宿感,那就会过多的向内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孤独,孤僻,自卑,自闭,就会暴发厌学的情绪,很大几率的早早的结束学业。那将是一生中最大的精神创伤,很难融入社会,也就谈不上社会责任感,严重的可能会仇视社会,报复社会。

5关于校园霸凌:1)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是不是老师的心头宝.2)社交能力怎么样,是不是能交很多朋友。(3)体格怎么样,是不是很健壮。(4)亲人的关注度怎么样,有没有给他强有力的支持。

6孩子的多动的原因小孩子活泼爱动(1)坐的时间过长(2)铅中毒(3)身体不舒服引起(4)对老师和老师的讲课不感兴趣,思维跳跃开小差(5)缺乏安全感,需要被保护。

7儿童的时间精力有限,每个孩子的天赋又不一样,我们在确保孩子能接受的前提下去追求孩子的心理健康,学习成绩好,还有其他的就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家长做出取。

第五章第五章 第二关键的青春期

从青春期一直延续到人去世,这段时期被称为性征期。它可以分为青春期(十一岁左右到十八岁左右),青年期(十八岁左右到三十五岁左右),中年期(三十五岁左右到六十岁左右),老年期(六十岁左右以后)。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青春期的来临时间也不是完全一样的,一般女孩从九岁到十二岁开始,男孩从十一岁到十三开始。

              

                  1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青春期身心发展快又不平衡,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又被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青春期身心发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身体外形方面,身高快速增长,体重明显增加;二大脑结构与机能方面,脑重与脑容积增加,十二岁时达到成人水平,十四岁脑的形态发育即告完成。大脑抑制过程相对弱于兴奋过程,青春期后甲状腺机能旺盛,神经系统兴奋性较强,表现为情绪容易激动,身体容易疲劳;三性生理发育方面,性器官迅速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生理机能趋于完善。四认知方面记忆进入了全盛时期,记忆广度达到顶峰,对工作材料的记忆成绩达到高峰,思维进入了形式逻辑思维的形式运算阶段,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具备了假设演绎推理能力,能用假设演绎推理推出问题的结论。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排中律的成绩低于同一律和矛盾律。

     

    2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不平衡带来的问题

 

因为生理发育和性成熟的加速(身体方面长得快),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对自己的生理状况不适应(心理发育没有跟上),从而被身心问题困扰,出现各种疑似神经症,比如神经性食欲不振,强迫症,全身酸软,精神不振等,这些症状多半是功能性紊乱引起,被夸大后造成紧张和焦虑,让人难以忍受,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和日常的生活学习。

另外生理上的快速发育会给孩子很大的自信,产生成人感,容易自恋的过高定位自己,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心理发育的相对缓慢又使他们处于半成熟状态,把他们从幻想中拉回现实,这种矛盾的心理活动在以下四个方面可以得到体现。

一,青春期的叛逆,给自己评价很高,渴望自由,信任和尊重,要求提高自己的地位,渴望被关注成为焦点。

二,心理断乳和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想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想要独立,另一方面自己羽翼未丰,会遇到很多自己不能解决的难题,他们仍然希望得到成人的帮助。

三,因为成人感和要求独立意识,他不愿意向外人特别是成人袒露自己的内心,他们认为成年人不理解他们,从而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同时,他的苦恼让他孤单寂寞,希望和人说说,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这个时候知心朋友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四,成就感和挫折感交替。如果成绩很好,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有成就感,优越感;如果成绩很差,就会有自暴自弃的挫折感,情绪反差很大。

     

               3青春期的主要心理问题

青春期面临的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一,不良嗜好比如说网瘾,抽烟,手淫过度等;二,朦胧的两性关系,暗恋,初恋等;三,头脑容易冲动,迷信暴力,校园欺凌;四,青春叛逆,甚至为叛逆而叛逆;五,内在生命力需要释放的需求和外界因素限制引发挫折的矛盾,会自卑,自闭,抑郁,自甘堕落的破罐子破摔甚至有自杀倾向,严重的会青春期精神分裂,思维紊乱,情绪难以控制,人格紊乱,扭曲或脱离现实,有幻听或妄想。

如果在婴幼儿时期没有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不能从从感情上接受父母,在童年时道德发育又不成熟,不能从道德上理性规范,那么到了青春期后,所有的问题都可能会集中暴发。因为青春期身心快速又不平衡的发育,孩子们精力旺盛,欲望强烈,人又都有趋吉避凶的快乐本能,这就需要父母很有技术性的引导,好好抓住可塑性很强的青春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到了成年孩子都定型了,就很难做出实质性的改变。

            1)不良嗜好

孩子为什么会有不良嗜好?首先是受父母或同学朋友的影响,孩子会说他们都上网,他们都抽烟,他们都喜欢晚上不睡,白天不起的懒散,他们都不干家务活。孩子们有了攀比,有了类比,他们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想管我先管好你们自己。孩子们还会说,他们都这样,如果我例外,我不是就会与众不同了,不就是被他们孤立了,我不想被孤立,我要融入集体,和大家都一样;其次,这些不良嗜好确实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比如通过刷短视频参考别人的生活长了见识,比如打游戏的刺激,每胜一场的成就感,再比如说自慰时的性快感;还有挑战禁忌的刺激,挑战后的满足感 。他也知道这样做不好,或者不对,被父母家人发现了可能会不高兴批评自己,但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危险的边缘刺探,真刺激!最后是赌气般的作对,你越不让我这样做,我越是要这样做,就是要和你作对,就是要气你,我长大了,我有权利做出自己的选择,我该独立和自由,你们不理解我,我也不想再被你们束缚说教了。

 不良嗜好可以给当事人带来短暂的利益和心理的满足,之所以被认定为不良,是因为它不符合父母的观点,父母认为它不符合孩子长期的利益,父母十分痛苦,把它当成了洪水猛兽。如果强行制止这种不良嗜好,那么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一般要远大于不良嗜好本身。因为过多的精力需要发泄,因为想融入小集体不想被孤立,因为想体验只有在游戏中才能体验到的刺激感和成就感,因为像要向成年人表达心中的不满,父母通过高压强行制止孩子的不良嗜好,并不能满足孩子引起不良嗜好的那些需求,只是回避现实,掩盖矛盾,这种被打压的积累会在暗处不停的积蓄力量,等待机会来个大爆发。所以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分析不良嗜好的原因,对症下药。

            2 青春期的两性关系

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性发育逐渐成熟,青春期的孩子开始了性觉醒,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由故意疏远到有意靠近,由大大咧咧到很在意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形象,胆小自卑的开始苦苦暗恋;胆大自信的开始了情书告白;贪图小利的会被别有用心的恋童者威逼利诱;严重叛逆的可能会偷尝禁果或性犯罪;更多的是心有灵犀的互相好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情感。值得一提的是,在私底下会有像情敌一样的双方,为争宠吃醋大打出手。

社会上有女孩要富养的说法,说的是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富养。在物质上不缺,就不会贪图别人的小便宜,就不会上坏人的当被人威逼利诱,在精神上不缺爱,就会自信自强自重,就对爱有了一定的定力,就不会轻易被几句好话哄的找不到北。

最美不过初恋,真爱没有早晚。只要是双方都互相喜欢,能互相成就对方,在恋爱的过程中喜欢对方,也不迷失自己,也就没有所谓的“早”恋。我这里不是提倡早恋,我只是强调爱情是上天给人最美好的礼物之一,真爱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品,恋爱是自然而然的两情相悦的水到渠成,不是刻意而为的买卖算计。在老天把这份美好的礼物送到我们孩子手中的时候,如果我们痛恨欲绝的逼迫孩子像扔垃圾一样把这份礼物扔进垃圾箱,是暴殄天物,更是对孩子的暴力独裁。有了这次的伤害教训,孩子会觉得父母不希望他们恋爱,他们会把这份执念刻到心底,然后很大概率的没有了恋爱的能力,因为一想到恋爱,就自觉不自觉的想到了这段痛苦的往事而无法自拔,为了回避痛苦,就远离了恋爱,然后就主动的成了不愿意恋爱结婚的剩男剩女。

对豆蔻年华,情窦初开的小女孩来说,爱情是美好的,她们懵懵懂懂的对爱情充满憧憬和向往。不过我们不仅仅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美梦里,我们还要生活在现实中。青春期,还处在中学阶段,还是要以学习为主,还要为高考做准备,高考太重要了,它几乎决定了以后的社会地位,考上了大学有了高学历光环的加成,以后的路会好走很多;考不上,不管是学技术还是做生意或直接打工,以后的路都不好走,在学历歧视的大背景下上升渠道狭窄,要比别人多付出数倍的努力,还不一定有和别人公平竞争的机会。谁忍心会因为一时的任性,连累两个家庭,影响了自己和喜欢的他(她)大半辈子或者是一辈子的幸福?估计没有人会忍心去伤害自己和自己喜欢的那个人,连累自己的父母和自己喜欢的那个人父母,所以,可以早恋,不可以做出出格的事。发乎情,止乎礼,互相珍惜这段美好的感情,互帮互助,互相成就,等以后年龄大了,大学毕业了,参加工作了,就可以自由的恋爱,那时候有情人终成眷属,就算走不到一起,也有一段美好的回忆。

     3)青春期血气方刚,容易冲动,迷信暴力

因为青春期身心的快速而不均衡的发育,心理发育又相对落后于身体发育,青春期的孩子年轻气盛,自制力差,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有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气概。天下英雄聚一堂难免要争长短,决胜负,于是文斗武斗不可避免。争到激烈处,脸红脖子粗,唾沫星子满天飞,互不服气时脑袋一热,拳头说话,甚至能动手就不喳喳,直接来个激情碰撞,严重的会把人打伤打残,甚至会过失杀人。开始动手时热血澎湃,事后吃了亏会暗下决心,伺机报仇。如果后果严重,会后悔后怕,在亲人面前会感到惭愧,悔不当初,可是再有斗气时又忍不住出手,然后又是后悔后怕,又是惭愧的做出保证。直到他看到或经过后果足够严重,亲人和社会给他足够的教导教训,或者他结婚后有了家庭孩子,才会收性子。

热血澎湃,这都是旺盛的生命力啊,旺盛到心智难以控制。不能说这是好事,但也不是多坏的事,这至少要比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任人欺凌的的老实头可爱的多。争凶斗狠欺凌弱小当然不好,在遇到欺凌时能敢于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尊敬。我们尊敬这种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并不是推崇脑袋一热的蛮干,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向伟人学习,熟练斗争策略,敢于斗争,为自己,为家人,为中华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4)青春叛逆

所谓青春叛逆,就是孩子的做法不合成年人特别是父母的意。站在更大的角度来说,父母和孩子成长的时代不一样,环境不一样,所处的阶段也不一样,思想认识和做事风格有差别也就可以理解。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并且善于巧妙的对父辈说不,喜欢和人交流,能够做到尊重别人的同时不迷失自己,这无疑是天大的好事;如果不愿,不敢或者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只是觉得别人应该明白,应该理解他,如果父母不明白,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反对抵触责骂,他就会生闷气,或者找借口发脾气。这肯定不利于解决问题:孩子气的要死闹得鸡飞狗跳,父母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会莫名其妙的觉得孩子不懂事,孩子事多,情绪上来很容易引起家庭大战;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孩子为显示自己的个性,引起别人的关注,会为叛逆而叛逆,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你让他撵狗他偏打鸡,就是表达自己的不满,就是依仗着父母爱他不会拿他怎么样的故意气你。

最大可能的对话如下:

家长:你是不是纯心气我?

子女: (沉默不语后默认)是,我就是恨你,我就是故意气你,我不能原谅你!

家长:我怎么做你才满意?

如果他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可以先答应他把他安抚下来,关系缓和后再谈心化解,以免他过于冲动事态向更坏的方向发展;如果他不提出自己条件,那就是他还没有想好,他想要漫天要价又怕激怒父母,怕自己的条件让父母火冒三丈不好收场,所以还需要时间来盘算,这时他还是有理智的,父母可以耐心的做心理工作。如果情况很糟,比如孩子情绪激动,

子女:我永远不会原谅你,你死了我都不会原谅你的……

孩子过于激动了,父母也没有必要过多的计较孩子的气话,可以让他冷静一下,再和他沟通。如果一直是这样,那就要重视了,必要的时候就要使用武力。杀人不过头点地,父母一直听到孩子这样说,比死了都难受。不少父母头发蒙,心口疼,会控制不住大哭。哭解决不了问题,孩子已经这样了,做为父母不轻易使用武力,但也不能承诺放弃武力。这孩子,该打还得打,最好能捆住打,一是怕他跑到外面吃苦受罪,二是怕他在挨打的过程中和父母搅缠情急之下下手没有轻重打伤打残了父母,三是怕他在挨打后想不开做出出格的事比如说寻短见。

打过之后等他冷静下来,他一直不冷静就一直捆着,他赌气不吃不喝就让他不吃不喝 ,直到他能好好的和父母说话,能谈就谈,不能谈就打到他愿意谈。万不可心慈手软,姑息养奸的让他养成有话不好好说,就会作妖发脾气的激怒人。贯子如杀子,也许父母可以打碎牙咽肚里委曲求全的容忍他,但社会不会。养儿就是为了防老,不懂对父母感恩的人对别人也不会有真情,情绪上来恨不得父母去死的人,以后情绪上来也会恨不得其他人去死。父母打孩子,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父母不是不让他表达,而是让他用不伤害人的方式去表达,为了孩子以后少树敌,少结仇,让他尝一下皮肉之苦,也是让他提前体验一下社会的毒打,这些,父母事后一定要说出来,让孩子能体谅父母的苦心

          5)青春期的挫折

青春年少,血气方刚,这个时期的孩子生命力极度旺盛,急切的需要向外表达如果外界限制过多,要求过严,压力过大,孩子们的生命力被忽视,不能向外绽放,那这股强大的力量就会向内进行自我攻击,孩子会对自己的长相,学习成绩,各种能力,家境不满意等而自卑,怕受到伤害,不敢和人接触的自闭,终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的抑郁,满腔怒火压抑不住的躁狂,自甘堕落的破罐子破摔的死心,甚至有自杀倾向的绝望,严重的会青春期精神分裂,那时思维紊乱,情绪难以控制,人格紊乱,扭曲或脱离现实,有幻听或妄想,总能听到或看到被人听到看不到的东西,总想着有人或魔鬼要害自己。

生命力不可压制,疏要好于堵。我们要引导而不是压制这股强大的生命力,当孩子遇到了挫折我们要及时的引导安抚,帮助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抗压的能力,让孩子无论以后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被压倒。比如说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而自责自卑,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他成绩不理想不是因为他比人家笨,大家的智力都差不多;只是因为家长和老师没有帮他找到很好的学习方法;没有让他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没有带他在学习中体验到足够的快乐;没有督促他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要告诉孩子,他没有必要自责,自卑,他只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帮助。从某个角度来说,孩子才是受害者,要怪只能怪家长和老师的局限性。家长要挣钱养家不一定能抽出太多时间,就算能抽出时间也不一定有能力帮的到孩子,老师要管一个或者几个班的学生,时间和精力也有限,也很难细致入微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孩子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要一个人抗,家长和老师都是他坚强的后盾,只要他向老师,家长或同学求助,大家都会尽力的帮他。哪怕没有人能真正的帮的上他,他也可以体会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支持,也不会感觉到孤军奋战,内外无援。

总结:

1 青春期身心发展快而不平衡,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又被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

2青春期具有成人感,容易自恋的过高定位自己,而实际处于半成熟状态,把他们从幻想中拉回现实。主要矛盾有: 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断乳和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不愿意向外人特别是成人袒露自己的内心,又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的矛盾;成就感和挫折感交替的矛盾。

3 不良嗜好大多受父母或同学朋友的影响,确实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也有赌气般的作对。强行制止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一般要远大于不良嗜好本身,所以最好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分析不良嗜好的原因,对症下药。

4 最美不过初恋,真爱没有早晚。只要是双方都互相喜欢,能互相成就对方,在恋爱的过程中喜欢对方,也不迷失自己,也就没有所谓的“早”恋。

5 青春期的孩子年轻气盛,有冲劲,虽然自制力差,容易冲动,但能敢于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敢斗争精神值得尊敬。

6 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并且善于巧妙的对父辈说不,喜欢和人交流,能够做到尊重别人的同时不迷失自己,这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做为父母不轻易使用武力,但也不能承诺放弃武力。万不得已使用武力后一定要说出来,让孩子能体谅父母的苦心。

7 生命力不可压制,疏要好于堵。我们要引导而不是压制这股强大的生命力,当孩子遇到了挫折我们要及时的引导安抚,帮助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抗压的能力。

 

 

          第六章 黄金阶段的青年期

           

                1 青年期是人生的黄金期

十八岁左右到三十五岁左右的青年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进入青年期后,人的生理发育逐渐减慢直到成熟,身体各个系统的生理机能达到了最好的状态,这时人最不容易得病,身体的健康情况达到了顶峰。思维上完成了由形式运算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具体表现为纯逻辑成分慢慢变少,辩证成分增多,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二元论阶段,要么对要么错,要么黑要么白,非此即彼不存在又对又错,不黑不白的灰色区;二是相对性阶段,能通过比较,相对来说表达自己的观点,找出解释问题的理论,比如说张三比李四个头高,王五的做法比和陈六妥当等;三是约定性阶段,既能用约定俗成的立场和观点认识问题,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调整认识,在认识中表现出多种综合和统一进入辩证逻辑思维阶段,就是我们俗语说的考虑问题更全面了。比如离婚,传统观点认为离婚不好,是家庭破碎的婚姻失败,不利于当事人双方的身心健康,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但不离婚就利于当事人双方的身心健康,不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利于社会的稳定吗?婚姻自由本身就包含着离婚自由,如果婚姻不幸,又没有挽回的余地,两个人互相折磨,让孩子在父母吵闹撕打冷战互相算计的环境中就能健康成长?婚姻出了问题竭尽全力去挽回,如果实在是不可挽回,与其互相伤害折磨,不如一别两宽各自安好。如果外界强施压力,人为的提高离婚的门槛,捆绑一对怨偶继续做夫妻,那会让准备结婚的人更谨慎,不客气的说更不敢结婚:没有试错的机会,一失足会千古恨,干嘛要冒这个风险,对吧?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父母是子女的根,父母好了才有可能把子女照顾好,父母自己一塌糊涂,也就没有条件照看孩子了。思维发展的同时思维监控能力趋于成熟,思维监控是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把思维本身当做意识的对象,持续的进行积极主动的监视和调控,以保证达到预期目的。

思维的发展促使青年人的思维活动的依赖性越来越弱,独立性和批判性越来越强,这使他们能够在掌握形式逻辑所抽象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规律,来解释各种问题,适应能力和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成熟,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的确立自我认同感,个性也随着慢慢定型。

青年人生活空间扩大,进入大学后比在中学要自由的多,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参加工作后,活动范围就进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生活空间日益扩展,开始享有各种社会权利,履行社会义务,开始了恋爱,结婚,养育子女。

             2青年期八个方面的问题

 

青年遇到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八个方面:一,自我认同感的确立;二,社会交往主要是和同学同事,闺蜜朋友,老师领导等人的相处;三学业和工作;四,性问题;五,恋爱和爱情;六婚姻问题;七 养育子女;八 大家庭成员关系。

           

             1)自我认同感的确立

自我认同感的确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的过程。自我分化是把整体的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是执行者,这个我观察,分析,评价所有的事物;客体我是把我当成一个客观存在的个体来观察,分析,和评价。以毛主席提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的自我批评举例,是主体我观察分析批评客体的我。在自我分化和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主体我对客体我是不是认同,满意,如果认同满意主体我就接纳了自我达到了主客体之间的统一;如果不满意,主体我排斥客体我就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矛盾冲突,在新的水平上协调一致,这就是自我的整合和统一。

当主体我排斥客体我时,就是自我排斥,就有自我消极否定的倾向,适当的自我否定,可以促使自己进步,过度排斥时就不利于身心健康了。那样会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就有可能自己对自己非常不满意,自己非常看不起自己,自己不能原谅自己,觉得自己应该受到惩罚,然后会自我攻击的抑郁,自虐,自残甚至自杀,如果条件允许他会吸引别人去攻击他,伤害他,控制他,在被攻击被受害被控制中得到片刻的欣慰 。如果情况非常严重,这个人会编造各种非常虐的故事把自己代入到里面不能自拔,极端情况下会分不清是现实还是自己编造的故事,还会出现幻听和妄想。

这种过度的否定自我多是认知和逻辑的错误,我们一般称之为认知偏差,常见的认知偏差有:

一,武断推论,在没有相关支持或证据的情况下就轻易下结论,灾难化倾向然后做最坏的打算,比如老公看到妻子和其他男性在一起说话,就怀疑老婆对自己不忠就开始做离婚的准备。

二,绝对化的必须,应该,如我就应该每次考试都拿满分得第一名;

三,片面化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乱贴标签,比如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这个人就一无是处,他过去数学成绩不好,他学数学吃力,他现在的数学成绩也不会好;

四,夸张的高估低估,糟糕至极,比如我这次考砸了父母会不高兴,他们会打狠狠的我,他们会打死我的。

五,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思维,比如要么找个优秀的老公,要么就选择孤独终老。

六,个人化就是哪怕和自己没有关系也会将外界事物和自己联系,把责任和错误揽到自己身上,比如同事的业绩不好,会自责的认为都怪自己,如果自己能够对他多加照顾,他的业绩就不会这么差了。

从以上六点可以看出,这种认知偏差多是缺乏安全感的追求完美,带有强迫情绪的不放过自己,这是被压制的生命力,在很自恋的影响下,对内攻击自我的外在表现,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我的生命力绽没有被看见,没有被尊重,更没有被理解和支持,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那心病就会演化成身病。

 

            2)青年人的社会交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社会交往,就是混江湖。这里说的社会交往,主要是和同学同事,闺蜜朋友,老师领导,客户供应商等没有亲属关系的交往,主要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同学之间的交往

如果不掺杂其他利益,只是纯粹的同学关系,大家都是学生,有很强的认同感。大家共同的目标是修完学分拿到毕业证。在学校里的竞争只是为了促进大家学习,它比进入社会的其他竞争更侧重个人的主观努力,更相对公平。根据竞争排名,每个学生会得到相应的收益,排名不理想的学生很少有不可接受的处罚,所以心理比较容易平衡,同学之间的竞争很容易被淡化。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合作共赢,比如几乎不用损害自己太大利益,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生活中互相关心照应,度过困难。在合作中不必有太大的付出就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收获同学的友谊,积累走向社会后的人脉。

            2 同事之间的交往

同事之间有更多的经济利益牵扯,比同学之间复杂。同事之间的合作是大家为集体创造更好的效益,同事之间的竞争是为个人争取更多的利益。单位的框架制度设计的人性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高度统一,同事之间的竞争是良性的,竞争是你追我赶的共同进步,不会有你死我活的血腥;单位的框架制度设计的狼性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不那么统一,同事之间的竞争是兽性的,大家为了在这个框架制度下存活,很大概率的会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会绞尽脑汁的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比如说精力好的拼命加班;情商高的八面玲珑;城府深的套路连环,死道友不死贫道;专业能力强的谨慎带徒,消息灵通的打小报告表忠心;能拉下脸皮的做狗腿子;有利用价值的做枪杆子。大家都不容易,都很累,人人都有危机感,混的好了能爬上去就是人上人,混不好会很惨的被末位淘汰。

 

              3和朋友闺蜜的相处

朋友和闺蜜一般是条件相当,情趣相投,思维方式类似,他们之间的利害关系大多是生活情感方面的。朋友和闺蜜之间一般是在生活中长期陪伴,知根知底的互帮互助。朋友闺蜜不想让对方过的比他差太多,过的比他差太多了,他就要做出选择,是心生怜悯的做出很大牺牲帮助对方,还是觉对方不值得他做出重大牺牲的远离断交。同样的,朋友闺蜜也不想让自己过的比对方差太多或者说不想让对方比自己过的好太多,他们会为自己没有过好而惭愧,难过,就可能会嫉妒对方而恶意中伤,有时为了掩盖自己过的太差的事实和自己的嫉妒情绪就会选择疏远对方。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假朋友,塑料闺蜜,这是他们之间的感情还不够深厚,如果他们之间的感情足够好,他们之间不会有任何隐瞒和疏远的,他们都希望自己和对方过的好,不管谁过的不好,,过的好的那个都会毫不犹豫的帮助对方。确实是这样,如果朋友闺蜜之间感情足够深,确实会有这种可能,不管谁过的不好,过的好的那个都会毫不犹豫的提供帮助,前提是过的不好的那个值得过的好的那个人去帮,并且过的好的那个人有能力,没有太多的羁绊,能做的了主,因为很多时候,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4学生和老师的交往

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互相影响,一般来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老师关系也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和老师关系不会太好。老师喜欢谦虚,好学的学生;学生喜欢德艺双馨的老师,老师喜欢和自己性格类似的学生,学生喜欢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老师。老师和学生是合作共赢的关系,老师教的好,学生学的好,他们都好;老师教的不好,学生学的不好,他们都不好。学生会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不喜欢这个老师教的这门课,老师会因为某个学生默默无闻而忽视这个学生。一个老师教很多学生,就算有几个学生照顾不到对他本人也没有多大影响。一个学生没有几个老师,哪怕只有一个老师不让他喜欢,也会影响他一门的课程。老师和学生赌气,输掉了师德,学生和老师赌气,输掉了一门课程,影响了未来。

              5下属和领导的交往

下属和领导之间首先是合作的关系,领导安排工作,下属去完成任务,下属汇报工作,领导审查考核,工作做好了大家都好,工作没有做好,大家都不光彩。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一样的是,领导对下属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可以在安排工作,升职调动,福利待遇等方面卡下属;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同样的下属对领导也不是被动的承受,他可以阳奉阴违,消极怠工,可以弄虚作假,也可以关键时刻掉链子,还可以越级上访,匿名举报。合作的好,都好,合作不好,都有风险损失。其次下属和领导也有竞争关系,能者上,不能者下,领导这个位置也是有升职调动的,一代新人换旧人,老领导被调离后下属也有机会被提拔为新领导。

               6客户和供应商的交往

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竞争特别微妙,一方面一方出钱,另一方提供商品或服务,他们是各取所需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在商言商,在达成合作的前提下都想要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这就是一个很微妙的竞争博弈,在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让对方愉快的接受:如果对方很勉强,或者被逼无奈不得不做出重大牺牲和你合作,他们心里就有阴影,以后就会尽量选择不和你合作,这样看来,一锤子的买卖大多数是不划算的,自己好,也让别人好,保证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适当让步,争取长期合作共赢。

                 3)学业和工作

一般情况下学业有成,才有好的工作,有好的工作才会有不错的收入,有了不错的收入才可以安身立命,养家糊口,所以说学业和工作对人是非常重要的。 学业上一般家长社会经验多,功利性比较强,多侧重让孩子选择有前景的热门专业,孩子感情细腻,充满浪漫色彩,大多侧重情感情绪,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家长老师和领导的目的性功利性很强,会教导“孩子”做你喜欢的事没有多大意义,喜欢你要做的才至关重要。父母从孩子很小就教孩子走路说话,教孩子读书写字,孩子喜欢去做当然很好,孩子不喜欢也要想办法让孩子去做,比如说威逼利诱强制孩子执行,你必须怎么怎么样,不然的话就会怎么样。如果孩子照做了,做好了,就会得到各种表扬奖励或避免处罚。这种情况下,孩子不是出于本心的喜欢而做,而是为了讨好家长,逃避处罚,获得奖赏以一种交换的心态去做。对要做的这个事没有兴趣的,甚至深恶痛绝的,这是眼下一种不得不的选择。孩子可能会慢慢适应这种不得不的装态,在适应的过程中,可能会感悟到自己的渺小,身不由己的无奈;也可能会感悟到为别人而做的牺牲,应该有相匹配的回报, 如果这种回报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会有满腔的怨恨,对自己所做的事痛恨欲绝。如果一直在隐忍不发,那么在外界看来一点问题都没有,孩子非常懂事的做他应该做的事,却不知矛盾在积累,孩子一直在压抑。一旦时机成熟有了机会,他会突然爆发,再也不做这种不喜欢的事了,他就会选择逃学辍学,旷工辞工;如果外界的处罚过于严重,让他承受不起,他不敢逃学辍学,旷工辞工,心里面的压抑越来越重,自己越来越痛苦,出于自我保护,他潜意识里面会认为,如果自己病了,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或者自己的能力不行老是把事情搞砸,那是不是就不需要再做不喜欢的事了?然后他总是把事情搞砸,他的身体就会出毛病。当然这不是他故意的,他会说无我也不想,确实他在意识层面也不想这样,但潜意识里确实是这样。在潜意识里那个最忠诚的本我会说,你看,不是我不想做,而是我能力不足做不好,或者是我身体出了问题不能做。我要休息,我要辍学,我要辞工。所以,我们尽量不要逼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

有些事,不管我们喜不喜欢都摆脱不了,都要去面对,都要去做。既然不可逃避,我们干吗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去乐观的面对,去接受现实。心态调整好了我们很快就会发现现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要去做的那些事还是有不少乐趣的。比如说在学习上自己投入了很大时间精力,成绩就是提不上去,打击了自尊,心里窝火后难免有厌学情绪,家长老师特别是自己不放过自己,不断给自己施压,发展到后来心神不宁的坐卧不安,总是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去学习,如果没有办法反抗就会表现出多动,如果能能反抗的就是书本一扔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

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看呢?我在学习上投入了很大时间和精力,成绩就是提不上去,成绩没有提上去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是和其他同学比较,自己的成绩排名没有提上去,还是自己辛苦的付出根本没有收获?如果自己有收获只是成绩排名没有提升,那我们的付出也是有意义的,我们比过去提升了很多,这就是进步,回想一下自己记住每一个单词,理解每一个要点,解答出每道习题,都是我们的进步,我们应该是快乐的,我们之前之所以不快乐,是我们忽视了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努力程度不一样,对自己有了太过苛刻的要求,自动忽视了自己的成绩。现在我们意识到了这些,只要我们进步着,虽然暂时没有赶超同学,但只要自己努力,改善方法,提高效率,以后还是有希望赶超同学的。

付出就有收获,努力就有希望,只要自己感兴趣,从情绪情感上喜欢学习,做事,就能在学习,做事的过程中体会到并享受其中的乐趣,我们在体会并享受其中乐趣的同时,学习或做事本身也会给我们带来学习成绩或工作业绩的提升,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我们会享受双重的快乐。

                 4)性和性欲

性欲伴随人的一。零到一岁是口欲期,婴儿无论拿到什么都往嘴里塞,通过吮吸吞咽来获得快感一到三岁是是肛欲期,通过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摆弄自己的生殖器,欣赏玩弄自己的大小便来获得快感。现在父母照顾小孩比较细致,孩子基本上是玩泥土或者太空泥来替代大小便了。

幼儿在三岁左右就有了性别的意识,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了,在这以后的时间里孩子对自己的生殖器有很大的兴趣,独自一人时他们会夹腿,玩弄性器官等自慰方式获得满足,没有家长老师影响的情况下,有不同性别的小群体时他们会过家家扮演夫妻做游戏,开始有了恋父恋母和阉割情结,在同一性别的小群体时他们会通过交流“性知识经验”,一起想象意淫身边的异性

进入潜伏期后的儿童开始走出家庭走进社会去上小学,他们的世界一下子大了很多,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发现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去学习,类似于口欲期通过口来获得快感,他们需要通过学习来汲取“营养”获得快感

进入青春期后,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了第二性征,生理机能趋于完善,性别的认同得到了强化。性欲被唤起,少男少女开始注意自己在异性中的形象,并对异性开始产生好感,出现了暗恋和早恋现象。这时性欲的满足方式主要是意淫,自慰,也有个别叛逆早恋的提前偷吃禁果

进入青年期后,人的生殖器官发育逐渐减慢直到成熟,生殖系统的生理机能达到了最好的状态,是生育的黄金时期。大部分青年有了性生活的条件,开始了恋爱和婚姻,在婚恋的过程中享受人类发展历史上最为高级的性欲满足,就是道德允许和法律保护的两性生活。

也有一部分因为各种条件限制不能婚恋,而性欲又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一般有以下几个思路来对待性欲

一,当事人通过转移注意力,逃避,把欲望封印到潜意识的牢笼里。虽然被封印,欲望并没有被消除,它在潜意识的牢笼里不断的发展壮大,被封印的时间越长,他的能量会越大,它的戾气也会越大,直到化成名叫欲火的魔鬼,开始破笼而成。

二,当事人自己极力克制,通过自制力努力的对抗压制性欲。在对抗的过程中,性欲被激怒同样会转化为名叫欲火的恶魔。这个恶魔会试图腐蚀攻击控制当事人,让当事人沉湎于和的欲火斗争中不能自拔。如果当事人自制力很强消灭了这个恶魔,自恋就会膨胀,同时作为战场的身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也就只能是无欲无求的阉割了自己的生命力。

三,当事人报复性补偿性的讨好性欲。因为各种条件限制不想或不能恋爱结婚,不能够正常的享受道德允许法律保护的性爱,他觉得自己亏了,就报复性补偿性的讨好性欲。他不断的通过各种方法来满足自己,比如说经常或过度的偷窥,露阴,聊骚,自慰,嫖娼,偷情,约炮或同性行为,从而影响了身体健康程度和日常的工作学习。性欲随着这些方式发泄出来后,可能会有短暂的圣人时间,会表现出来惭愧后悔,决心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当欲望再次来到的时候他还会身不由己,然后就陷入了行动和惭愧的循环。直到他痛苦到了一定程度,才会有了超强的自制力,或下定决心寻求外界帮助。如果他在偷窥,露阴等性行为后没有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好,没有痛苦比如没有感到惭愧自责,没有受到他人的处罚,他会一直持续下去,当条件不允许他这样做比如身体不行了时他会掐,拧,暴击,窒息自虐自残手段来加强刺激。

四,表现出性冷淡,或者说当事人在性欲方面表现出来超强的理智来逃避性可能会带来的不快。当然性冷淡也有可能是身体方面的原因比如过于劳累,极度虚弱,但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原因,其可能性有1厌恶自己的性别身份,比如重男轻女的环境下讨厌自己的女孩身份,渴望自己是个男性。2,对自己的性器不满意,怕性爱对象也不满意,怕对方厌恶,嘲笑,伤害自己,怕影响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地位。3对所有的异性抱有成见,比如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想到和男人在一起就会恶心的吐。4对性生活有抵触,认为性生活是肮脏的恶心的可怕的痛苦的,比如可能会怀孕要生小孩,自己还没有做好要小孩的准备;或者认为是痛苦的,会疼的流眼泪; 5对生活质量要求高,没有找到满意的性对象,目前对谁都没有兴趣,对异性长期失望表现出了性冷淡。

一般来说,男女性欲和性能力的发展不同。男性性欲像火,快速点燃燃烧后快速熄灭,女性性欲如水,慢慢升温后慢慢降温。青年期是男性性欲和性能力的顶峰期,也是女性性欲和性能力的唤醒后的爬坡期。情侣或者夫妻初期的性爱是一个探秘磨合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注重的是仪式,表演成分局多。表演给自己和对方看,通过不断的仪式感的表演来确认和深化能拥有对方,能满足对方,能给对方占有感和归宿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在情侣或夫妻中后期的性爱是一个互相认同互相成就的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在的仪式不再那么重要了,也不需要刻意的表演。只要真诚的表达就好,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轻微的动作都会心有灵犀,对方还没有开口就知道对方想要说什么并做出两个人都满意的回应,性爱中体验到的是自己和对方之间存在,回应,理解,和支持,是如胶如漆的融于一体,是比翼双飞的慢慢升华,然后一起到达快乐的顶点,一起归于平静,那种感觉就像两个人一起走出偏僻的小村庄,共同打拼功成名就后一起隐居于江湖,夫妻俩卿卿我我的张敞画眉,素手羹汤。

               5)恋爱和爱情

      

          1  恋爱  喜欢   爱情  奸情 

 
恋爱是由喜欢到爱的培养爱情的过程喜欢,是欣赏对方的优点优势,没有责任和负担,有的只是开心,轻松,淡然。当你看到对方时会开心的微笑,当你和他在一起时会感到很轻松愉快,你会很乐意和他待在一起。单纯的喜欢一个人没有排他性,不会怕其他人也喜欢,有时会希望有更多人都喜欢,同样的喜欢的对象可以是不止一个人。
 
爱,不但要欣赏对方的优点优势,还要包容理解对方的缺点缺陷,爱,不仅仅是对方是谁,更重要的是在对方面前我是谁。爱是沉甸甸的责任和负担,爱是两情相悦,互相成就的托付,不但有幸福快乐,还会有悲苦心酸。当你看到对方时,可能会有开心的微笑,也可能是泪流满面,当你和他在一起时会百感交杂,会紧张的心跳加速,会害羞的满脸通红,会很轻松,会很充实,会很安全,会很纠缠……,甚至会有恨不得掐死自己或对方的冲动。爱是自私的,有排他性,会全部身心的专注于一人,很难改变目标,爱一个人会患得患失深怕其他人也爱他。
 
爱情,是被社会认可的发生在成年之间的男女感情,这种感情如果不被大众接受,不被社会认可,通常会被叫做奸情,奸情出人命,如果被捉奸抓了现行,一般会有悲剧发生。爱情是自由的,甜蜜的,被亲人祝福的,奸情往往是被诅咒的,充满了暴力和血腥。
 
爱情是投入极深的情感。它通常是与欲的对照,爱情由情爱和性爱两个部分组成,情爱是爱情的灵魂,是爱情的根本与核心,没有情爱也就没有了爱情;性爱是爱情的附加属性,是情爱的锦上添花
 
恋爱是自由真诚的两情相悦,是一种生物本能,而不是被迫无奈的捆绑或利益交换的算计。不自由也就不会恋爱,只是认命的凑合;不真诚也不会产生恋爱,只是权衡利弊的套路算计。所以担负太多责任太重的人和太过精明善于算计的人不容易恋爱。在爱情方面,情商的影响要大于智商。既然恋爱是一种生物本能,不管什么条件,人人都应该具有这种本能,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人不会恋爱?因为他们掩盖甚至封印了自己的本能,很自恋把自己看的太重,责任感太强,背了太重的包袱,怕这怕那,压抑的自己不敢去恋爱,或者自卑的对自己对未来缺乏安全感,对恋爱对象的要求过高,要求对方什么条件都要满足,这个不满意,那个也不满意,一直在奔向恋爱的过程中,直到精疲力尽的死心。

 

 

            2恋爱中的两个人是平等的

 
恋爱中两个人的关系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不平等的两个人之间不会有爱情。奴隶主和奴隶不会恋爱,他们之间也不会有爱情,他们只是主奴的依附关系,奴隶主统治奴隶,把奴隶看成自己的私人财产,不会尊重奴隶的意愿,奴隶不管愿不愿意都要满足奴隶主的各种要求。
 
俗话说树怕三摇,女怕三撩。说的是长期死缠烂打的坚持,还是有很大可能守的云开见明月的。这种三撩,有套路算计和当癞皮狗两种形式。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套路算计是行之有效的个技术活。从创造机会偶遇开始,然后是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帮的英雄救美,找托当说客的烘托氛围提高美誉度,投其所好的塑造形象等,一直到抱得美人归。癞皮狗是放低身价无原则的付出,希望自己的努力能感动对方。癞皮狗的付出有可能让对方感动,或君临天下的自豪感。但感动不是爱被癞皮狗感动后会觉得对方辛苦付出的不值,然后如芒在背的内疚感,为了摆脱这种内疚感会有两个选择,一是觉得没有也不可能出现胜过癞皮狗的竞争对手,会给自己施压迁就一下来降低要求,劝自己找个爱自己的人也挺好;另一个选择是相信有或者可能会有胜过癞皮狗的竞争对手,自己心有所属,不想给自己施压来降低要求,就用各种方法迫使癞皮狗放弃。可能是好言相劝,也可能是恶语相加,被激怒时不排除有过激行为的出现。如果被舔的是君临天下的自豪感,那他就会充分行驶他做为王的权利,会认为癞皮狗的所有跪舔都是应该的甚至必须的。癞皮狗是他的工具私产,做为工具私产的癞皮狗身份低微,怎么可能配的上高高在上的?所以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根本不会考虑癞皮狗,严重的可以随意处置癞皮狗。
 
说到癞皮狗,最知名的恐怕是《天龙八部》里面的铁面人游坦之了。他是聚贤庄的少庄主,从小条件优越家庭幸福,标准的富二代。他整日游手好闲,没有什么本事,后来家里出了变故:他父亲被乔峰夺去圆盾后羞愧自杀。为父报仇他混在难民潮里偷袭乔峰,可又不是人家对手,乔峰还大仁大义的没有杀他,放他走时还说了句 “你可以随时来找我报仇”,彻底的断了他报仇的念想。
 
报仇不能的绝望使他陷入了低谷,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阿紫,立刻被阿紫漂亮吸引,他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从家破人亡报仇无望的绝望中走出来,开始一厢情愿的做癞皮狗。毒辣,天真,执着 ,漂亮的阿紫心有所属,她满眼满心都是姐夫,怎么可能会看的上游坦之?他的跪舔没有感动她,只是让她轻贱自己,在被虐的时候他还满心欢喜,“只要阿紫姑娘高兴就好”,他为爱奋不顾身,还在为能够被她利用能够给她带来福利而知足。也许他的潜意识里有被虐的倾向恨他当初只是个游手好闲的富二代,恨自己不能帮助父亲打败对手,导致父亲自杀身亡,恨自己武功太差不能给父亲报仇,恨乔峰的大仁大义的放过让自己……。太恨自己,根本不能原谅自己,自己那么可恨,应该受到惩罚。而阿紫那个小美女又能手段毒辣的折磨他,满足了他要惩罚自己的愿望。所以他甘愿做一只癞皮狗,在被虐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还有价值。还有可能幻想着出现奇迹感动了小美女,“只要让你高兴,我什么都愿意做。”但最后,阿紫挖出了眼珠还给了他,还抱着她姐夫跳了悬崖,这时的游坦之痛苦的撕心裂肺,他连做癞皮狗的机会都没有了,他所有的梦幻都破灭了,他爬向悬崖也随着阿紫他们跳了下去,在外人看来可能是个笑话吧,对于他自己也算是一种解脱,或者他相信人是有灵魂的,在黄泉路上也好相伴,生死相随吧。
 
癞皮狗癞皮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越是自己渴望得到的,越是愿意为之付出,付出的越多,沉没成本就越大,越是不愿意放手,就像赌徒爱说的不怕输的苦,就怕戒了赌,他坚信只要坚持就有翻本的机会,放弃了就彻底输了。不舍得割肉,到最后往往输的口袋比脸都光。
 

           3 获取被爱的能力和期望

 
是重情重义还是薄恩寡义和获取被爱的能力和对爱的期望有关。获得爱的能力越弱,在获得感情的过程中越是被动,相应的付出的成本也就越大,对获得的感情越是珍惜;对爱的期望值越大,越是容易去珍惜,表现出重情重义的深情,痴情。相反,获得爱的能力越强,得到的越容易,付出的越少,甚至不用付出或被倒贴那就越不会珍惜,对爱的期望值越低越不会在乎不会珍惜。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性提出离婚的比例那么高了。因为男多女少的大背景下,女性获取被爱的成本相对男性偏低,相对轻松的得到这段感情组建家庭后,如果对眼前的这段感情不满意,就可以以相对较少的代价选择离婚开始新的生活。
 

            4作死现象和安全感

和癞皮狗现象相对的的是作死现象。恋爱过程如果没有安全感,就会以仪式的形式反复炫耀来作。怎么帮对方建立安全感呢?这里我推荐五点以供参考。
 
1要懂得尊重对方最好鼓励对方发展自己的专长,不要太多地干涉对方。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是不会有激情和干劲的,你觉得好,对方未必就觉得好。现代有条重要标准是,尊重所有的人,包括仅有一面之缘的人。 
 
2温暖的肢体接触 因为这种亲密,让人感觉踏实。人都有身体接触的欲望。掌心、怀抱的温暖,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远比什么钻石更能记住一辈子。她一般在想起你时,都多半是想起你的温暖。所以,不要吝惜拥抱和十指交缠。 
 
3适时的嘘寒问暖 每个人对关心体贴都很受用,但是过分的关心会让人烦。在她苦恼的时候,你好好充当垃圾桶的角色就可以了。只是一个能够诉说的对象,说完了就释放出来了,并不一定要求结果。尽量记住她和你提过的朋友的名字,在她遇到困境时,给予你能想到的最好的建议。
 
 4让她的家人朋友都欣赏你 长辈们实在是厉害,眼睛超毒,如果你能赢得她家人、朋友的欣赏,简直就打通了一半。因为很多人通常都很容易被身边的人影响,有赞赏你的人,在很多事情上你都会得到很多帮助。
 5尽量做到胸襟开阔、宽容 虽然现在很多人在家就是小太阳,还是不要意气用事,如果不是涉及原则,先让步,只有让矛盾缓和下来,两人才能冷静下来寻求一个解决方法。
 

         5男女双方在恋爱中的特点

恋爱是男女两个人的事,男女有别,一般男性偏理性,爱讲大道理,说话做事直接爽快,习惯直接表达自己想法;渴望被信任,接纳,欣赏,崇拜,认可,鼓励,更愿意表达出自己的无所不能,爱吹牛,好面子;渴望独立空间,遇到挫折受了委屈喜欢一个人呆着;一般女性偏感性,容易理想化,情绪化,感情用事,说话做事比较含蓄,喜欢让人猜,间接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渴望被关爱,理解,尊重,忠诚,体贴,需要安全感,更愿意表达出自己需要被宠爱;渴望分享,遇到挫折受了委屈喜欢找人倾诉。特别值得强调的是男女对爱情的态度不一样,对男性来说,爱情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在爱情外还有广阔的天地,对于不幸的爱情婚姻,承受力比较强,可以凑合着在一起不分手;对女性来说,爱情几乎是生命的全部,对不幸的爱情婚姻承受力很差,如果爱情婚姻不幸,那就是生命中最大的不幸,就会尽可能的摆脱不幸的爱情或婚姻,这也是女性主动提出离婚远大于男性的一个原因。
  

             6恋爱的阶段

 
 
恋爱是一个过程,一个完整的恋爱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一,月晕期,二,幻灭期,三,控制期,四,自省期,五,重建期 。
 
月晕期是两个人刚刚相爱到热恋,在这段时间里两个人看到对方的都是好,无视对方的不好;会有意无意的掩盖自己的不好,努力的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这个时候的自己充满了憧憬,有火一样的热情,认为对方就是自己理想的另一半,是自己的最爱,要时时刻刻相伴,一会儿不见就如隔三秋扒坑挠地的难受。这个时候的爱情是甜蜜的,做梦都会笑醒。
 
爱情是盲目的,说的就是月晕期的恋爱。如果是过于精明理性,把对方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对方所有的缺点都无处隐藏,那自己也就不会被打动, 不会坠入爱河爱上对方,自然也就不会特意的隐藏自己的缺点,最大可能的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很多人单身就是因为太过精明理性,把对方的缺点看的清清楚楚,自己权衡利弊算计的明明白白,对方没有那么好,不值得自己去竭尽全力的去爱。综上,要想有爱情,首先要眼瞎!像月下看美人那样,只能朦朦胧胧的看到对方的的影子,对方的美不在对方,在自己的心里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初恋最美,最难忘!初恋时没有经验,看到对方的都是美好,不用权衡利弊算计得失,就是纯粹的去爱,两个人都傻乎乎的投入了全部的感情,是真正的爱对方胜过爱自己。初恋以后有了恋爱经验,人变得精明起来,爱掺杂了各种利益不再纯粹,反复权衡利弊计算得失,爱对方,是为了更好的爱自己,就会在爱的过程中计较付出和收获的多少,有没有吃亏,亏了多少,是不是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内。
 
幻灭期是两个人经过了热恋的甜蜜,慢慢的心理放松,暴露了自己原先有意无意掩盖的缺点。大脑清醒,发现对方并没有自己原先认识的那么美好,甚至对方有不少自己很难接受的缺点。原先的人设崩塌,认为对方并不是理想中的另一半,有种上了贼船的被欺骗感。不满,反感,两个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的不足和缺点上。被情绪影响,遇到小事就会往坏的方向去联想,然后借题发挥,开始了争吵冷战,随着矛盾升级,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开始觉得眼前人过去太会伪装,自己根本不了解他。

这个世界上哪里有完美的人?适度宽容的接纳认可对方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以合作共赢的心态,在尊重自己的基础上,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有艺术的表达,来理解体谅对方,尽可能不去打破原有习惯,尽量达成彼此和谐共鸣,将生活中的变成我们,成功跨越月晕时期。

 
有艺术的表达比如说不指责攻击,不委屈求全的讨好,不视而不见的逃避,不赌气般的超理智冷血,先从感情上关爱理解,想要否定对方先要充分的肯定对方,再站在对方的角度从对方的利益出发投其所好;说出自己想要的而不是不要的,比如我不要你的道歉,不要你的甜言蜜语,不要你温暖的怀抱,我只想知道,我在你心里究竟是什么;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发泄情绪,冷静地和他说,我很生气,我很委屈,或者什么都不说,默默的走开,让他体会你的感受,让他知道你宁愿默默承受也不愿对她情绪化的说气话,狠话,去伤害她。一个人已经很受伤了,干嘛还要再伤害另外一个人;明确表达需求,而不是抱怨指责。不要让对方猜你想要什么。你不说,他是很难知道的,很少有人是你肚里的蛔虫。灯不点不亮,话不说不明,你会指责他瞎啊,他傻啊,他应该知道的,他是故意的。实际情况是他和你的关注点很有可能不一样;表达要去的方向,而不是抱怨所在的位置。看最终结果,而不是陷在事件之中。比如现在和爱人不合,陷入在矛盾之中酿造情绪会把事情闹的更大 ,那是自己想要的吗?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定了方向再行动才不会迷路。
 
与人沟通时,千万别以为谁都是你的知音,世上所有的默契都是在不断表达、了解之后形成的,你不说,对方永远也不会知道(无论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
 
经过了幻灭期的不断争吵冷战后,发现对方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一个,开始进入了控制期:我该怎么做,是要改造对方,还是要分手?这个时候当事人还没有认识到或者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责任,认为所有的错都在对方,自己只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经过权衡利弊计较得失,如果付出太多,放弃后的损失太大,就会用自己的办法挽救这段感情,通常是想方设法的改造对方。不管是用引进第三者,抓把柄威胁,给对方制造危机感,还是耳提面命苦口婆心的敦敦教导,不管是发动亲戚朋友给自己出谋划策还是找中间人做说客去说服对方,都是想把对方培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可谁会否定自己,觉得应该喜被改造呢?越是极端的想去改造他,就越容易被他抵触。既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既然爱对方,就该尊重对方。可以针对性的提个小建议,但千万不该去干涉对方,控制对方。尊重是爱情的基础,在此期间可以单独向外界寻求援助,但在两个人关系缓和之前千万不要让外界援助出现在对方的世界里,更不要向第三者寻找温暖,那样会激怒对方,让感情变得更难以挽回

改造工程的失败让自己受到了挫折,开始进入了自省期。这个阶段的情侣开始反省自己,做自我评价。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又能要什么样的恋人?这段感情为什么会这样?我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我该何去何从,是要选择分手还是寻求专业的帮助?

 
反省后的自己如浴火凤凰,涅槃重生。开始了对自己,对恋人,对爱情有个全新的认识,很快就会做出决定,是分手,还是提升自己,重建感情。这就进入了恋爱的最后一个阶段重建期。在这个阶段里不再有月晕期月下看美人那样的朦朦胧胧,心里眼里都是对方的好;也不是幻灭期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不好;不再是控制期的要改造对方,控制对方;而是清清楚楚的看到了对方的缺点。不再对那些缺点耿耿于怀,不再幻想着改造对方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是爱对方不仅仅是欣赏对方的优点,更是要接纳包容对方的缺点,爱是沉甸甸的付出,不再是单纯的喜欢,两个人经过这么多阶段的磨合,感情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很快就会进入谈婚论嫁的婚姻阶段。
 
并不是所有成功的恋爱都是这么一个完整的过程,见色起意的一见钟情也好,权衡利弊计较得失的日久生情也好,只要两个人能欣赏对方的优点,接纳包容对方的缺点,真诚的付出,都可以修成正果,走进婚姻的殿堂。不能恋爱,或者恋爱不能成功无非就是欣赏不了对方的优点,接纳不了对方的缺点,如此而已。
 

          7爱情的三个维度和爱情模式

 
爱情有三个维度,分别是激情,亲密,承诺。这三个维度又分别对应了精神分析的三个核心词,力比多,自恋和攻击性。力比多是生命力,表现为激情,自恋是自我的认可,通过个体间的亲密关系来表达,攻击性是向内攻击和向外攻击,是安全感的实质,通过承诺来突出强调。爱情三个维度不同的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爱情模式,(爱情模式1 亲密, 喜欢;2激情, 迷恋;3 承诺,空洞;4亲密+激情,浪漫;5亲密+承诺,伴侣;6激情+承诺,愚蠢;7亲密+激情+承诺,完美)这些模式没有优劣,只是适合不同的人,需要什么追求什么,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是不是合适,当事人最有发言权。虽然有可能当局者迷,但旁观者未必清,只有当事人寻找帮助时 ,旁观者才好说出自己的看法做为参考。
 

          

           

 

            8为什么结婚率不高

 
因为到了恋爱年龄成功恋爱的比例不高和恐婚。过去女性社会地位不高,是家长包办婚姻,女性的社会生活主要是家庭生活,一般没有恋爱或者婚后恋爱;现在社会进步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自由恋爱,女性的社会生活和男性相当,一般婚前都要或长或短时间的恋爱。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国内男多女少,人往高处走,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期望值普遍提高很多没有结婚打算的女孩,是因为男性在各方面的发展普遍没有追上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期望她还没有遇到爱她并且值得她爱的男孩,那个男孩要能满足她的全能自恋,无比优秀还要无条件的只深爱着她一人。他要有钱, 有闲,有房,有车,有正式工作(体制内),有上进心,要帅,要懂她,要宠她,要只爱她一个……。而她周围的男人不但没钱,还没闲,还没有情趣,让女人当保姆,还有丧偶式育儿,甚至出轨,以及家暴。与其在婚姻中受伤害,不如高傲的单身。如果懂经营感情婚姻的艺术,可以上婚姻家庭的大学,可能会好一些。没有结婚打算的男孩,要么穷,没有女孩看的上,结不起,也不愿恋爱,穷是耻辱,特别是被无形的羞辱后,选择逃避;要么怕,怕婚后承担不起生活的重担,结一次婚,掉一层皮,父母被敲骨吸髓,多年积累一朝空还欠了一屁股债,结婚三四年又要有闹离婚的危机;要么还年轻,有的是时间,还没有玩够;要么忙,抽不出时间精力恋爱,结婚。还有人类社会又普遍存在歧视链,即因自己在某方面有优势产生优越感而歧视在这方面和自己不一样或不如自己的人,对于对方在其他方面的优势不在意或者视而不见。大量单身男女彼此看不上对方,又因为普遍存在的高嫁低娶,国内外敌对势力恶意抹黑中国男性,鼓吹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大搞崇洋媚外推波助澜,中国适龄青年不敢恋爱,不能恋爱的情况堪忧。恐婚,是害怕婚姻,不敢结婚,或结不起婚。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愿意承担或者自认为没有能力承担组建家庭的代价和组建家庭后的负担。
 

              6)关于婚姻

恋爱是婚姻的预演,婚姻是恋爱的延续。成功的恋爱很快就会进入婚姻,恋爱提前为婚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婚姻家庭的幸福打基础,恋爱中没有发现和解决的问题会在婚姻里去发现解决。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两家人,甚至两个家族的事,婚姻中会出现新的问题。
 

               1夫妻的任务分配

新的家庭组建之后,夫妻两个面临的首个问题就是夫妻两人的任务分配。两个人都上班挣钱养家还是一个人上班挣钱另一个自由职业,还是两个人一起做生意。谁主要负责挣钱,谁主要负责持家,当然传统上是男的主要负责挣钱养家,女的主要负责持家,现在一起挣钱,共同持家的比较多,女方负责挣钱,男的持家的也可以接受,这要看两个人的挣钱能力和协商。现在社会男女平等,男女同工同酬,女性挣钱能力不比男性差,还有很多女性挣钱能力比男性强很多,如果不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妻子挣钱能力明显比丈夫强的情况下非要丈夫独立承担挣钱养家的责任,两个人很快会心理不平衡,老婆会嫌弃老公无能,心疼老公辛苦;老公会惭愧自责,背负的包袱沉重,不利于两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婚姻幸福。每个人的挣钱能力有大小,只要尽心尽力的为这个家付出,只要两个人互相体贴,婚姻幸福,老婆挣钱多主要负责养家,老公挣钱虽不多但也尽其所能并在其他方做补偿比如说负责家务,也是可以接受的。
 

                 2婚后的放松

婚后的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平淡的日子是一天又一天,爱情很快就会变成亲情,两个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牵着彼此的手就像左手牵右手。婚后稳定幸福的生活很容易让人放松,开始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安逸。夫妻俩都开始发福,这种发福,有两个可爱的名字叫婚后胖,幸福肥。
人一安逸放松很多的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了:比如说生活上懒散,夫妻中的一方一日千里的进步,另一方虚度光阴原地踏步,两个人的距离越拉越大;比如说两个人过于亲密,感觉自己的独立空间被侵犯从而失去了自己;比如说自己好意的关心竟然引起了对方的不快;比如说和哥们,闺蜜聚会增多;比如说因为原生家庭社会影响的原因对对方家庭成员有优越感,有意无意的表现出看不起看不惯对方;再比如说因为工作原因聚少离多,甚至要长期两地分居。这些问题给甜蜜的蜜月期降降温,两个人开始有了隔阂,如果能用恋爱时的经验及时有效沟通,感情很快就会升华;如果处置方式不合适,两个人的感情很快就会冷淡,发生争执,冷战甚至出现家庭暴力,婚姻很快就会出现问题。
 

               3夫妻性生活和仪式感

 
夫妻性生活是很能反映两个人的感情状态的,如果感情好,对方非常配合,非常和谐;如果感情不好,对方是会非常排斥的。夫妻闹矛盾后分房或其他方式做性惩罚,就会让对方心寒,夫妻情会越来越薄,加速了婚姻的死亡。

性生活对夫妻关系至关重要,夫妻初期的性爱是一个探秘磨合,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注重的是仪式,表演成分非常多。表演给自己和对方看,通过不断的仪式感的表演来确认和深化能拥有对方,能满足对方,能给对方占有感和归宿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从而加深夫妻感情,促进婚姻和谐。

生活要有仪式感。这种仪式的表演,在整个婚姻生活中特别是婚姻初期都必不可少。从婚纱照到婚礼,从领取结婚证到新房布置可以说都是仪式的表演。在婚姻初期的夫妻生活中包括安全舒适浪漫的氛围营造,也包括性爱的整个过程即前戏调情,中间亲热的过程和事后互述衷肠的依偎,都是仪式表演,通过不断重复的仪式表演来明确认知,深化感情,让当事人时时刻刻清楚,他们是夫妻。

到了夫妻中后期,夫妻感情深厚到一定程度,仪式就不那么重要了。这个时候的性爱是一个互相认同互相成就的体验过程,就不需要刻意的表演了。只要真诚的表达就好,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轻微的动作都会心有灵犀,对方还没有开口就知道对方想要说什么并做出两个人都满意的回应,性爱中体验到的是自己和对方之间存在,回应,理解,和支持,是如胶如漆的融于一体,是比翼双飞的一起慢慢升华,然后一起到达快乐的顶点,一起归于平静。那种感觉就像两个人一起走出偏僻的小村庄,共同拼打功成名就,然后一起隐居于江湖洗尽铅华素手羹汤。

婚姻初期仪式感不够会怎么样?有人会间隔性忘记他是已经结过婚有家庭的人。哪怕在家和家里的那一位感情再好,在外面也会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花天酒地,遇到心仪的对象也会想入非非的精神出轨,如果条件允许会出现婚外情。如果夫妻感情不好,那更是想要摆脱家里关系不好的那位,到外面寻找真爱了。心理咨询不是道德批判,不好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批判,只能用心理学方法比如提醒夫妻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同房的过程中通过不断重复的仪式表演来明确认知,深化感情,让当事人时时刻刻清楚,他们是相依相知的恩爱夫妻,来帮助来访者避免不幸,走出痛苦,尽量的促进身心健康,营建和谐家庭。

               4 离婚

真心想去做一件事,可以找很多理由,就像离婚,可以说是三观不合,家庭矛盾,对方出轨等等。我不反对离婚,现代社会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本身就包含着离婚自由,能够自由的离婚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如果婚姻是不幸的,是不可挽回的,那就痛痛快快的离。不要用为了孩子来劝人不要离婚,父母是孩子的根本,父母在不幸的婚姻中天天痛苦,备受折磨,能给孩子很好的生长环境?如果婚姻不幸,并且不可挽回,那就痛痛快快的离,为了自己,为了对方,为了孩子,更是为了双方的父母家人,一别两宽,各自安好,总比把两个人捆绑在一起,大家都痛苦要好。

但我不赞同轻易的离婚。两个人从恋爱到结婚付出了多少时间,精力,金钱,感情?两个人也曾经深爱过对方,也曾感动过对方和被对方感动过,可能还有了孩子,如果只是这么轻易的放弃,心中是不是有不舍? 是不是必须要离婚,有没有挽回的余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必须要离婚,我能从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我是不是有了经营感情婚姻的能力,下次婚姻我能不能经营好?深思熟虑后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婚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还没有到非要不离的地步,还是有让人不舍的地方的,还值得去挽救,不管能不能挽救,自己努力去争取了,就问心无愧。以后孩子长大问为什么要离婚?可以理直气壮的对孩子说,我已经尽力了。可能当事人在感情挽回婚姻挽救方面不专业,可能要走很多弯路,但这不要紧,有专业的人,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

 
如果实在不可挽回,非要离婚,那就痛痛快快心平气和的好聚好散。离婚最受伤害的是孩子,不要再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父母都是亲人,父母中的任何一方不要让孩子听到对方的不是。告诉孩子,父母为人都挺好,都深爱着他。只不过是造化弄人,让不合适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两个不合适的人在一起是痛苦的,与其在一起互相折磨的痛苦,不如好聚好散。不管父母离不离婚,他们都是孩子的父母,都深爱着孩子,离婚前,孩子有一个家,离婚后,孩子有两个家,父母爱孩子的心是不变的。
 

          7)养儿方知父母恩

 
一般新婚夫妇,在婚后的一到三年会备孕要第一个孩子,或者因为工作,身体等原因选择暂时不要小孩。如果小夫妻选择暂时不要小孩,他们父母可能会催尽快要个孩子,从而导致心里不舒服,但一般不会影响到夫妻感情发生很大的家庭矛盾。
成功怀孕后,小夫妻有了爱情的结晶,一大家人开始喜庆起来。男方要做爸爸了,身上又要增添甜蜜的负担了,会收敛爱玩的心,变得更加努力挣钱,对妻子更体贴宠爱。女方要做妈妈了,心里充满了喜悦。因为妊娠反应,孕妇会头晕乏力,恶心,呕吐,不想吃饭,不能吃油腻等一系列反应,影响日常的生活,让孕妇感到切切实实的痛苦。这种喜悦和痛苦持续存在,很容易影响孕妇的情绪稳定。孕妇的情绪变化和行动变化又很容易的被胎儿感知到,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如果分娩期孕妇过度紧张还可能会引起难产,严重的会使胎儿窒息甚至死亡
 
所以说孕妇的情绪稳定很重要,万不可大喜大悲。保持良好的睡眠,晚上不熬夜,在温馨安全的环境下休息;白天根据需要选种适当的休息时间,尽可能的娱乐一下,比如听听音乐,读写优美的诗词,陪胎儿聊聊天,给它讲讲故事;适当的做些慢运动,比如早晚散步,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比如做些体操,打太极,能有意识的控制大脑系统,调整呼吸,不仅能舒缓情绪还对胎儿有着良好的影响,有效的帮助孕妇平静心灵,减少压力,使身心都得到平衡。
 
因为人是最高级的动物,出生时的头颅和整个身体相比相对其他动物要大的多。在分娩过程中人要比动物要辛苦和危险的多。好在我们的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能给产妇提供很大的医学支持:比如为了更好的保障产妇和胎儿,顺产时可以局部麻醉侧切,也可以选择麻醉后的无痛分娩,另外如果有分娩障碍可以选择剖腹产。这些医学支持能很大程度的降低分娩风险,所以说分娩期孕妇没有必要过度紧张,自己吓自己。
 
婴儿出生后,新妈妈要坐月子,要待在家里照顾孩子很长时间,几乎要脱离社会,这个时候,很容易抑郁。因为从怀孕开始,妈妈们就要做好要做妈妈的心理准备,开始有了心理负担。再加上妊娠反应,吃不好,睡不好的生活很受影响,情绪很容易波动,分娩时如果是顺产还要受罪受累,如果是剖腹产还要养伤口孩子出生后更麻烦,喂奶,换尿不湿,小孩有个感冒发烧的,打防疫针的,夜里不睡觉哭半宿的让人很抓狂。如果有妈妈,婆婆等人的照顾还好一些;如果只是小夫妻俩,本来休息就不好,三更半夜小孩再哭个不停,想摔死小孩的心都有。更让人无奈的是这种日子一天一天的看不到头,当妈的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天天都在围着孩子转,抑郁,抓狂,严重的头发一把一把的掉。没有小孩时夫妻俩都可以挣钱,有了小孩只剩下“不到一个人”挣钱了。而花销成倍的增加,积蓄不多的不借钱日子根本过不去。一个小孩穷三年,这话说的一点都不夸张
 
家庭条件优越的,直接找月嫂奶妈,不用自己照顾小孩,不用受这么多累遭这么多罪,情况会好一些。但条件优越的基本上没有吃过什么苦,怀孕期间的妊娠反应和生产后的身体不适是没有人代替的。
 
生一次小孩,掏空一次身体!这些刻骨铭心的感受会让人不断的反思,再次感受到了父母的伟大。会觉得以前自己太不懂事了,觉得自己亏欠父母太多,过于自责的话也会让人抑郁,觉得自己应该受到惩罚,应该好好的做出补偿去孝敬父母
 
养儿方知报母恩!没有生养过孩子的人没有资格说父母对孩子没有恩那些鼓吹父母对子女没有恩情的都是什么人?一是他们坏,为了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昧着良心乱说话,误人子弟的“毁人不倦”;二是他们傻,没有一点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视现实,人家说雪都是黑的他们都信;三是他们在赌气般的叛逆,他们也知道父母生养自己对自己是恩情深似海的,但是他们想摆脱父母,比如说叛逆期的追求自由独立,信仰父母对自己没有恩,就是对父母“控制”的一种反击。再比如中年时期需要赡养父母,如果坚信父母对自己没有恩,那在道德上就不必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在法律的威慑下,在赡养老人这事上心有不甘的出工不出力,他可以消极怠工走走过场糊弄一下人。
 
如果整个社会被忽悠坚信父母对子女无恩,养儿不再防老,谁还会千辛万苦的付出那么多时间,精力,金钱,感情,做无谓的牺牲?毕竟生养孩子不是抱养小狗小猫只是图个好玩,养孩子的付出要比养宠物大的多了,人可以把小猫小狗当孩子来养,可以把孩子当小猫小狗来养?
 
儿女都是讨债鬼,多儿多女多冤家。一般情况下,父母给予子女的总是大于子女的回报,也就是说养孩子做的都是亏本的买卖!既然是亏本的买卖,那为什么还要小孩,不做这亏本的买卖行不行?当然行!不过绝大多数夫妻明明知道是亏本的生意也要做,为的是养儿防老!儿女再不孝顺,总会顾一下脸面,在老了不能动时口渴了会给碗水。有人才有一切,如果无儿无女,等老了不能动了,没有亲人在身边,渴死都没有人端碗水,也许死后很久才会因为尸臭被人发现。父母养子女的小,子女养父母的老,天经地义。
 
父母养育子女就好比做风险投资。父母对子女的投入时间长,数量大,这些投入不断的变成沉没成本,为防止血本无归,把风险降到最低,父母的潜意识中总想牢牢的控制住子女不让他们远离自己。另一方面受社会影响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总想拉开和父母的距离,不受父母的控制,来展现自己的能力,他们对父母的干预,控制越来越不满。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父母安全感越差越要努力控制,子女越反感叛逆逃离,子女越叛逆,父母的安全感越差越努力控制。在这个循环中如果父母的能量大,控制力强,子女的生命力就被牢牢压制,子女就会变成事事依赖父母的啃老巨婴;如果子女的能量大,叛逆性强,父母的生命力受到很大反制,就会变成郁郁寡欢的短命人;如果双方的能量相当,会在不断的斗争中积蓄能量,当这个能量足够大时就会被引爆,一场大战就不可避免
跳出这个循环其实也不难。只要能看到这个循环,父母子女中的任何一方能和对方好好的沟通,能懂他,尊重他,理解他,支持他,包容他,能让对方感觉到他的生命力已经被看见,允许他表达他真实的自己,这就够了。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宝,谁家的孩子谁家疼,父母要教育引导孩子而不是控制,不放弃使用武力。如果只是一味的溺爱,让孩子自由的展现他们的生命力,而忽视了生命力的展现方向,孩子做为受害者会变成恶魔,不可避免的会伤害他们最亲最近的人,父母心疼自己的孩子可以高举低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但在他们展现生命力危害社会时,社会不会惯着他,社会会代替父母管教他们毒打他们,社会的毒打要比高举低落的父母要重的多了
 

           8)大家庭成员关系

现代家庭一般是一对夫妻和他们的子女组成,也有不少和公婆或岳父母住在一起的三世同堂,不管青年夫妻是不是和老人住在一起,老人及老人的子女对年轻夫妻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根据我的咨询经验,我先重点介绍一下婆媳关系,姑嫂(大姑弟妹)关系,再简单的介绍一下其他的家庭成员关系。

 

                   1婆媳关系

在一般家庭家族成员关系中,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的。这里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婆媳关系。

          A婆媳关系是母女关系的延伸。

婆媳类似母女,不同的是儿媳小时候没有接受过婆婆的养育同化,儿媳会觉得婆婆除了照顾儿媳过月子和看小孩,做家务这些分内之事外几乎对儿媳没有什么恩情。结婚后伦理上婆婆也是妈,婆婆更多是为了儿子把儿媳当成了亲人,会有意无意的把儿媳当女儿处,发挥余热,老年人又爱说话管事,看不惯儿媳的时候总想像对待自己女儿那样指点说教。现代儿媳不满婆婆的说教几乎都会表现出来,婆婆受到儿媳不满的信号后大多会先刻意的闷在心里,然后在走亲戚串邻居时对老姐妹讲。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听到老太太们坐在一起讲别人家的儿媳妇怎么样,目的就是和自己家的做个对比。家丑不可外扬,她们一般不会轻易说自己家的怎么样的,怕隔墙有耳话传到儿媳耳朵里不好看,还是要维护家里的表面和平,还是要面子的。当闷在心里的不满足够多或婆媳关系实在是很不好的情况下,婆婆们也会聚在一起开个儿媳批判大会诉诉苦的,总憋在心里人是会崩溃的,说出来会好很多。当有人强行制止不让她们说时,在内就会出现各种身心问题,在外就会引发各种冲突,一场大战终不可避免。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如果婆婆装聋作哑的什么事都不管不问,她自己都觉得过于冷淡,还害怕儿媳对婆婆的各种埋怨。

从媳妇的角度看,在娘家受亲生母亲的抚养教导,一方面母亲对自己是有恩的,母女情是很深厚的,另一方面母亲所说所做的也不全部是对的。自己内心意识到或者没有意识到对母亲有那么一些抵触和不满,这就是母女之间的仇母仇女情结。可这种抵触和不满又不好对母亲发泄,只能闷在心里。当婆婆说出和母亲类似的话做出和母亲类似的事时,这种不满和抵触就会被触发。然后能和母亲说的难听话可以对婆婆说,更过分的不能对母亲说的难听话也能和婆婆说,毕竟不是母女,少了那种情感和伦理的压制。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婆媳矛盾远多于母女矛盾。虽然婆媳矛盾多,但儿媳们聚在一起谈论老公和孩子的多,讨论婆婆的就相对少了不少,这是因为儿媳们快意恩仇,很少积压在心里,有仇当场就报了。因为不是亲生母女,没有从小养育的恩情,也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只能娇不能敲。所以在儿媳心中理想的婆婆是多做事,少说话。

             B 婆媳关系是母子关系的延伸

婆婆对儿媳好,完全是看在儿子的份上。儿媳对婆婆好,也同样完全是看在老公的份上。如果不是儿媳嫁给了儿子,婆婆和儿媳完全就是路人!这看起来是废话,却是婆媳关系的根本,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婆婆和儿子之间的母子关系可要比儿子儿媳的夫妻关系要早的多,婆婆对儿子的母爱可以说是最伟大最无私的。从十月怀胎到儿子结婚生子,婆婆付出的时间精力感情金钱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如果婆婆的婚姻经营的不理想,丧偶般的育儿,那她几乎把她的一切都给了儿子,把所有的宝都押到了儿子身上,儿子就是她的命。儿媳的卷入让她多少有些不安,怕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怕老来无依,怕多年的付出付诸东流。这种怕如果得不到儿媳的理解儿子的呵护很快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她会不安的来表现出她的价值:我还不老,我还有用,我的人生阅历社会经验比你们多,我可以干活,我可以指导你,我要控制着不被儿子抛弃,儿媳就是潜在的竞争者,为了儿子,也为了自己,我要讨好儿媳,要给她指导,要让她尊重我。一段时间后发现,我对她付出那么多,对她那么好,她竟然不懂感恩,竟然会这样,太气人了……

在儿媳的眼里,婆婆是老公的亲妈,是应该尊重的,可是她怎么能这样,她的表现欲和控制欲太强了吧!他是我老公,我才是能和他走完下半辈子的人,你老就安分些,老老实实的享清福吧,能伸手就伸手动动,不能伸手就不要说那么多话管那么多事,别给我生事了!我都长这么大了都结婚了都独立了还要一个指指点点的不是亲妈的妈?活该干干,家里的权都放了,您就消停吧您。如果是婆家还有兄弟姐妹,一般儿媳会这样想:您一碗水端平,倾向于俺们这边更好。                                                               

            

       C婆媳关系是夫妻关系的延伸                        

 

不看僧面看佛面,凡事都有迁就和周旋。母因子贵,如果儿媳很在意儿子,很在乎她们之间的婚姻感情,聪明的女子断然不会和婆婆撕破脸皮发生你死我活的战争,让老公不能活稀泥,陷入了是要老公还是老妈的两难境地。如果逼迫老公必须选一个,经过艰难的抉择后,一般有点社会地位的都会选择离婚。因为老婆可以再娶,老妈只有一个,他还要面对同学同事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如果他选择了要老婆不要老妈,那他的面子基本上就废了,他的人脉基本上就没有了,人们会以和他相处为耻。会有那个在乎老公的聪明女人陷老公于万劫不复,给自己挖坑?因为在乎,所以不舍,所以要努力调和关系,实在做不到时可以寻找外援, 找心理老师。

如果儿媳实在是受不了这个糟糕的家庭,不再在意这段婚姻,不再在乎老公,快要崩溃了,想要做出改变,走出不幸,也不妨和我联系一下,我能帮你走出不幸,让你的利益最大化。毕竟,就算是离婚也有最优选择,况且还有挽回婚姻的余地。

婆媳矛盾,最难的是夹在中间的儿子,老公。手心手背都是肉,母亲媳妇都是亲人,在中间和稀泥两头受气是不好受。如果自己混的好还好些老妈老婆都会尊重自己有所收敛,如果混的不好,老婆看不起嘟嘟囔囔,老妈有怨言委委屈屈,她们谁都不把自己的话当会事,怎一个烦字了得!

            2姑嫂(大姑弟妹)关系

              

               A姑嫂要比婆媳好处

姑嫂关系是夫妻关系,兄妹关系,姐妹关系,母女关系的延伸,姑嫂相对婆媳要好处:年龄相差大时姑嫂如母女;年龄相差不大时姑嫂如同姐妹;还有小姑终要嫁人,娘家是大后方,婆家是主战场。小姑在娘家好比客人一样,嫂嫂一般不会和小姑过多计较;第三娘家是姑娘的根,万一在婆家受了委屈,还要娘家人撑腰,所以才有宁舍亲生子,不舍娘家根的说法,所以每个姑娘都希望娘家人和和睦睦家和万事兴。

嫂嫂比小姑大很多时,只要嫂嫂和一家人的关系还算过得去,就不会为难小姑。毕竟是小妹妹,是小女孩,不像婆婆那样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宠一下不用付出太多,不会带来多大麻烦,很容易获得好感,还能显示出以婆家为家的真诚,自己的修养大度,可以说和小姑处好了,就赢得了老公,婆婆,公公,小叔这一大家人的好感,很容易在亲戚邻居那里赢得好名声。在和婆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和小姑的相处可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了,所以我们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长嫂如母,为什么姑嫂关系大多是一家人关系中最融洽的了。                                                                                                               

             B 姑嫂相处时的问题

嫂嫂如果和小姑年龄相差不大,姑嫂之间会有如同姐妹一样的同性竞争关系。因为没有亲姐妹的血肉亲情,又不是在同一个原生家庭里成长,会有不少差异,姑嫂如果互不相让就会争宠,争权,互相妒忌,彼此看不惯对方勾心斗角演宫斗戏。当嫂嫂站脚未稳时小姑得宠,哥哥很大可能是被殃及的池鱼,小姑嫂嫂两处受气,还会很容易形成包括老公在内的一大家人都和小姑一条战线,嫂嫂会很孤单,很委屈,很不幸,会跑到娘家长居,会向娘家人诉苦,会有离婚的想法,娘家人心疼女儿受委屈,明事理的选择教导女儿女婿好好过日子,给亲家劝和,谁家的孩子谁家疼,俺家的女儿到恁家受委屈俺也是心疼,心气高脾气不好的可能就会直接给女婿亲家宣战了,一旦婆家应战,那这段婚姻就岌岌可危。

  如果嫂嫂站住脚了,比如夫妻关系是铁板一块,又有了孩子,有了公婆的加成,婆婆心疼儿子,公公喜欢孙子,小姑如果不及时停战,一般都会在姑嫂争宠的大战中败北。父母特别是母亲一般都会教诲小姑不要怎么怎么的,想开点,忍忍算了。小姑如果能听父母的话,能正确认识,接受现实还好,如果钻牛角尖,那心里也是苦辣辣的:没有人理解我,没有人支持我,没有人关爱我,没有人顾及我的感受,不想呆在这个家了,我要远走高飞,我要找个好人家嫁出去。

母因子贵,妻因夫荣。如果哥哥不是很有出息,在夫妻关系中大多是弱势,那婆婆心疼儿子免不了是要受不少的委屈。母女连心,小姑看到妈妈受委屈自己也不好受,难免会嘟囔哥嫂几句。问题是哥哥本来就一肚子火没有地方发,嫂嫂恨铁不成钢的一肚子气没有地方出,小姑一牢骚,马上成了家庭大战的导火索,哥嫂一起向小姑开炮。公婆也委屈,可以为儿子为孙子多吃苦多受累委屈自己忍气吞声,谁让自己养了个不成器的儿子!儿子再不成器也是自己的心头肉啊,自己生气就算了,连女儿也跟着受连累,儿子是陪在身边的,女儿是要嫁人的,长久生活在一起的还是儿媳。女儿是亲生的是自己人,伏地魔也好扶哥魔也好,娘家是根,让女儿吃点亏,受些委屈给家里做点贡献吧,就当是买保险,毕竟娘家好了她在婆家受了委屈才有出气撑腰的。

小姑甘心做吃亏吗?应该有,不过大多是不甘心的。她心里委屈的不得了:爸妈重男轻女,偏心的不得了,只想着恁儿不想着恁闺女,女孩哪里比男孩差了?我心疼你们二老你们却心疼哥嫂,我补贴给你们二老的钱你们省吃俭用都给了他们两口子,还要我处处顾及他们的感受,生怕我过的比他们好让他们不开心,当闺女的就应该比儿子过的差?谁也没有绑着谁的手他们倒是去挣钱啊,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如果哥哥有出息了,公公婆婆免不了想要给哥嫂派公差的,给二老多报销些生活费;你弟弟妹妹太困难了你们支援一下应应急。大家都是一家人,互帮互衬是应该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嘛!爸妈提出来了哥哥再肚子疼也不好反驳,可是嫂嫂可以呀。嫂嫂会想会说:俺的钱是大风刮来的?赡养老人是责任,定向扶贫可不是俺的义务,老人又不是俺一家的,你当初要那么多孩子干吗?养不好让俺这边也跟着受连累。老人有错吗?他们会说手心手背都是肉,闺女儿子都是孩,谁过的紧张些就往谁那边偏,儿子你家过的好了就该照顾下过的不好的弟弟妹妹,一母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啊,你们不照顾他们谁照顾?能伸手就伸手拉一把吧。

                3其他的关系

            

               A夫妻和亲子关系

在小家庭内部,因为同性竞争排斥异性互补吸引,或者说是恋父恋母情结的原因,在比较开明的家庭中,人性能得到自然的释放,母子关系要好于父子关系,父女关系要好于母女关系。在幸福的家庭中,夫妻关系要好于亲子关系,如果夫妻关系不和谐,夫妻中的一方或双方不能从配偶中得到应有的感情满足,又不愿或者没有机会发展婚外情,就会希望从子女身上得到感情满足,他们会倾注到子女身上过多的感情。这样的话亲子关系好于夫妻关系,不仅子女受到了更多的束缚和控制,而且也会引起配偶的嫉妒,嫉妒的配偶很有可能采取赌气般的报复行为,继续恶化夫妻感情。

                B兄弟姐妹情

新生命刚出生时,相差六岁左右的哥哥或姐姐正处于性蕾期,他们喜欢模仿成年人做过家家的游戏,很想有个小弟弟小妹妹做玩具,又有大把的时间陪小弟弟小妹妹,所以他们最容易和小弟弟小妹妹建立深厚的感情。如果年龄相差的过多,因为上学等原因,相对来说相处的时间会不多,哥哥或姐姐还容易把弟弟或妹妹当成竞争对手,认为弟弟或妹妹抢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资源,比如说父母的关爱,未来的家产。就很容易会对小弟弟小妹妹产生敌意,不容易建立深厚的感情。如果相差的太小,比如两三岁,那就会是大的不让,小的不懹,很容易在一起打打闹闹。如果是双胞胎,那他们的成长环境成长过程几乎完全一样,他们就很容易彼此认同,事事处处扭成一股绳。

因为同性竞争排斥异性互补吸引的原因,一般兄弟间,姐妹间闹矛盾的多,兄妹间,姐弟间闹矛盾的少。在养育幼子幼女的过程中,如果出了意外父母受局限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机会照顾幼子,幼女,那么哥哥或姐姐就会体恤父母,就像老话中说的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那样,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如果是在哥哥或姐姐的婚恋期,父母明知没有能力生养小孩还是任性的又生养了一个,当哥哥或姐姐的一般都会不高兴,他们会觉得这是父母太不明智在给他们增加负担

     C 公公儿媳,伯哥弟媳,小叔嫂子之间的关系

公公儿媳和伯哥弟媳之间的关系类似,一般的家庭是很少有正面的冲突。民间传统,公公有什么事基本上都是找儿子,伯哥有什么事基本上都是找弟弟。如果儿媳或弟媳因为纠纷找来,公公,伯哥一般是委托婆婆,嫂子出面,他们生怕和儿媳,弟媳发生矛盾,那样的话就是有理也变得没有理。

叔嫂之间比较特殊。年龄相差不大时他们可以开玩笑,可以争吵;年龄相差比较

大时,老嫂比母,可以开一些不伤大雅的玩笑,但很少有争吵。

             D女婿外甥和娘家人的关系

娘家人,高三分。结婚前岳父岳母特别是岳母严格把关,给男方提出各种要求,按照自己的标准给女儿挑对象;结婚后一个女婿半个儿,丈母娘看女婿是越看越喜欢。虽然外甥是姥姥门的狗,吃完他就走,但岳父岳母心疼女儿为了女儿好,对女婿和外甥外甥女是热情招待。女婿做为回馈也时不时的孝敬一下老人,基本上能和老人其乐融融。如果是小两口不和,岳父岳母也基本上是先说女来后说男,女儿女婿大多都听。如果女儿挨打受气吃大亏了,岳父就会给女婿先礼后兵的上政治课,火气上来揍女婿几下他也得老老实实的受着,女婿在岳父面前没有理可讲。

女婿敢反抗?那内弟内兄就该上场了!在娘家,有娘家人,当女儿女婿的就该站凹坑里,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别看内兄平时对妹夫客客气气,内弟对姐夫恭恭敬敬,只要当女婿的敢在娘家嚣张,对老人不敬,惹老人生气,那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娘家人,就是给妻子出气撑腰的,这一点不容质疑。

娘亲舅大舅舅打外甥,打了也白打。舅舅的权威不在父亲之下,遇到分家的,外甥女出嫁等大事,舅舅出场,那是最有分量的。 当舅舅和老爸肢体冲突时,当晚辈的只能拉架,不能动手打人,谁都不该他打。平时父子亲,舅甥也亲,十个外甥九个贼,不拿舅的他拿谁?侄女仿姑,外甥仿舅,舅和外甥特别亲。他们谁都不把对方看成外人,舅舅有点什么东西都会想着外甥,外甥给舅舅要东西舅舅也会尽量满足,甚至有舅舅的家产也有外甥的一部分的说法。

 民间有姑夫姨夫妗子三不亲的说法,说的是虽然和自己有很亲的亲戚关系,但因为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姓人,所以认为是不亲的。事实上并非如此,亲不亲看长辈们的关系怎么样。现在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家里的亲戚数量减少,亲戚关系就变得很重要了。

民间还有女防三夫的说法,说的是女孩要警惕,尽量不单独的和姐夫,姨夫,姑夫相处。因为亲戚关系,女孩很少会往不好的地方想,很容易对三夫放松警惕,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经常相处的话就容易产生特殊感情,要是三夫有不好的想法,女孩子就容易被带偏。虽然坏人不多,发生这种事的概率也很低,可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女孩子生理成熟了,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容易被带偏,女孩受到伤害后会受到很大的心理打击,她们可能会觉得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都不可信任。如果女孩子只是憋在心里不敢和人说,时间长了就会仇恨男人,或者自暴自弃,那她这一生就很难幸福了。

 总结 :

十八岁左右到三十五岁左右的青年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青年人的依赖性越来越弱,独立性和批判性越来越强,个性也随着慢慢定型。

2 常见的认知偏差有:武断推论;绝对化的必须;片面化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乱贴标签, 如夸张的高估低估,糟糕至极;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思维;个人化。

认知偏差多是缺乏安全感的追求完美,带有强迫情绪的不放过自己。它向外界传递,我的生命力绽没有被看见,没有被尊重,更没有被理解和支持,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那心病就会演化成身病。

3 同学之间的竞争很容易被淡化,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合作共赢;

狼性的框架制度设计下,同事之间的竞争是兽性的,为了存活,会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会绞尽脑汁的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

朋友闺蜜不想让对方过的比他差太多;朋友闺蜜也不想让自己过的比对方差太多

师生关系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互相影响

下属和领导之间首先是合作的关系,其次下属和领导也有竞争关系

客户和供应商是各取所需的合作关系存在着很微妙的竞争博弈

4人们为了逃避处罚,获得奖赏会以一种交换的心态去做,如果得到的回报没有达到预期,他对自己所做的事痛恨欲绝, 他会突然爆发,选择把成绩拉低,事情搞砸,逃学辍学,旷工辞工或身体生病甚至死亡。

5 因为各种条件限制不能婚恋对待性欲的方式:转移注意力,逃避,把欲望封印到潜意识的牢笼里;极力克制,对抗压制性欲;报复性补偿性的讨好性欲;性冷淡,超强的理智来逃避性可能会带来的不快,厌恶自己的性别,对自己的性器不满意,对所有的异性抱有成见,对性生活有抵触,认为性生活是肮脏的恶心的可怕的痛苦的,对生活质量要求高,没有找到满意的性对象。

男性性欲像火,快速点燃燃烧后快速熄灭,女性性欲如水,慢慢升温后慢慢降温。初期的性爱是一个探秘磨合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注重的是仪式,表演成分非常多。在情侣或夫妻中后期的性爱是一个互相认同互相成就的体验过程。

6 爱,不但要欣赏对方的优点优势,还要包容理解对方的缺点缺陷,不仅仅是对方是谁,更是在对方面前我是谁。爱是沉甸甸的责任和负担,爱是两情相悦互相成就的托付,不但有幸福快乐,还会有悲苦心酸。

不会恋爱的原因:掩盖甚至封印了自己的本能,很自恋把自己看的太重,责任感太强,背了太重的包袱,怕这怕那,压抑的自己不敢去恋爱,或者自卑的缺乏安全感,对恋爱对象的要求过高

不平等的两个人之间不会有爱情,感动不是爱。被癞皮狗感动会有内疚感,勉强自己降低要求或用各种方法迫使对方放弃。

是重情重义还是薄恩寡义和获取被爱的能力和对爱的期望值有关。

恋爱过程如果没有安全感,就会以仪式的是形式反复炫耀来作。要懂得尊重对方,
温暖的肢体接触,适时的嘘寒问暖,让她的家人朋友都欣赏你,尽量做到胸襟开阔、宽容 
 
要想有爱情,首先要眼瞎!月晕期的爱像月下看美人,对方的美不在对方,在自己的心里。幻灭起有种上了贼船的被欺骗感。控制期想把对方改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自省期反省自己,做自我评价,确定该怎么做。重建期爱对方不仅仅是欣赏对方的优点,更是要接纳包容对方的缺点,感情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很快就会进入谈婚论嫁的婚姻阶段。
 
结婚率逐渐下滑原因:到了恋爱年龄成功恋爱的比例不高和恐婚。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期望值普遍提高男性在各方面的发展普遍没有追上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期望人类社会又普遍存在歧视链,即因自己在某方面优势产生优越感而歧视在这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对于对方在其他方面的优势不在意或者视而不见。大量单身男女彼此看不上对方,普遍存在的高嫁低娶,国内外敌对势力恶意抹黑中国男性,鼓吹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大搞崇洋媚外,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愿意承担或者自认为没有能力承担组建家庭的代价和组建家庭后的负担。
7 婚姻生活要有仪式感。这种仪式的表演,在整个婚姻生过程中特别是婚姻初期的性生活中必不可少。
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如果婚姻是不幸的,是不可挽回的,那就痛痛快快的离。
 
8 养儿方知报母恩!没有生养过孩子的人没有资格说父母对孩子没有恩,那些鼓吹父母对子女没有恩情一是坏,为了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昧着良心乱说话,误人子弟的“毁人不倦”;二是他们傻,没有一点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视现实,人家说雪都是黑的他们都信;三是他们在赌气般的叛逆。
父母养育子女就好比做风险投资,父母的潜意识中总想牢牢的控制住子女不让他们远离自己。子女总想拉开和父母的距离,不受父母的控制,来展现自己的能力,他们对父母的干预,控制越来越不满。父母安全感越差越要努力控制,子女越反感叛逆逃离,子女越叛逆,父母的安全感越差越努力控制。在这个循环中如果父母的能量大,控制力强,子女的生命力就被牢牢压制,子女就会变成事事依赖父母的啃老巨婴;如果子女的能量大,叛逆性强,父母的生命力受到很大反制,就会变成郁郁寡欢的短命人;如果双方的能量相当,会在不断的斗争中积蓄能量,当这个能量足够大时就会被引爆,一场大战就不可避免。
如果只是一味的溺爱孩子做为受害者会变成恶魔,不可避免的会伤害他们最亲最近的人,社会会代替父母管教他们毒打他们,社会的毒打要比高举低落的父母要重的多了。
 

9 婆媳关系是母女关系,母子关系,夫妻关系的延伸;姑嫂关系是姐妹关系,兄妹关系,婆媳关系,母子关系的延伸;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兄弟姐妹间相差六岁左右最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感情。娘家人,高三分,女儿女婿在娘家只能站凹坑里;娘亲舅大,外甥是姥家的狗吃饱他就走,十个外甥九个贼,不拿舅的他拿谁?防人之心不可无,女孩防三夫,姐夫姑夫和姨夫。

   

   第七章    如日过午的中年期

              

                 1中年期的基本特点

中年期一般是指三十六岁左右到六十岁左右。在这个时期内,身体健康情况和生理机能逐渐下滑,精力大不如前,记忆力明显下降,干活累了身体恢复减慢。男性的性能力降低,女性的性欲望增强,夫妻性生活更在意质量,一般次数比青年期减少。在五十岁前后进入了更年期,性腺功能开始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第二性征逐渐退化,生殖器官萎缩,女性开始绝经,男性性功进一步能降低,

这时的人们,能明显的能感觉到,不再来日方长,自己快要变老了:身体不如以前了,反应也慢了,动作跟不上,接受处理信息也不如以前了。虽然冲锋在第一线做基本操作明显不如小年轻,但他们有丰富的阅历,掌握大量的知识,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威望,人脉,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所以他们适合做顾问或领导。

先穿袜子后穿鞋,先当孙子再当爷。中年人的做事风格随着社会位置的提升趋于成熟。由原先的按章办事,必须服从现有的社会规则,“听人家的话,没有自己的想法”,无条件服从;到社会规则就是自己的规则,“人家的话就是自己的意思”,开始有了自主的想法;然后是在服从规则的过程中发现并承认规则有不妥的地方,但对这种不妥的规则高度的容忍。也就是我知道上级下达的指示不妥当,但我不去管它,我就按上级的指示去做,反正主要责任不在自己,出了问题有上级担主责;最后是整合水平,规则是人定的,上级的指示也不总是妥当的,当规则不再符合社会现实,是可以修改规则的。上级的指示如果不妥,是可以及时向领导反馈的。

能做领导和顾问的毕竟还是少数人,大多数人还在第一线拼命。身体大不如前,但肩上的担子比以前更重了,生命的紧迫感一天比一天强烈:父母开始变老,健康情况一天不如一天;子女开始进入了青春期,还要上大学,参加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为了能让老人安度晚年,能让子女出人头地成家立业,能给自己存好养老钱尽量减轻儿女的负担,需要很多很多钱。时间紧,任务重,挣钱就像就像救火,一分一秒都不想耽搁,哪怕夜里休息时也会处于紧张状态,随时准备着冲刺。

五十而知天命,强烈的紧迫感让人没有了闲情逸致,开始重新评价自己的生活。如果有无法实现的愿望,无法完成的目标,就会反思,修正,以获得现实和自我实现的平衡。在反思和修正的过程中重新建立切合实际的目标,使个体的生活,思想都产生很大变化。

            2中年人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1)丈夫越来越不能满足妻子的需求

现代社会一般家庭,夫妻两个人中老公压力要大于老婆的。男性因为身体不比从前,生活压力过大,特别是在性生活中逐渐不能满足妻子,普遍体会到了自己的渺小,不再过于自恋,轻狂,开始刹脾气,心理上开始偏向女性化;女性经过多年的夫妻生活,性欲逐渐被被培养出来,因为更年期的来临,开始绝经,这就意味着自己很快就要老去,强烈的想要坐上老之前最后的一班车,抓尽情的享受生命,令女性抓狂的是在她最需要心理和生理的滋养安抚时,她老公因为生活工作压力过大,身体走下坡路开始不行了,越来越不能满足妻子日益强烈的欲望。老婆变得越来越饥渴,煎熬,情绪越来越起伏不定。如果她的情绪不能够升华或对外释放,那么就会对内攻击自身,变得焦躁,躁狂,然后是抑郁,面如死灰,没有一点点生机。

   2)工作生活压力迫使中年人不得不咬牙硬撑

民间有男人四十五岁是属驴的,属驴这年是腌臜年,多受颠簸,很容易不顺的说法。大家都知道十二属相中根本没有属驴这一说,人们之所以调笑说四十五属驴,是因为这个年龄上有老人的生养死葬,下有小的要成家立业,正是一生中负担最重的时候。家庭和社会的责就像紧紧勒在身上的套绳,这时候的男人就像拉车爬坡的驴,必须步步紧蹬,一点不能松懈。而人过四十气血衰,力不从心 ,又不得不咬牙硬撑。到了这个年龄谁也过不了这个坎,谁都会苦笑。所以,才会有对男人四十五岁属驴的调笑。

各种压力迫使中年人不得不咬牙硬撑瓦着腰干,但我们的职场对中年人并不友好。因为年龄大了,体力精力不如以前,手脚也不如年轻人,上升到领导位置的人又有限,在狼性文化末尾淘汰的职场文化背景下,很容易被单位“当宝贝一样送到社会上”。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上有老下有小的,对中年人的冲击可想而知。

          3)中年人的婚姻危机

中年时期的婚姻,妻子面对即将到来的变老,感情和生理欲求日益强烈,丈夫因工作生活压力过大,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在咬牙硬撑,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妻子。患难见真情,如果两个人能够互相理解,互相体贴,互相支持,共渡难关,那么两个人感情会更深;如果两个人给对方的关注不够或指责过多,两个人就会产生隔阂。女性因为强烈的感情和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就会情绪爆发,看谁都不顺眼,控制欲增强,总想找个人吵架。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被人趁虚而入,出现婚外情。男性因为妻子的生理心理欲求强烈,在欲望的驱使下她变得强势;还有身体走下坡路,工作生活压力大,自己感到力不从心又不得不硬撑,会感到很累。这种情况下他很想找个地方表达一下心中的郁闷,有可能是和哥们聊天喝酒,也有可能是到外面寻找“真爱”,这种真爱,多是带有“母爱”的性质

如果这个时候的男人是成功人士,各种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比较好,那他就不会有咬牙硬撑的感觉了。如果夫妻关系不够好,或者他认为妻子不够优秀,自己又不想改善夫妻关系。他就可能会到外面寻花问柳,找情人,包小三,他会觉得劳累了大半辈子,现在又不是没有条件,如果不享受一下,就太亏待自己了。趁身体还行,把以前没有享受到的补偿过来,要不等老了身体不行了再想玩都玩不动了

当然他的妻子很有可能对他这种想法做法持反对态度,两个人就会暴发冲突,影响家庭和谐。所以这时的男性都尽量隐瞒妻子,实在隐瞒不了也会尽量安抚妻子,毕竟人到中年有儿女有事业事情闹大了不好。如果妻子很强势,会报复或离婚把事情搞的满城风雨,而这带来的后果让他很不想接受。因为这些,某些圈里就有了中年男人三大喜升官发财死老婆的调侃。

感情是两个人处出来的。如果没有多深的感情,两个人在一起只是搭帮过日子,或者各取所需的利益交换,那么就应了那句夫妻本是林中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的俗语。夫妻一体同呼吸,比翼双飞共进退。如果一个进步另一个原地踏步或者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两个人的距离会越来越远,隔阂越来越深,然后没有了共同语言,不再懂的对方,没有了感情,婚姻名存实亡,只是在一起凑合着。当考验来临时两个人都不想真心的挽回,会很快的终结婚姻。

人生四大悲,少年丧父母,中年丧配偶,老年丧独子,少子无良师,说的是在人生最需要,最关键的时候,没有了最重要的。按照这个思路,中年夫妻不合,婚姻不幸,绝对算的上一大悲事了。青年夫妻如果婚姻不幸还可以挽回,如果实在不能挽回还可以离婚,没有孩子或孩子不大再婚或保持单身都可以自由选择。中年夫妻就不一样了,人过四十天过午,中年人气血渐衰,又是多事之秋,正需要夫妻俩同甘共苦,互相扶持。如果婚姻不幸,两个人争吵冷战不断,夫妻关系名存实亡,给两个人的艰难处境雪上加霜。儿娶女嫁的可能都有了孙子孙女,老两口再鸡飞狗跳的闹离婚,给父母添堵,给儿女一个坏榜样,让几家人都不得安生,自己也过意不去。如果只是闷到心里生气,就很容易没有了生活的乐趣,感觉活着没有一点意思就是受罪,然后招引来一身病,成了短命人。面子和 里子哪个重要?如果婚姻不幸,到底是该痛快的离婚还是该隐忍的凑合?先尽量挽回一下再做决定吧,挽回成功了大家都好,挽回不成功再做决定也不晚,到时候不管是选择继续维持还是离婚,都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争取了,我努力了,我问心无愧。

离异也好,丧偶也罢,总之一个人的日子是不好过的。特别是带着孩子,当爹又当娘的,总是忙不过来。苦了,累了,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很想找一个嘘寒问暖的知心人,组建一个完整的家。可拖儿带女的也不好找合适的啊,就算有了合适人选,心里又怕儿女不赞成,又怕后爹后妈对自己的孩子不好。好不容易让孩子同意了,和人家把条件谈妥了,开始组建了新家庭,又不得不不小心翼翼的对新家庭格外珍惜,生怕应了那句“半路夫妻都是贼”。人家带的孩子不比自己的,只能娇,不能敲,怕自己的孩子委屈,也怕人家的孩子不满意,后爸后妈不好当。可不管怎么说,总算有个完整的家了,夫妻恩爱,互相扶持,比一个人独自面对生活要好多了

             4中年人为儿女操碎了心

儿女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一个孩子一挂肠子,父母为儿女牵肠挂肚操碎心。一般人的中年时期,正好经历了他们子女的中学,大学,参加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他们关注子女的生活,学习,工作,恋爱,结婚,有的还要帮着照顾子女的孩子。子女一切都顺还好,子女不顺,他们比子女都急,特别是子女该恋爱时没恋爱,当爹妈的恨不得到街上帮孩子挑对象,为了筹集结婚费用让子女成家,当爹当娘的吃苦流汗挣钱,就差把老骨头抽出来熬油水了

做为父母,这样的为儿女付出,儿女还不一定领情。不少人认为父母对子女好那是应该的,父母就是上一辈子欠儿女,这一辈子该还他们了。你生他养他就应该对他好,如果局限于自己的能力不能让子女满意,有的子女就会觉得父母亏欠他。事不经过不知难,养儿才知父母恩。子女如果不能体谅父母,就会觉得父母老思想,瞎着急,不懂自己,父母在自己耳边唠叨的让人烦。然后会忍不住和父母口角,大家都不高兴。

好心当成驴肝肺,中年人心里那个生气呀。可再生气也是自己的孩子,不能不管。这个时候就应该注意到自己一直把子女当成孩子,忽视了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有他自己的思想了。孩子再大在自己面前也是孩子,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孩子养大是不容易,可孩子他有自己的生活啊,爸妈总不能陪他们一辈子吧。他们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为他们好,父母只提建议以供参考,告诉他们怎么做回有什么样的结果,把选择和决定权留给孩子。让孩子知道,人生自己把握,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就做什么样的选择,不管他们做什么决定,父母都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的。父母慢慢变老,越来越没有能力照顾他们了,父母还希望自己老了不能动了能指望着孩子养老。

千万不要说不指望着孩子,就算是你真心不想拖累他们也不要那么说。老了不能动了不指望儿女指望谁?养儿防老不丢人!父母养儿女的小,儿女养父母的老,父母辛辛苦苦为儿女这么多年,儿女就不该有一点回报?在父母最需要的时候儿女及时的回馈是天经地义的。人无负担轻飘飘,你说不指望他也许他就真信了,他也许会这么想:反正爸妈有存款,有收入,有退休金,我没有后顾之忧,我可以随心所欲的做我想做的任何事,后果我一个人承担,又不会连累其他人。然后,当你们真的需要儿女的时候,他们就有可能没有任何准备,那该回有多糟糕!如果儿女再气急败坏的情况下口不择言说“你们说不指望我,怎么现在有了麻烦来找我”之类的话,我们会不会被气死?

       

总结:

1中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理机能逐渐下滑,认识到自己快要变老了。

 中年人的做事风格随着社会位置的提升趋于成熟。

多数人还在第一线拼命。身体大不如前,但肩上的担子比以前更重了,生命的紧

迫感一天比一天强烈。

开始重新评价自己的生活。如果有无法实现的愿望,无法完成的目标,就会反思,

修正,以获得现实和自我实现的平衡。

2上有老人的生养死葬,下有小的要成家立业,正是一生中负担最重的时候;人过四十气血渐衰,力不从心 ,又不得不咬牙硬撑瓦着腰干,但我们的职场对中年人并不友好。

3中年人婚姻危机,一般条件的家庭是:女性日益增长的生理心理需求和一般男性因工作生活压力大,力不从心不能满足女性需求的矛盾,女性在欲望的驱使下性格男性化,男性性格女性化,这时男性容易在外面寻找“母爱”柔情,女性在家吃不饱容易到外面打野食。

条件好的家庭,男女身体保养都很好,在老之前可能会有报复或补偿性的性行为。他们的心理容易是:在老之前如果不享受一下,就太亏待自己了;趁身体还行,把以前没有享受到的补偿过来,要不等老了身体不行了就都玩不动了。

调侃语“中年成功男人四大喜:升官发财死老婆”说的是又想各种玩,又怕引起婚变,影响家庭和事业。

4父母为儿女牵肠挂肚操碎心,子女不顺,他们比子女都急。

千万不要说不指望着孩子,就算是你真心不想拖累他们也不要那么说,人无负担

轻飘飘,你说不指望他也许他就真信了。

       第八章 不悔今生的老年期

最美不过夕阳红,六十岁左右以后的老年期处于退休阶段。自由了,基本上没有了太多的压力,最有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了,老两口可以旅旅游,下下棋,养养花,帮儿女带带孩子,想干嘛就干嘛,多年的孙子熬成爷,劳累了一辈子该享享福,逍遥自在一下了。

               1老年人的身体特点

在享受生活时,不可回避身体逐渐变得衰老:头发开始变白,脸上慢慢布满了皱纹,皮肤变皱变黑,对痛,痒很敏感,身体上的肉慢慢变得没有弹性开始松弛或僵硬,开始缩筋变矮,骨头开始变脆,牙齿开始松动掉落,吃东西也不好消化了,耳聋眼花,腿脚不灵便跑不动了,反应跟不上还记不住事了,更不好的是各种疾病开始找来了。

            

              2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老年的心理主要有:一,很强的危机感,怕老的不能动时受罪;二,不服老的要强,我不老,我还能做事,我不比年轻人差,为了自尊,坚守最后的倔强,让人看起来显得守旧;三,认识到年龄不饶人的放松妥协;四,深刻认识到自己老了,很需要关爱,变得更慈爱,有时还像个小孩那样的纯真调皮;五,无人陪伴无人理解的孤独,安;六,老来无依,恨天不收的无奈;七,夫妻互相帮扶,被子女照顾时温馨;八,不负今生的知足

           3老人心理的五个阶段

             1 怕老,不服老

这个阶段里的老人很可爱,他们认为自己还年轻,对变老很敏感,会经常的把白发拔下来或染黑,他们很注意保养身体,会尽可能的做一些保健,参加一些运动,吃一些营养品,努力抓住年轻的小尾巴。这时候他们最忌讳谁问他们的年龄了,谁说他们老了。他们会尽最大能力的表现自己,有时表现的还很夸张,干起活来比年轻人还猛,给别人也给自己证明自己还年轻。这种对年轻的依恋,往往造成真的还很年轻的假象,让老年人乐在其中。老人就不知道他们已经老了?他们比谁都清楚,只不过是不愿意接受变老,还想延迟衰老,想继续年轻。这种对年轻的留恋,对继续年轻的向往,使他们乐在其中只要父母做的不是很过分,没有给他们造成很大的负担,我们最好能尽量配合老人的表演。给父母以认可,您宝刀未老,您还年轻,您的身体比我们这些小辈还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您适当的休息一下,您不亏是老将出马,做的比我好多了……。老人得到了子女认可,心里会很舒坦:孩子很关心我,我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给孩子添麻烦;孩子都说我没有老,我还很厉害,我确实还没有老,确实很厉害。老人嘴上可能会说:“不行了,老了,你又在逗我了”之类的谦辞,或者亲切的笑骂孩子“你小子就嘴甜,我还不知道我什么样” ,“你小子不老实就用好嘴哄着我给你干活吧”之类的。父母高兴,儿女也高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

条件比较好,并且比较豁达的老人开始享受生活。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把他们养大了,现在他们都结婚有孩子了,我的任务也算完成了,难道非要我照顾他们一辈子?老两口开始重度蜜月期,一起出去游山玩水的旅旅游,一起逛街压马路,跳广场舞。老了,退休了,儿娶女嫁了,没有什么负担,接下来的时间是自己的。趁现在身体好,赶紧玩玩,算是给自己多年拼搏的犒赏,要是等身体不好了,想玩都没得玩了。

                  2开始服老

往往是因为一个小挫折,比如说手提肩扛吃不消了,给子女带小孩跑不快了等。这个时期他们开始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不再刻意表现了。老了就是老了,不服不行,不怕你不服,就怕你不行。身体情况在这放着,大家都能看的到,再刻意的装,也没有多大意思,万一有个好歹,自己受罪还给儿女惹麻烦。

这个时候的老人大多是话稠事多。他们害怕被冷落,特别喜欢说话,爱操心,爱“管闲事”。老人的心理是:我虽然老了,但还不是废人,我还有价值,我可以发挥余热。我有一辈的经验,我还可以给子女做些指导,让他们少走些弯路。重活做不来了,轻来轻去的小活还是不在话下的。在不少晚辈看来,这个时候的老人干活不干活是不打紧的,最让他们不高兴的是老人喜欢指指点点的说个没完。年轻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判断,都想独立自由,老人老了还打听那么多事操那么多心,说的话还不合子女的意。自己的亲人还好尊重他们不会轻易的表现出来不高兴,关系稍微有点疏远的就很容易表现出来不满。

年轻人会想,那些老人怎么那么八卦,控制欲怎么会那么强?爱管闲事爱操心,还说不到点上!我单身怎么了?我愿意单身,碍你们啥事了?你给我张罗对象经过我同意了吗?我就不想结婚?我没有钱啊!你催我结婚你给我拿钱啊?

老人因为身体原因做不了太多的事,空闲时间比较多;又害怕被人冷落,不想做个废人吃饭等死,想发挥余热,给晚辈以指导,让儿女迷途知返少走弯路;还有老人渴望被关爱,他们挂念儿女,操儿女的心也是想让儿女牵挂着他们。老人清楚自己一天不如一天了,养儿防老,用的着孩子的时候快要到了,不能让他们对自己不闻不顾,他们最好能心里有我,能经常陪陪我,和我聊聊天;可是年轻人都很忙,很累,做为父母也不好要求他们什么,只能把对儿女的期盼压抑到心底化为对儿女的行动,也就是老年人想让儿女做什么,就对儿女做什么。这种压抑的时间越长,程度越重,就越容易泛化,就是把原先对儿女的期盼,对儿女做的事转向更多的人。综上,话稠事多是老年人渴望被关注被关爱的一种表现。

             3 返老还童期

如果子女能看到并能及时满足老人的需求,老人很快就会进入第三个阶段:返老还童期。在这个时期老人基本上不会干多少活了,他们更慈爱,开始变得像孩子那样纯真,调皮。做为小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娘姥爷,老人很宠爱小孩子,经常带孩子玩,给孩子买各种东西,如果孩子的父母打骂孩子,老人还会很生气的袒护孩子,把隔辈亲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日常生活中,老人浑身散发着慈爱和满足,就像活菩萨,善良的没有一点点恶意,他不管和谁打交道都和颜悦色的带着微笑。他们会在自己的儿女面前像个孩子那样的撒娇,赌气,会搞一些恶作剧开一些玩笑让人感觉他们很调皮。

这个时候的老人无疑是最幸福的。子女就是他们的监护人,子女就像父母照顾孩子那样照顾他们,更难得可贵的是子女对他们还特别尊重,都是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老人的自恋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会经常感叹自己过上了神仙一样的日子。 

                4疾病缠身期

美好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老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渐渐的开始疾病缠身,越来越离不开人,可能还会卧床不起,那就更需要有专人照顾了。在这段时间里老人事事都要依靠人,不但受着疾病的折磨,还容易有拖累孩子的愧疚,最容易被心理问题困扰了。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好,儿女孝顺,经常和老人谈心,能无微不至的伺候老人,老人会很开心,很感激。就算老人心里有连累了孩子的想法,也不会压到心底,总会在和亲人聊天时说出来,儿女会很自然的宽慰老人:养儿防老,你养我的小,我养你的老。这才哪到哪,您对我们的恩情我们永远也还不清,我们伺候您是应该的,能够伺候您是俺们的福。老人听了心里面暖暖的,会开心的活下来,安心的养病,一家人都会很开心。家有老,如有宝,子女尽心尽力的伺候老人,让老人安度晚年,家里的小孩子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会了爱,懂得了感恩,以后也会像爸爸妈妈伺候爷爷奶奶姥娘姥爷那样伺候爸爸妈妈。

如果家庭条件不太好,儿女比较忙,或生活压力比较大,就可能会出现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情况。子女也知道伺候老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实在是因为各种局限性,伺候卧病在床的老人严重的影响了一家人的生活,有时候不免有怨气而腻烦。子女有情绪,就算不表现出来,老人也能够感受的到,觉得自己活着受罪,拖累的孩子也受罪,活着是个煎熬,只是盼望着早死;如果子女的怨气表现出来了。比如说照顾老人不上心,或态度不够好,老人心里有气,会喊人,会叫骂,并且骂起来特别难听,特别恶心,能把人骂哭的那种,脾气好的子女都是一边抹眼泪一边伺候老人,脾气不好的,当场就撂挑子走人跑出去哭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 老人不容易,躺在床上不自由,还要事事都要人伺候,心里很不舒服,总想把情绪发泄出来;子女天天伺候老人的吃喝拉撒睡,帮老人洗刷,又脏又累还休息不好,心里面也是厌烦。如果子女和老人有误会关系不好,就可能对老人记恨在心,迫于责任不得不伺候老人,心里面憋的火更大。这时候的父母和子女都需要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体会对方的不容易。子女伺候老人是义务,老人能体谅子女是亲情。如果双方都由着性子闹,老人发脾气叫骂,甚至绝食,子女被骂哭的头晕,可能就会身体不舒服了或一气之下不再照顾老人了,这样的话老人更受罪,子女也更生气。

           5去世前的回忆总结和安排

长期的卧病在床,老人们有了很充足的时间,他们回忆往事,开始做人生的总结。从眼前开始,慢慢的往前追溯,一直到很小的时候。多年前的细节历历在目,有很多情景反复在大脑中出现,或开心,或难过,或沉思,往往忽略了病痛的折磨一呆就是半天。初期还乐意和人分享以前的事,到后来没有了太多的气力张口说话,也就懒得说了。觉得自己都是快要死了的人了,很多事都看开了,看淡了,随他去吧,留着气力活几天。

到后来,感觉死亡离自己越来越近,把该想的事想的差不多了,就开始想着再安排一下后事。把亲人叫到身边,把该说的想说的再说一遍:嘱咐子女相亲相爱,和睦相处,自己死后怎么安葬,遗产怎么分配,还有对亲人的不舍。老人身体虚弱,说话很费力,说的也很慢。断断续续的把话说完,老人要休息很长时间。

该做的都做了,该说的也都说了,没有了遗憾和牵挂,心平气和的躺着。彻底放松了,从来没有过的惬意布满全身,眼皮慢慢沉重,呼吸也逐渐变慢。好像出现了幻觉,眼前一片光明,去世的亲人还有自己信奉的神灵在呼唤自己,迎接自己。看到久别的亲人心里那份激动,看到一直信奉的神灵那种虔诚,让人不由自主的飞了起来,向着那迎接的队伍飘去。耳边听到了子女的哭声,回头看看,不由得心中泛酸。想伸出手安慰一下孩子,试了几次都接触不到孩子。身体中好像还有一个自己,他努力的想抬起胳膊,无奈太过沉重,怎么也抬不起来。 想努力睁开双眼,也睁不开。身体已经不是自己的了,虽然能清清楚楚的感觉到儿女的哭声,却再也不能做出一点点让孩子感知到的反应。很无奈,也很不舍,一步三回头的跟着迎接的队伍飞上了天堂。

如果老人卧病在床的时候有不满,有恨意,他临终还没有吐出心中的那口怨气,他所想到的都是委屈都是怨恨,就算要走了也不愿善罢甘休。今生的债,来世清。带着执念,他会坠入轮回,开始新的征程。

或者,他心冷如水,恨透了这个世界,再也不想活在这个世上。终于解脱了,如果能自己做主,再也不来了。

为人子女,我们都不愿意老人抱恨而终。我们不愿意看到,身边没有亲人的老人,走路脚都抬不起来,一点一点的往前拖。也许那天他们没站稳,摔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也许他们一直劳累到死。他们的今天,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

             4 少年夫妻老来伴

少年夫妻老来伴,人老了,子女有他们自己的事情要做,也只有老伴最有时间陪自己了,两个人的感情也变得比以往更深厚。两个人身体相对好的照顾身体相对差的,风雨同舟,共度残年。有一个先去世时,另一个会很受打击,整个人都会衰老很多。如果子女没有及时的陪护安慰老人填补空缺,老人的心里,梦里都是已亡人,总担心阴阳相隔的爱人没有人照顾生活可怜,总挂念人鬼两别的夫妻没有人陪伴心生思念。甚至有时在梦里相见,都是嘱咐着对方想想办法把自己接走。

年轻时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凡事都可以自己抗。就算是离婚了一个人带着孩子忙得焦头烂额,也会害怕孩子受委屈而单身;就算是一直等不到理想中的那一位宁可高傲的单着也不将就。老了,就不一样了,就特别想要一个伴。儿女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陪自己,特别想要一个人陪自己说说话。自己有个感冒发烧不舒服的心理特别脆弱,很想有个知冷知暖的人照顾,就像小孩需要父母,老年人也已经不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了,老年人也特别需要一个伴。

           

          5黄昏恋,老年婚姻

 

黄昏恋,老年人再婚,是两个人能做个伴相互扶持,一般要求能聊的来,对方身体好,儿女支持,没有什么负担,最好能有一点经济收入,会照顾人。

有的单身老人尽管很需要一个老伴,但他各种怕,不愿意提出来。怕儿女反对,怕给家里添麻烦,怕人说三道四影响不好,还怕对不住已经去世的那位。老人总是想偎个人,既然不能找老伴,那只有和孩子们多亲近了。于是他没有了自己,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给了孩子,只是在夜深人静时,在一梦醒来,才有时间惆怅。年轻人需要的,年老人也同样需要,甚至更需要,老人会久久不能入睡。

民间传统中,夫妻一体,生同床,死同穴,黄泉路上不孤单。如果自己是离婚对方也再婚了或自己一直未婚,老了找个离了婚对方也再婚的伴,或者一直未婚的伴,活着是夫妻,死了还能陪坑埋在一起,算是生死夫妻,那自然是万幸了。未嫁女,光棍汉,横死,夭折,自杀人,祖宗不收,只能做孤魂野鬼受欺凌,不能进祖坟的。老了找个伴,有个陪坑的,黄泉路上不孤单,也有脸面见列祖列宗了,自然是一大幸事。

如果是丧偶,再找老伴心可能里就有阴影了。老人可能会觉得对不住去世的那位,人家只是去世了,又不是离婚。人家活着是咱家的人,死了是咱家的鬼, 人家还在那边等着咱呢,咱在这边再找一个算是怎么回事?等咱到了那边见到她还怎么说话?

正因为有这个心理的存在,老人再婚不领结婚证,只是在小范围内摆酒席的现象是很常见的。他们找的是临时搭帮过日子的老伴,不是生死夫妻;只是生活所迫的临时的互相扶持,并没有抛弃去世的那位,等死了,还是要和早走一步的爱人埋在一起的

                 6关爱老人的保姆

条件比较好的老人会找居家保姆,让保姆照顾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老人会觉得保姆地位低,有时候可能会提一些过分的要求,强迫保姆做一些事。出来做保姆的大多是穷人,可穷人也有尊严,有些事说出去自己也不光彩,只能选择辞工或压抑到心底忍辱负重。

人心里憋火是很难受的,总想找个机会把情绪发泄出来。当保姆忍耐到极限或者觉得报复的机会来了,就可能会做出一些雇主不想看到的事。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没有人天生低贱甘心被人欺凌。

所以,我们在请保姆时最好以平等的姿态,是尊重的“请”对方来做事雇主和保姆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的主仆关系,更不能强人所难,做人格侮辱强迫对方做分外之事。保姆帮助我们照料老人,是在“帮”我们,我们付给其报酬是我们以“感恩”的心,对保姆辛苦付出的认可。人心换人心,保姆得到尊重和认可后,就会以感恩的尽心尽力的伺候老人。

另一方面,家政公司也应该关心保姆的权益和身心健康,为自己的名声,也为促进雇主和保姆满意做出应有的贡献。家政公司如果能及时的了解保姆的工作情况,遇到的问题,及时的为保姆提供帮助,帮她们排忧解难做心理辅导,那保姆就不会有太大压力,就能愉快工作,关爱保姆就是关爱老人,就是关爱家政公司。

达到公司,保姆,雇主三方共赢的局面。

             7去世前不受罪

有很多老人,都幻想着自己如果不受罪,到时候能一下子死了那该多好。他们看到或听到某些老人没有一点征兆的吃着饭死了,看着电视死了,和人聊着天死了,打着牌死了,他们心里都特别羡慕。看人家多好,这是烧高香了,这是修来的福,一点都不受罪。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就不用怕,怕也没有用。提前做好安排,能在自己晚年想吃啥吃啥,想到哪玩到哪玩,过的开心如意,不浪费一点点生命,静等老天的安排。

有一些人,怕老得不能动时活受罪,就希望到病危的时候安乐死。目前在我们中国安乐死不合法,除了依法执行,任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就算是临危病人同意或要求的也不例外,所以没有人愿意帮助病人安乐死,只能是消极的不作为,就是坦然的什么都不必做的等死。

晚年幸福或心有牵挂的老人不舍得离开,怕到了那边日子没有在这边过的好,怕阴阳两隔只剩下了思念。知道死亡不可避免,个别胆小的老人会吓的睡不好觉,吃不好饭,亲人及时的开导后他们就会格外珍惜活着的日子,尽量争取不留下遗憾。

晚年越受罪的老人越不希望长寿,甚至有脾气上来的会咒骂自己为什么还不死,为什么阎王还不把自己收走,他们中的大多数相信一个人一生要享多少福,受多少罪,那是一个定数,如果这一辈子的罪没有受够,就选择逃避离开了人世,那就是欠了这辈子的债,那他在阴间或来生接着受罪,说不定还要连本带利的还,所以不到实在受不了还是很留恋这个世界的。只有在绝症晚期,继续医疗就是延长病人的痛苦,再也没有康复的希望的时候,老人也就不想医治继续痛苦了,只愿能平静下来,不太痛苦的离开。

      8去世的人已经走了,活着的要好好活着

少时夫妻老来伴,风雨同舟一辈子的老两口,他们深厚的感情是没有人可比的如果老伴刚去世,活着的那个是有很受打击的,她生活方式会有很大变化,就很需要心理援助。老人会不由自主的想老伴,想关于他们的点点滴滴,想他的好,担心他在那边过的不好,总想给他烧点东西过去,有时候在梦里相见,会哭湿枕头。在这个时期,儿女们最好能挤出时间带着孩子陪陪老人,和老人聊聊天,走的人已经走了,活着的人还要好好的活着,一家人热闹热闹,安排一些仪式,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

如果老人悲伤过度,会卧床不起,看到人就会说起关于老伴的事。她也知道人已经不在了,再想什么说什么都没有用,但她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这时候儿女尽量不要劝她想开些,从利益角度说再想他也没有什么用。女性,特别是老人,是很重感情,很感性的,老伴的离开让她不舍,不安。我们投入感情认真的倾听她们,适当的引出话题,我们会被感动的热泪盈眶,我们会变得和她一样深情。她感觉到了我们的真诚,会把我们当知心人,心里所有的情绪都可以表达出来了,然后心里才有空间,我们说的话她才能听到心里去。就算我们嘴笨我们都说不出,她也会好很多。听她讲,高兴着她的高兴,悲伤着她的悲伤,真诚的做她的知心人,懂她,理解她,也支持她,只要她高兴,就陪着她。她心里有空间了,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以己心度人心,咱们为他伤心难过,恋恋不舍,对方会怎么样?老伴如果泉下有知,他希望我们因为他的离开而不能开心的正常生活吗?你希望他在那边看到咱们这样他也跟着难受吗?咱在这边好好的,咱也希望他在那边好好的……

总结:

1老年人的五个心理阶段

1怕老不服老,不愿意接受变老,还想延迟衰老,想继续年轻。这种对年轻的留恋,对继续年轻的向往,使他们乐在其中只要父母做的不是很过分,没有给他们造成很大的负担,我们最好能尽量配合老人的表演

2服老,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不再刻意表现了,万一有个好歹,自己受罪还给儿女惹麻烦。他们害怕被冷落,特别喜欢说话,爱操心,爱“管闲事”。话稠事多是老年人渴望被关注被关爱的一种表现。

3返老还童,他们更慈爱,开始变得像孩子那样纯真,调皮。老人浑身散发着慈爱和满足,就像活菩萨,善良的没有一点点恶意。在自己的儿女面前像个孩子那样的撒娇,赌气,会搞一些恶作剧开一些玩笑让人感觉他们很调皮。这个时候的老人无疑是最幸福的。

4疾病缠身期,不但受着疾病的折磨,还容易有拖累孩子的愧疚,最容易被心理问题困扰了。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好,儿女孝顺,经常和老人谈心,能无微不至的伺候老人,老人会很开心,很感激。家庭条件不太好,儿女的比较忙,或生活压力比较大,就会出现久病床前无孝子,觉得自己活着受罪,拖累的孩子也受罪,活着是个煎熬,只是盼望着早死;如果子女的怨气表现出来了。比如说照顾老人不上心,或态度不够好,老人心里有气,会喊人,会叫骂。

5长期的卧病在床,老人们有了很充足的时间,他们回忆往事,开始做人生的总结然后安排一下后事。他们的今天,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

2少年夫妻老来伴,有一个先去世时,另一个会受很大打击,整个人都会衰老很多。如果子女没有及时的陪护安慰老人填补空缺,老人的心里,梦里都是已亡人。

年轻时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凡事都可以自己抗。年龄大了,老年人不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了,就像小孩需要父母,老年人也特别需要一个伴。

3黄昏恋,老年人再婚,是两个人能做个伴相互扶持,一般要求能聊的来,对方身体好,儿女支持,没有什么负担,最好能有一点经济收入,会照顾人。

年轻人需要的,年老人也同样需要,甚至更需要,老人也会久久焦灼的久久不能入睡。

民间传统中,夫妻一体,生同床,死同穴,黄泉路上不孤单。

如果是丧偶,再找老伴心可能里就有阴影了,他们找的是临时搭帮过日子的老伴,不是生死夫妻;只是生活所迫的临时的互相扶持,并没有抛弃去世的那位,等死了以后,还是要和早走一步的爱人埋在一起。

4一些老人会觉得保姆地位低,有时候可能会提一些过分的要求,强迫保姆做一些事。

当保姆忍耐到极限或者觉得报复的机会来了,就可能会做出一些雇主不想看到的事。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没有人天生低贱甘心被人欺凌。

尊重的“请”对方来做事,雇主和保姆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的主仆关系,更不能强人所难,做人格侮辱强迫对方做分外之事。保姆帮助我们照料老人,是在“帮”我们,我们付给其报酬是我们以“感恩”的心,对保姆辛苦付出的认可。人心换人心,保姆得到尊重和认可后,就会以感恩的尽心尽力的伺候老人。

家政公司也应该关心保姆的权益和身心健康,为自己的名声,也为促进雇主和保姆满意做出应有的贡献关爱保姆就是关爱老人,就是关爱家政公司。

5有很多老人,都幻想着自己如果不受罪,到时候能一下子死了那该多好。

目前在我们中国安乐死不合法,只能是消极的不作为,就是坦然的什么都不必做的等死。晚年幸福或心有牵挂的老人不舍得离开,晚年越受罪的老人越不希望长寿。

6少时夫妻老来伴,风雨同舟一辈子的老两口,他们深厚的感情是没有人可比的如果老伴刚去世,活着的那个是有很受打击的,她生活方式会有很大变化,就很需要心理援助。

儿女们最好能挤出时间带着孩子陪陪老人,和老人聊聊天,走的人已经走了,活着的人还要好好的活着,一家人热闹热闹,安排一些仪式,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

如果老人悲伤过度,会卧床不起,她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看到人就会说起关于老伴的事。我们投入感情认真的倾听她们,适当的引出话题,所有的情绪都可以表达出来了,然后心里才有空间,我们说的话她才能听到心里。

            后记

专注才能专业,既然选择了做心理咨询,我就要以慈悲心,坚持下去,全心全意的做心理咨询。

少子无良师是人生的一大悲,我非常幸运的遇到了很多好老师。在这里我特别感谢初中的班主任张海亮张老师,感谢他让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是九六年,我正上初二,张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提到一些心理知识,比如思维定势;比如善如登恶如崩,学习如负重登山,只管攀登莫问高;比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张老师的这些教诲让我感触很深,让我一直很佩服他。感谢张老师,感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感谢所有教书育人的老师和家长,有你们辛勤的付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有希望。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对于自己的碌碌无为一事无成,我非常惭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然有很多时候我无能为力,就算再重复一百遍都是无法改变,但也有一些时间,局限于我当时的认知,我做的不好,以至于到现在还一事无成。

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我浪费了生命,虚度了年华,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是个人生悲剧,希望读者朋友们以我为鉴,能知天重命,少走弯路。那时我虽然不甘心,可也没有办法,直到一八年在手机上看到了心理咨询师报名培训考试。因为一直喜欢心理,有一点基础,所以在电器厂做普工的我敢大着胆子报名咨询,在业余时间看教材,看老师的讲课视频。

非常感谢一步教育把我领进了门,一九年四月我到济南参加考试,五月领取了ACI证。有很多国家二三级证的很歧视这个证,说它水。子不嫌母丑,我对比了一下,ACI的教材,考试题和国家二三级的差不多,另外ACI还有几个系列的心理咨询的实务视频课程,认真的学,行业入门,是可以的了。

心理咨询,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只是有个证,几乎没有什么用,还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思考,学习。我到了一些地方,和不少心理老师交流,有不少国家二三级证的也没有能力做心理咨询,据说有百分之八十的二三级证没有从事心理咨询相关行业。为考证而考证没有意义,因为证的不同而歧视排斥也大可不必,只要有真才实学,只要能帮助到求助者,能为社会做贡献,都应该是值得尊重和认可的。

国内心理咨询行业包括情感公司在内可以说是百花齐放,鱼龙混杂。但每个模式都有他存在的必要和意义,做为底层的心师,不能和知名的大咖比,也不能和情感公司比,他们的营销方式,他们的知名度,那都是消耗了很多心血,消耗了很多资源才得到的。我在山东东明的农村精耕细作,靠口碑,靠写书来谋生存,求发展。

感谢各位读者朋友的支持,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欢迎能和我交流,咱们一起探讨,共同进步。地址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沿河路东段东袁旗营村。     

期待着下一本书《常见的心理问题》

                          袁海峰

                    202069日于山东东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关口才妙招
学会哄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智慧
市民礼仪之家庭关系
你不是父母永远的孩子
你知道幸福婚姻与不幸福婚姻的差别吗?---是否达成三项心理任务是关键
永远不要伺候老人而拖垮了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