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孩子,需要用好这3面镜子
userphoto

2023.10.11 北京

关注



进化妈说:用放大镜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给孩子种下自信的种子;用平面镜处理孩子问题,孩子获得尊重平等的小芽;用望远镜看孩子的未来,给孩子播下希望的种子。


作者:王闻溪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这就是教育中的“镜子效应”,父母言行举止,都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同样,父母的教育方法会从孩子身上折射出来,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教育孩子时,学会运用好这3面镜子,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

生活中,父母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当你批评孩子写字龙飞凤舞时,他的字会越来越潦草;

当你责备孩子计算不细心时,错题会愈发频繁;

而当你表扬孩子懂礼貌时,孩子就会逢人打招呼;

当你夸他拖地板干净时,孩子恨不得每日拖十次......

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言:“家长只盯着孩子的缺点的做法就像一个蹩脚的匠人,这样永远也无法造出完美的瓷器。”

对任何孩子来说,往往你表扬得越多,优点会越多;训斥越多,毛病会越多。

用放大镜去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孩子会变得更加优秀。

在《爱的管教》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赵菲的父母对她非常地严格,极少夸奖女儿,一开口就是她满身的缺点。

结果,赵菲越来越惧怕父母,发生什么事也不敢跟父母说。

考试时,提心吊胆,担心考砸;生活中,越来越沉默寡言。

看到郁郁寡欢的女儿,母亲意识到自己做法需要改善。

庆幸的是,母亲看到一本教育书后,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态度,细心观察女儿言谈举止,居然发现满身毛病的女儿有这么多优点。

比如,动手能力比别的孩子强;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很整洁;做事有条理,很认真;学习很专心......         

有次看到女儿有篇作文写得不错,她在旁边写道,“用词恰当、文采飞扬,相信你会越来越出色”;

看到赵菲把晒好的衣服叠好放在衣橱,她满心欢喜搂住女儿说:“你真是我贴心小棉袄,我好高兴呀!”

......

赵菲看到父母的变化后,那颗紧绷的心放松了下来,话多了,那洋溢的笑容也回来了。

研究表明,在频繁被否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我肯定感会降低,而在频繁被认可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我肯定感就会升高。

自我肯定感高的孩子,幸福感和学习能力会更胜一筹。

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不仅能够增加孩子自信心,而且还能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用平面镜看待孩子的问题

一个天生痴呆的小卡尔,却被父亲卡尔威特教育成天才,八九岁能精通6种语言,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

其中的秘诀是什么?

卡尔威特讲了一件儿子小时候发生的事,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秘籍。

有次,小卡尔坐在沙发上,捧着书本,很久却没有翻动一页,只是坐在那里发呆。

卡尔威特没有立马责备“你这小混蛋,你在看个什么”而是等小卡尔休息时,温柔地说:“你一直对学习很感兴趣。今天为什么走神了?发生了什么,宝贝?”

这样一问,才了解到卡尔走神的原因。

他疑惑地说:“学习木匠可以做家具和建造房屋;学铁匠可以制造炊具和农具,我学了那么多的语言和诗歌,能做什么呀?”

对儿子倾注无限汗水和期望的老父亲,没有像很多父母那样想:“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简直不求上进,甘愿去做那些靠体力吃饭的粗人,我简直白教了。”

而是感到很喜悦,因为他觉得卡尔开始懂得思考,更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

他耐心地跟小卡尔说:

“如果起码的对力学的理解,怎么会知道一座房屋需要多大的木材去支撑它呢?

没有数学,怎么计算需要多少材料?

没有审美知识,怎么能建造出漂亮的房屋呢?

没有知识作为基础,他只能天天面对木头发呆,恐怕他自己也会变成一块木头呢?”

卡尔听后,“哧哧”地笑出声来,才明白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也更加爱上了学习。

面对孩子的问题,卡尔威特没有因为自己多一些人生的历练,去批评指责小卡尔,而是尊重孩子,耐心地引导。

周国平说:“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孩子。”

当孩子出现问题也一样,不夸大不缩小,了解情况后,尊重、平等地对待孩子。

用望远镜看孩子的前途

在鸡娃洪流中,我们会迫不得已被洪流推着前进。

“有个好成绩,就能读好大学,读了好大学,就有好工作。”

所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我们甚至有时杀鸡取卵,拔苗助长。

当孩子出现一点问题时,父母就会焦虑万分;当孩子成绩下降几分时,父母就愁白了头。

而梁启超的做法正好相反。

女儿梁思庄去国外求学,梁启超写信道: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即使面对考试不及格,他也很坦然。

“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要着急。”

“我对于你们的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相对于眼前成绩,梁启超更看重的是孩子道德品质的修养。

更注重孩子们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希望孩子们无论遇到任何困难,能够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敢不惧的精神。

正是梁启超以未来的视角来看待孩子发展,九个儿女个个德才兼备,成为杰出的人才。

成长路上,父母卸下焦虑的心,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孩子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

1、关注孩子的优势

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多元智能中提出,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有自己的优势智能。

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有的数学好,有的语言表达强,有的运动能力强......而不能用流水线的标准去强求他们。

去发现孩子的优势,而不是用放大镜夸劣势。

2、区分成功与成长

孩子如一株小树苗,处于成长期阶段。然而,很多父母只关注所谓的'成功’,把考一百分,班级的第一名看作成功,这是错误的。

父母应该把注意力多放在孩子的成长上:

今天孩子比昨天进步了一点点;

今天的孩子学会了洗碗;

今天的孩子没有父母叫就起床了......

不要一味地追求眼前的“成功”,放弃成长的脚步。

与其聚焦眼前的焦虑,不如用望远镜看得长远,谋求未来。


很喜欢莫言的一句话:孩子的优秀,都渗透父母的汗水。

父母才是孩子的真正起跑线。

用放大镜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给孩子种下自信的种子;

用平面镜处理孩子问题,孩子获得尊重平等的小芽;

用望远镜看孩子的未来,给孩子播下希望的种子。

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是教师】好老师必备的五面“镜子”,你有几面?
白老师语丝1755:看学生要用到五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境、平面镜、三棱镜
教育就是,用放大镜找优点,用望远镜看未来
家长课堂:教育孩子要用好“五面镜子”
教育孩子要用好五面镜子!
普通父母与智慧父母(放大镜与望远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