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像话”的中国父母 | 爸妈内参

作者:杨晓玲(爸妈内参主笔)

孩子教育到底要注意什么?看看苏心老师的管孩子要趁早

最近看到一些现象,我心难受。感到很焦心,却无处安放。 

有一些十几岁的高中生,在一个重点中学上着学,享受着这个地方的最好的教育资源,但我却看不到一个重点中学学生应有的求学者的样子。

他们没到下课时间就心烦意躁,想着各种办法逃学。他们身上有种戾气,学校的规则,老师的道理是顺不掉他们身上的戾气的。

 想起最近看的董仲蠡老师的演讲《教育的意义》的视频,董老师的演讲震撼了我。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呢?

也许不只是社会、家长,就连教育工作者也没真正弄明白教育是什么。 

《中庸》里有这么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说的是:上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本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引导孩子遵循本性,活出他自己该有的样子。 法国哲学家卢梭在孩子的教育上,主张“无为而教”。

顺其自然,做到不教而教,引导孩子活出他本该的样子。古之人早就倡导这最人性最本质的教育理念:顺应天性,无为而教。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秉性、天赋,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如果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约束修整孩子,孩子自己独有的东西就会被压制。

无为而教就是顺应孩子的天性,遵循其成长规律,这样孩子的灵性就会激发。而我们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是没有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意识的。

 那些高中生的戾气是怎么形成的?这是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其实中国很多家庭是没有“家庭教育”这一行为的。

很多家长只负责把孩子生下来,然后把其扔给老人,就外出工作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没有父母的“育”的。 担负起育人责任的除了学校外,家长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最关键的扶持者,引路人。

但令人忧心的是,我们中国的家长,大部分是不及格的家长。他们只有生儿,养儿的思想,却少有育儿的意识与知识。

家长没有育儿意识与知识,有多大的危害,也许少有人去反思过。下面我呈现几个案例。


 我是高中学校的女生辅导员。最近接到很多单问题学生的案例。一女生,哭得竭斯底里,情绪极其不稳定,吓坏了班主任与年级部相关领导。原因是她觉得她妈妈一定会抛弃她,最后求助于其班主任。

父母该有多忽略孩子,才会导致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有这样深深的不安之感啊! 以我的判断,学生之所有这样的情绪呈现,家庭肯定是出现了问题。

果不其然,父母离异,父亲已另组家庭,母亲也有男朋友,正准备结婚。她到她母亲家时,母亲常说些嫌弃她的话。如掉头发,不讲卫生诸如此类的话。

 我听了这些情况,心里特别的怜惜她。这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父母各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也许从来没想过自己的行为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他们以为把她养大就好了,至于心理健康估计是从来不关注的。

如果有关注,孩子就不会有这样严重的心理阴影了。 父母离婚,肯定对孩子有影响。

但如果他们想到他们还是父母的角色,就会想着理性处理好离婚事异,同时能想到要怎样向孩子表达他们的爱,尽量把伤害减到最低,我相信孩子会理解并坦然接受的。

可惜的是, 中国式的离婚大多是闹到你死我活的。孩子的事就无暇顾及了。 说到底,其父母还是没有育儿的意识与知识。

育儿,除了让其身体长大之外,还要让其“成人”。成人,心理的健康成长是核心。有了育儿意识,就会不断学习育儿的知识。

没有人天生会当父母的。高学历的父母不代表其就一定有育儿意识,没念过什么书的人也能有超前的育儿意识。

 还有一个女生,说自己有脚臭味,于是怀疑同学朋友,甚至是路人都嫌弃她,会对对窃窃私语。她开始失眠,并无法专心学习,造致成绩下降。

成绩下降,于是学习压力又增大,情绪不稳,常常关起宿舍门、厕所门哭泣,又引起与同学间的矛盾,反过来又加剧情绪的不稳。

这负面情绪是连锁反应。 心理老师说她是极度自卑引起的极度敏感。于是从家庭入手,发现其是家里最小的,父母和哥哥们都很爱她,对她很好,家境也富裕。这就难以理解了,为什么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会让她有如此自卑的心理呢?

后来深入了解,才得知这女生是养女,她一直不知,近几年听来了这一消息。 估计她这样的异常表现很早就有,只是又被父母忽略了,才导致她今天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个例子又印证了,养育孩子只有养,没有育的思想意识是可怕。 

想起《中国新歌声》那英队的李佩玲,她也是一个被领养的孩子。但我们从她身上看到的是一个健康、乐观、自信,对养父母充满爱的女孩。

她的人生经历是残缺的,但她的爱是满的。她的养父母是优秀的父母。 

看到一本权威杂志,上面有一篇调查报告。讲的是广东某中学组织学生到澳大利亚进行夏令营活动。偶遇同去夏令营的日本学生。两相pk,真是相形见绌。而最显著问题的是两国父母的育儿意识的差异。 


一些小细节足以见育儿格局的差异。例如日本父母教导孩子到别人家暂住,要遵守对方的生活习惯,不可随意更换住家,住到别人家要主动帮忙干活。而中国父母给孩子的意识是,这是我们花钱的活动,有什么不满意的,就换住家。 

结果,被投诉最多的是中国学生,说他们不懂礼貌,不遵守他们作息与生活习惯的规矩,动不动投诉并更换住户人家。

可笑的是,其中一个家长接到孩子吃不好,住不好的电话后,马上挂电话给相关负责人质问为什么不给孩子吃好,并要求马上给孩子换住的地方。 

日本父母会让其孩子带着礼物与感谢信到寄宿人家,感谢他们对孩子的照顾。打电话给孩子时也会问候房东。而中国父母只是让学生把礼物带到,除此,再没有更多的情感交流。

父母是孩子的引导人,父母思想、行为深深影响着孩子。 

中国父母在夏令营活动期间常干涉活动,关心最多的是孩子有否吃好住好。日本父母完全放手,他们关注的是孩子有没给对方添麻烦。

别人育儿的理念把我们甩出一条街的距离了,而我国的家长还多是只停留在养儿的层面上。 我们的生活好过了,孩子有更充裕的物质生活。

但中国大多家长养育孩子,思想还是停滞在给他们更好的物质生活上。认为让孩子吃好穿好住好,把他们养大就够了。他们没有意识“成人”的含义是,除了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外,更应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真正拥有做人的能力!

作者简介:杨晓玲,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一个孩子的妈妈,一个高中语文老师,有着敏感而又细腻的心,喜欢写生活感受。常常在生活中发现美与丑,却坚信美好长存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会立界限的父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 爸妈精选
三岁看大,爸妈不会教,怪谁?
孩子成长各阶段父母必做的一件事
孩子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家长怎么办?
家长的教育意识
这3点一定要教给孩子,家长重复的越多,孩子越有出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