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延安杯”第六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拜谒梵净山|张学东
拜谒梵净山

张学东

  
梵净山,一直以来,在我心中萦绕着极其神秘的色彩,由此心向往之。撩拨起我对梵净山无限向往和浓厚兴趣的,是上个世纪末读到的一部小说《灵山》。《灵山》是法国华裔作家高行健创作的长篇小说。高行健凭借该小说获得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因为《灵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名声大噪中,灵山成了众多人追寻的一座现实中的大山。有人说,梵净山就是高行健小说中的灵山,小说中描写的许多场景和风俗,隐隐约约有梵净山的影子。
空灵的境界,隐喻的目标指向梵净山!更何况,梵净山还是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与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齐名的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如此,梵净山不仅成了虔诚信徒千里迢迢而来顶礼膜拜的庄严佛地,更是吸引人们前来探究神秘多姿的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座圣山。
据资料介绍,武陵山脉主峰在梵净山,梵净山为周边区域拔地而起的最高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翻山越岭在此交汇。蒸腾的气流转化为充沛的降水,梵净山年降水量高达1100-2600毫米。是上天的垂爱青睐吧,丰沛的降水造就了这一佛门胜地的万物生长、万年永续,报春花属、龙胆属、吊钟花属、马先蒿属等众多有着上千万年历史的生物,得以延续生命,成为6000多种动植物生存、繁衍、演化的场所。这里有全球亚热带地区最大的连续分布的水青冈林,有树龄超过600年的古茶树,有全球最高大的紫薇树,也有喜欢在地上、悬崖上活动的藏酋猴,黑叶猴,生活在小溪、阴河和深水潭中的大鲵,还有237种明星鸟类,红腹角雉,红腹锦鸡,冠鱼狗,白领凤鹛……梵净山,以其得天独厚的仁爱宅心,聚集万千生灵,激荡生命的欢歌。
经过四个小时穿越绵密林莽艰难的攀爬,我们终于到达山顶索道站,登上了山顶,此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绝对是惊亮眼眸、震撼心灵的高山奇景!整个梵净山的景观以山顶索道站为界限,下半部分是浩瀚苍碧的林莽,让我们感受的是圣山对蓬勃生命的包容和滋养,而上半部分则是巍峨峥嵘的万古风姿,奇峰突兀,悬崖绝壁,特立高耸于四周苍莽逶迤的山岭之上。

我正凝目仰望之时,一股拥挤的人流把我推向了前方的一座观景台。随着人们在阵阵惊叹声中抬手遥指的方向,我便遥见左前方一座孤峰耸峙,直陡百米之上,尽皆深黑岩层,不着一木,悬崖斧削,嶙峋陡峭,挺凸于绵延的山脉之上,背衬霭霭青天,气势雄峻壮阔。山顶隐然有古寺,云袅雾绕,恍若有天界梵音,飘飘杳杳,萦绕与心。
这就是红云金顶,因其晨昏之时,常有红云瑞气环绕,故名。山顶祥云袅绕的古寺,是弥勒佛祖诵经、礼拜、修道的道场。梵净山,弥勒道场,佛教名山,自有它深厚的佛学底蕴和渊源,成为众望所归、顶礼膜拜的佛门圣地。据梵净山金顶山体上明万历四十六年《欶赐重建梵净山金顶序》碑文序文称:“黔中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天下众名岳之宗也……盖自开辟起劲,海内信奉而奔趋,不啻若云而若水,王公大人之饮于道府。”梵净山被明朝皇家尊其为“天下名岳之宗”,为中国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佛道场。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为苍茫的大山披上一层肃穆而神奇的色彩。

红云金顶,在不断袅绕变幻的烟霭雾岚中,益发显得挺直高耸,险峻巍峨。顶峰之上缥缈云端的庙宇飞檐,与天相接,肃穆庄重,隐隐然有梵音佛乐从天外飘洒而来,注入一个个不远千万里奔赴而来拜谒匍匐的心灵。我被震撼了!当我静定遥望之时,细看在红云金顶直陡的山体间缠绕一线,蠕蠕而动,那是一拨拨坚忍不拔不畏艰险向红云金顶奋力攀爬而上的游客信众们。
我夹杂在奋力攀爬的人流中,感受到一生中游览名山大川最险峻的惊心动魄。一条逼仄的石径,蜿蜒缠绕在悬崖峭壁间,从岩层上开凿的一级级石梯,历经岁月的磨砺和游人信众的踩踏,黝黑光亮,尽显古老沧桑。在接近九十度的悬垂陡崖上开凿的一段石梯,我一手拽紧护栏铁链,一手抓扣上面石阶棱沿,战战兢兢缓慢匍匐攀爬而上。
金顶之上,又是鬼斧神工的惊天之作!这是红云金顶,乃至整个梵净山最震撼世人的佛境梵界!开山裂缝,天光隐隐,两座垂直的山体夹峙间,横亘一条深约90米、最狭窄处不足1米的幽深峡谷,称为“金刀峡”,仅能一人通过。梵净山是弥勒道场,千百年来流传关于红云金顶的一则典故,印证其佛教渊源。相传在释加牟尼涅盘之际,“大地震动、天鼓自鸣,四大海水波浪翻倒,须弥山自然倾摇,狂风奋发,林木摧折,萧索枯悴,骇异于常”(《涅盘经》)。此时与须弥山神灵相通的梵净山山峰之巅的金顶,直入虚空,泪如雨下,地动山摇,一声巨响,庞大的金顶刹那间一分为二,峡沟之中爆出一束金光冲入云宵,光华灿烂,辉映天地。

后来,有醍醐灌顶的佛家弟子不畏艰险爬上金顶,只听梵音缭绕,隔着峡沟看见一高僧端坐在金顶另一端,其左手执一莲花,右手示指天空。这高僧通体光明,金灿耀目。但佛家弟子却猜不透他是如何上此绝顶的。佛家弟子便化缘在这峡沟之上架了一座天桥。当佛家弟子从天桥上过去时,这高僧早已无踪无影。弟子们四处打量,只见那高僧又端坐在遥遥相望的另一山峰之上,眼见得高僧身体不断胀大,继而变成一巨大石像。佛家弟子顿时感悟这是弥勒现世。惊呼之际,弟子们合十跪拜,虔心礼佛。于是,佛家弟子在其金顶端坐之处修建弥勒殿,供奉弥勒佛。
   横跨天桥的另一座山体上,佛家弟子们后来又修建了释迦殿。按照佛经解释,梵净山与须弥山有通灵感应,正应了释迦牟尼在涅盘前对其弟子阿难所说:“你在这两棵树下为如来铺置一个床座,使头向北,面向西,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法当在北方长久地流传保持下去(《游行经》)。中华古国正处印度以北,由此释迦牟尼涅盘后佛法首传于中国,再后中国便佛法盛传,成了佛教大国。梵净山地处中华大地内陆的中心地带,有如此感应,正是佛法不可思议之处。红云金顶之上,天桥两侧,分别供奉释迦佛和弥勒佛。这也是梵净山自释迦佛涅盘后能成为弥勒道场的缘起。而在与红云金顶遥遥相望的老金顶上,建有燃灯殿,供奉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燃灯古佛。
   梵净山自成为弥勒道场以后,人们便把过去佛燃灯古佛、现世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三世佛祖定在一山,将众生三世因果联为一体,这从梵净山佛事布局上可知端倪。在梵净山山麓塑有燃灯古佛、释迦现在佛、弥勒未来佛三尊佛像。寓意朝拜梵净山从起步登山之际,即是告别以往,反省过去,登山必须立意生在当下,坚定信念,把握自身,一步一步自己救度自己,山路之艰难更显娑婆世界多苦多难,而登临金顶后,将会在弥勒佛祖的佑护下,遥望光明的未来。 
此时,我站在天桥上,云雾弥漫,天空深邃,从释迦殿、弥勒殿不时传来一阵阵悠扬的钟罄梵音,让人悟觉天地之澄澈、心境之冲和、人生之自如。
梵净山,神秘的梵天净土啊!

作者简介

张学东,男,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第一主席,供于高广旅局,已公出版散文集《在家》、《方水土》、《且行且歌》、《景在方》两届翰笙文艺奖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拜谒梵净山》 下集 作者:张学东
刘畅觉:梵净山/身高万仞、磅礴七百余里/自古被佛家辟为“弥勒道场”
黔行之旅(十)—佛教圣地梵净山
梵净山:山灵神明的弥勒道场
梵天净土,通往佛国的天空之城
去梵净山看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