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SinoBBD挺进硅谷 一次跨越,三重胜利

2009年的9月,美国《时代周刊》用“China's Moment”的封面,展示了中国的崛起。文章称:“中国的力量将上扬,这已既成事实,中国只会和平崛起,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并不夸张。”


不可否认,这是在2008年之后,中国通过北京奥运会留给世界更清晰的印象。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科技发展与美国仍然有较大的距离,中国的科技力量随着互联网公司的崛起,在国际舞台开始崭露头角,但显然真正有能力布局海外的中国科技公司,仍在少数。

走出国门,甚至进军北美,挺进硅谷,这是与全球最顶尖的科技公司直接交锋的战场,也是中国科技力量的试金石。所以,SinoBBD的首个海外子公司,就选在了硅谷。


在美国时间2017年1月11日,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SinoBBD)北美子公司,正式在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市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落地。我们知道,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的使命是,在全球范围内打造拥有自主产权的分布式、全互联数据中心集群网络。而落户硅谷,不仅是一次跨越,其背后更有三重胜利。

第一重:大数据全球化的“中国速度”

我们都有类似的感受,最近10年的科技发展是爆发式的速度。时代的更迭变得越来越快,一个新的科技公司和时代的崛起,会迅速发生颠覆性的蝴蝶效应。比如苹果推出了iPhone,创造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直接对曾经通信领域的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索爱等一大批公司产生了淘汰。

而一些基础科技的崛起,带来的变革就更为惊人。比如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开创了工业时代,让欧洲成为了那个时代世界的中心。而云计算和大数据,则是决定工业4.0时代的基础设施,就像是水和电,谁能够抢先布局,谁就掌握了时代的先机。

平心而论,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所做的工作并不是最早的,比如打造第三方公立大数据中心集群,再比如IDC/DC、CDN及云计算。但是,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的拓展速度绝对是最快的。

从2015年12月18日,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宣布成立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时算起。这家公司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国内的基本布局。比如,在贵阳,依托于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十三五”期间的大数据发展战略,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规划建设占地300余亩的乾鸣国际信息产业园;在承德,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在承德建设德鸣大数据产业园项目于2016年初正式破土动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工程进展。

毫不夸张的说,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在国内成长的速度是惊人的快。而作为一个从成立第一天就拥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在世界各地进行快速布局才是公司的终极梦想。所以,早在2016年5月,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就已经确定了成立美国子公司的计划。而这一次的正式落户硅谷,则成为了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迈向全球化的第一步。

为什么说这是“中国速度”?中国的很多传统科技公司在进军美国的历程中遭遇了重重阻隔,甚至通过并购才实现了落地美国。中国的云计算公司,比如成立于2009年的阿里云,在2015年正式进军美国,用时6年。而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从公司成立到挺进硅谷,仅用时一年,这项纪录在未来也很难有机会被打破。


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高守良

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高守良指出,“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北美子公司在世界科技创新的最前沿硅谷举行开业盛典,是集团在美国开展业务的新起点,标志着集团的大数据业务开始踏上了国际化的新征程,也是集团迎合经济全球化、加快国际化布局的重要一步。”

第二重:从全国一体化到全球一体化的“中国厚度”

一直有大数据国家队之称的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之所以可以如此快的速度布局全球市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国内的厚度,足以支撑公司在海外的业务拓展。

正如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CTO王帅宇所说,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集团成立一年来全力打造包括数据中心、互联网交换中心、CDN、传输、云计算及安全等在内的一站式平台体系,并围绕“3+10+X”的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了拥有自主产权的分布式、全互联数据中心集群网络,完成了全国布局轮廓。

回顾这一年,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打下的雄厚基础。可以很清晰的从几个层面看到公司的成长逻辑。

第一,国家政策的支持。在互联网时代,国家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将要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主席也做了关于“建设全国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的重要指示。可见,“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不仅为中国的大数据产业升级,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也是国家安全的有力保证。

所以,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正从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支撑,步入到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的落地阶段,并开始将全国一体化的大数据,升格为全球一体化的大数据。

第二,时代对大数据的呼唤。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达到约767亿元。根据贵阳大数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将会达到8229亿元。大数据行业增长的逻辑主要有:数据量大幅度增加;大数据应用得到认可。根据早前IDC的预测,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超过40ZB(1ZB相当于343.6亿部32GB智能手机的存储容量),这一数据量将是2011年的22倍。另外,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增加,互联网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等,也增加了数据的提供和应用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数据正在成为一种生产资料,成为一种稀有资产和新兴产业。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都会产生有价值的数据,而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挖掘和人工智能则会创造意想不到的价值和财富。

第三,国内布局和技术体系的成熟。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将IDC/DC、CDN及云计算作为重点领域,以跨越创新的思维研发核心产品,借助最新的技术、管理、流程与标准,构建面向未来IT新形态的数据中心。

从数据中心的业务看,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已在承德、贵阳等地投建了A级绿色数据中心,通过托管、股权合作、独栋购买、分层销售、单机柜租赁、买断等合作方式,为客户提供专业化、高端化、一体化、定制化的优质服务。

从CDN的业务看,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以极致思维打造拥有完整链条能力的CDN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布局500+CDN节点,实现网络、业务质量可视与智能调度响应。

从行业角度看,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凭借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发力“行业云”,聚焦垂直领域,并针对当前信息“碎片化”的现状,深耕“企业云”领域,挖掘蓝海市场,以全面的金融、医疗、教育、政务、商务、农业等云解决方案帮助政企用户整合数据,加速转型。

可见,正是技术体系和国内布局的成熟,形成了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独特的“中国厚度”,并以此作为支撑,换来了布局海外市场的速度。而在速度和厚度之上,还有更深一个层次的态度。

第三种:数据无国界的“中国态度”

事实上,互联网的时代告诉我们,互联网没有国界。在其背后,则是支撑了互联网的科技无国界。更深一个层次,就是数据无国界。

通过数据的联接,中国的优秀企业可以加速海外业务落地,国外的优秀企业进入中国新兴市场,实现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这才是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真正的“态度”。作为一座数据之桥,对接国内外的企业,加速经济往来,让数据产生实际的价值。

正如高守良所说,“我们将以支持中国互联网企业国际业务发展为目标,服务对中国本土市场感兴趣的海外企业,提供数据中心托管、内容分发网络、云计算云存储、业务落地咨询、资源合作对接等服务,为国内外用户架设沟通互联、产业协同、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桥梁。”

进一步的看,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北美子公司的正式成立,只是构建全球业务生态圈的第一步,当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将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全球,包括欧洲、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地,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还将充分释放“全球一体化”能量。

在我看来,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所代表的正是中国科技企业的态度,我们也能够通过技术的输出带动本地化的生态,向全球繁殖,同时拉动国内外的经济增长。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科技领事蒋玉宏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科技领事蒋玉宏也提到,“希望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北美分公司充分整合中美两边的优势创新资源,快速融入硅谷多元化的创新生态系统,走本土化、国际化发展道路,带动集团公司整体业务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同时也与在硅谷的其他中资企业一起,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做出积极贡献。”

总体而言,时代周刊认为21世纪是中国时刻,并非毫无根据。从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所表现出来的中国速度,中国厚度,和中国态度,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科技产业崛起这是一个由1到100的过程。随着全球大数据生态的做大做强,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通过数据价值服务于全球的企业用户,来创造全新的竞争力。

文/郑凯

科技正能量,推动新科技

合作请联系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大数据管理平台研发完成走向商用
容纳50万台服务器!探秘中国最大的第三方大数据中心!
大数据一体化:迈向人工智能的“必由之路”
【AT】产业引领的科技城一体化设计实践(by 查金荣)
赵老哥买入1.4亿!章盟主爆买4.4亿!真猛!
2016硅谷高创会(北京)暨全球产业互联网大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