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提高认识,使语文课堂更连贯

提高认识,使语文课堂更连贯

昨天在某名师成长大讲堂在线直播课堂谈我的语文教学设计观,谈到语文课堂需要需要将语文教学内容组合得很连贯的观点,感觉还没有讲透,所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在累赘几句。

课堂历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交往的过程,是用人的语言、文本的语言、人的身体、以及一些其它象征符号展示语言、演绎语言、操练语言最终孩子能够在语言中获得启发,并且因为这启发而学会使用语言的过程。

所以,一堂课的连贯性,并不仅仅是设计了巧妙的过渡语,使每一个教学环节联结得很自然的问题。而是每一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配合,以使得孩子们获得情感、意志或者品质的提升,并且感到了某种语言体验的问题。而且,我还要进一步说,情感和语言体验应该是合体的,是一直处于增进状态的。这种增进状态,我认为,就是在文本语言中获得某种认识的提高。

比如,我举例说到《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若是我们仅仅从小说的环境、人物性格和情节的角度设计,某一个环节梳理情节,某一个环节体悟人物性格,某一个环节感受人物和情节共在的环境。以上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使孩子感受到小说的文体特点。但是,若要让整堂课很连贯,将这三个环节组合起来,必得让孩子产生一个认识的升华。我说,这个认识的升华应该是,战争是会改变了人性的。在这堂课中,主要是扭变了两个孩子的童性,正是天真烂漫的年龄,却要与战争的罪犯们机智(在敌人那头也可能会被称为狡猾)周旋。当那个德国军官说我家里也有一个你这样的女儿时,我们能否想到,假如情报泄露了,这个德国军官会不管这个女孩有多可爱,一样会残忍杀害的。

“战争是每一个人都偏离了原来的性情”,战争改变了正常的人。我们可以此来贯穿了整堂课,情节的一波三折也好,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好,还有环境的险恶也好,这些都是为了证明这个认识的。这样,整堂课似乎就有了某种在贯透了。这个气在不断积聚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在读文字时,产生了某种悲悯,产生了某种肃穆。文字也开始呈现出了某种力量了。无论是杰克的动作,还是杰奎琳的娇声撒谎,这些由语言描述的细节,都会深深震撼了学生。当学生回顾这个小说情节的一波三折时,他们不再会认为这是写作技巧的问题,而其实就是真实的战争生活场景。战争使每一个人时刻都处在这惊心动魄的环境中。所以,课堂不知不觉就被贯通了。

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系统论认为,一个良性的系统,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在独自发挥功能的同时,也必得发挥系统整体的功能。这就需要每一个环节之间的耦合。而耦合的条件便是有一种贯通其间的目的性。这个目的性,在课堂这个系统中,就是让孩子的认识有所提升。

当我们感到每一个文本其实都是为了提高人的认识的,每一堂语文课也是为了提高人的认识的,那么孩子的语言能力也一定会在其间得到提高,而且整堂课一定会更加顺畅!

作者简介:陈林,江苏省宝应县城南小学校长,扬州市特级教师。长期致力于教育现象研究,曾获得“七彩语文杯”苏教版教材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主持省级课题,多篇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精选7篇)
语文课怎么评?--天马
简约教学 有效课堂
语文教学评课稿的撰写5
慧眼看课 | 武晓磊:《陈情表》评课
《春》评课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