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短散文佳篇选萃2019》入选作品:《的确良》​| 徐少平

的确良

文:徐少平

初听“的确良”名字,也许有人不知所云。的确良,不是说天气确实凉快,而是一种布料。在那个特殊年代,的确良,的确是靓丽的,是凉快的,是良好的。以穿衣的感觉而命名的布料,恐怕它是独一无二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到时髦,一定绕不过“的确良”这个词。它曾经引领了那个年代的服装潮流。

的确良,即现代人说的“涤纶”。70年代中期,由广东人音译过来的,穿着很靓丽,一开始叫“的确靓”;夏天穿它,确实比棉布料凉快多了,流行到内陆就叫做“的确凉”;再到我们乡村,觉得非常好,便取谐音,美其名曰“的确良”。

我第一次见到的确良,颇有点戏剧性。当时好像上五年级,教室是村东头庙旁边的空地上,一间土坯的厂房。那天阳光灿烂,凉风习习。课间休息时,同学们突然惊奇地发现,厂门口的高坡上,姓蔡的厂长穿着一条笔挺的黑裤子,白色的衬衫,风一吹,衣袂飘飘,呼呼有声。蔡厂长梳着个小分头,正悠悠的抽着香烟,好像在思考什么,又好像在悠闲的休憩。大家惊叫起来“哇,真好看!”那时还不会用“帅呆了”、“酷毙了”这些词。那种潇洒倜傥的形象,一直定格在我视觉里。回家问父亲,父亲告诉我,蔡伯伯穿的叫“的确良”,是非常贵的面料。

从此心里就有着“的确良”的情结,以至于常梦见自己穿着的确良衣服,风一吹,飘飘悠悠,神仙一般的飞起来。在那个年代,我们穿的衣服都是补丁衲补丁,“的确良”也只能是黄粱美梦了。

上初中时,才与的确良有过一回亲肤,在这里,只能用“亲肤”这个词。大概是初一下学期期末,班主任管老师告诉我:“后天散学典礼,你上台去读你的一篇作文。”啊,第一次上台亮相,我很激动。回家告诉父亲,父亲当然也很高兴,看着我穿着又破又旧的衣服,就去了裁缝老成家,替我做了一个的确良假领子。散学典礼上,我穿着假领子,大家都以为是真的的确良衬衫。我也从来没有如此的神气过。读完作文后,出乎意料,下面掌声不断。浦校长立即叫彭老师,会后抄到黑板报上。文章内容我忘了,估计不咋的,大半是假领子的视觉效果。

70年代末,的确良在农村渐渐流行起来。只要供销社到了这种面料,人们都争相来购,有时排好长的队,而且是限购的。

现代人可能无法理解,但当时事实是这样的。中国人穿的衣服大多是蓝、灰两种颜色。有衣服穿就不错了,还讲究什么面料、颜色、款式。那时外国人称中国人是“蓝蚂蚁”“灰蚂蚁”。据说毛主席了解到这个情况,为此流泪了,对周总理说:“我们能不能也搞点化纤,不要让老百姓穿衣这么千辛万苦的。”后来国家开始生产化纤产品了。上海的金山石化就是因为引进了石化设备,发展化纤工业生产链而建成的。

一开始,农村的确良只有蔡厂长等少数有钱人穿得起。记得我们村有位新四军北撤老干部,他的儿子穿了一件的确良衬衣,引得邻居几个小媳妇专门去看,后来还有人上门说亲。那时农村谈对象,哪有今天这样的标准,买一件的确良衣服,就是奢侈品了。

后来随着全国化纤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穿得起的确良了。街上开始飘着花裙子,人们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世界也逐渐添了色彩。

但即便70年代末,我也无缘“的确良”。除了那件假领子之外,别无其它,直到上泰兴师范那年才圆了梦。电影《庐山恋》在学校操场放映轰动一时。那部由张瑜、郭凯敏主演的爱情片,让我们这群20岁左右的青葱男女心动不已。那轰轰烈烈的旷世奇恋,至今不能忘怀。除了电影情节外,还有两样一直让我着迷。一是电影插曲,《庐山恋》、《恋歌》“杨柳依依小河边,似梦似真又相见,悄然燕归来,不堪忆当年……”优美柔情的曲调让我如痴如醉。更主要的是男主角的确良白衬衫,让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帅哥,什么应该追求。

学校举行庆国庆文艺汇演,我们班表演的节目是舞蹈《尼罗河畔的歌声》,我是表演者之一。看到别人穿着整齐,我狠下心来写信给父母,第一次提出要一件的确良衬衫。父母商量后,咬咬牙,花了三、四元钱,替我做了件的确良衬衫,托人带到学校。

也是那年春节,父母替我做了件的卡裤子,“的卡”就是“的确良卡其布”的简称,是的确良的增强版、升级版。穿着的卡裤,走路也神气三分。还不时的拎拎裤子,防止鞋子踩到裤脚,也是想吸引路人眼球。为了一条笔直的裤线,每晚睡前都要把裤子叠好,有时还要用搪瓷杯装开水熨一熨,压在枕头底下。现在人会笑话,而那时是合情合理合时宜,再正常不过的举动了。

的确良的优点显而易见,挺括、蓬松、易洗、易干、结实、弹性好、不变形、耐腐蚀。当时对的确良有句顺口溜“禁蹬又禁踹,禁铺又禁盖。”穿着的确良衬衫、的卡裤子,再配双白球鞋,就是那个年代的时尚标配了。假如再有些文化,那你走在街上,一定会如唐伯虎那样玉树临风、气宇轩昂。兴许,身后会跟着一串“秋香”呢。

然而,时间一长,的确良的缺点也越来越显现。冬天不如棉布料防寒,夏天不出气。更糟的是,夏天一出汗,衣服就贴在身上,看到皮肤。男同志还不在乎,女同志可不行了,尤其是赶路淋雨时,女同志双手护着胸,头发要淋湿;护着头,胸部可能走光。既要护头,又要护胸,尴尬不跌。

随着改革开放,各种布料陆续上市,什么麻纺、毛纺、丝绸、皮卡等。的确良逐渐淡出人们视线,退出历史舞台。1983年年底,通行了30年的布票也随着终于废止,人们的生活和穿着一样丰富而多彩。

的确良,当年的“痛”与“爱,长留在我们永不褪色的记忆里。

点击进入【聚力·良品遇见健康生活

➢➣➢

作者简介

徐少平  男,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堡小学从教,高级教师, 扬州市诗协、江都区文联会员,有几十篇散文诗歌等在报纸杂志及公众号上发表。格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中国精短散文佳篇选萃2018》入选作品:《 稗子的是是非非》| 徐少平

正在进行

➣➣➣

《精短散文佳篇选萃2019》

隆重征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还记得70年代的“的确良”吗?
还记得“的确良”吗?曾风靡全国,为何突然消失不见了?
的确良!
白衬衣
七八十年代十分流行的“的确良”,曾风靡一时,如今为何消失了?
的确良为何叫“的确良”|粗布|衬衣|衬衫|涤卡|内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