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第一次航海

我的第一次航海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船队。 赛事组委会 供图)

近些年来,在中国环球航海届里,翟墨、魏军、郭川,这些开先河者响当当的名字,和他们所创下的冒险航海记录,在许多普通中国人心中种下了一个蓝色而遥远的梦。

  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朋友介绍,我幸运地申请到了正在备战第十二届“中国杯”大帆船赛的香港帆船“自力号”随船参赛名额。只有两天机会,但足以令“航海小白”欢欣雀跃。

  我曾上网搜索资料做功课,也曾采访过赛事选手、水手,听他们的感悟,但这些听来之理,都不如真正登上这艘70英尺的黑白色大帆船,与船上二十多名船员一同相处的两天,来得更有体会:那种齐心协力战风斗浪的热血、被海浪摔得浑身是伤的经历,还有风平浪静时躺在甲板上放空自己的痛快,都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帆船上水手们之间的团结与默契。

  海上天气变化莫测,风来之时四面游荡。为了尽可能兜风借力,收帆与升帆,转向与压舷,这些动作常常需要同时进行。整船转向时,船上所有空闲人员要立即连滚带爬,赶到船舷翘起的一侧去坐着,将自己全身重量吊在船外压舷,用体重维持船体稳定……

  而我,一个毫无基础的新人,第一天在船上因反应迟钝差点碍事。

  那一次迎风转向,当大部分人都在船体倾斜前及时爬到对面压舷时,我还落在下方,此时船体已经倾斜超过30°,甲板的一半都被卷上来的海水打湿,各色绳索在摇把的转动下疯狂退行。我连滚带爬,无论如何都找不到手可抓、脚可蹬的着力点。船上的水手们大声对我喊着什么,但慌里慌张间我已经无法听进去这些提醒。“我可能要掉海了。”这样的想法瞬间冒头。还好一名手脚灵活的菲律宾水手赶来,拎着我后脖的衣服,连推带提,硬帮我顶到对面坐好。

  魂定下来,一种劫后余生的凉意才从四肢回蹿心脏。心里的愧疚一直持续到当日比赛结束。而船上所有人都在击掌相庆,水手们也给了我特别的安慰:“帆船上没有人能完成所有工作,感谢你贡献了体重,你做得很好!”

  这就是我在船上的角色:滚石与人肉沙包。这也是我在两天经历里体会到航海人的品质:包容与自信。

  就像这艘船的名字,船长庞辉曾对媒体解释过“自力号”的来由:“买帆船是很贵,但玩帆船不贵,可以锻炼年轻人的耐心,教会他们不要轻言放弃,要用广阔的视野来看待事物,尤其是给青少年很大的自信,给他们了解自己能力的机会,这就是自力。”

文\海南日报记者  孙婧

新媒体编辑\实习生  于昕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航海礼仪|帆船是项绅士运动
航母下水:可能你都不记得了,中国人曾是世界上最会造船的民族
西洋古帆船简史
2001-23T《古代帆船》特种邮票(中国与葡萄牙联合发行)
海冰与远航残酷史:他们没有食物没有淡水,只好相互汲取对方的血液
20世纪的人造出了18世纪的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