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情境题解答指津

中考情境题解答指津

 

近年来,以考查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的“情境题”成为中考语文试题的一大亮点,但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问题多多,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误。笔者想就“情境题”的类型及解答技巧作一些分析,希望能给同学们以启示。

综观近年中考的“情境题”,主要有如下类型:

一、默写或选择古诗文的情境题

请看下列两道“情境题”:

1、根据下列语境,各用两句连续的古诗句填空。

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站在黄河边上,我们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置身于古战场,我们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古诗同行,我们的旅途才不会单调和寂寞。

2、某法官在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无论在什么环境中,他都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为此,人民群众给他送上了一面锦旗。下面(  )这一项作为其内容最恰当。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解答这类题,应有足够的古诗文积累以及对诗句的深入理解。可先揣摩“语境”,读懂题目的意思,再从记忆的仓库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诗句来。

[ 答案: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A ]

二、设计人物语言的情境题

1、体会他人的言外之意。

我们来看这道“情境题”: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了‘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道:“_____________________”

A、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B、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应该怎样自我解嘲?

此类题解答的关键是:(1)紧扣语境去思考言外之意,切忌只从文字本身去寻找答案。(2)答案不仅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及年龄特征,还应与“题干”要求一致。如此例第二小题的答案就应体现“幽默”、“自嘲”等语言特色。

[ 答案:A、你怎么在课堂上睡觉? B、我被这优美的音乐陶醉了。 ]

2、为不同身份的人设计语言。

请看下面这道“情境题”:

市政建设部门要在古镇瓷器口修建一家豪华宾馆,欲将一处古代民居拆除。市民们闻讯后,纷纷要求政府修改方案,保留这一古迹,并推荐了三位代表去反映情况。这三位代表是:土生土长的王大爷、建筑学家李教授和历史学家周教授。请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各拟一句话,表明反对的理由。

A、王大爷:_____________________

B、李教授:_____________________

C、周教授: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类题解答的关键是:(1)紧扣语境,仔细琢磨人物说话的侧重点。如此例中三个人说的话就应分别侧重于“情感”、“艺术和技术价值”、“文物或历史价值”。(2)符合说话人的身份特点,力求使答案的语言简明、概括。

[ 答案:A、不能拆,我们更喜欢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B、不能拆,这处民居是研究民族古建筑特点的标本。C、不能拆,它能展示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 ]

3、结合语境设计对话语言。

有这样一道题:

一次宴会上,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向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敬酒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兰芳不解其意,众宾客也莫名其妙。张大千笑着解释说:“你是君子——___________,我是小人——___________、”张大千说了什么话?请根据二人的职业特点补充出来。

此类题的解答,应紧扣语境并抓住说话人的职业特点去设计对话语言。

[答案:唱戏动口 画画动手]

三、考查理解能力的情境题

请看下面例子:

根据校长讲话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离中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老师们的辅导越来越勤了,同学们的学习也越来越紧张了,大家都在作最后冲刺。据反映,大多数同学每晚伏案读书做练习直到12点钟,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有老师反映相当一部分同学课堂上精神不振,恹恹欲睡,课堂学习效果明显降低了。”

A、校长肯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校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类题的解答,应从整体入手去寻求答案,切忌断章取义,以点带面。如此例第二问,学生往往会得出“希望同学们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的答案。显然,这样的回答不够全面。因为校长不仅仅强调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还希望同学们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答案:A、刻苦学习的精神;占用休息时间学习的做法。B、告诉同学们既要努力学习,又要保证足够的睡眠,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选择答案填空的情境题

此类题有不同的情形,可以是根据语境选填字词、短语或句子,也可是选填对语境正确或错误的理解。不管是哪种情况,结合语境深入思考是关键。

请看下面这道题:

上物理课时,老师为了生动形象地讲解热学知识,写下一副有趣的对联。它的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这副对联反映的一个规律是( )

A、液体凝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B、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C、气体液化、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D、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此题属于“对语境的正确理解”。由于涉及物理学科,因此必须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敲。

[ 答案:A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语言得体
【直播回顾】王涛:巧用情境意识,驱动语文学习
「问题课程」第4讲 语言文字运用:怎样做到语言的简明 连贯 得体
浙江版2015年高考语文各题考前一周抢分指导(三)语言综合运用
语言运用之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011年高考语文全程总复习一轮精品课件:扩展语句(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