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本是宝 如何用好

课本是宝  如何用好

             ——谈高考古诗文复习如何与语文教材衔接

  

《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它说明: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有将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语文成绩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但是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和学生片面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夸大了课外生活对语文成绩的影响,尤其是在普通高中教学中,为了利用更多的时间复习,教师往往以跨越型、追赶式的速度完成课本教学任务,然后将剩下的大量时间拿来练层出不穷但又千篇一律的高考模拟题,并且还给学生推荐过多的报刊、杂志及名著等课外读物。他们认为只要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见多识广”,从容应对高考。很多语文老师和学生很少把教材放在眼里,即使要关注,教师也只是蜻蜓点水式地给学生拉一条线,不给学生系统复习,主要是害怕耽误练题和看其他书的时间。

2002年第2期《语文学习》杂志曾刊登过一封学生的来信:“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如果按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语文,那么高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和初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是没有区别的。”他认为他的成功来自于如饥似渴的课外阅读,而与语文教师的“谆谆教诲”无关。这看起来铁一般的事实一石激起千层浪,加之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发现了这样的现象:部分学生上课很少听讲,下课总是与课外书籍为伴,但考试成绩总比一心只读“教材书”的学生好。于是很多人都坚信,课外阅读和题海战术是高考成功的法宝,从而轻视语文教材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是真的这样,还要语文教师来干什么,还开设语文课来干什么,任何一个人只要走进教室,然后就叫学生看“多姿多彩” 的课外书,每天训练各种题,语文教学就算完成了,学生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走进高考考场了。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哪个学校、哪个老师又敢如此洒脱教学呢?哪个学生在课堂上又敢公然蔑视老师的教学无用呢?

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到:“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源,语文学科高考的源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语文教材。翻开各种高考试卷,我们会发现其中的知识点是来自教材的。

下面以文言文为例略作分析。由于文言材料离代生活比较遥远,学生在内容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做题时也是稀里糊涂,很多时候只能凭感觉或运气。哪怎样突破字词关呢?这就要在平时学习教材时要到位,要透彻,才有可能在考场中进行联想,融会贯通。

且看2009年全国高考四川卷第8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素:平素

B.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课:抄写

C.而革近世之不然者            革:改变

D.故其俗一而不杂              一:纯一

这四个词语均不是教学大纲中要求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所以老师不可能进行系统的复习。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四个文言实词有三个在文中均有出现,且意义比较接近。如“素”字在第六册《报任安书》中:“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这个“素”字就是“平素”之意。“革”字在第三册《六国论》中:“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这个“革”是“除去”之意,作为动词之意和“改变”是有相似之处的。至于“一”字在教材中和“纯一”的翻译相类似的如“六王毕,四海一”翻译为“统一”。相对而言,“课”字在教材的文言里边没有出现,通过排除法和语境分析,“课”字和“讲”相对应,应作为动词“学习或教授”理解。

所以此题应选“B”。

再看第9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          B.未及为而去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人非生而知之者

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                   D.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问征夫以前路

这一道题有四句话是直接选自教材,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基础和主体地位。

最后看第11题: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

(2)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且先不管这两个题的给分点在哪些字词或句型上面,我以第(1)个句子为例说明它怎样与教材联系。“大抵”是源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大底圣贤发愤这所为作也”,“所以”联系更多,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所以游目骋怀”,“不复皆出于学”整个句型和韩愈的《师说》中“其皆出于此乎”非常类似。

限于时间和篇幅,其他年份和省份的高考题就不再逐次分析。

总之,高考的材料来自课外,但是考题所涉及知识点是来自教材的。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是老师要有教材和考题一体的观念。

多数学生轻视教材,重视资料是受了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往往给学生强调练题多么重要,阅读课外书籍又是怎样增强文学素养,因为根据我们直接的感受是:语文的考和学是脱节的,从来没有听说语文高考考过书后的原题,甚至高一的学生做高三的训练题是没有多大差别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淡化教材,认为学不学都一样。其实问题的根源恰恰在教材上,因为你没有重视教材、理解教材、挖掘教材,所以你不知道迁移教材,进而都得和别人一样“差”。即便在平时的教学中,有部分学生通过练题和阅读课外书籍获得了高分,但这并不是主体,绝大部分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源于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再去关注课外。所以老师要有全局观念,没有教材,其他东西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机地将考题和教材联系起来。

这就要求老师充分熟悉教材和各种高考题。在讲课文时除了达到教学参考书上的基本要求外,还要告知学生哪年的高考题涉及到哪些相关内容;在评讲试卷时,也要告诉学生这个考点是从哪篇课文的哪个语段延伸出来。例如:在讲《蜀道难》时,就要告知学生“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是2009年高考全国卷的默写题。在讲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中“众不能堪”一句时,就要学生明白,“堪”是“忍受”之意,在2009年全国卷第8题的C答案中考过。在复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比及三年”中的“比”要将2009年高考上海卷的第20题翻译的第(2)句“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提出来类推。又如苏轼的《赤壁赋》里一句“客有吹洞箫者”的定语后置句型就在2009年的高考上海卷的第20题翻译的第(1)句“里人疾周者,人其姓名,遂被摄”中涉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觉教材和高考那么近,才会从行动上重视教材。

最后,教师要避免急躁,应当按照自己既定的计划将教材的复习贯穿到高考复习的始终。

无论是在高一高二的日常教学中,还是在高三的紧张复习中,老师都不能急于求成,舍本逐末,草草地结束教材本身的内容,进而陷入无边的题海中。特别是在高三的复习中,不能看到其他老师都已进入了所谓的各种专题训练,自己就着急万分,乱了分寸。成功的做法是要结合所教学生的具体实际,科学制定出一学年的复习计划。例如:在复习古代诗文这一高考板块的时候,就要相应复习语文教材第一册的第一单元,第三册的第一、二单元,第四册的第四单元,第五册的第五单元等内容,因为这些都是经过了岁月检验的经典诗词曲,了解了它们的内容可以更好地读懂其他诗歌,掌握表现手法……例如2008年全国卷I的诗歌鉴赏是《江间作四首》(其三):“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第二题是这样问的: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赏析。很多学生抓住了“最羡渔竿客”这句话,但是究竟是怎样的生活又无法准确地描述。只要学生将第三册第二单元的其他读背篇章中柳宗元的《渔翁》掌握了,应该说是不难概括这个题的。

教材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所以我们要认真用好。只有先将课堂内的教材知识掌握牢,才有可能将课外的资料利用好,语文成绩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和提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省2024年高考
王泽钊老师上语文课
语文 | 温儒敏教授又澄清了:“高考语文让15%的人做不完”的质疑,你们还是理解错了
地理高考备考策略
刘庆亮 问道历史教学
教学经验交流 张淑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