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现森原创丨表哥的心事(散文)

表哥的心事

/李现森

天气又变坏了。
大表哥匆匆走在田间小道上,手插在裤袋里,背显得有些弓,看上去仿佛心事重重的样子。
这场提前到来的春雨刚过,寒冷的北风就紧跟而来,冷飕飕的寒风里还夹裹零星的雪片。他打算到公路边上接接从外地打工回来的闺女。
前些时,他托人给闺女捎了口信,说小儿子在城里开了个铝合金门窗加工店,活多,忙不过来,让她回来帮衬着打理一把。闺女听了,觉得这事还中,老在外面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倒还真不如回来。
大表哥迎着寒风站立了半个多小时,一辆辆车呼啸而过,偶尔有几个人下车,但就是不见闺女的身影,一贯沉得住气的大表哥也显得烦躁起来。“一大早就坐车,也该到了,这么冷的天,该不会出啥差错吧。”大表哥转而又想,闺女从中学毕业开始出门打工,至今有几个年头了,会照顾自己的。
每次闺女出门或回来,大表哥都亲自接送。本来给闺女说好了坐今天的头班车回来,他早早撂下锄头赶到了路边等闺女了。
作为家庭和家族里的长子,从弟弟们的学堂功课到为人处世,大表哥一向以“长兄如父”顶替了大舅的角色,在家有着绝对的权威!
大表哥十三四岁就不上学了,他帮着大舅、妗子一起种地喂猪,给家里挣工分,不仅会犁耧锄耙,还学了一手篾匠活的手艺。村子里的人,谁家要编个筐,修个箩的,都找他,让他拾掇。做白事的时候,篾匠活计也不少,谁也不跟他争。这样,大表哥隔三岔五地也能给家里挣个油盐钱。
我对大表哥的记忆,最深刻的是那年大雪封山。
我当时七八岁。午饭时,大表哥背着一个大背篓回来,从他卸下背篓的动作和喉咙发出的吃力声中,背篓中货物不下百十来斤。我看到,大表哥的双脚竟然裸露而未穿袜子,仅只踏着一双鞋帮上带着补丁的单布鞋,踩着尺把深的厚雪,咯吱咯吱地回到家来。
我问大表哥:“咋不穿雨鞋?”他嘿嘿一笑,“哪有雨鞋,哥连胶鞋都没得穿”,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块用布包裹着的东西,揭开蓝色底子的印花布,露出了包着的食物,那是几块市面上很少见到的糖果点心——大表哥捏起了一块塞到我嘴里。
在我的眉开眼笑里,大表哥使劲地咽了一口唾液,喉结明显一上一下地滑动。我掰了一小块放到大表哥嘴唇边,他先用舌头舔了下,然后,嘴巴反复地颌动着……这个场景至今想来,我心里猛然都还会有一阵抽搐。
其他几个表哥长大了,想到外面打工。
在与大舅商量时,固执的大舅说啥不肯同意。他把旱烟袋锅子在地上敲得当当响,“谁敢出去,腿给你敲断!”大舅是怕都走了,没人来照顾家。话不投机,几个表哥气哼哼瞅着大舅。
直到一旁默不作声的大表哥掐灭了手里的烟头,起身给大舅说:“我留在家里吧。”大舅这才不作声了。
老二走了,老三老四也走了,当大表哥把老五也送上客车,表嫂有点不乐意。看着一脸失落的表嫂,大表哥安慰着她,“与其都窝在家里作难,还不如让他们都去闯闯。”
大表哥话不多,但在理,一番话说得表嫂直点头。表嫂子不算漂亮,但勤劳肯干、通情达理。当年她嫁过来时,大表哥已是三十好几的人啦。
大表哥给她说:“俺家里穷。”
表嫂说“不嫌弃。”
大表哥说:“俺弟兄们多。”
她说:“不怕。”
……
一间破房子,一块自留地,几把锄头,是大表哥的全部家当。大表哥刚成家,大舅为了照顾后面的四个孩子,就给他分了家。当然,说是分家,其实跟没分一个样,大表哥还得担起大哥的责任,对弟弟们照顾有加,帮着大舅锄草种地。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原本指望着等弟弟都长大了,自己也就轻松了,就出去闯闯,不承想,弟弟们却要先出去,那就再等等吧,好日子慢慢来!
大表哥把照顾大舅、妗子包括家里那十多亩“望天收”的土地,全部扛在了自己的肩膀头上。
吃饭、种地、睡觉;
睡觉、种地、吃饭;
……
此后,大表哥如同靠在老屋墙角处的那截榆木桩子,任日光流年地刻痕和腐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年迈的大舅一道,艰难地经营着这个已经分开了的大家庭。
……
我有年头没见到大表哥了。
走过春秋,趟过冬夏。在背起山来赶太阳的日子里,大表哥走过68年——25000多天。如今,耳朵聋了,眼也花了,背也驼了。那骨瘦如柴的腿上,更是布满大大小小无数筋疙瘩,被一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完全与当年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的大表哥,判若两人。
前几年,大表哥在送走了大舅和妗子后,也曾想到工地上提个水泥、搬块砖头,但都因年纪大而被拒绝。这让大表哥不无遗憾:年轻时出不去,能出去了却老了。
期间,大表哥也给我打过电话,托我在城里能不能给他谋一个给人看大门的活。我也试着问了几个单位,但都无果而终。
大表哥揽不到活,只能靠干农活来维持生活,家里也没有多少收入。听亲戚们说,家里的日常开销,除了儿女们多少接济一点,大表哥还在街头上捡些废纸、旧瓶子来卖,一个月能有个千儿八百块的收入。“虽说少了点,但也好过没有。”听得出来,大表哥很知足。
天有不测风云。
表哥越是想过平稳的日子,可平稳的日子却不与他方便。前年,儿子要订婚,东借西凑,大表哥好不容易凑够了聘礼。谁料想,就在订婚的头天,表嫂子到房顶清理积雪,脚底一滑,从上面摔了下来,人虽说没大碍,但肋骨却摔断了好几根。
祸不单行。表嫂还在医院躺着,大表哥却急火攻心,也病倒了。在医院里,大表哥和表嫂花光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能节省一分是一分呀!若非儿女们拦住,他几次拨下针头要出院。
接连的打击,让大表哥脸上彻底没有了笑容,甚至话语也少了。回到家里,一向沉默寡言的他,更是一个人时常默不作声躲在那个墙角抽烟,一句话也不说。
听说大表哥的日子难,没想到如此艰难。
表侄女来城里打工,我知道了大表哥的近况。
表嫂身体不好,三天两头还要去看病。他们在家里种了几亩地,有玉米、大豆,还有一些蔬菜,每天吃的饭菜很简单,有时候吃馒头,有时候吃白米饭和一些蔬菜。平日里能省就省,从来不敢多花一分钱,生怕花了就没有钱用了。大表哥冬天的时候,因为经常接触水,手脚基本上都是裂的,特别地痛,还出血了,但他都忍着。
他现在最害怕的是生病,因为生病的话,没有钱治病,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还不能干活。所以,他真的好害怕哪天自己病倒了,老伴该怎么办,该怎么生活?自己也总不能依靠子女,因为他们压力也很大,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能自己熬下去。
……
听着表侄女的讲述,我拨通了大表哥的电话——
“现,现在咋样呀……”大表哥一连串关切的问候,让我心头一紧,仍如当年的他,只想他人苦,却忘自己难。
大表哥在电话里告诉我,现在不缺吃,不缺穿,政府给办有医保,每月还给农村60岁以上的人发有补贴,他们在家都挺好的,不用惦记……他还很是自豪地说,我的表侄子在县城开了个铝合金门窗加工店,生意还行,表哥和表嫂现在店里帮忙。他还想让表侄女也回去,一块去经营好这个店。末了,他还说,好日子就在眼跟前!
知道了大表哥一切安好,我长长吁了口气。也坚信,大表哥明天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作者简介】李现森(男),河南嵩县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曾在部队服役26年,现为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宣传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从火热军营投身地方经济大潮,笔耕不止,编辑出版新闻作品集《雪落有声》《人大服务人民的洛阳实践》、长篇报告文学《前进,向前进》、散文集《我的乡村,我的根》等,其中有14篇新闻作品获河南人大新闻奖,第28届中国人大新闻奖获得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间世态】大舅死后(小说)/赵文卿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第十一章 母亲的娘家人
遗嘱没立完,四舅走了
金霞:大表哥
幽默笑话:表哥不在家,没办法只好向表嫂借
李沁遥丨有些亲戚是困厄骏马的栅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