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会宁人对土炕的怀念 || 作者 小草

作者    ‖    小草


最近时常想起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岁月无情,远去了青春,远去了激情,留下了无尽的怀念。

疫情当下,除了做核酸检测,响应号召,足不出户,遵守规则,坐家里无所事事,把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邻里亲人,一一回忆了数遍,时感欣慰,因为他们的鼓励与支持;时感高兴,因为他们的奋斗与成功;时感伤感,因为他们的离开。想起了母亲,想起了伴我长大的土炕。

能记起事时,我家有五口人,父母、姐姐、弟弟和我。父母住在一个约九平方米的房子里,说是房子,其实也只是一个窗子不到二十平方分米的九格窗,梁不像梁,椽不像椽的很是简陋,一个大炕在窗下,炕头有个柱筋,母亲便把煤油灯挂在了上面,几十年过去了,母亲在柱筋煤油灯下盘腿而坐拧麻绳的姿势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我们姐弟三个住在一个南北长约四米、东西宽约三米的土窑里,北面是灶台,南面当然也是土炕了。那个土炕陪我度过懵懵懂懂的童年,离开那个土炕时弟弟都十二岁了,算起来至当下,那个土炕陪伴我度过了我将近四分之一的时光。的确还有点怀念和感恩,寒冷时节给了我温暖与安逸,酷暑时分给了我凉快与惬意。

土炕的制作蕴含着古人顺法自然改变环境的大智慧,是很有科学道理的。老家的土炕一般都是两边或三边靠着屋子的墙,外一面或两面用土块砌起。我们小时候没钱买砖,所以家家户户都一样,是全用土块砌起,条件好一点后,最下面用三层砖砌,叫做碱砖。我说的土块老家叫“基子”,原来我们这里有个手艺叫做“打基子”,很是辛苦,还有一定的技术性,“基子”长40厘米左右,宽20厘米左右,厚8厘米左右。炕边围起来后,中间用立起来的基子隔成两部分,大的一部分用来添炕存火,小的一部分是一个窄窄的行子,叫做烟行子,烟通过烟行子通到外面,出烟的口子叫做烟筒眼。土炕的面子是提前预制的,在泥巴里加入大量的麦草,我们称为“酸泥”,一般要提前用酸泥制作四块与炕大小一样的泥块,这泥块我们叫炕面子,等炕面子完全干透了,就开始我们叫盘炕的环节,盘炕时先把外墙砌起来,然后砌好烟行,里面再用基子立几个柱子,柱子是用来顶炕面子的,不能太多,多了就影响炕的容积,也使制成的炕大面积热不起来,所以是很有技术含量的,要专门的匠人盘的。炕盘好了,炕的表面装饰是很讲究的,我们当时就用研细的我们老家叫“亮光石”的东西和红土和成泥罩面,这样处理的面子既坚硬又好看(因为是粉红色的,那时候要把黄土的颜色改变一下还真不容易),我们小时候这样的炕头是很受大家喜爱的,如果罩面的时候再能弄一点红色的“卡巴粉”,那简直就是锦上添花了,那种心里体验真的不亚于现在面对装的很漂亮房子时的兴奋与自豪。

我们家的炕头面子和灶台面子都是母亲一手弄的,母亲是个要强的人,也很讲究,听母亲说那些面子是她不厌其烦在面子干以前仔细打磨的,白天要给生产队干活挣工分,顾不上,晚上就下夜用玻璃瓶打磨,直到面子坚硬光滑。那时候我们家的炕头和灶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很让和母亲同一个年龄段的妇女羡慕的,到现在当我回忆起往年的岁月,我都能感受到那个东西的漂亮丝滑。

傍晚时分,夜幕四合,一切变得朦朦胧胧起来,在家附近玩耍的我们听见母亲喊“吃饭来”时,便箭一般冲进厨房,从案板下面拿出炕桌,放到炕中间,父亲早已脱了布鞋,盘腿坐在炕桌的正后面,我们端上饭,父亲开始吃后,我们才可以吃。煤油灯下围着炕桌,听着父母亲聊着生产队的事情,我们也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回想往事,真是满满的感动,那个场景真的是温馨和炊烟一起升在了暗下来的天空。

吃完饭,坐在微热的炕上,听父亲讲一段“水浒”里的经典故事,那就是神仙般的生活了。

也时常想起吃完饭,姐弟爬在炕桌周围做家庭作业的场景,父亲让我读课文后面的题目:读读写写,我竟然读成了:卖卖妈妈(马),一时间,哭声和喝骂声并起。关键是姐姐、弟弟还有母亲都在偷偷的笑。

立夏过后,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母亲便卷起竹席,在炕上薄薄铺一层晒干了的麦草,再把竹席铺上去,然后铺上不知道何年月的旧手工毡,那一夜睡在感觉软绵绵的炕上高兴的睡不着,叽叽喳喳聊个不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入睡了,等睁开眼时,我们三个各自的馍馍静静的在炕头上看着我们,父母亲早上山劳动去了。

八月十五前后,瓜果飘香,我们也能吃饱了,生活比春天惬意多了,成天心里惦记着邻居家的苹果和毛桃,甚至还制定好多翻墙去偷摘的计划,但一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施,加上邻居家的大人一直在父母面前夸奖我们姐弟有教养,听话,虚荣心把幼小心灵的窥探扼杀在了萌芽状态,最终只能把计划束之高阁,只好看着隔墙的苹果和毛桃一天天熟透,流着口水坚持着乖孩子的底线。秋风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吹了起来,突然有一天天气变了,下起了雨,一场秋雨一场寒。阴天的早上,母亲又卷起竹席,收拾了翻晒了好几次的麦草,开始生火放炕了(因为长时间没有生火的炕第一次放便四处冒烟,所以要早上生火放炕,及时处理冒烟的地方,这样安全)。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父母年轻,我们都小,一切充满着希望,真是忙碌着、幸福着、憧憬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物产的丰富让炕马上就要退出历史的舞台了,但对炕的情结将永远伴随着我!

炕是客厅,是亲朋好友来了聊天的地方;炕是酒吧,年头节下相好的朋友弄一瓶高浓度酒,放上炕桌,盘腿而坐,高言低语,谝着喝着;炕是棋牌室,大雪封山热炕上的娱乐带走了多少的烦恼与忧愁;炕是书房,几个孩子时而挤着说着笑着骂着,时而聚精会神认真书写;炕是火炉,下雪天一家人坐在炕上说着一年的收入,想着来年的希望;炕是餐厅,是一家人的一日两餐永远不变的地方;炕是卧室,劳累一天,吃过晚饭,躺在微热的土炕上一觉醒来时天快亮了;炕是摇篮,绑在炕上长大的孩子时不时会因为发生在炕上的糗事而笑出声来;炕是人生的起点,是梦开始的地方,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我们从炕上走来,为完成在炕上曾经有过的梦想带着炕土的气味四散而去。

对土炕的怀念,是对远去的岁月的怀念,是对亲人的怀念。岁月匆匆,带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壮志,湮没了诗与远方浪漫情怀,留下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咏叹,也留下了阳光灿烂岁月静好的美好生活!

如果天下雪了,连日不开,面对白雪,你走不出苍茫之时,还是在土炕上美美的睡一觉吧!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家的热炕头
农村的土炕
姥姥家的热炕头
- 一盘火炕挨娘坐- 马德-
老家的土炕
通辽的火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