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亲 || 作者 党小娟


父    亲

作者    ‖    党小娟

作者往期部分文字:

《夏河拉卜楞寺》《若尔盖郎木寺》《扎尕那》《青江驿之看戏》《关于社戏》《两束花儿》《牡丹竞艳》《云顶山的鲁冰花》《忆我的老师(1)》《忆我的老师(2)》《忆我的老师(3)》《大卅屲的回忆》《“六一”儿童节的欢乐》《张家沟的狗蹄子花》《放羊轶事》《鹅掌花儿》《过年走亲戚》《嫂子嫂子》《回家》《飘舞的绳子》《忆我的高中时代》《婆婆大人》《兰山游记》《即将失去的家乡》《我的姐姐》《爷爷——我想您了》《一碗扁豆面》《拾地达菜》《大院里的老人们》《忆我的高中时代》

我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那年生人,他高高的个子,瘦削的脸庞,高高的鼻梁,父亲有着一双走起来快而有力的双腿。

我的父亲,是个普通又平凡的人,他坚韧隐忍而又善良,他是我心中永远使我安心的大山;他是下雨时为我避风遮雨的那个宽厚的屋檐;他是我粗心时指导我细致一点的指南针;他是用行动而非语言指引我向前的那盏引航灯。

父亲是家里的老大,自然吃的苦,受的累相比别的兄弟姐妹们就多些。奶奶一共生有八个孩子,父亲最长,自然在那个缺吃少喝的年代,父亲是家里主要的劳力,从小就帮着爷爷奶奶拉扯弟弟妹妹们,后来父亲和母亲结了婚,也是任劳任怨,操持一大家子人的地里的吃食生计,后来他的二弟结婚成家,也分开单过去了,父亲直到他的小弟弟结婚成家,不得已才和小叔叔分了家,另起炉灶。虽然在大家庭里20多年来的日子父母亲倾力为这个大家付出不已,劳作不息。但是世上的老人大概会偏向自己小一点的孩子,自然在分家时,我们家也没有分到像样的家产,就连像样的地块也没有分到,仅分得的就是那几块不大的地头,这如何给孩子们一个吃饱的办法呢?

在这种情况下,在能干的母亲的操持下,在父母亲的卖力劳作下,我们家有了新开的荒地,那一大块产出了丰硕果实的坡坡地,带给我和弟弟以及全家人粮食的,我们能够完全果腹的并有了余粮的那块大卅屲。

父亲多年以来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只是在寒冷的冬月,围着火炉子给他和母亲熬几罐酽酽的罐罐糖茶水,再就着馍馍小菜那些吃吃喝喝,以打发冬日早晨慵懒的时光,也算是清晨给肚子有了个交代。

小时候我记得最温馨的时候,就是在冬日的夕照下,屋里也差不多暗下去了,母亲升起了灯火,然后,母亲在厨房里,拉着风箱,灶火里的柴火哔哔啵啵地在燃烧,她做着热腾腾的饭,父亲坐在炕头边上,看着母亲做饭,有熟了的吃的,他有时候会尝一尝,而我呢,因为肚子疼喝了爸爸去村里药铺给我抓来的药,捂着妈妈盖得被子在暖暖的热炕上睡着。我看着灯光下的父亲的背影,母亲的做饭的场景,那一刻是我小时候觉得最温暖最幸福的画面之所在了。

父亲不论干起农活,还是家务活,总是有条有理,一丝不苟。在地里割麦子的时候,母亲总是专门要求父亲扎那些一把把散放在地里的麦子,母亲也扎的好,但是她总是觉得父亲扎的麦捆子大而结实。冬日里要磨洋芋粉的时候,父亲总是和母亲把洋芋洗得干干净净,并把有疤痕的或者不干净的东西用刀子一一剔除,等到洋芋粉磨完了,要沉淀了,他总是小心翼翼地一桶子一桶子地给大水缸中的洋芋粉换水,等到沉淀了5、6天后,要把结块的洋芋粉从缸里挖出来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他细心的心血的结晶——那白的耀眼的、白的如同雪花般的洋芋淀粉,要不是亲眼看着父母亲亲手劳作的过程,你简直不会相信这白白的淀粉是农人们,我的父亲母亲用双手一道道工序不省的加工出来的。

小时候我五年级上学时,要搬到城里的回民小学去上了,于是我下了狠劲儿学会了从来不曾摸过的自行车,那大而结实的“永久牌”加重车子,虽然看着结实,也经不住砂石土路的长久并用力的“亲吻”,所以就有了隔三差五的自行车轮胎内胎破了的景象,每每要在上学的前一晚上或者白天,我查看一下瘪塌塌的像打败的乏兵似的轮胎,我就有点忧伤,于是小心地告诉了父亲。父亲用他温和的表情,看着我:并说,我给咱补。其实父亲刚开始也不太会补轮胎,但是他慢慢地补的越来越好了,越来越经久耐用了。所以我觉得我父亲有着一双巧手。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骑着自行车去县城读书的路上,一辆拖拉机在我们身后开的飞快,不知怎么地,我只是觉得我的车子后轮胎顺势倒下去了,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我的自行车后轮胎已经面目全非了。幸好那天逢集,我父亲也进城赶集,当他知道了情况后就和那个司机去把我的车子放到拖拉机上拉去修了,幸好我只是顺势倾倒,而人并没有受伤。那次我就是感觉到随时有父亲在身边是多么的幸运,不然我一个女孩子家遭遇“车祸”,虽然没有什么大碍,但是估计也得被吓得心神不宁了。

从小到大,父亲的语言并不是很多,但父亲就像一座大山,袒护着我们,为我们遮风避雨。小学5、6年的时光就那么过去了,我并未记得学校里有叫家长的时候,因为那时候也不怎么流行家长会,学生是自己学习,自己生长,我也是属于那种乖乖念书的学生。只要吃饱穿暖,似乎学校不会问家长什么事儿。到了初中,要进城读书了,我父亲领着我去给我报名。高中的时候,要住宿,自然也是父亲带着我妈妈收拾的铺盖卷儿领我去报名,去找住宿的地方,虽然他不苟言笑,但是他无论在哪里都是我心中的那根定盘针,是我心中的依赖和重心之所在。在我和同学们交谈有些事情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在一旁守候的人,也绝不轻易干涉孩子们的事儿,所以父亲也是一个民主的人。

高中住校的三年,父亲总是每周给我生活费,每到周三四的时候,他总会在进城的时候给我捎来一周的干粮,有什么不合适的需要修理的,父亲总会帮我收拾好。我总是觉得父亲满满的爱,在悄悄地滋润我的心田。

现在,我工作的时间也长了,也长成了一个大人,但是每次回家去看望父母,父亲总是喜欢笑盈盈地听我说话,不时地他也会和我交谈,和父亲谈话总是那么自然,并没有刻意要说出什么或者不说什么,大都是聊聊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者也有新闻里的国家大事,因为父亲有个爱好,就是爱看新闻联播以及新闻系列的,有时候你和他聊天的过程中,他竟然会说到某某国的领导人怎么怎么了的,我就说:“爸,你还厉害,这些都知道啊?”他就会笑盈盈地看着你,一副充满慈祥的笑脸,让人的心暖暖的。

每次看完父母亲领着孩子要回家时,母亲要嘱咐父亲送我一送,我都说我自己可以走的,又不远,可是父亲喜欢陪着我走到车站。

那次我回家的路上,我说:“爸,你说人一辈子快不快?”

父亲说:“快的很,我记得我十几岁的时候,去干活前,你奶奶给我做了个碗饽饽(就是那时候年代不好的时候没有白面,用杂粮面做的面倒在碗里蒸熟的一种馍馍)让我早上拿上去干活,我走了一截子,还没防住,一个小伙子冲到前面把我的馍馍夺走了。”

我问:“那你没有拿回来吗?”

他说:“没有,人家拿走了我就原干活去了。只是觉得那时候我才十几岁,现在一晃子老了,时间过得真是快得很。” 一直以来,我的就这么善良的父亲,不愿说太多话的父亲,在此时也感受到时光易老,并且催人老啊!

每当父亲陪伴我走路,无论走多远,多近,我总会感觉到心里有个有形而又无形的力量在陪伴着我,给我照亮前行的路,并在心里默默地说,孩子,别害怕,不要慌,慢慢走!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只旧旅行包的故事
巴中墙体广告​发布:悠悠草木灰
好小说 | 高丽君:雨天的叶子(上)
散文||那年过年没吃肉
【017】“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杨晖作品
裹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