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征文24】回音录 || 作者 梁玉荣

“寻找会宁好儿女  德孝传承耀家园”主题活动

【24】会宁县柴门镇鸡儿村三合社

回音录

作者    ‖   梁玉荣


前 序

“声之响也,应若是”,书之命名,盖取意于此。家父口授,由我执笔,杂记事以勖后昆,撮其要而伐春秋,音之回响,传之于天地之间,若鹤鸣九皋,声达于云霄,则闻于下壤。此我父女间之心声感应,传闻于儿孙后代,执要于亲朋故友,取信于乡邻里党,唯此可鉴。

家父一生辛劳,于我心中留有深刻影响。虽无甚学历,却勤奋过人,才智卓然。寻常间与人谈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为人处事,聪明干练,深明大义,有良好之社会风尚和道德品质,于我记忆中,庶几无所不能;而家母,则更贤淑善良,任劳任怨,甘为孺子之牛,乃我等儿女立身做人最朴实、最纯真之榜样。以是,情不自禁,录其大概,有欲作传之想法。然家父多不涉及往事,故无以为据。既有之,亦为片言只语,零乱不成章法,使我无能为力,以偿夙愿。

家父此举,并非所愿,或有不欲我闻之道理。乃我仔细发问,出于无奈,点滴泄之,为我收录,而卒成涓流。所以然者,幸不致先之功德,尚被流时淹灭,故辑之备忘,以为楷模。然度我才疏学浅,不足胜任,是故请夫兄修撰,竟成万余言传记。其与史例颇为详实,人与事粘贴甚密,足可以戒来叶而警后世。我等子孙后代,幸勿忘焉。

不孝女梁玉荣拜记

坎坷人生

——祖父行实

出会宁县城西津门(即会师门),涉过祖沥河,顺西山脚北行二十里,一水自西南来,汇入祖沥河,谓之新道(方言读作:táo)口河。两水之间相迎汇合处,顺山势突出一小丘,是谓鸡儿嘴。经鸡儿嘴过新道口河,有一村庄座落于山坡之下,名为三合(又名梁家坡)。据祖上传说,我们梁家是从山西“大槐树”迁徒至此,世代繁衍生息,一直居住在这里,地名也因此而得之。据此推算,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这期间,当然也曾出过一些人才,甚至为官为吏,大豪富翁之家时有所现。而我们家,自我祖父分家析居不久,就已经沦落为中国农民阶层最下层的贫雇农之列了。

据父亲说,他的父亲——即我祖父,尊讳具堂,小字进宝,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十月三十日,是个庚子属相的人。父亲说,祖父曾给他讲过他一生中最不幸的遭遇,那是一个充满了血与泪的故事。

祖父兄弟共五人。其他四位伯祖父有读书的,有经商的,也有操持家务的。祖父年纪最幼,不谙世故,只好放牧自家的一大群羊。那时虽不算富有,但除了一年的吃穿费用和所用银两外,略有盈余,也称得起是个中上户人家。人常说:“树大必分枝”,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弟兄们先后成了家,分居一事,势必当行。

分家之时,四位伯父尚都宽厚,说是祖父放了十二年羊,有优先挑选的权利,其他家产按人均分。因此,祖父分得了他所可心的十几只绵羊以及和弟兄们同样的财产,开始独自成家立业,过起了小家生活。

次年,既民国十六年(1927年),是个大好的丰收年。到了金秋季节,五谷丰登,牛羊旺盛,到处莺歌燕舞,呈现出一片光明景象。祖父自幼放羊,从未操持过家务,因此也不深谙理财之道。他见自己刚开始当家,就获得如此好的收成,自然乐在心里,喜上眉梢,被眼前的美好景象所迷惑。憧憬美好生活的祖父对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不由从心底升起一股发家致富的欲望。在一个秋收后的傍晚,他走出家门,随意慢步,不知不觉地来到了自家田埂上,享受着徐徐吹来的迎面凉风,感到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他美美地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便索性坐在田埂上,做起了下一年的打算。

美好的憧憬,往往是美好愿望破灭的源头。谁知这一宏伟远大的理想,竟是恶梦的开端!

祖父盘算着再买一些土地作为农本田,以便扩田广耕,为将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更进一步发展产业。于是,他将家中仅有的一头耕牛和二十多只绵羊,以及大部分余粮全部卖掉,作为地价。尚且不足数额,还向别人借贷了一些债务,勉强凑够八十块大洋,买下了当时只值二十五块银元的五亩土地。他也曾精心的作过计算,按当年产值,来年足可以赚回所投农本。他想:再辛苦一年,往后的日子就会更好过。可是,他竟连一亩地值多少钱也不知道。

祖父如此做法,本是农家之大忌,不料,接踵而至的却是连年荒旱。到了民国十八年(1929年),便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人以草根树皮为食。待荒年过后,祖父不但丧失了所有农本,而且,从此债台高筑,欠下了一生也还不清的债务。祖父随即沦为赤农,只好为人去雇佣长工。这一蹶整整十八个年头,直到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接着父亲也给别人当雇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每当父亲给我们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他老人家总是双泪盈眶,声音颤抖。讲完之后,接着长叹一声说:“人常说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世穷。’ 你爷爷就是因为不知地价行情,一时计划不周,才落了个一贫如洗的下场。”之后,便是长久地沉默......(从此我便明白父母为何不顾一切地让我们兄娣七人上学的原因

我的祖父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奔跑了大半辈子,直到解放后,经过减租减息,才有了喘口气的机会。1953年土地改革以后,又重新分到了土地和少许财产,生活开始好转。因为有了自己的土地,他便信心倍增,更加不知疲劳,没白天黑夜地成天劳作在自家的五十余亩土地里。紧接着搞互助组,走合作化道路,继而全国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生活一天天地红火起来。然而,祖父却因劳累过格,得了一身疾病。不料又赶上六零年生活紧张,几乎性命难保。往后的日子,年年吃供应粮,也是在挨饿和病痛中度过。

1974年7月20日上午,辛苦了一辈子的祖父,在卧床四十多天以后,阖然而逝。那时家中生活十分拮据,每人每天只靠国家供应的四两玉米面维持生活。祖父过世后,拿什么招待宾朋呢?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父亲向生产队借来几斤白面,供大家吃了顿白菜糊汤一锅面,算是给祖父的送行,也算是对众乡邻的犒劳。

祖父生前是个诚实纯朴的农民,临终前他交待父亲:不要为他一生的清贫劳苦而过于伤心。不管以后怎么富裕,也不要给他烧纸人纸马之类的刍议之物,说是他给别人拉了十八年长工,深知穷苦的滋味不好受,不忍心让别人(指纸人)辛苦侍候自己。

祖父是患半身瘫痪而去世的。卧床四十日,一直神志不清。父亲日夜守护在病榻前,喂吃喂喝,端屎倒尿,也整整四十多天不曾离开过,陪伴祖父度过了最后的时刻。如今三十年多过去了,父亲有时还回忆说:“用现在的医学观念讲,你爷爷患的可能是脑血管栓塞。如果那时有现在这样好的家境和医疗条件,你们的爷爷也许还会长寿一些。”父亲说这话时那种深感悲痛和哀惋的表情,叫我们心酸不已。

每当逢年过节,看着满桌丰盛的食物,父亲总会想起祖父、祖母。他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说:“你们的爷爷、奶奶辛苦了一辈子,连这样丰隆甘美的食物也未曾看过一眼。去世那会儿,又赶上非常困难的时期,连吃饱肚子的机会都没有”。父亲为了不影响过节气氛,没在我们当面流泪,好多次我见他独自出门去,克制自己的情绪后又高高兴兴地和我们在一起。可以想象当时祖父去世时父亲的心情——那不只是失去亲人的悲伤,还有一大家人的生计问题。那是欲哭无泪,欲呼无声的痛,那痛让人肝肠寸断。

祖父可悲而又可泣的一生,在我们这代人的心目中,的确是无法想象的。然而,值得敬佩和怀念的是他那不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敦厚纯朴的道德风尚。他留给我们的才富是教训——“居安思危”四个富有哲理的字。

不孝男梁国基跪拜口述

嗣孙女梁玉荣拜叩笔录

悲惨人生

——祖母纪实

我的祖母出身于定西县石泉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尊讳季秀英,乳名是两个“过”字叠用。她唯一的娘家亲哥哥于民国十八年,以饥馑卒,祖母无力埋葬,求之于族人而不顾。故祖母不让我们子孙后代相认舅老爷家的任何一个人,遂断绝来往。

祖母生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三月二十五日,是个癸卯属相之人。按命论应该有个好八字,然而她一生走过的路程,最不甚令人听闻。人常说:“嫁什么人,学什么艺”。大约由于她嫁给了命运不济的祖父,所以她的遭遇最不幸。

祖母年幼时生活自不必说。她十一岁丧母,十二岁当了童养媳。当时诸位伯父或读书、或经商、或操持家务,皆有所图进,唯祖父牧羊,在家中没有任何地位。妯娌间数她年纪最幼,又是童养媳,即便不被歧视,自然也得不到比其他诸嫂更优越的待遇。即笄(读作ji,古代女子 15岁盘起头发,插上簪子,意为结婚),遂与祖父正式结婚,十八岁开始生育,至二十三岁与诸伯父分家时,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才算有了做家庭主妇的资历。

初析居,分得薄田数十亩,耕牛一头,绵羊二十余只。夫唱妇随,全家合欢畅。恰又赶上个大丰年,人畜两旺,五谷丰登,倒也过了两年舒心日子。不料,好日子却转瞬即逝,到了民国十八年,因祖父的一时失策,这个砍儿就跳不过去了。

先是连年荒旱,犹可敷衍。到后来连草根树皮挖掘刮剥殆尽,无以为食。负累累的祖父和祖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也曾讫讨过祖母娘家族人,没有得到丝毫体恤。

由于饥寒交困,年幼体弱的大伯和两位姑母,先后丧失了性命。作为一个母亲连续失去子女的痛切心情的是可以想见的,之所以能够苟且活下来,是因为还有一个幸存下来的女儿牵挂着,没有即刻寻短见。

免强度过凶年,盼望着生活有所好转,然而祖父为了还债将所有田产都抵了去,从此便落得个赤条条精光汉,只好靠拉长工养活妻子儿女了。就这样劳累不得温饱的一直熬到民国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由于贫病交加,先后又失去了唯一幸存下来的女儿和比父亲小两岁的幼子。在遭受了连续不断的打击和恸子之悲的双重压仰下,祖父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一场大病,几乎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从此祖父失音(说不出话)。坚强的祖母却承担起了家中一切重担。祖父虽不擅长运筹,但绝不是败家之人。相反,他过家勤俭节约,并有发展祖业的雄心和大志,就因为没有文化而一时计划不周,导致家业败落,人口衰亡。这是不是人们经常说的“命运”呢?若说“计划不周”,虽一时翻不过身来,然辛勤劳苦一二年,总还可以得到一些补偿。不料连年荒旱,颗粒无收,以至于出现人自相食的悲景象,这又是谁之过?话又说回来,假若不因祖父一时冲动,尚有若干余粮,二十多只绵羊和一头耕牛,一两年灾害也能撑得过去,不至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天呼?命呼?抑或“计划不周呼”?总之是天灾人祸,构成了她悲的人生生涯。

凶年过后,祖母又生了两个女儿,也就是我现在的两个姑姑。大姑名叫根花,后来嫁给了麻利山的王志智姑夫。二姑名叫折花,嫁给了十里辅何年敏姑夫。自两位姑姑出生后,祖父便慢慢恢复了声音。祖母拖着病体,悉心照顾着祖父和三个子女,无论怎么艰难,她都没有退缩,坚强地挺了过来。

好不容易熬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一声春雷,人民翻身作了主。接着减租减息,分田分地,生活总算有了保障。当时我们家共有六口人(祖父、祖母、父亲、母亲、两个姑姑),分得土地五十余亩,又有四个全劳力和两个半劳力,按理要过那样夫唱妇随,欢畅舒心的日子,是不会有多大困难的。仅仅三四年,由生产互助组到农业合作化,进而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全民过起了共产主义生活,吃起了大锅饭。紧接着是大跃进,大虚夸,大刮共产主义台风,大反右倾机会主义。不久,便遇到了1960年的特别困难时期。连遭不幸,又劳累了大半辈子的祖母,积劳成疾。幸得父母孝顺,夺众口之食,百般调养,才算挺了过来,方保无虞。自此之后,一连吃了十数年每人每日八两的玉米供应粮,祖母又过了十几年半饥不饱的日子,才于1975年9月20日,阖然离开了人世,结束了她悲惨的一生。

饱偿人间辛酸的祖母,经历了特大凶年,甚至连草根树皮挖尽吃绝,子女一个个相继夭折后,她还强地活了下来,支撑着瘦骨嶙峋的病体,精心抚养了父亲和两位姑姑,为梁家留下一线血脉。否则,我怎么会写下这篇传记来作纪念呢?

有着顽强毅力的祖母在经历了人生的三大不幸后,陪伴着祖父,走完了她最后的人生道路。面对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能不忆念她吗?难怪父亲每当面对满桌丰盛甘美的食物时,总会想起祖父祖母。唉!人生总会有所忆念,如此,才能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不孝男梁国基跪拜口述

嗣孙女梁玉荣拜叩笔录

艰难里程

——父亲的回忆

我的父亲,尊讳国基。生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十月十九日,当时中国仍处在列强分割和军阀混战的局面,老百性也继续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父亲出生之前,因凶年频逼,祖父和祖母一连丧失了一男二女。当父亲出生后,祖父和祖母怕再有不虞,所以取名为晚成,是乳名。国基是后来效仿达官贵人之习俗起的大名,希望国家发达,基业稳固,如此,方保无冻馁之虞。结合乳名,亦有“大器晚成”之意。父亲的确沾了名字的光,他回忆说:“民国十八年,由于凶年频逼和疾病的折磨,我接连失去了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在我刚满两岁时,母亲又为我生了个弟弟,不料在民国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的饥饿和时疫中,又和我唯一幸存下来的姐姐相继天折了。此,父母对我特别关爱。捧若掌上明珠,生怕再失去我这个宝贝儿子,于是起了这个名字,意味着长寿的意思。

父亲刚刚开始记事的时候,到处闹饥荒,跑土匪,人心慌慌,不知终日。附近的大户乡绅都跑到省城避难,略有点“光阴”的人家,也都进了县城。祖父给人家拉长工,也就成了人家守护庄院的家丁。父亲成天跟着祖母挖野菜,以便杂糠当膳用。

忽然有一天传来消息说,红军来了。他们一个个都是凶神恶煞,比土匪还要凶狠,见东西就抢,见妇女就抓,说那是共产共妻。于是大家跑起了红军。祖母也不例外,带着我年幼的父亲,成天东躲西藏,不敢见人。

这样提心吊胆地过了四、五天,国民党的部队开来了。就在河对岸的鸡儿嘴附近,与红军打了一仗,枪炮夹杂着飞机的轰隆声,整整响了大半天,国民党的部队被打败了。当天夜里,祖父摸黑来到家中,叫祖母不要听信谣言,到处乱躲。说:“其实红军要比国军好得多,他们虽然饿着肚子,但不白拿群众一针一线。”祖父亲眼看见红军找他打工的那家主人借粮,因主人不在,就按斤取了四五斗谷子,折算成白元,写了个条条一井放在主人的粮仓里。听说也有取了粮不给银元的,只写个条子压在空仓里,但那是当地的首富。

讲着讲着,祖父的面色由晴转阴。他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挨饿受冻,走了两万五千里才来到会宁,听说一路连饿带冻,死了好多人。们队伍里也有妇女孩子,不知是怎么过来的?说着便到处翻腾起来。祖母问他在找什么,他说:“我看家里还剩多少粮食。”翻腾了一会,只找出几碗黑谷面和十五个鸡蛋。他犹豫了一会,就叫祖母烧水煮鸡蛋,说是要明天送给红军去。祖母说:“那是给孩子补身子的。”祖父说:“鸡还会下的。

听了祖父的话,父亲年幼的心灵很受感动,忙着抱柴烧火,帮祖母煮起鸡蛋来。第二天一早,父亲死活不离地跟着祖父去给红军送鸡蛋,刚好赶上红军正在召开三军会师大会。

会场就设在县城文庙前的空地上,主席台临时搭在大成殿的土台前,孔夫子圣座前的大拱桌也上了用场,当了讲桌。会宁县城的城墙上,红旗招展,鼓乐喧天,大街小巷,人如潮涌,红星闪烁。欢呼鼓舞之声,如雷鸣般地响彻云霄。还有许多臂佩红袖章的红军战士,正在忙碌热情地招呼老百姓。其中有一个红军小战士,甚至将父亲抱起举到肩头上,让他尽量能够看到会场的一切景象。还一边指着主席台上的人说:“那个浓眉大嘴巴的人是红军总司令朱德,细条高大个儿的是前敌总指挥徐向前......”一一给父亲作了介绍。主席台上那么多人,父亲一时也记不了许多。只记得还有陈庚、张国焘、陈昌浩、贺龙几位红军高级将领。他们都在大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宜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过后,父亲幼小的心灵受到感染,问那个红军小战士:“你们也要我当红军吧?”小战士回答说:“你还太小,拿不动武器,打不了仗。”父亲说:“听说你们队伍里也有小孩?”小战士说:“那是红军阿姨生下来就带在身边的,他们家里再没有大人照顾了。等你长大了,我们一定会要你当红军的。”

大会结束后,父亲恋恋不舍地跟祖父回到家中。那一夜,父亲兴奋得连觉也睡不着,总提一些奇怪的问题,连祖父也无法回答。

过了几天,红军离开县城,一直向北撤去。国民党的部队紧紧跟在后面,不时跟红军打上一仗,总是溃败而退,后来听说红军渡过黄河,一直向前打去。

过后的日子和往常一样,父亲仍然跟着祖母,挖食野菜。农忙时候,帮别人干些零碎活,母子两人,混口饭吃。不到十岁,父亲懂事了,家里的零碎活,再不烦祖母操劳。有时也给别人放牛羊,做点简单的家务活,人家也会多少给点报酬,帮助贴补一下家庭的贫困生活。

十七岁那年,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祖父年近五旬,由于长年劳累,身体有所亏损。渐露出老态来,有谁还会雇他做长工?食口聚增,劳力顿减,迫于无奈,父亲到当地富户王耀成家去做工。

父亲自幼勤奋好学,他最大的愿望是也能够象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上学读书。然而,因家境窘迫,祖父无能为力,始终没能如愿。在王耀成家做工期间,幸遇六老爷,开始教他读书识字。

六老爷原来家境较好也曾读过私塾粗通经文博览子史后来因家业败落迫教蒙童。自从有洋学堂无人再聘用教书先生,才到王家替人拉长工。六老爷生性乐观为人善良遇事好钻研却又通达世故能为人排难解忧兄弟间排行老六故被人尊称为“六老爷”反忘其名并不是因为曾当过乡绅或什么显要地位的缘故。试想一个穷教书匠有什么地位堪称老爷呢?“老”是尊,“爷”是敬大概和老先生是同一个意思。现在不做先生只好称“老爷”。他经常给大家说书讲故事以及为人处事等道理很受人尊敬父亲敬如先生。六老爷见父亲勤奋好学又爱动脑子就教他认字读书。还为父亲专门找了《三字经》和《百家姓》,不辞辛劳,逐句讲解。不到半月,父亲就能通读,又开始教《论语》、《孟子》等书,对父亲视若亲生。

父亲在王耀成家打了半年的短工,辞退后,又到马家和家拉了三年长工,全家人总算还可以吃饱肚子。父亲是1949年正月结婚的,1950年5月,大姐已出生,全家七口人,其生活费用的来源,便成了父亲的难题。至1951年,天兰铁路招收民工,于是父亲先到甘谷县的姚家庄参加了工作,后调至武山盘安镇,任工程一区队长。父亲在铁路工作两年,所得工资总共600元,每月只20多元,父亲的工资作为家里的主要花费,是有些入不敷出。当时的主要历史事件是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父亲要求参加志愿军,但因为是独子,没有被批准。

1952年年底,父亲回家探亲,翻年准备返回铁路,但第三批——也就是最后一批土改运动开始了。工作组常到我家来了解情况,调查全村的土地面积和人口,开始定成分,作评估,准备没收地主的土地和多余财产,分配给贫、雇农和佃户。父亲也就主动地放弃了工作,参加了土地改的评估和分配工作。接着是斗地主、讨血债,销压反革命和土匪。分到财产时,二姐也出生了,我们家分得川地十亩,山坡地四十亩,耕牛一头,各种农家具十数件,粮食二千余斤。人民翻身作了主,不愁吃,不愁穿,欢天喜地的过日子。有了自家的土地,父亲再也不为全家人的生计问题发愁了。

来年春播,开始搞起互助组。其实就是互相辫(方言)工,以解决有些人家缺乏劳力和耕畜单调等问题。我们家包括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和两个姑姑,共有六人参加劳动,是富有劳力的人家,因此,父亲到农场,也就是现在的试验站当工人,主要工作是饲养禽畜。1956年元月申请加入预备党员,同年6月转为正式党员。此时大姑已出嫁,哥哥也出生了,全家仍八口人。

1957年7月,父亲被调到会宁县商业储运厂工作。这年年初,开始大鸣大放大辩论,发动群众提意见,谓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起初群众很热情,的确给党提了好多意见。不久,说这是右派分子向党猖狂进攻,就大反起右派来。工作之余,便是开会揭发问题,批判右派言论,将许多知识分子和给党提意见的干部都划成了右派分子,戴上帽子,发流到农场去改造。面积之广,涉联人数之多,就连四五个人的机关或单位,必有一右派,否则是运动搞得不彻底。因此父亲感到大惑不解,怎么叫人家提意见,提了意见就被打成了右派?自此,父亲明白,给党——说得确切点,就是给某些有权威的人,绝对不可以提意见,他们就是党的“化身”。

1955年至1957年,是农业走向合作化道路的三年。初以自然村为基础,建起了农业合作社,是合作化的初级阶段,不要地主、富农参加。配方式是:按各家入社土地核算,耕畜农具属个人所有,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过悬殊。但总收成显得倒不如入社之前好。第二年开始转入高级社,以行政村为核算单位,连地主富农、家畜农具一并入社,按劳分配。一年后便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改乡为公社,行政材为大队,自然村为小队(也称生产队),仍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力少者,其生活水平显然不如劳力多的人家。不久,以生产队为单位办起了大灶,社员称之为“吃共产主义的饭”。仅仅两年,就不得不分灶立锅。然而却无米下锅。

1958年是个疯狂的年代。全社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去“引洮”,留下一些年轻妇女,又都集中到华家岭“修梯雕花样”,春播夏割,夏种秋收,只好将学生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上,边劳动边上课,美其名曰“工、农、商、学、兵大联合”。赖天公作美,那年的确是个好丰年,可惜粮食都被糟蹋在地里。八大二次全会会议上,又确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指导行动的“八字方针”,提出要“赶英超美”,将钢铁产量定为1080万吨。后来又调整为1070万吨,被称为“钢铁元帅”。而粮食产量则成十倍、百倍、千倍的往上翻,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将“卫星”一下放到了小麦亩产10万斤,洋芋亩产50万斤的高空。可以想象得到,亩产10万斤的小麦和亩产50万斤的洋芋,铺在地里,该有多厚一层啊?可是被冲昏了头脑的县委书记杨和省委书记张,根本不加思考,还将没有放过这个数字卫星的基层干部一律拔了“白旗”,靠边站去了。剩下不多劳力,又都分派去“大炼钢铁”。父亲是工人,被派往山西太原学习一个月,回来依样画葫芦,也大炼起钢铁来。家家的镢头、铁锨、镰刀、锄、铲和暂时派不上用场的做饭锅等,全都顶任务交了“废钢铁”,将生产必需的工具一齐投放进“小土炉”,炼成了一堆废杂——烧结铁。到了秋后收割期,爱吹牛皮说大话的“先进派”,还要继续放“卫星”,洋芋只好带蔓拔。到了来年春天,经冻干成粉的洋芋露出地面干裂后,雪白闪光,也算是对暴殄(读作tiǎn意为糟蹋)天物的回报。凡此等等举足失措的浮夸之风,谓之“大跃进”。

一年后,即1959年秋季,中央为纠正过左的错误而召开了“庐山会议”。和大鸣大放时的“百家争鸣”一样,先是提意见,让每个人暴露思想。真挚坦诚的彭大将军,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给中央上了一封“万言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会议的内容一下转变成了对“右倾翻案风”的批判斗争,便形成一条“以彭德怀为首的右倾翻案风”路线,将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一批中央委员和地方骨干牵连在内,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和处分;周恩来也在“北戴河会议”上做了深刻检讨。这样一来,那些喜好功高的投机分子,更加肆无忌惮,继续吹毛求疵,无所不用其极。

1960年元月,父亲被调到“万头猪”养殖厂当厂长,于三月去北京参“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双革“成果”学习,有幸参观了故宫、北海公园、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天安门广场等名胜古迹和建筑,半月后返回,少不了也要学习“双革”做样子。

但在农业方面,由于虚夸造成的恶果,所有粮食都交了公购粮,经春播后,仓无余粒,共产主义的大锅饭,再也无法支撑。然而,各家的做饭锅都交了废钢铁,想分也分不成。既便分开,也是无米下锅。大家只好守着集体的大灶,清汤杂野菜,维持不到半月,人皆浮肿,连活也干不成了。此时,各地工程停办,“钢铁元帅”也下了马,出外民工又全都返回,更增加了许多食口,最后连野菜汤也没得喝,只能剥树皮、挖野菜以充饥肠。然有人还开玩笑说:“别说亩产五十万斤,就是五百斤,恐怕也会撑破肚皮,不至于天天空着肚子吃这样的‘忆苦饭’!”引得大家苦笑一阵。有人暗自怀疑:粮都到哪里去了?没有人在公众场合说话。而那些曾经放过“卫星”的人,一旦有新的口号或指示,依然会热情不减当年地继续乘风作浪。

我们全家八口人,刚好母亲又怀有身孕。尤其是祖父和祖母,原本年老体衰,经此一凡折磨,再也无法支撑。幸好父亲是工人,一月还有28斤面粉,拿回家来,另加调养,幸免遭遇不幸

据官方透露,全省”非正常死亡“的人口,竟达十三万之多。幸逢庄稼长得好,转眼已到麦收,人们边收边生食,才渡过了困难时期。后来人们将这一灾难归咎于“天灾人祸”,是有些亏负老天爷。回头细想,连续三年,何曾遇过大旱不收的年头?待母亲临蓐,三姐出生三个月后,生活才有所好转。

灾荒过后,大灶也解散了,又恢复原来统一核算、按劳分配的原则。小姑出嫁后,家中尚有七人。祖父和祖母已年过花甲,再也不能参加劳动。哥哥和三个姐姐,最大也只十一、二岁,唯有母亲一人挣工分,生活十分困难。因此,父亲被迫于1962年5月辞职回家,也算是响应“为减轻城市负担,还乡支援农村”的号召。辞职时,厂里给父亲挑选了盖一座房子所需的木材顶替了工资,父亲开心极了。当时各工厂的职工和机关干部家属,也被纷纷下放到农村来。父亲回乡后,担任大队支部委员和贫下中农委员会主席,虽然也算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人员之一,但也和其他社员一样,靠干活挣工分,也好多分点口粮。生活刚刚开始有所安定,却于1963年夏季,“社会主义路线教育”开始了。又是天天开会搞运动,主要是整顿农村基层干部的“不正之风”。当然还要防止地、富、反、坏、右的破坏活动。自此把“路级斗争”放在了首位,无限上纲,不断扩大打击面,闹得人心惶惶,无心于搞生产。只有五类分子及其子女,才不敢乱动,老老实实地在劳动。

就在这时,我们家又新增了四姐。一家九口人,住在半山坡的三眼窑洞里,实在显得太拥挤。父亲就在山坡下选了块庄宅地,用擊圈子杵子将土砸成土块,箍了五眼新窑洞,打了一口水窖,又修了一个大门。这窑洞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居住方式,黄土层厚,冬暖夏凉,既经济又省事,两三个月就可以完成。翻年开春,用父亲单位给的木材建了一座上房,九月份便搬进了新居。

由于人多劳力少,又兼新建寓舍,家庭生活更加拮据。因父亲曾在副食品加工厂工作过,就主动和族内我两位叔伯家哥哥(梁占帮、梁新民)给生产队做粉条。于1966年6月16日,五姐出生,全家共十人,在生产队里,算人口最多的家庭。这时文化大革命已开展多半年,学生到处串联,直接干扰了生产。农村一些青年和不安份守己的人,也开始组织“战斗队”,结帮拉派,互相攻击对方。甚至在社教运动中认为“有问题”被隔离审查的对象,摇身一变成了“造反派”,开始反攻倒算,要求还他们”清白”。生产队至公社的工作陷入瘫痪。

接着“上海红色风暴”的继续和发展,掀起一股从中央到地方针对“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夺权高潮,到处都是“停产闹革命”的口号声。父亲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民以食为天,既然不生产,该拿什么养活生民?难道再不愿“超英赶美”建设社会主义了?那么1959年的反“右倾”又作何解释?这岂不是“左倾”比“右倾”更可怕吗?但只是想想而已,却不能说出口来。试想在那个疯狂的年月里,夫妻同床异梦者大有人在,谁敢在公众场合发表言论?虽然说百分之九十五的群众都是革命派,但由于派性作怪,相互揪来斗去,差不多百分之八、九十的群众都挨了整,谁又能醒悟得过来?待“三结合”领导班子革委会成立后,一向不敢乱说的地、富、反、坏、右分子却大难临头,每场批斗会上,都是钢鞭铁棍交加而下,浑身上下,血肉模糊。哀嚎惨叫之声,不绝于耳闻,真是惨不忍睹。而一向无所事事的打砸抢分子,还觉得不够痛快。

在这次史无前例的运动中,父亲因辞职时单位顶替工资的木材,也被卷进去了。亲房中一位伯父竟然说那木材是父亲利用职权贪污的,因此也成了调查对象。受这股逆流的冲击,父亲学习保健员,在生产队当保管员,并代管着村上的油坊。再不顾充当大队支部委员和贫下中农委员会主席。其实这些名堂早已被“造反派”的革命行动革除掉了。

文化大革命运动整整搞了十年,直到清理“三种人”的整顿工作开始为止,才算煞住了这股风。然而,经此十余年的破坏和糟蹋,粮食连年减产,人们生活水平不断下降。1969年我的出生让本来拮据的生活更加困难,而又在同年7月一场大冰雹,秋田颗粒无收,家家户户缺吃断顿的情况就开始出现,我们家更不例外。这样的日子持续到1970年下半年才有所好转。此后,整整吃了十年供应粮,人均每天八两包谷面,维持着半饥不饱的生活。而我正好出生在这个困难时期,想必父母亲为我的生存,花费了不少心血!

1974年至1975年,是父亲最感悲痛和无助的时期。祖父祖母相继而逝,家中更无长物理丧,只好草草了事。父亲除了对亲人的痛切思念之外,还有一家七八口人的生计问题,全都落在父亲一人肩上。此时,父亲已四十多岁,按理该过几天舒心日子了。可是在人生道路上苦命挣扎,奔波劳累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却连妻儿的温饱问题也都未能谋得解决。这是多么大的悲哀,还有什么希望要付诸兑现的?试想父亲当时的心情该是多么复杂,多么难过!

自从合作化以来,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而且一次更比一次强大激烈,一直搞了将近二十年,人民的生活怎能安定?父亲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呢?在党的会议上,试图提出“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实现四个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而远大的目标上来,仍然受到一些干扰,不能正常实施。相反,又从中央掀起了一股批“当代大儒”的高潮,将群众再度拖入深泽烂泥,使其失去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所有这一切后果,都是怎样造成的?人们心中非常明白,然而,又有什么办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父亲,只好在沉默中忍耐着。

一直到党的会议上,邓小平才大胆提出“先让少数人富起来”的口号,土地开始承包到个人,改革开放的政策也得以实施。短短几年时间,人们的生活就超过了解放初期的水平。由此看来,要"超英赶美”、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并不甚遥远。困难的是来自各方面人为的破坏和干扰,才使得我们的国家贫穷落后。要把这些都归咎于“自然灾害”的人,无非是想混淆是非,好继续蒙骗群众,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其实也难辞其咎。

如今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回忆自己走过的艰难路程,父亲说:“要是没有邓小平的英明决策,不知道中国还是个什么样子?只可惜你们的爷爷和奶奶再也看不到象今天这样繁荣富强的景象,享受不了如此美满幸福的生活!”父亲说这话时,似在万千感触。过了一会,父亲又满脸幸福地说:“咱们家现在跟过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吃穿不用愁,而且想吃什么就能吃得到,穿的更不必说。近些年来,在你们大家的支持下,我还到陕西的华清池、兵马俑、法门寺,天水的麦积山、仙仁崖,宁夏的沙湖以及本省兴隆山、刘家峡等地旅游。

父亲的回忆是多么深刻,使我们每个做子女的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果没有好政策,就永远摆脱不了落后和贫穷的纠葛。事实胜于雄辩,仅仅二十年时间,仿佛一个世纪的变化,父辈们的经历,我们还真有点不敢相信。

不孝女梁玉荣拜录

甘为孺子牛

——母亲

母亲于民国二十二年农历十一月八日(1933年),出生在会宁县城一个小户人家,乳名禳生,可见也是个命运不济的家庭。禳者解也,去恶祈祥,解除困厄之意也。舅家姓貟,母亲的尊讳芳兰。由于生活所逼,在她还不到十岁的时候,举家徒居貟家山。年龄尚未满十七周岁,就和父亲结了婚(1949年正月)。古书上说:“男子十八而冠,女子十五即笄。”在封建社会时期,好象不算早婚。自此之后,她的命运就和父亲紧紧地绑在一起了。大姐未出生,父亲参加了工作,家中五口人的生活重担,也就落在了她的肩上。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就已经成了家庭主妇,现在看来,还不过是个中学生。可是在那个年代里,穷人的孩子谁能上得起学?

母亲出身于贫困人家,自幼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在家中既要侍奉公婆,又要照顾小姑及孩子。猪、鸡、牲畜,还得她喂养,地里的活也需她去干,不要说辛劳,就连坐下来吃口饭的功夫也没有,经常是边吃边干活。有时累了或大家把饭吃完了,只好饿着肚了。尤其是在生活困难时期,常常会昏晕过去。就这样起早贪黑,一直干了三十多年,直到改革开放的政策得以实现后,才算有了个出头之日。母亲共生一男六女,我们姊妹七人都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和喂养下,才一个个长大成人。

先前有农业社的时候,由于人多劳力少,父亲又不在家,只有母亲一人拼死拼活地挣工分。到分口粮的时候,多一半时间是拿了口袋去,又空着口袋回来。有一次,她去分粮的时候,别人却用嘲讽的口气问她:“你来干什么?”。说这话的人竟然是自家的亲房小辈。人心之冷酷,莫甚于此者!母亲只好含着眼泪回来。直到现在,她提起这件事的时候,还直抹眼泪呢。

1960年由于人为造成的灾难,那是举国皆知的。当时我们家共有八口人,母亲恰又身怀六甲。正当青黄不接的时候,她还带着我的姑姑和两个姐姐,到处寻挖野菜、掐苜蓿,杂糠当膳。三姐出生后一小时左右,由于夏末窑洞较凉,母亲恐怕孩子着了凉,便拖着虚弱的身子去烧坑,不料一阵头晕,竟摔倒在院里。幸好被祖母发现,及时得到救护,才没有发生更严重的后果。三天后,她又拖着病体,到山上去找野菜,一阵恶心,便不省人事。不知过了多久,待母亲苏醒过来,发现辛辛苦苦挖的野菜撒了一地,她又一一拣起,撩在衣襟,挣扎着回了家。(这些都是父亲作回忆时告诉我的)待六零年过后,看看家里实在不行,父亲只好辞去他在储运厂的工作。

母亲过家非常俭朴。粒米之炊,必珍必惜,不让有一点点的浪费。我们兄弟姐妹七人,衣着饮食自然成问题,全凭母亲省吃俭用,尚得温饱。早在生产队背粮食的时候,母亲先把麦子捆好,然后脱去上衣,反穿在胸前,用光脊梁直接靠在麦杆上背负粮食。那滋味可想而知,但她却说:“肉皮磨破了还可以长好,衣服破了不会再有。”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话!但母亲说这话时脸上却还有着新发明什么似的那种喜悦。

母亲不但过家仔细,也很勤快,非常爱整洁。每天天未亮,她总是把家中里出外进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待大家起床之前,已将早饭做好,然后喂猪、喂鸡,给牲畜填草。等大家吃完早饭收拾了锅灶,就下地去干活,没有一会闲暇功夫。就是在农业社的时候也一样。不管有多苦多累,白天在地里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给子女缝补衣服,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穿得非常干净整洁。就连一块补丁看起来也那么舒服,难怪别人都羡慕我们。我们当子女的,也以此为荣耀。我曾经常想:母亲怎么会有那么好的精力,从来不知疲倦,就是机器也有失修不灵的时候啊!现在我才明白,别人七十多岁的母亲,在夜间能一觉睡到天亮,而我的母亲一旦闲下来,浑身酸痛、手足麻木,夜间睡不住的原因是年轻时太辛苦了啊。

母亲非常疼爱我们,特别在学习方面,尤为关心。她曾教育我们说:“我是一个睁眼的瞎子,不识一字。你们可要好好学习,不要象妈妈一样,一辈子只能做苦力活。”无论多忙,母亲从来不让我们的学习有所间断。有时到了中午,她在地里多干了一会活,怕我们上学迟到,就一路跑回家给我们做饭。我想,只有我们才有这样甘为孺子牛而折齿的好妈妈!

有一部电影,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母亲可以照顾好四十个孩子,而四十个孩子却照顾不好一个妈妈。”想起母亲的一生,真叫人感到既痛心又内疚。常言说:“子多母馁”,这话一点不假。母亲给我们的实在太多,而她得到了什么呢?只有付出——把我们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而且给了无限的爱心。虽说现在生活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也不需要象以前那样,再为我们操心了,但她仍一如既往,一会儿也闲不住。七十多岁的人了,说不定在什么时候会悄然离我们而去。然而,我们当子女的,谁又能守在身旁照顾她呢?有一首歌曲叫《常回家看看》,可我们竟连这一点都没做好......

每当想起母亲的时候,不由人感到敬佩。她那任劳任怨、甘为人梯的高贵品质,永远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不孝女梁玉荣拜录

后 序

我不过是一个农民,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既没有上过学,又没有多少文化知识,所以从来就没有要写点什么的想法。然而,固执的小女定要我讲述一些已经过往了的事情,说是写成“回忆录”,给她(他们留个纪念。怎么写?我又不知如何下笔。

为了不让孩子失望,在她软缠硬磨地纠葛下,干脆将我一生的经历,略加思索,就象填写个人简历一般,作一简单阐述,又对我的父母亲作一凡回忆,纯属万般无奈。不料她竟将我“涂鸦不成画”的片言只语录了去,结合史实,成万余言纪实性传记,烦其夫兄修改,感其不辞辛劳。

时间荏苒,岁月如梭。回顾已往的光荫,虽然好像是弹指一挥间的事,但毕竟给人留下了不少记忆。如今揽镜自顾,已是白发苍苍,八十的人了。现在象这样年纪的老人,比比皆是,但在过去的年代里,却也很少。“人上七十古来稀”嘛,原本是自然之规律,谁也得承认这个事实。然而,现在不同,“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大概是增福增寿的原因。

我的一生,正好像一条大河,曾经历过惊涛骇浪、急流险滩,也经历过宽港平川、柔风细涟,最后披着西阳的余晖,带着一身疲惫,向那无垠的大海缓缓流去。可不是吗?我这一生,曾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烦恼;有生活的乐趣,也有对人生的苦衷。有幸福、有悲哀,也有憧憬和失落。总之,人生之酸甜苦辣,无不俱全。

也对,如今是人寿年丰,农村早已摆脱贫困,奔向小康,我也进入了晚年时期。对此幸福安康的生活,谁还没有一丝半点的感慨?就让我回忆一下过去,也许还能折射出整个社会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最后仿古诗凑成两绝句,命之曰《老来感怀》,作为结束语。

其一

临崖古树怕风吹,满面银须未觉衰。

子女犹疑年老迈,儿孙扶我伴相随。

其二

人活七十古来稀,年奔八旬诚有奇。

为感娇痴莺宛语,忆将往事示儿知

梁国基记


征文前期系列文字链接:

【0】“寻找会宁好儿女 德孝传承耀家园 ”主题活动公告

【1】负重前行孝义天下的杨集镇好嫂子杨归明  ||  撰文  张德强

【2】扶  手  ||  撰文  刘发彦

【3】不离不弃的好媳妇王转林 || 撰文  杰文

【3】纪录片《山月情》:不离不弃的会宁好媳妇王转玲 || 会宁电视台王富祥摄制

【4】贤孝传家 || 撰文  董建伟(女)

【5】傻婆婆 || 撰文  冉侠(女)

【6】愿愿 || 撰文  李效勤

【7】通安古城的孝女贤婿  || 撰文  董珍

【8】通安古城老人的传奇人生  || 撰文  董珍

【9】通安古城荣获道德模范称号的老人   || 撰文  董珍

【10】感念母亲   || 撰文  曹治中

【11】父亲这辈子   ||   撰文   李耀胜

【12】新庄镇寺寨村:“自强不息,家庭和美”的最美家庭   ||   撰文   苏统雨

【13】希望你老了也回老家来    ||   撰文   董礼

【14】母亲的针线   ||   撰文   章之乐

【15】善缘 ——湾里小奶   ||   撰文  马海云

【16】用平凡演绎真情,用行动诠释孝道   ||   撰文  王淑

【17】因爱而美   ||   撰文会宁妇联摄影王兴国

【18】“孝”在行动中   ||   撰文会宁妇联摄影王兴国
【19】会宁马氏最美女儿马淑彬女士事迹侧记   ||   撰文 马泽龙
【20】回忆我的母亲   ||  作者   杨宗雄
【21】“懒”爹“秀”娘就是天   ||  作者   杨进荣
【22】真情难忘 永远的“二嫂”  ||  作者  张潮
【23】奶奶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   ||  作者  尚凤佳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念祖父纪念祖母纪念父亲纪念母亲
母亲
【来稿选粹】牛撇捺|祖母
“人渡人”的人生——怀念远去的父亲母亲/老 田 - 海 纳 百 川 - 3z1966 - ...
大年三十离世的父亲,再也不能和我一起过年了
我的父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