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议太极拳之难(五)难在“要耐得住寂寞”①

【太极】中国最受欢迎的太极文化类公众号

文传榜2015十大网络国学公号

说练太极拳“寂寞”,很多人一定不以为然,君不见每日清晨习练太极拳的芸芸之众,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舞动着舒缓标准的太极身姿,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一套紧接一套,一派莺歌燕舞,不亦乐乎的景象,间或参加些表演比赛,亦是奖牌丰硕,成绩可嘉,心情愉悦,怎么可能谈得上“寂寞”二字呢?


然而,真正太极拳功夫的修炼,就不那么愉快、那么舒畅了,有时会像修行的“苦行僧”一样,这种“苦”不是外表身体假炼的苦,而是内心的“苦”,太极拳下的“苦功”不是外在的,而是内里的。前文中谈到的“换脑了”“放东西”之难,产生了这第三难:“要耐得住寂寞”。


如前文所述,太极功法的修炼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退去旧东西,重生新东西的过程。首先是和旧的认识,旧的观念斗争的过程,是把真正的太极之理搞清楚的过程。想要正确透彻的明晰太极之理,就需要真正的“明师”对理论的正确解读,但当今社会是“名师”云集,而“明师”难觅,没有“明师”的指导,光靠自身对文字的理解去学习太极理论,基本上都会处于“谬之千里”的误区状态。目前,普遍把“轻重当虚实”,把“松懈当松沉”,把“开合当动作”,把“努气当沉气”,把“塌腰当松腰”,把“挒胯当开胯”……等等,都是对太极理论错误的理解和认识下产生的“怪胎”,谬误变成了真理,结果只能是越走越远。而寻找“明师”的过程就像是沙里淘金,本身就是“孤寂难耐”的过程,因为没有人能告诉你真正的“明师”是哪一个,而依自身的水平又无法进行准确的鉴别和判断,只能像盲人摸象,触碰着,感觉着,不断的寻觅,又不断的重来。而每重来一次,都是对自我的一次否定和内心失落的冲击。因此,寻找“明师”是一段“孤寂难耐”的心路历程。

(文/康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议太极拳之难(五)难在“要耐得住寂寞”②
浅议太极拳之“难”(四)
太极弹抖劲不好掌握?牢记这个要点,让你松、活、弹、抖样样妙
《太极拳论》:“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浅议太极拳之难其二——要放得下东西
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