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打一顿就乖了?父母“暴力”行为背后,隐藏的弊端不容忽视

都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孩子成长阶段犯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 可以说,这就是一条不断犯错,不断纠正,不断探索的道路。

    只有这样他才能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是非观。



所以说,错误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有些家长不懂怎么去引导孩子,只知道用暴力解决。

前段时间刚看过一个报道:一个小男孩在小区玩的时候弄丢了手机,被妈妈知道后毒打了好几个小时,一直到最后没了生息。

据邻居回忆小男孩哭的非常伤心,听着就让人不忍心,真是不知道他妈妈怎么能忍心下得了手。

可是那个小男孩再也听不见了,生前他是经历了怎样的恐惧和折磨,外人已经无从得知。

也许有人会觉得不过一个手机而已,为什么要对孩子下此毒手呢?但失去情绪控制的父母已经失去了教育孩子的初衷,他们所谓的“打骂教育”实际上只是为了泄私愤而已。

那么,这些所谓的“打骂教育”到底会有什么危害呢?在孩子犯错之后,父母又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呢?


一、打骂孩子的危害

  • 韩非子曾提出一个观点,叫做“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圣君之下。



于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点迅速成了当时的热潮,甚至影响了后世人的思想。古代推崇的是儿子对于父母要绝对的尊崇,不得有一丝反抗,否则就是不孝。

但事实真的是所有古人都同意这一观点吗?其实不然。

《孔子家语·六本》中曾说:“小锤则待过,大杖则逃走。”相比较韩非子的严厉苛刻,孔子的教育方式显然是温和许多。

随着思想逐渐开化,现在对待后辈的教育问题也有了更多的思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察出棍棒式教育的弊端。

但还是有很多父母不以为意,认为孩子不打不行,打一顿就乖了,却不知这样的行为背后隐藏了许多祸端。

1、口服心不服

虽然暴力能够让孩子立马认错,但所谓的“认错”确实口服心不服,只是暂时地臣服于武力之下而已。

好比两个人吵架,虽然大吵大闹可以从气势上压倒对方,但没有真正地说服别人。因为他无法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

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也是一样的。小孩子犯了错,家长虽然可以用打骂他的方法威胁他,但是并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影响亲子关系,产生疏离感

试想一下,本来应该给他带来庇护的父母却面色狰狞,成了伤害他最深的人。那么孩子还愿意和家长亲近吗?即便有那份心,也不敢再靠近了吧。

而一切教育手段都是建立在正常的亲子关系之上。当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成了控制和畏惧,就谈不上什么教育不教育了。孩子只会听从父母的命令,但不会亲近。

3、严重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大量数据可以表明,从小处在暴力环境中的孩子更容易变得极端。

  • 有人曾经采访过那些穷凶极恶的犯人,发现他们的童年都充斥着暴力、虐待。

父母失败的情绪管控给孩子做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身处这样环境下的人,就好比一块白布掉进了染缸,哪怕他本身有多么洁白无瑕也会渐渐被污染。

毕竟耳濡目染的学习方式,效率总是最高的。普通温水煮青蛙一样,等父母或者孩子自己发现不对劲的时候,他已经陷得很深了。

二、在孩子犯错时,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其实犯错这个事情,很多父母的心态都太过于紧张了,认为只要犯了错就不可饶恕了。

其实大可不必。

因为孩子的三观还在建立之初,就注定了他要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去一点一点摸索。他又不知道正确的路是怎么样的,因此在摸索的途中难免会出错。

那么家长的作用就是将孩子重新引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以下两个步骤,可以作为参考。

  • 1)将错误分门别类。

孩子犯的每个错误严重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触及了底线,有的只是行为规范上的偏差。

根据这个,家长可以先将他的错误分为两大类:原则性错误和规范性错误。

再将这两大类各自分成几小类,例如原则性的错误可以分为:安全类、道德底线类、触犯法律类。

  • 2)根据不同类型的错误针对性处理

不同错误家长要摆出来的态度和惩罚手段自然是不同的。

对于规范性的错误大多都使用劝诫的方式,管教手段应该是温和的。

但是对于触犯原则底线的事情,家长必须要摆出绝对严厉的态度,要让他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必要时可以实施适当的惩罚手段例如抄书、写检讨、罚站等等。


父母需要明确地阐述这个行为的危害,让他能够承担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发自肺腑地认知到自己的错误。

曾经看过一则网友讲述的故事:当时他正坐在公交车上准备回家,身侧坐着一位妈妈,她的膝盖上坐着她的儿子。

小朋友本来在喝牛奶,但是不知道哪里来的恶趣味突然故意把奶撒到了地上。那位妈妈什么都没说,将孩子从膝盖上放下来并且给了他一抽纸让他自己把地面打扫干净。

小孩子当然不愿意,又哭又闹,只不过他妈妈的态度丝毫没有动摇。最后没办法,他只能可怜兮兮地把地弄干净了。

他妈妈这才将他抱到怀里,语气温和地告诉他把牛奶洒在地上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然后又夸奖说他擦的很干净。

虽然无法考证这段故事的真假,但这位妈妈的处理方式却值得更多的家长学习。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她没有歇斯底里而是坚定地要求他自己去承担后果,随后又肯定了他付出了努力,简直是可以称作是“教科书式”的教育方式。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会成长,既锻炼了他的抗挫折能力,也能让他逐渐学会明辨是非。

【写在最后】:

错误本身并没有那般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并没有从中得到收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孩子最深的,永远是这4个字
“棍棒之下出孝子”,严惩才是防止孩子再次犯错的有效方式吗?
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家长应该反思,是不是自己犯了这2个错误
孩子是夸出来的,还是打出来的?
八种家庭教育方式 最易毁掉孩子前程
会道歉的孩子,运气不会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