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静乾坤大
 
 
                                        心静乾坤大


     心不受外物的引动,就会自然的静寂。静寂就不受骚扰,没有骚扰就清静。静就能虚,虚就能明,明就能灵,灵虚就不糊涂,必然是一副湛然而神圣圆通的样子。

    静就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能刚,刚就能强,强就能直,直就能勇,刚强直勇,就会是一副盛大的样子,使人不可抵御。所以要想得到大智大慧,大彻大悟,必须从主静做起,既然想做到浩然之气磅礴,正气冲天,也必须自主静着手。主静,是贤哲士人君子的脱俗入圣的入门要诀,是英雄豪杰立德立业的主要功课,也是人生中一门上乘的修养艺术。静能养生,静能生慧,静中开悟,静中明道,静能通神化。

    庄子说:“圣人的静,就是善于固守养静,万物不足以搅扰他的心志,所以能静。”广成子也说:“抱守神志以养静,形体自然端正。”《大学》中也讲“不动心是最高的善。”又说:“懂得不动心而后能镇定,镇定以后就能静,静就能安,安就能虑,虑就有所得。”就是说话从止可以生定,由定可以生静,静又能生定,再由定可以生止。

    这两门功夫,正反贯通为一。一般地说,由静进入比由止进入容易些。所以历代贤人哲士多数致力于主静之功。周濂溪说:“圣人制定的以仁义而中正主静,是做人的至高点。所以圣人与天地合一同德,与日月合一同明,与四季合一同好坏。君子修德则吉,小人悖逆则凶。”又说:“无欲望则静止,静止则明朗。”“无欲则静虚动直。”了元子说:“无念则静,静则远神。”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

    人们修养到了静定阶段,就能“我自无心于万物,万物何妨常围绕。”心中则自有主宰,只有一个天地,触之不动了。所以《易经》说:“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有灵就会通天下。”这个寂然不动,就是心中的静。感悟而通神,是心灵的作用。所以孟子有“不动心”的教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日禅 |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
心静,万物得自在
初读之三十七:“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的辨析
《系辞传》译文上
14、最大的欲望是没有欲望
通俗释义《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