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要把无知当成你愚昧的资本,来祸害信任你的客户

文/冯飞

全文字数:3110字

阅读时间:8分钟

昨天在头条上突然刷到一位某安的代理人发的一个微头条,内容如下:

不小心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只感叹,无知太可怕。

按他的逻辑,某宇宙级公司以及头部保险公司,保底利率定的低,是为了让保险公司的投资部门在投资时能够更大胆,能选择更高收益的项目,也就能获取更高的投资回报,然后结算利率越高,是这样吗?

对这个观点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我只是想问一句,保底收益的高低跟实际结算有毛线的关系呀?

如果有的话,不应该是保底收益要求更高,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更需要选择收益长期稳定而且靠谱的投资项目以规避投资风险和收益波动吗?

无知也就算了,你还发到如今最大的流量平台上想当网红就不合适了,懂的朋友看一看,笑一笑也就完事了,甚至连当谈资都没有上桌的机会;但好歹你也是一个自媒体,一个宇宙级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宣扬这样错误的观念来误导大众就是你的不对了。

下面再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年金保险,因为之前说的也比较多了。

年金保险作为保险的产品形态之一,首要的功能也是转移风险。

但它与人身险的“四大金刚”所要解决的人身保障风险不一样,它要解决的是在未来某一段固定的时间,确定能有钱花、有现金流的问题。

比如孩子15岁左右要读高中了,18岁开始要读大学,30岁的时候可能要结婚,到自己60岁的时候要养老等等。

在目前仍然是三段式人生规划的各个阶段,上面这些问题,基本是没有什么时间弹性的,到了那一个时点时刻,就需要有一笔钱来应对。

如果你想对自己、对孩子的未来,在不同人生阶段,对于资金都要有一个确定的规划,那么年金保险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比如教育金、比如婚嫁金、比如养老金,都可以在你约定的固定时间段内收到一笔资金,用于解决对应的资金需求。

那么,年金保险的本质同样也是合同。

既然是合同,我们在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之前,就必须要了解合同的条款,就必须要知道钱从什么时候开始返还,能返多久,每年可以返多少,每年对应的现金价值应该有多少,如果不幸身故,身故金如何赔偿等等,都是需要明确的。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份年金产品的实际收益率(IRR)是多少?

所以。

1、一份明确的年金产品计划书少不了。

计划书中的数字都是确定的,包括现金价值、生存总利益。

2、当然,如上文说说,IRR也是需要计算清楚的。

3、同类产品的对比也是少不了的。

如此,我们把想要了解的产品、收益、条款、功能、投保规则等等都摊开了,在同一条件水平下对比、爆嗮,数据一目了然,产品的优劣、特点清晰明了,即使对于有选择综合征或者是保险纯小白的朋友,也能快速的知道孰优孰劣,也就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那么以上说的都是年金险的主险挑选思路。


再来说万能账户。

现如今的年金险,一般都会在主险之外附加一个万能型的年金产品,俗称万能账户。

那么,万能账户到底是什么?

万能账户其实就是投保人在购买了相应的年金保险或者分红险之后,有权利在保险公司建立另外一个理财账户,用于储蓄增值,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为一种余额宝的形式。

这个理财账户相对主险年金,会更加灵活一些,但是也不能真的像余额宝那般可以随存随取,是有一些运营规则的。

比如,信泰如意尊终身寿可以搭配的万能账户如意鑫:

大家可以看到,图片中有一个保底利率3%,这个保底利率就是文章开始所说的那个问题点。

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保底利率就是在经济形势不管如何变化的情况下,保险公司都会承诺给到客户的收益。

而保底利率以上的部分,都是不确定的,比如一些代理人所惯用的中档,高档演示收益。

只有保底利率是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的。

而演示用的中档、高档收益利率都仅仅是“演示”。

或许目前或者接下来一段时间,实际的结算利率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所演示的利率。

但本质不改,保底以上的收益依然是不确定的。

另外一点,在当前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开始进入负利率时代的大背景下,中国怎能独善其身?

实际上,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2019年的创新经济论坛上曾表示“我们中国还是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到这个负利率时代”。

那么,在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底利率是低好,还是高好?

还有必要如文章开头那位仁兄这般讨论吗?

不知道为何会被解释成,保底利率越低,保险公司投资越大胆,然后结算越高?

保底利率是选择年金产品、分红产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保险公司之所以设立“低保底利率”,就是不愿意承担未来利率下滑的风险,那保险公司都不承担这部分的风险,凭什么忽悠你来承担呢?

那么,头部的几家保险公司的保底利率为什么那么低呢?

我思考了一下,大概有几个原因:

  1. 就是上面说的,担心未来长期利率下滑,规避兑付风险;

  2. 头部这几家公司,都是在90年代销售了大量的高利率分红产品,甚至达到了910,随着国内经济下行,投资收益越来越低,都背负着沉重的刚兑历史包袱前行;

  3. 也是因为第2条的原因,估计有应激反应症了吧,高保底收益的产品,估计很难获得董事会通过。

  4. 拿新款补旧账,90年代销售的众多分红年金,经过二三十的时间,现在到未来已经有众多的保单到了兑付期,在当前收益达不到原来约定收益的情况下,需要资金来填坑,资金哪里来?一年一度的开门红。

那结算利率是怎么回事呢?

结算利率是保险公司根据实际投资状况确定并公布的旗下各种万能年金产品在每个月的结算利率。

所以,保险公司的历史结算利率可以作为我们选产品时的一个参考,但决不可以作为一个唯一的判断依据(特别是演示收益)。

就好比孩子的成绩,如果他一直以来在各种月考、期中考试、摸底考试中都能保持在班级前3名,这能说明他的成绩十分稳定。

但是也不能就因此断定他的学习成绩优异对吗?为什么?

班级只是一个小小的团体,上面还有本校的同年级、本校、本县、本市、本省等等,在自己小班级的优秀标准是否能够拿到外面去比,在同等条件下去比?

而且即使他以前的成绩非常优秀,但不代表他未来会一直成绩优异。

也可能在过程中会受到所在大环境的影响,比如学校的学习氛围、周边的同学、老师、家长等等,都是属于关键关系人。当然,也跟自身的定力、自律的习惯等有关。

即一切都是可变的。

另外一点,为了坚持“保险姓保”的原则,银保监会早在2017年下发了134号文件《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年金险5年内不容许返还,5年后返还金额不能超过保费20%;

也就是说万能账户至少五年之内是没有年金返进去的

当然,客户如果有空闲资金,可以在万能账户的规则之下存一些资金进去。

但是,如上面万能账户的投保规则图中所示,存进去的资金都是有手续费的,扣完手续费之后的保险费才会进入万能账户,而且万能账户在前5年部分领取或者退保,也都会收取相应的手续费,而且部分领取会有比例限制。

所以这样的万能账户,即使在现在或者在接下来几年中,结算利率再高,但实际的意义并不是特别大,我们要真正考虑的是未来可能的收益是多少?

那么在当未来的结算利率不确定的情况下,保底利率的高低是否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呢?

所以,它们的实际关系是这样的:

万能账户的利率是大于或等于保底利率的,

若实际结算利率较高,则以结算利率为准,

若低于保底利率,则以保底利率为准

而众所周知的,某安的万能账户的保底利率是1.75%,在行业内是公认的最低的。

而银保监会要求保底利率不得高于3%,其实也是为了控制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什么时候变成了阻碍保险公司投资的理由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种同情感油然而生,这位同学在这样不利的背景下,如果要销售出去保单,只能以这种“自*式”的方式,蒙蔽双眼,告诉大家完全相反的关于头部公司“低保底”的缘由,只是苦了那些信以为真的客户朋友。

【本文由“路书财富”发布,2020年08月2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金险的万能账户是什么?
十大值得买的年金险大盘点!
深度剖析,保险理财的优劣势
致年金险 I 我如果爱你,和泰金多多年金险评测~
进可攻,退可守,买年金险原来要这样操作
专业测评| 11款热销年金保险收益比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