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鄂国的历史变迁

鄂国原是商朝的一个重要方国,商代之鄂方在今河南沁阳。西周早期鄂被周王朝分封到江汉地区,周夷王时期楚国熊渠讨伐鄂国,封中子红为鄂王,又建立了楚国所辖的鄂国。周厉王派军队消灭了周所封的鄂国。春秋战国时期楚所建立的鄂国变成了楚国的封君鄂君。关于西周鄂国和楚封鄂国、鄂君的地望,学术界长期存在西鄂说和东鄂说之争,西鄂在今河南南阳东北,东鄂在今湖北鄂州。根据随州安居出土的鄂国王室墓地资料分析,西周早期到西周晚期的鄂国在今湖北随州,这是一个新的认识,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西鄂和东鄂二说。南阳夏响铺鄂国王室

墓地的发掘表明,这个鄂国王室并未完全被消灭,却在西周晚期又迁徙到南阳东北,在此建都,直至春秋早期可能被楚所灭,因此西汉在南阳郡下设西鄂县,史称西鄂。楚熊渠所伐的鄂国即随州之鄂,所封之鄂国开始亦可能在随州附近,后来可能迫于周厉王和曾国的压力,迁至今湖北鄂州,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封鄂君封地也在鄂州,于是西汉在江夏郡设鄂县,史称东鄂。

鄂国在商朝已经是一个重要方国。《战国策·赵策三》“秦围赵之邯郸”章载鲁仲连曰:“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库,百日而欲舍之死。”《史记·殷本纪》载:“百姓怨望而百姓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

殷墟卜辞有鄂这个地名,商王经常在鄂打猎,这个鄂可能是《战国策·赵策三》、《史记·殷本纪》所记载的鄂国,鄂与盂相距极近,常常两地并举,盂在今河南沁阳西北,则鄂亦位于今河南沁阳县。

西周时期鄂国迁到江汉地区,关于鄂国的地望,历来有西鄂说和东鄂说,双方争论不休。最近几年,在湖北随州、河南南阳出土大批鄂国铭文铜器,提供了许多新的材料,下面我们按照考古材料的时间顺序,探讨鄂国的历史变迁问题,理清鄂国的迁徙线索,找出南阳西鄂和鄂州东鄂地名的来历。殷墟卜辞、青铜器铭文中的鄂皆写作“噩”,而传世文献写作“鄂”,本文除铭文外,统一用“鄂”字。

一、西周晚期以前的随州之鄂

关于鄂国的地望,多数学者持西鄂说。在20世纪50年代,徐中舒先生在研究禹鼎铭文时,认为西周鄂国的地望位于南阳盆地内的西鄂故城。唐兰、马承源、张剑先生都认为西周时期鄂国在今河南南阳西鄂,这可以称之为西鄂说。杨宝成、徐少华、张昌平 等先生亦主张西鄂说。陈佩芬先生认为鄂侯之鄂,当指江汉之鄂,在今湖北武昌县,即今湖北鄂州,此说可称为东鄂说,持此说者还有刘翔、曹淑琴先生。虽然传世文献从没记载随州曾有一个鄂国,但随着鄂国考古资料在随州安居的不断出土,不得不使我们得出一个新的认识,随州安居的确曾是西周鄂国的政治中心所在。

殷周之际曾有过诸侯国的大规模迁移,鄂国也在此时迁到了今湖北随州附近,成为周代南土的诸侯国。其次是对西周至春秋时期鄂国历史沿革的探讨。由随州羊子山鄂国贵族墓地可知鄂国在西周早期已经存在于随枣走廊。长江中游地区分布着大冶铜绿山、瑞昌铜岭等铜矿,这里的矿产储量大,品质好且易于开采,因此很早就被人们开发利用。随枣走廊正是中原地区通往长江中游矿产地的重要通道,从湖北鲁台山西周早期墓葬可以看出西周王朝对这片区域的重视,地处随枣走廊的鄂国因此受到周的重视。西周早期是周王朝的强盛期,鄂国在此时完全臣服于周。因为鄂国是以殷商故国的身份臣服于周的,成为周的诸侯国后,鄂人的身份也是"殷遗民",因此鄂国是周人监管的重要对象。周以对待殷遗的手段来对待鄂国,不仅在鄂设立监官"监之于内",并且将曾国封在南土与鄂国为邻,以此"监之于外",以对鄂国实行监督。西周中期文献没有记载鄂国的任何信息,我们依据已有的西周早期和晚期鄂国资料以及社会背景,推测鄂国此时可能有三种情况:1失封;2迁移;3表面从周,私下通淮夷。再结合之后西周历史的发展趋势,认为第三种情况可能性最大,禹鼎铭文记载鄂侯可以率领南淮夷、东夷,可见他是早有准备的。西周晚期鄂国叛周,禹鼎铭文记载鄂被周所灭,但南阳夏响铺鄂国贵族墓地的发现则说明鄂国在西周晚期迁到了南阳盆地。春秋时期,楚国发展壮大,姑姓鄂国最终灭于楚。最后是对鄂国与外界的联系进行了探讨。作为周的诸侯国,鄂周关系是很紧密的,鄂国在西周早期臣服于周,西周中期开始经营自己的势力,西周晚期背叛周,被周王平定。随州羊子山M4出土有三件神面纹青铜器,即神面纹尊、神面纹提梁卣和鄂侯方彝。纹饰中对人眼部的刻画强调不是中原地区的文化特征,在江汉地区也仅见于随州羊子山鄂国墓地,但在巴蜀地区的三星堆、金沙等古蜀文明遗址出土的器物上则表现得很突出,说明鄂与巴蜀地区存在交流。曾国与鄂国相邻,曾与鄂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关系逐渐松动并瓦解。疑尊、疑卣铭文表明宋国与鄂国在西周初期的身份相同,政治立场也相同,关系密切。殷周之际鄂国的南迁可能受到宋的协助,疑尊、疑卣铭文可能与此事有关。西周晚期鄂率领东夷、南淮夷发动叛乱,表明鄂国很早就与夷人来往并结盟,待羽翼丰满,最终叛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红星 卢川 朱江松 | 鄂、西鄂、东鄂辨证——兼论湖北称鄂之由来
诸侯国:鄂国
古鄂国历史与地理论考
高崇文:从曾、鄂考古新发现谈周昭王伐楚路线
董珊|从出土文献谈曾分为三
观上博青铜器大展 | 汉淮传奇——噩国青铜器精粹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