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之洞在鄂强军兴学

张之洞驻鄂期间兴洋务,练新军,办新学新军中聘有德国教官来春石泰训练士兵队列体操新学中也始设体育课现代体育从此植入荆楚大地体操就是最先引进的项目。

19 世纪90 年代以前湖北的地方教育机构仍然完全是传统形式即初等教育依靠私塾、义塾、义学和私学中等教育则依靠书院和府、州、县设立的官学。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在识字启蒙阶段所读书多为《三字经》 、《百家姓》、《千字文》 、《教儿经》等稍进一层则读《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古文观止》 、《资治通鉴》和“四书五经”等。府、州、县官学和书院所习不外是诗赋、“十三经”等总之以儒家经典为主特别是研读、揣摩和写作应付科举考试的“时文”要占用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凡属非规定的书籍则严禁诵习。传统教育的封闭性、学习内容的脱离实际和教育取士的程式化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即使是“学识宏富”者也只会搬弄古董擅长的只是书本上的死知识文理通顺也多体现于作八股文和写“奏议”等官样文章。

19 世纪90 年代以来外国列强不断蚕食侵吞中国领土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更使清王朝感到若不再发奋图强中国难以存立。张之洞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高级官员和许多洋务人士一样认为只有发展实业才能使中国强盛。然而在办实业的过程中时时感到通晓时务人才的极度缺乏进而得出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不弱于兵而弱于志气人才之贫由于见闻不广学业不实 [2] ( P1397) 的结论。他上任之时为改变封建教育弊端越发显露的状况对传统的书院进行改造、改革并新建了一批新的实业学堂。张之洞的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与干练务实使湖北的教育在这一阶段得到迅速的发展。

 张之洞的湖北兴学主要涉及到书院、学堂和留学生三个方面。

“张之洞致力于书院改制,相继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两湖书院的课程作出较大调整,各有侧重,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创办的算学学堂(1891年)、矿务学堂(1892年)、自强学堂(1893年)、湖北武备学堂(1897年)、湖北农务学堂(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1898年)、湖北师范学堂(1902年)、两湖总师范学堂(1904年)、女子师范学堂(1906年)等等,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层面”“湖北是晚清派出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注重经世致用);对课程作出较大调整,各有侧重;创办新式学堂数量多,涵盖多个层面;派出了大量留学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体制;改革的长期性和延续性.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武汉成为新式教育的中心和国人瞩目之区;有力地推动了洋务运动和清末改革(新政);有利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为武汉地区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借鉴).

内创建工艺学堂。课程有汽机、车床、绘图、竹器、洋脂、玻璃各项制造工艺。张之洞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使包括汉口在内的武汉三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体制。

传统的书院教学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张之洞致力于书院改制,相张之洞继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两湖书院的课程作出较大调整,各有侧重,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在兴办新式学堂方面,其创办的算学学堂(1891)、矿务学堂(1892)、自强学堂(1893)、湖北武备学堂(1897)、湖北农务学堂(1898)、湖北工艺学堂(1898)、湖北师范学堂(1902)、两湖总师范学堂(1904)、女子师范学堂(1906)等等,则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层面。

张之洞的大兴实业源于他的救'国’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本发轫于有千年商贸历史的广州,结果老佛爷一纸调令,把张调到武汉做湖广总督去了。不得已只好把所有的设施搬运到武汉,今天武汉三镇的工业基础正是来自张的带领下建设出来的。工业建设的重心是军事、织布和交通。不仅如此,这些工业成果也带动了民间地主和商人的资本投入,新的社会形态得以逐渐发酵。这场工业建设和西方的工业革命是完全两回事,但他为武昌首义建立了物质基础。为了迎合工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张开办了各式学堂,仅3年时间,湖北创建的学堂以百所计,领先全国。张以自己的学识鹤立鸡群自居,创办了很多特色学堂,特别是自强学堂和武备学堂。一方面送去了很多为建设大清国而预备的留学人才,另一方面培养了很多为大清预备所用的军事人才。可笑的是张的所有这些努力都成了推翻大清皇朝的辛亥革命而预备的,这是张万万没有料到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自晚清开始,每一次强军脊梁都会改变一次历史。铲平天国的曾湘军、甲午海战的李淮军、推翻清廷的袁练兵、武昌首义的张武学堂、二次革命的黄埔军校、及建设新中国的延安抗大。而张的武备学堂比较特殊,是建立在一个晚清留学大潮时代,他们和袁世凯的兵不同。袁世凯的兵那叫阿猫阿狗只要有点本事就可以加入。张是个读书人,他要的学生都是求学欲望极强的人,他们渴望留学,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很多人在留学之后才从看清这个国家的弊端。这个现象目前还可适用于国人,只要出国了,就会特想回国,原因一方面在国外多少有点水土不服进而思恋故乡,一方面一回国就马上想到自己国家与西方强国相比如此落后与无知,愚昧与苍凉。所以这些早期出国留学的仁人志士在政治思想上一开始虽为大清救国,但很快就从西方的民主革命运动那里的得到启发,并立志推翻大清帝国,继而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反清反封建反王朝。

从废科举到建立学堂,张是首功。第一个官办大学也是从张开始的。1905年,张奏请停止科举考试。从06年开始,所有乡试和会试均结束。张派出去的留学生有多少我这里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是仅以张的名义官派的留学生数量全国首推湖北湖南。湖南唐才常就是有张选拔自两湖书院,在赴日之前犹豫与保皇还是立宪,回国后立马就建立自立会,并组织军事武装称自立军,因为过于激进,后被张之洞捕杀。黄兴和李书城也是张的举荐,还有陈天华等。吴禄贞也是张选拔的,不过来自湖北武学堂。还有宋教仁、蔡锷等都和张的培养有一定的关系。截至到辛亥革命前夕,张手下的一万多湖北新军就有两千多人加入了武昌首义的革命军中,这两千多人有些后来成了反清的国民政府大将军,这一切都被张之洞看在眼里,懊悔不已。慈禧在世没有人敢惹张之洞,因为慈禧喜欢这样有学识又听话的忠臣,慈禧一走,张很快就失宠,而且周边的王公大臣心里其实都知道张所做的这三件大事成了大清的掘墓人,然而仗着老佛爷生前的荣光,没有人敢动他,这也算是有学有术吧。我想这个'术’才是郑孝胥的原意。关于张之洞的贡献,孙中山的观点最直接,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者”。明的是成天念书写字作诗对词,暗的却是培养了如此众多的革命将士,可不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之洞的湖北兴学及其影响
梁鼎芬
唯楚庆多才:清末湖北三大书院是如何炼成的
善治经者,必先治心?张之洞的教育,百密留一疏,终致抱憾终生?
1909年10月5日 张之洞病逝
湖北·武昌两湖书院联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