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0年,毛主席接见原国军中将董其武,问:看过《三国演义》吧?

1950年4月份,毛主席在北京接见了几位特殊的客人:傅作义将军及他的部下。

当年傅作义能稳稳地坐镇华北多年,麾下猛将自然不少。毛主席和傅作义已经是老熟人了,但跟他手下的这些猛将,多数都未见过。

众人谈着谈着,毛主席突然对其中一位将军说:“你看过《三国演义》吧?”众人一听,竟一时间不知主席此话何意。直到后来毛主席亲自解释,大伙儿才明白过来。

这位将军,就是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原国军中将、原国军绥远省主席董其武将军。

1955年,在给将军们授衔时,很多人都认为董其武应该是中将。包括董其武自己,也是这样想的。但毛主席却特意指出:“董其武是有名的起义将领,是不可不授上将军衔的!”

为何1950年,毛主席见到董其武时,会突然提到《三国演义》?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为何毛主席会坚持给董其武授上将之衔?

一切,都得从1949年的北平起义开始说起。

一:董其武匆匆飞到北平

1949年1月19日,傅作义将军与我军代表,在北平城内最终商定了《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

此后的几天里,广播、报纸都登满了和平解放北平的相关信息,老百姓是奔走相告。而在离北平不远的绥远,时任省主席的董其武将军,却怎么都无法入睡。

思来想去,他认为:都这时候了,必须马上去一趟北平,见一见老大哥傅作义。

董其武想知道北平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为何老大哥会最终下定决心起义?毕竟,以他的了解:傅作义不是一个会轻易妥协的人,这件事不会那么简单。

想到这,董其武甚至来不及跟任何人商量,就于第二天一大早,坐着飞机匆匆赶到了北平。

见到董其武,傅作义颇为吃惊,他问道:“在这么忙乱的时候,你干什么来啦?”

董其武早在1928年就跟着傅作义了,两人说话也早就心照不宣,他说道:“就是这个时候,才更要来看看您!”傅作义是何等聪明的人,一下子就明白这是小兄弟来探自己的底来了。

于是,傅作义也没藏着掖着,直接把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纠结和矛盾,一股脑儿全倒出来了。他表示:

北平和平解放,我是拼着3个“死”字下的决心。其一,我和共产党打了几年仗,不了解的人可能要打死我;其二,蒋介石方面,随时会加害于我;其三,咱们内部不了解情况的人,也可能要打死我。

确实,当时傅作义虽然被困在北平,但如果他个人想便装出逃,大概率是能成功的。就连美国方面,都表示要给他援助,助他离开。只是,傅作义始终认为:“我们中国的事情,中国人能办好!”

跟了傅作义那么多年,董其武自然明白老大哥这是早已下定决心了。于是,他也来不及了解这段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非常焦急地问了一句:“北平和平解放的条文里,怎么没有提到绥远呢?”

事实上,绥远该怎么办一直是傅作义的一块“心病”,当年他自己就是从绥远起家的。从某种意义来说,那是他的“根”。

细想了一会儿,傅作义才告诉董其武:“绥远的问题,等我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后再说吧!”

或许是因为这句话听上去有些“轻飘飘”的,董其武竟以为老大哥这是不在意绥远数万将士们的死活了。

急眼的他便跟傅作义打起了人情牌,他拉着傅作义说:“我可是多年跟您做事,对您是言听计从,您怎样走,我就怎样走……”

二:猛将董其武

董其武的话,无疑让傅作义陷入了沉思。是啊!这个比自己年轻4岁的老部下,在过去几十年里,是他最放心、最信任的人之一。

董其武1899年出生于山西省河津县,20岁就考上了阎锡山在太原办的学兵团,在那里接受了5年多的正规军事教育。此后,他曾在多个部队麾下效力。

1928年,国民革命军缩编,董其武带着14名军官,来到了天津警备司令部投靠傅作义。初次接触,傅作义就对这个29岁的山西小伙颇为欣赏。

当时,傅作义给这14人都安排了一个上尉参谋的职务。其他13人要面子,觉得职位太低了,便纷纷离开了。只有董其武不计较这些,从此留在了傅作义的身边。

后来,傅作义才知道董其武之所以愿意跟他,就是因为他早就厌倦了军纪差、害民伤民的军阀。听说傅作义为人仗义,部队军纪好,这才愿意来投靠。从那时候起,傅作义就对董其武另眼相看。

果然,傅作义没有看错人,此后的几年里董其武一直很给他“争气”。特别是在抗日战场上,他更是一员猛将:

1936年,董其武在红格尔图战役中与日军血战数日,一步不肯退出阵地;

1937年,董其武率部参加忻口战役,给日军以严重打击;

1938年,为配合台儿庄会战,董其武率部佯攻太原,牵制了大量华北日军;

此外,董其武还参加了安北、河西、东胜等多个战役,为自己赢得了“抗日名将”的称号。

傅作义能得这么一员猛将,国军其他头头们个个都羡慕不已。傅作义自己更是对董其武欣赏得很,他曾多次亲自到董其武部慰问、褒奖。

内战开始后,董其武自然也没少跟解放军打。期间,他虽对国军内的种种不堪与腐朽嗤之以鼻,却也不敢轻易脱离。直到1949年,眼看国军兵败如山倒,董其武和傅作义一样都陷入了迷茫中。

接下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在这件事上,董其武显然要重点参考傅作义的意见。而傅作义,则要与毛主席好好商量,给他这近10万绥远军,找一条光明的、稳妥的出路。

三:毛主席一锤定音

1949年2月,焦急地等待数日的傅作义,终于在西柏坡见到了毛主席。见面后不久,傅作义就直言:“我有罪!”而毛主席则是大方地肯定了傅作义在解放北平中做出的贡献。

此后,两人很快就对绥远问题进行了讨论。毛主席提出了一个极高明的方案,即:绥远方式。

所谓“绥远方式”,就是一种不用军事作战的和平起义。先划一个停战协定线,给董其武空间和时间,让他在内部好好地做“顽固派”的工作。同时,让咱们解放军派联络组过去,配合他。到最后,找一个适当的时机,再让董其武率部起义。

很多军事学家都认为,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既是给傅作义和董其武“面子”,也是对我军最有利的。

以毛主席的话来说,这是一场我们跟蒋介石之间的“拔河”。虽然结果已定,我们必胜,但要想赢得快、赢得漂亮,避免大量牺牲,还是要下工夫的。

“绥远方式”定下来后,董其武自然很受鼓舞,他明白这是毛主席的一片苦心。于是,一心跟傅作义一样奔向光明的他,在此后做了大量的工作。

绥远部10万余人,当地又不富裕,董其武自己也一向两袖清风,因此军饷便成了个大问题。早前,蒋介石曾下令让董其武率部西撤,董其武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

到了最后,蒋介石便使出停发军饷这一招,想逼董其武就范。期间,董其武曾数次致电老蒋,得么的回复都只有一句:“叫董主席亲自来!”

董其武明白:如果自己就这样去了,那大概率是跟当年张学良一样,是有去无回了。于是,他咬紧牙,号召部下们一起勒紧裤腰带熬下去。

同时,他也趁此机会,加紧对麾下“顽固派”进行教育。他指出老蒋停发军饷,正是要置他们于死地。不少“顽固派”在这样的情况下,都纷纷有所松口。

后来,董其武派人前往南京述职,在他早就安排好的一套说辞下,蒋介石一高兴,便答应给一些军饷。

对于这些钱该怎么办,董其武认为不能自己作主,还是要告知毛主席和傅作义。于是,几天后,傅作义就得到了毛主席的回复,主席在回电里提到了两点:

其一,蒋介石给的钱可以收下。这些钱本身就是搜刮老百姓得来的,现在为即将走向正义的官兵所用,是合情合理的;

其二,这些钱可能还不够,咱们解放军也应该想办法为董其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于是,毛主席特令人民银行划拨了不少钱,送到绥远。

就这样,在董其武、我军联络处人员几个月的努力后,绥远大部分军官基本统一了意见。对于那些极端“顽固”的,董其武只能选择解除其职务。至于城中大量破坏分子、特务分子,则基本被镇压了。

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等39人代表绥远军签字,正式通电起义。毛主席一锤定音的“绥远方式”,取得了最终的胜利,120万绥远人民免遭战火涂炭。

四:毛主席为何会提到《三国演义》?

北平及绥远的和平解放,傅作义和董其武无疑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那为何毛主席在接见董其武时,会特意提到《三国演义》呢?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对《三国演义》是非常有感情的,前前后后他一共读了70年。少年时代,父亲毛顺生其实并不希望他看那些“闲书”和“杂书”,但他似乎并不反对儿子读《三国》。

后来,毛主席在井冈山期间,图书更加匮乏。于是,他曾交代红军在打倒反动派和劣绅时,一定注意把各类书籍报纸带回来。而且,他还特意提到:要找一找有没有《三国演义》。

因为经常读、反复读,毛主席对书中大量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对于一向被人质疑、否定的曹操,毛主席就曾直接表示:“历史上说曹操是奸雄, 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同时,毛主席在具体战役中,还曾使用过“空城计”等《三国演义》中出现过的计谋。

至于为何要跟董其武提到《三国演义》,则是因为他对诸葛亮的肯定。主席对董其武这样解释:

“共产党办事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为的是把国家搞好。”

毛主席这样一解释,董其武自然明白何意:这既是主席对他个人的认可,也是对他将来的期望。

这次会面共持续了3个多小时,主席和董其武都意犹未尽。直到傅作义将军提醒,说主席日理万机,不该耽误他太多时间。这时,毛主席才风趣地表示:“看,傅宜生给我下命令了,那就谈到这里吧!”

两个月后,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在深思数日后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出兵朝鲜。

自从那次见完毛主席后,董其武就细细琢磨他的话,特别是他对于三国中诸葛亮的评价,更是令董其武受益匪浅。于是,在首批志愿军入朝后,董其武便向毛主席申请:希望绥远起义部队能奔赴朝鲜,为国作战。

1951年9月份,作为志愿军预备队的第23兵团,终于有机会大显身手了。9月9日,董其武将军率部跨过了鸭绿江,他及部下们的主要任务是:

修建泰川、院里、南市的3个飞机场,并担负后方警戒任务。

大家不要小看这样的任务,这是一个需要高技术、需要统筹规划的重担。早前,我军对于修建飞机场本身就没有多少经验,空军力量也几乎是一片空白。而且,整个机场的修建工作是在敌人轰炸机的重重阻挠下进行的。

在此期间,23兵团仔细研究,仅用了3个月就修建了3条起飞跑道、8个停机坪、193个飞机掩体,以及30多项附属工程。

当几个月后,我军飞行员们从机场起飞时,美国人惊呼:“几乎一夜之间,中国空军便突然出现并强大了起来!”因为这件事,毛主席在赞叹飞行员的同时,还曾特意表扬23兵团,称他们超计划完成了任务。

1955年授衔,当董其武得知要给自己上将军衔时,硬是觉得受之有愧,便特意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让时任司令的杨成武将军转呈毛主席。

谁知几天后,杨成武将军直接来到了董其武的驻地,一见面就笑着对他说:“毛主席明确指示了,我杨成武可以不当上将,你董其武一定要当!”

一句话,说得董其武再也不能推辞。最后,在9月27日的授衔仪式上,董其武和杨成武都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当周总理把军衔章送到董其武手上时,他感动不已。

1989年3月3日,董其武将军因病离世,享年90岁。晚年时,他时常提起毛主席,提起跟主席在1950年的那次见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0年11月,北平解放的功臣傅作义主...
中央点名起义将军董其武赴朝鲜,他却不愿当司令,理由:不太自信
55年授衔,傅作义为何不是开国上将?毛主席:授上将委屈他了
董其武即将率部起义,蒋介石送来1900两黄金,毛主席:放心收下吧
他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率领6万士兵脱离国民党,被授予上将军衔!
傅作义率部起义的消息传到绥远后,孙兰峰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