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沫若和鲁迅多年不合,鲁迅走后他为何说: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千年前,初唐文坛的众多同行们,要给4位年轻人安排个很霸气的称号,叫“初唐四杰”。这本是好事,但却有人不服输,和王勃争起了第一,此人是杨炯。当时的排名是王杨卢骆,但杨炯却说“耻居王后”。后来,这段事也成了文坛的一段笑谈,多数人都认为杨炯不自量力,王勃有《滕王阁序》,他杨炯只能是第二。

而在现代文坛,其实也有个挺有名气的固定排名:鲁郭茅巴老曹。这个排名提出来有几十年了,这6位分别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虽然对于这个提名大家没什么争议,而且排出来时鲁迅先生也已经不在了。但是与初唐四杰头两位一样,这个现代排名中的前两位,也是斗了半辈子。

鲁迅和郭沫若其实根本没有见过面,对于两人之间的神仙打架,当时的众多文坛名人也都只能是看看热闹,毕竟两人都是当时的牛人。关于当时的情况,后来传出了很多轶事,半真半假,大家不可全信。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郭沫若先生在这件事上,其实挺有君子之风。

为何这么说?两人早前虽唇枪舌战,但在鲁迅先生离世后,郭老再也没有说过鲁迅半句不是,这就是他的原则,这一点是值得佩服的。甚至在鲁迅过世后,郭老是完全肯定了对方在文学上的地位,当时他曾用这样的挽联来纪念鲁迅:

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

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这个话,写得十分耐人寻味。为何他会说“鲁迅之后,无数鲁迅”?其实很有深意。

第一句是说孔子之前,诸子百家争鸣,大家各抒己见。而孔圣人的出现,将这些百家思想完美地总结出来了,让大家心悦诚服,从此以后,很多人便只知儒家的那一套了。而孔子之后,大家却无法在这些想法里再加入其它东西,也无法再达到他的高度,于是就再无孔子。

第二句,则是说鲁迅和孔子的不同。鲁迅的想法,是之前其他文人没有的,他的出现就像一把利刃,打破了从前的种种,这正是“鲁迅之前,一无鲁迅”。而在又像一个启明灯一样,照亮了很多人的创作方向,让很多迷茫的人看清了未来,所以说在鲁迅之后有无数鲁迅。

通过两句话,我们就能看出郭沫若是真心地佩服鲁迅。虽然吵了这么多年,虽然没见过面,但他是很懂鲁迅的,也是打心底欣赏鲁迅的。

其实郭沫若对鲁迅的服气,从他常模仿鲁迅的诗作就看得出来。有人说人都逃不了真香定律,郭沫若其实也是一样,当年他是一面和鲁迅吵,一面却常模仿鲁迅的诗作,不过结果却打脸了。他的诗和鲁迅原诗,相差不小。大家请看这两首:

前一首是鲁迅写的,后一首是郭沫若仿写的。鲁迅的诗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是一首经典七律,其中有好几个名句。而郭沫若这首诗,知道的人应该要少一些。两首作品的相似度确实是挺大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后者是模仿的。

这两首诗的水平也是高下立判的。从遣词上来看,鲁迅原诗用了多处典故,不着痕迹,充分展现了他的文学功底。而郭沫若的诗,显然就写得直白了很多,用字上也不如原诗精准。而从意境上来看,鲁迅的诗作耐人寻味,多个意象完美融合。而郭沫若的诗,一直没有脱开口号式的语言。当然,就现代人写的七律来看,郭老这首诗也已经算是精品了,若不是和鲁迅比的话。

其实郭沫若之所以会陷真香定律,一方面是因为鲁迅的文学水平确实很高,他忽视不了,也否定不了。另一方面,郭老的其它方面咱们不说,在对一个同行的评价上,他是一位真君子。所以笔者一直认为,关于这二老生前的一些争论,我们真的看看就行了,神仙打架而已,两位都是文坛泰斗。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为文豪,郭沫若与鲁迅的水平究竟相差多少?两首七律,高下立判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的意思
郭沫若最“狂傲”的一首诗,其中5个字霸气十足,被争议几十年
鲁迅悲愤中写下霸气诗,27年后毛主席赠给日本人,郭沫若曾写仿诗
苏东坡和郭沫若,都是顶级大文豪,谁更胜一筹看看郭老这两首诗
郭沫若为辛弃疾题写的挽联:一共26个字,字字彰显出文学大师水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