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七岁神童在酒席上,随口吟诵出一首五绝,全诗严谨气势不凡

古代文坛从来就不缺乏天才,其实只要翻开《全唐诗》就会发现,那就是一部青春史,许多的大师还在少年时代就写下了成名作,譬如骆宾王在七岁时就写下了《咏鹅》; 白居易十七岁写下震惊文坛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勃只活了二十七岁,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这些人都是属于天才,可谓是天赋异禀,有着过人的才华,与常人还真不太一样。

七岁对于很多的小朋友来说,可能还在父母的身边撒娇,根本不懂事,即使是十七岁也依旧还是懵懵懂懂,但是唐朝的诗人,却是已经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写下了令人惊艳的传世名篇。当然天才的诞生是需要土壤,唐朝是重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的少年接触到了诗歌,慢慢地形成了风气,一此天赋异禀的人,自然而然在少年时代就会写诗,而且一写就令人惊艳。

那除了唐朝有很多的天才之外,到了宋朝同样如此,其中黄庭坚在七岁同样会作诗,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牧童诗》,还有就是寇准,也是在七岁时写下了成名作《咏华山》,这首诗虽然是一首即兴之作,当时诗人还很小,但是全诗结构严谨,写得也是气势磅礴,从开篇到结尾句句经典。

《咏华山》

宋朝: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华山位于今天的陕西华阴市,是五岳之一,是一种文化名山,历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登华山。当时年仅七岁的寇准随父亲登华山,回到家后在酒席上,他父亲的朋友听闻寇准才华横溢,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天才,于是让他即兴赋诗一首,以华山为题。他只是稍稍思索了一下,随口吟诵出了这首五绝《咏华山》,从此名声大噪,成为了著名的神童,一时之间传美谈。

寇准,字平,公元961华州生于下邽(今陕西渭南),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清新脱俗,而这首《咏华山》气势磅礴,如果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很难想象是一位七岁小孩的所写的诗,无论是结构,还是写作手法,那都是别具一格,当然尤其是那份气势,更是无人能及。

那整首诗是比较好理解,可谓是通俗易懂,开篇的两句就很有气势,“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华山在上面只有青天,眼前的华山是天下最高的山,世上再也找不出和它齐平的山。这两句平铺直叙,可是那种气势让人惊叹,一位七岁的小孩内心世界如此的丰富,这着实是让人赞叹。

最后两句同样有气势磅礴,同时也是巧妙地化用了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之句,用在这里也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站在山顶可以看到红色的太阳,它离人们很近很近,好像就在眼前,回头看的时候甚至觉得白云都低。这两句正是突出了华山的雄伟,还有诗人对于华山最深情的描绘,尽管只是信手拈来,可是句句有趣。

这首诗对仗工整结构严谨,从开篇到结尾,无不突出一个“高”字,可见诗人尽管只有七岁,可是对于事物的观察,还有对于文字的精准的运用,那都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从而让这首《咏华山》给他带来了无数的荣誉。正是由于这首诗,使得寇准瞬间在北宋文坛崭露头角,成为了人们口中真正的神童。而这首诗也是为后人津津乐道,不仅写得巧妙,也写出了新意,读来让人拍案叫绝,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背诗 | 咏华山
7岁神童登山写下一诗,短短二十字,却成流传至今的千古名作
和孩子一起读诗 |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咏华山》——历史上写诗最快的神童
古诗词日历 | 寇准《咏华山》
寇准《咏华山》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