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军旅散记】李仁清‖到延安


到延安
李仁清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2009年5月8日,我终于来到从参军那一天起就日思夜想的革命圣地——延安!


革命圣地——延安

这次能够有机会到延安,是因为我任所长的河北省军区秦皇岛干休所副师职离休干部师树吉病在西安子女家近两年,我和副所长孙献策专程前去看望。在慰问完师树吉老首长后,经请示省军区政治部首长同意,顺道去延安参观学习。

5月8日早晨8点,我们从西安出发去延安。延安距西安大约310公里,中间路过黄帝陵时,我们顺便拜谒了这位肇造文明、奠基华夏的人文始祖——公孙轩辕帝的陵园——黄帝陵。

当汽车驶进延安界内时,高速公路右边的山坡上镶嵌着贺敬之1956年那首长诗中“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15个大字。中午1点,我们乘坐的汽车驶进延安市内,顺延河而上,那座在电影电视中不知看到过多少次,再熟悉不过的宝塔突然跳进了我的眼帘,顿时我全身的血沸腾起来。贺敬之的著名诗句在我耳边响起:“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1936年12月18日,延安和平解放,中国共产党正式接防延安。从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到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撤离延安,中央机关在延安整整十年时间。这是除了首都北京以外,中央领导机关驻的时间最长的地方。

到达延安后,我们直奔神圣的宝塔山。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海拔高1135.5米,山上宝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塔为阁楼式砖塔,平面八角形,9 层,高约44米。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我们是下午 2 点多钟到的宝塔山,当时游客不多。非常遗憾的是,与宝塔山齐名的延河水几乎已经断流,延河两岸高楼林立,当年老一代革命家在延河岸边休息散步、革命青年在延河水中洗衣嬉戏的情景只能成为美好的记忆。

2009年5月8日,作者于延安宝塔山留影。


从宝塔山下来后,我们来到清凉山。清凉山又名太和山,位于延安城北,隔河与凤凰山、宝塔山鼎立相望,为一佛教寺庙之地。中共中央进住延安后,解放日报社、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和中央印刷厂等新闻出版单位都分布在清凉山的寺庙内。由于清凉山山势陡峻,山体为花岗岩岩石,有效地躲过了日军的多次轰炸。清凉山为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抗战策略方针,唤起全国民众的抗战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陈毅在党的“七大”期间曾题诗赞叹:“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洲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2009年5月8日,作者于延安清凉山脚下,身后为宝塔山和延河。


随后,我们驱车来到枣园。枣园又名延园。1940年,中共中央机关在位于延安城西北7.5公里的枣园开始兴建房屋和窑洞,1942年基本建成,1943年中央领导人陆续搬入。1944年11月,中央书记处全部搬到枣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都住在枣园。走进枣园,首先看到的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建于1944年,是中央书记处的会议室,也是俱乐部。毛泽东的小院在枣园北上院中间,有石窑5孔,为寝室、会议室、办公室、工作人员室。院内南角有一小亭,放着石桌、石凳,是毛主席看书看报的地方。毛泽东在枣园居住期间,写下了《学习和时局》、《组织起来》、《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关于重庆谈判》等许多著作。毛泽东在这里住了3年,1946年初才搬到王家坪。刘少奇1944 年10月至1947年3月住在枣园,院子5孔窑洞。周恩来于1944年10月至1947年3月住在枣园,院落在毛泽东的西侧,有4孔窑洞。朱德于1943年8月至1947年3月在枣园居住,他的住院位于毛泽东住院东侧,毛泽东会客室旁的防空洞可通到朱德院内。

2009年5月8日,作者在延安枣园毛泽东旧居前留影。

从枣园出来,我们乘车直奔杨家岭。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驻在延安城北2.5公里的杨家岭。这里两面环山,中间是一条小沟,当年日本飞机轰炸延安时,是个很隐蔽的地方。来到杨家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中央大礼堂。中央大礼堂坐落在杨家岭南侧山根下,1939年开始修建,1942年竣工落成。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中央大礼堂举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大礼堂在1947年3月被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破坏,延安光复后照原样恢 复。现在仍然保持“七大”时的会场情景。主席台上面书有环形标语:“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主席台上有六面党旗,正中有毛泽东、朱德侧面画像。礼堂大厅两面的标语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后面标语是“同心同德”。大厅两边挂有24面党旗,代表党从成立已经度过24年光辉历程。三角木座是英文“Ⅴ”表示胜利。我们参观中央大礼堂时,正赶上一所军校的学员在大礼堂上传统教育课。

2009年5月8日,作者于延安中央大礼堂留影。

从中央大礼堂出来往西过一条土路,就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办公厅为一座三层办公楼,楼的造型像似飞机,当时人们也叫“飞机楼”。第一层西边的大房子是会议室,也是中央首长的饭厅。东边的大房子原是中央作战研究室,后为中央图书馆。中间的房子是党总支办公室和党委政策研究室。第二层是办公室,一间大房子是厅务会议室。第三层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室。

从中央办公厅再往上走,就是毛泽东居住的窑洞,毛泽东1938年11月至1943年初住在这里。毛泽东居住的院内有3孔接口石窑,作为办公室和寝室。毛泽东在杨家岭写下了《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民主主义论》、《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等40多篇著作。朱德1940 年5月至1941年春在杨家岭居住。他的院落就在毛泽东院落的左边,有接口石窑4孔,院外还有一个岗亭。刘少奇1942年底至1944年10月在杨家岭居住,在这里写了《论共产党员修养》。周恩来1943年7月至1944年11月初在杨家岭居住,院内有接口窑洞3孔。
延安还有一处重要的纪念地——凤凰山。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及中央红军参谋部住在延安城内西北角的凤凰山麓。我们这次去延安时,凤凰山麓中央旧址因正在翻建而暂停接待,很遗憾没有能够参观。

从杨家岭出来,天已渐晚,我们便住进了事先联系好的杨家岭石窑宾馆,想亲身体会一下住在窑洞里的感觉。自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从吴堡县川口村以南的园子塔渡口东渡黄河,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在陕北战斗和生活了13年。毛泽东1937年1月13日至1947年3月18日,先后一直住在延安的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的窑洞里。正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党中央和毛泽东领导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也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党领导全国军民经过8年浴血奋战,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延安的窑洞里,产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我党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为后来的解放战争推翻蒋家王朝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2009年5月8日,作者于延安杨家岭石窑宾馆留影。

5月9日早8点,我们依依惜别这块曾经的热土。当我们乘坐汽车去延安机场经过杨家岭时,我们请司机将车慢点开,好再多看母亲延安一眼。顿时,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

随着汽车慢慢地离开杨家岭,我的耳边再次响起贺敬之的著名诗句:“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初稿于2009年5月)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李仁清,湖北省枝江市人,从军四十年,现居住北京


好看,请点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9|延安——宝塔山、枣园及杨家岭
行走丨爱上一座城
我游延安之感受
【游记】刘丽 | 走进延安
窑洞灯火,点燃了普天火炬 □赵克红
【我的卧🐯湾】李进章|心中的延安,我来了!(附作者原声内容提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