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与自行车的那点事

文/赵清芬

自行车,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根本不起眼的“玩具”。什么山地车、滑板车、平衡车等等,林林总总的车类层出不穷。每家的孩子从小到大都会拥有、更换掉好几辆,所以自行车对现在的孩子没有足够大的吸引力,不像出生于七十年代的我们,对自行车有着特殊的感情和好奇心。

在那个年代,自行车也算是家里的大物件了,要是谁家孩子能捞着骑自行车上学,那不亚于现在开着宝马上班的感觉,整个人神气地“不要不要”的,得意地接受着来自同龄人羡慕、嫉妒的眼神。停下自行车就会有一群小孩子过去摸摸、动动,特别是那个铃铛,用手一拨动小按钮,“叮铃铃,叮铃铃”的声音,在那个时候听起来觉得像音乐那那么清脆、动听,多想自己也能拥有一辆,飞骑在上学路上。

爸爸有辆“大金鹿”牌自行车,每天骑着上下班,只有在休班或者节假日的时候,车子才能停在家里。哥哥总是趁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把自行车推出去学,所以早早就学会了。我因为年龄小,长得也小,偷偷试过几次,老沉老沉的搬都搬不动,更别说学着骑了。所以即使羡慕哥哥能骑着自行车到处跑,也是干着急没办法。偶尔能央求着哥哥带着我在路上转几圈,感受那“飞”一样的骑行,心情真是爽歪歪啦。

等我开始学自行车的时候,大约上五、六年级了。记得那是个除夕的下午,平时经常在一起玩的几个小伙伴,去喊我上街玩。走在大街上的时候看到有几个小孩在学自行车,小伙伴就说:“清芬,你不学车子?你爸爸的车子不是在家嘛。”这一提醒,我还真来劲了,转回家跟妈妈说了一声,推着自行车就出来了。学车子不能在大街上,所以我们几个就跑到村东头的场院里去学,那里没人,不用害怕撞到人,场院也大,学起来方便。

那时候多数人学车子都用“掏裆式”,就是把右腿从自行车的三角大梁里面伸到对面去,在三角大梁的空隙间骑,整个人像在蹲着掏东西,所以叫“掏裆式”。不知道为什么,我长得又瘦又小,却就是学不会这个“掏裆式”,即使摽着车子很溜,可是一别腿“掏裆”,车子立马就倒了,练了无数遍都不行,只能放弃此法。有的人把车后座上绑上棍子,从前面上车学,绑上棍子是害怕把自行车摔坏了(这是真的,因为那个年代自行车的价钱不菲啊),我没绑棍子,两个小伙伴就在后面一左、一右地帮我扶着车子,可是这个方法也试了好多遍,还是不行,人还不等把腿抬起来,车子就又歪倒了。急得我是满身大汗,小伙伴也替我着急,看着我摔得左一跤、右一跤的,劝我还是别学了吧。可是我这犟劲上来了,就谁也劝不住啦,于是重新开始学摽车,摽得溜溜熟的时候,从后座甩腿过去,人坐在大梁上骑,因为人长得小,所以身子要随着脚的一上一下,进行一左一右地晃动,掌握着车子的平衡。当我终于能骑着自行车在场院里转圈时,心里那个兴奋劲就别提啦,骑了一圈又一圈,得意洋洋地朝着小伙伴们笑着,小伙伴也为我高兴地鼓掌、加油。当我骑得累了,竟然能顺利地从后座下来啦。我仅仅用了一个下午就学会骑自行车啦,心里甭提有多开心了。回家的时候兴高采烈地骑着从大街上招摇过市,接受其他孩子惊奇、羡慕的眼光。回家后立马就把这个“重大”的好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和哥哥,并且先说好了,以后爸爸休班在家的时候我也得骑车子,不能光让哥哥骑。得到了全家人的同意后,就像得到了一道“圣旨”,巴不得爸爸的自行车整天放在家里,啥时候都能骑。

自从学会了自行车,爸爸休班的日子,我总会骑着在场院转圈。偶尔也在路上“飞”骑,过一下“飞”瘾。记得一个周六下午,我照例把车子骑到东边场院里,跟一些小伙伴比赛转圈圈,看谁骑得快,转圈多。这个时候,在一边看热闹的三叔家妹妹忽然说:“小姐姐,你带带我吧”。我喊着“不敢上啊,我还不大会”,可是话音未落,她就一下子蹦到后座上坐下了。转着圈圈老感觉哪儿不对劲,可是又说不出来。直到骑累了,想下车子了,我才一下子醒悟过来,我不会从前面下车子呀!这可怎么办啊?我不由地开始训起她来了“你这个恶人毛,这怎么办吧,我说不让你上,你非上,这会你说怎么下去?”。嘴里虽然埋怨着,可是脚不敢停啊,一停下来,车子倒了的话摔得可是我们两个人呢,再说要是这个家伙回去告着妈妈说我把她摔了,肯定以后这车子就捞不着骑了。嘴里埋怨着,脚上蹬着,脑子飞快地转着想办法。在又一次转弯时,突然发现了旁边有个草垛,因为风吹雨淋的缘故,垛顶已经成为了平顶。骑过去以后,脑子里灵光一现,瞬间有了主意,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在下次转弯时想办法把自行车靠过去,就能停下来了,靠着草垛人应该摔不着。打定主意后,在下次要转到那个草垛的时候,我故意把自行车使劲往里圈靠过去,然后到了草垛跟前的时候,我把自行车一撒把,就直直地撞到了草垛上。而我们两个整好随着自行车的惯性甩到了草垛顶上。在落下的那一刻,心里总算踏实了,还好俩人平安无事、有惊无险地下来了。当时再三叮嘱妹妹不准回家告状,否则下次肯定不带她玩,妹妹也因为自己“闯祸”了,一连声地答应着不回家说。我当然回家也是不会说的,否则这自行车就没得骑了。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真是说得没错。自从学会了骑自行车,一天比一天骑得快、骑得野,还发展到单手骑车、撒把骑车、抬起腿骑车等等新花样,那种得瑟劲就甭提了。等到麦收季节的时候,自己感觉俨然就是一自行车老手了,从打麦场往返拿东西、送水,骑着自行车在人来人往的街上都无所畏惧了。记得妈妈让我回家去拿个簸箕,好把打好的麦子扇扇干净。我立马骑上自行车就回家了,回家拿上簸箕就往回返,因为从家里去东场院是一溜下坡,而我又是单手骑车,所以心里多多少少有了点害怕,害怕下坡快了刹不住车撞到人。还真是怕啥来啥,骑到快到坡底时,迎面来了一辆自行车,那人也是单手骑车,肩上还扛了一把镢头。我那时也不知道右行规则,左、右移动着车子想避开,对面的人也随着左、右躲避着我,到最后还是没能幸免地迎头撞上了,两个人外带两辆自行车随着“砰”“哗啦”地响声,全摔倒在路边的一个土堆上了。那个人论辈分我得叫他叔,他先起来后,接着把我也扶了起来,又把两辆自行车扶起来,分别正了正车把,叫着我的乳名说:“没卡到哪儿吧?你下坡骑得那么快,这亏是自行车,要是拖拉机不得坏了,以后要紧注意点昂,别骑那么快了”。我知道自己有错在先,一个劲地点头说:“我知道了叔,以后再不敢了”。他看到我也吓得不轻,没再继续责备,就叮嘱我几句走了。我也没敢再骑上车子,就那么推着到了场院,把簸箕递给妈妈,啥也没敢说,往家走的时候也找了借口没骑车子。第二天早上梳头的时候,感觉右前侧额头特疼,照了照镜子发现起了个紫青色大包。这才想起来,是昨天自行车相撞时,那个叔的镢头正好砸在了那个地方,现在想想当时那“惊险”的情形,还是为自己的“车技”捏了一把汗。

以后的岁月里,自行车已渐渐普及,从大金鹿、飞鸽,永久……,发展到众多品牌。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也淘汰了数量自行车,可是当年学自行车时的经历却深深地铭刻在了心里。苦中有乐,乐中有险,险中有趣,趣中有飞翔的少年梦。

赵清芬,普通小职工一枚,喜欢花草、音乐,追求简单的小幸福,热爱生活。走近《家在黄岛》,走进《家在黄岛》,恋上《家在黄岛》,热爱《家在黄岛》。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编辑:jing1qiu(静秋)

校稿:姜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骑自行车作文
教学·记 | 教室里静悄悄,娃儿们专注地在听啥......
骑车
骑车风波
[黄石文坛]许涛的随笔《自行车的记忆》
山东小作家‖【我学会了骑自行车】◆董一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