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桃红色小皮箱

文/冰凌

当我还是黄毛丫头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电影、电视剧。

那时我们村只是个大约二千多人口的自然小村落,两面环山,另面有一条很深的沟谷,村子里大部分房屋都是泥土打造的泥坯房,红砖瓦房也不多。人们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归或者上山开采石料的生活,简单而快乐。

还记得当时村里唯有大队部比较像样,在后山前面的一片宽阔、平坦的场地上,竖着一排宽敞明亮的大砖瓦房。印象中经常有穿着灰青色、黑色或者藏蓝色中山装等村干部模样的人在那里工作。之所以对他们服装的颜色记得特别清晰,是因为我父亲十七岁就当村干部,经常进出大队部,一直干了很多年。

紧挨着大队部的后面是一所学校。那时我和同伴们经常在放学后溜去大队部的院子里或者大门口玩耍,隔三差五会看到有人提着简单的放映装备骑着摩托车来村里放电影。晚饭后,迫不及待的跟着大人们去大队部观看。而且大队部还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那可是那年代里最时尚、最新奇的新鲜玩意儿!

不放电影的时日里,一群爱玩的小孩不管自家离大队部有多远,在村子的哪个角落旮旯,都早早的吃完晚饭各自带了小木凳子和小马扎或者干玉米叶子编的蒲团,蜂拥着赶去大队部排号,潮水般赶过来黑压压的一片人群,很是好玩。大家围在端端正正已摆在屋门前的长方形木桌子上的很前卫的电视机前,如醉如痴的盯着电视中的漂亮女播音员念稿子,这回儿多半是新闻联播刚开始。之所以说那台硕大的,方方正正的彩色电视机很前卫,是因它有两根长长的触须,有点像秋天田野里四处乱飞的蚱蜢的触须一样,直愣着朝天竖立。   

这个叫荧屏的黑匣子,居然可以装得下如此多的男、女、老、少以及万物,还可以说、笑、哭、唱,让我简单的大脑里充满了新鲜和好奇,我多想走出山村,去认识电视里那样更大的世界。

记得大概八、九岁的时候,我家也有了一台17英寸“双喜”牌的黑白电视机,除了大队部那台,这是我们村最早的一台电视机了。爱看电视的我和哥哥、姐姐及周围的邻居们也高兴坏了。后来父亲告诉我,电视是在1983年买的,那时在乡镇企业石料厂当厂长兼书记的父亲刚刚从单位离职,自己走南闯北贩卖黄芪药材,做生意赚了一笔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抱回来一台大电视。这个稀罕物让我们家开始像大队部一样热闹起来,每晚来看电视的邻居们早早的就挤满了院子。节目开演的时候,里三层,外三层,简直挤得水泄不通。甚至邻村好玩的人都不怕路远赶来看呢!从电视机有信号开始,直到屏幕上出现满天星星,众人才恋恋不舍、意犹未尽的谈论着电视里各种各样的内容,间或夹杂着开心又满足的几声尖厉的口哨声陆续散去…… 

这让父亲在村里成了名噪一时的能人。说说我的父亲吧,他曾在当时以优异的成绩念完了小学后,背起奶奶做的煎饼每天早起步行十二里路到乡镇读完小,那时候的完小相当于现在的初中。听很多人讲过,父亲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保持前三名。他不仅从小练就一手好毛笔字,还可以打一手好算盘,算账的时候可以左右开弓,丝毫不差,无人能及。为此,毕业后在大队里当会计兼小队长,因表现突出,又被选为大队长、支部书记,带领群众齐心致富,开采石料加工,搞活农村经济,乡亲们众口称赞。后来,被调到乡镇上的一个石料厂任厂长兼书记,大刀阔斧,施展才干,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把石料厂搞得红红火火,成了乡镇上闻名的大能人。之所以在这里写一写父亲,是因他带给了我们童年时期家庭的富足和优越,带给我们一生的远大精神影响,这让我们做子女的特别崇拜他。

父亲的人气让我们家的大门都关不上了,门槛都被踏坏了。他便不让再安放门槛,大门敞开,任其自由出入。小小年纪的我被那些来来往往,喜欢光顾我家的人戏称为“三小姐”,那时候我和哥哥都在上学。“大小姐“早早的在村里当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小学老师,“二小姐”成了家里最勤劳能干、精打细算帮一字不识的母亲过日子的好手。

记得每到春节前夕,父亲总是把家里需要吃喝的年货,购置完了交给姐姐们和母亲打理,然后领着我和哥哥赶集买红纸。我俩成了父亲最得力的小助手,抬方桌、铺毛毡,一切摆好,父亲就开始挥毫泼墨写春联了。前来讨要春联的邻居们赞不绝口的夸着父亲的书法,却注意不到旁边忙着端盘子洗毛笔的我。这依旧不能减少我的兴奋和激动,一边屁颠屁颠的跟在父亲、哥哥后面,一边嗅着浓浓的墨香味儿有模有样的观赏一大长溜儿摆在地上待晾干的墨迹……

小小年纪的我日渐产生了一种“能人”女儿的骄傲感,被娇宠的优越感,滋生了几分“书香门第”般的大家闺秀气质。                                               

自从迷恋上了电视,知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一颗不安分的心便时刻向往着外面那片更广阔的世界。尤其看到剧中的女主人公打扮时髦、靓丽,袅娜的出现在镜头中,手里提着一款玲珑别致的皮箱,脸上呈现出要出远门的凄美、和家人分别时不舍的神态;或者要出差了,女主人公临登火车前潇洒的回眸灿烂一笑的表情,这俩镜头深深的吸引着我,令我羡慕不已,更加向往外面的世界。

每每这时,我总想一个同样的问题:为什么电视里的女演员都长的如此漂亮?为什么她们都可以有一款这么精致的皮箱?我开始幻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像电影、电视剧中的人物一样“出人头地”,拥有几款这样的皮箱,装一皮箱一皮箱永远花不完的钱。然后,像电视、电影里的那些女人一样,提着精美的小皮箱,穿着漂亮的衣服,自由自在的行走在自己心中所向往的那片蔚蓝色的天空……

在这样小小的年纪里,感觉离我最现实、最近的愿望就是在外出求学的时候可以买一款皮箱,然后在假期时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回家,让巷子里的那群小伙伴们看到。如果这个愿望实现了,该是多么骄傲自豪和幸福的事啊!

可惜这些美好的想法都没有如愿以偿,和现实背道而驰。父亲的生意一落千丈,母亲的身体也开始经常不好,两个姐姐都结婚嫁了人,哥哥也到了该成家的时候,上高中的我经常为了一日三餐和学费暗自发愁,哪里还敢再想有一款皮箱?然而,这却更坚定我日后一定要有出息的决心和梦想。

高中毕业后,我终于鼓足勇气抛却女孩的娇羞,坚定地选择了去离家二十里路的城里打工。第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三百元,我怀着无比的兴奋和激动赶奔回家,全部亲手交给了父亲。虽然自己可以赚钱了,但是这微薄的工资却让我不舍得轻易去买心里那只期盼多年的精美皮箱,只把这个美好的愿望深深的藏了起来。

后来的很多年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也没有如愿买一款属于我自己的小皮箱。每次去逛商场,看到商厦里高贵的令人一见就心仪的皮箱,心里就隐隐作痛,感叹不已。是的,皮箱在我心里象征和代表了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真实向往。我喜欢那种精致、精美而又高贵的皮箱,我的内心是物质生活远远不能抵达的境界。廉价的皮箱到处都是,我拒绝随便买,我只是在等待让我无比向往的那一款。我家先生见我喜欢皮箱,特意买过几款给我,虽偶然也用,但也不是我心里想要的那一款,都被送了人。儿子去新家坡参加夏令营时买了一款,我依旧无动于衷。

有一年,我看了一本当时非常畅销的小说《新家坡情人》,一个名字叫九丹的新加坡女作家写的。她在第一章里开篇就提到了她的皮箱,一款价值2000多元的名贵皮箱。吓了我一跳!原来电影中那些看起来名贵高端上档次的皮箱,居然这么贵!难道我也在等待这样的一款?

我心里沉寂了很久的愿望开始轻波微澜了,也许这才是我想要的皮箱吧!我下意识的摸摸自己的钱包,不是鼓胀的,于是,轻轻的叹了口气,把腰间的长头发抚到了一边……要买就买最心仪的一款提箱的愿望又被压在了心底,多年不曾翻起。

直到前几年,家里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海边的新家装修了,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我时常趴在宽敞明亮的窗上眺望着东方太阳升起的海岸线,欣赏波光粼粼的大海,享受着温暖的太阳,眺望着浅翔的海鸥出神。某日,嵌入骨子里想要购买小皮箱的念头一下子蹦出来,我恍然大悟,是不是应该是时候买了啊,难道这个愿望要沉睡一辈子吗?

自此,我开始四处挑选这位姗姗来迟不可缺少的“意中人”。闲暇之余逛遍了开发区的各大商场,精挑细选。终于去年暑假,在给儿子挑皮箱准备开学用的时候,一款桃红色的皮箱刚好和一款黑色的皮箱紧邻。在一大片皮箱中,我独独看好了那片奔入眼帘的桃红色。

以我大半辈子的审美眼光来看,这款桃红色配我的年龄、心情恰如其分,那么从此以后的时光里就让它陪伴着我,对!就是它了!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一片桃红入心来”……和这只桃红色皮箱的相遇,不在于价钱的贵贱,而在于恰到好处的眼缘。

我终于拥有了一款属于自己的小皮箱啦!我和儿子兴致勃勃的把一黑一红两只皮箱带回了家。可回到家后,我的小皮箱就乖乖地躺在儿子床底下的柜子里,一动不动的安然入眠了,好长时间用不到它。由于我既不出差,也不太回老家,一旦回去都由先生开车载着,根本用不到皮箱。 

真遗憾我的桃红色小皮箱久居“闺中”,无法展示她的魅力。出乎意料的是某日她突然展现在众目睽睽之下,却是在老母亲的葬礼上。

2015年阴历12月15日傍晚六点左右,大寒日最冷的一天,我和老公在新家正准备张罗晚饭,嫂子的电话突兀的打了进来。接起电话那一刻,我就预感到了什么,果然是母亲在此刻与世溘然长辞了。我的泪水立马就流了下来,先生在一旁沉稳的安排回返的路程,回到相距二十多里路的老家取些送殡穿的衣服,顾不得多想,装在箱子里带上。

我急乎乎的奔下楼,在楼下仰头望向天空,天突然间变得黑沉沉的特别压抑的透不过气来。我的母亲没了,我没有母亲了!从现在起,我就是一个没娘的孩子了……我茫然的从路四周寻到车旁,打开车门禁不住痛哭起来。车子在马路上开得东倒西歪,像喝醉了酒一样。

桃红色小皮箱就这样第一次派上了大用场,一路承载着我的痛苦和泪水,奔赴到母亲的遗体前。在这样的情况下,突兀的桃红色和雪白的殡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心里开始忐忑,这桃红色是不是有点大逆不道亦或是不孝?但我相信母亲不会因此计较,生我的气。因为,我一直坚信,母亲会理解最疼爱的小女儿知道失去她时的无助、慌乱和匆忙。

我最后一次看到母亲安详的面容,仿佛嘴角还带着微笑。母亲的遗容就这样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亲娘啊!你怎么不等着我回来啊!伴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嚎,我扑倒在床前二姐怀里,哭的一塌糊涂…… 

不知是谁把我的皮箱悄悄拎到大厅的一个角落里放着。母亲的葬礼上不该出现的桃红色醒目的出现在每个前来吊唁的人眼中。第二天一大早大姐悄悄地低声问我,这皮箱啥时候买的?这么红!……言语中没有直白的埋怨,但却有暗责,我没有为小皮箱争辨。桃红色的小皮箱就这样不言不语的,默默无闻的陪伴了我整整三天,直至葬礼结束。

小小的皮箱也帮了我大忙,收纳了我几天来替换下的脏衣服和痛哭的泪痕,重要的是还带回了母亲生前围旧的一条深紫色围巾。

从此,每当我打开皮箱整理衣物时,仿佛依旧能真切地感受到母亲的温度。然而,我清醒的知道,母亲永远的离开了我。时常想起那短暂而又悲痛的三天,它静静地贴心陪伴,仿佛只有它懂我失去母亲的悲痛和思念。

这只桃红色的小皮箱啊,希望你永远陪伴着我以后的日子,并给我带来好运!从今以后,我要打起美丽而简单的行囊,携你一起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和我一起寻找母亲那散落在天国的气息……

李晓燕,笔名冰凌,70后,美术老师,现居黄岛。喜欢读书写作、绘画、旅游  、摄影、品茶、咖啡 、红酒、字画和旗袍的都市品味女子 ,一个喜欢用文字记录内心独特感受的女子。2013年出版散文集《花开的声音》,以此会友。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编辑:jing1qiu(静秋)

校稿:徐晓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穷孩子也买得起梦想
郭光明丨小电影的橙色记忆
​愿
思念父亲
父亲的行囊
昨晚那场未能看成的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