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宇宙读书|放下你的骄傲和自负,郑重和孩子讨论那些“疯狂的小事”!——读《哲学与幼童》

放下你的骄傲和自负

郑重和孩子讨论

那些“疯狂的小事”!——读《哲学与幼童》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做《哲学与幼童》,真是越读越喜欢,越读越期待。好希望可以早一点也和小马展开关于世界本源,关于各种理所当然的,关于事物本质的讨论,那会怎样的情景呢?想想都觉得好心动吖!

这本书是马修斯三部曲中的一本,看着题目其实有点高大上,似乎涉及到哲学,就已经玄而又玄了,但实际并不是,不要被这样的书名给吓到了。(充分说明了,标题党有时很重要啊!)

这本书的作者,加雷斯·马修斯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哲学教授,他的研究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他认为儿童有自己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儿童的哲学观点并非是浅薄无知的黄口之言,而是真正如学者提问一般,具有珍贵的价值。

第二,儿童哲学的思维,更像是一种有趣的游戏,但它们有时也会很沉重。作为陪伴儿童的成人如何去看待儿童哲学思维的发展,有时会决定这些问题是继续深入,还是就地搁浅。

第三,去关注儿童哲学,实际上是去关注儿童对世界的理解。这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儿童,理解儿童的思维路径,密切与他们的关系。

第四,马修斯认为,整个发展心理学都忽略了研究儿童哲学的价值。所以,他不遗余力的推动学界去关注儿童哲学。

说回到这本书,全书一共九章,章节的题目就概括了内容,分别是:困惑,游戏,推理,皮亚杰,故事,幻想,焦虑,淳朴和对话。我就对我个人非常感兴趣的一些观点聊聊我的感受和体会吧。

1、成人自以为是的低估了儿童对哲学问题的思考讨论能力。成人没有耐心与智慧去思考看似理所当然的问题,因为他们解释不清,所以拒绝与儿童讨论。

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真的没有很上心很慎重的对待小马提出的一些问题。比如“这个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是谁这样叫它的?它的妈妈吗?”

我虽然会回答小马这样的问题,但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让问题在我们俩之间继续生发下去,而是,直接以闭合的回答,终结掉了。

因为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他哲学思维的开始,我以为只是突然从他小脑袋里冒出来的古怪想法,所以我只是满足他的好奇,而没有由着好奇引领我们深入的去讨论开来。其实,他的提问是他开始思考,事物的命名,谁给事物命名,命名的规则和系统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很本源,我们习以为常的内容。

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起源于好奇。”

罗素说,“哲学即使不能解答我们所希望解答的许多问题,至少有提出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增加对宇宙的兴趣,看到甚至在日常生活最平凡事物的表面现象下潜藏的新奇与值得怀疑之处。”

是的,你看,在对待小马发问而我表现出来的样子,真是无比的傲慢和自负,我丝毫没有发现这些提问的珍贵之处,我只是隐隐的担心,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抑或是,我不知道应该如何与他讨论这样的问题,于是就用一个答案封住了问题的路径。

“爸爸,我们怎么能知道一切不是一场梦呢?”

“如果我8点睡觉,明天早上7点起床,我怎么断定时钟的短针只走了一圈呢?我是不是要整晚不睡,一直看着它呢?要是我望了望别处,哪怕是一小会儿,短针也可能偷偷的走了两圈。”

“这儿的东西并没有真的变小呀。”(当4岁的约翰坐上飞机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评论道)

“大卫担心,苹果究竟是不是活着的。他断定苹果在地上时是活的,但带进了室内就不是活的了。”

看这些提问,多么深刻又有洞见。涉及到物质与意识,涉及到世界的本源,涉及到物理学,生物学,脑神经学,光学,心理学,哲学。我真是由衷的觉得,只有孩子和学者,会去关心这些看起来理所当然的问题。

在我意识到自己从前有多么的傲慢与自负,多么的自以为是,并且对小马的发问多么的敷衍了事之后,我开始放下自己的心,好好的对待他的提问,和他一起沿着好奇,去发现思考的美妙所在。我毫不担心,他把我问得哑口无言,我也毫不在意,因为我不知道而在他面前丢了面子。我想,那时那刻,我应该和孩子一样,去直面自己的无知,直面自己的浅薄,并且和他一样,孜孜以求。

2、哲学思辨发生于儿童的好奇与提问,儿童常常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哲学讨论,但他们也会思考很沉重,很严肃的人生问题。

哲学方面的游戏,主要是语义的歧义,而沉重又严肃的,大概就是关于生死吧。

“一个事物如果没有名字,它存在吗?”

“一种东西可能在前面的同时又在后面。比如,我们绕着这张桌子转,一会儿你在前面,我在后面,一会儿我在前面,你在后面。”

“厄休拉说,‘我肚子疼。’妈妈说,‘你躺下睡着了,痛就会消失的。’厄休拉问:‘痛会上哪儿去呢?’”

这些其实都是孩子对我们发出的哲学思考请帖。

小马在看青蛙弗洛格《鸟儿在唱歌》那本书时,我们发生过如下的对话。

小马:鸟儿去哪里了呢?

我:你觉得呢?

小马:(翻到最后一页)站在树上唱歌呢!

我:站在树上唱歌的鸟儿和之前的那个是同一只吗?

小马:是!是的!

我:那小猪、小鸭和野兔,还有弗洛格他们一起埋在山丘下的是谁呢?

小马陷入了沉思。他可以不用回答,他可以等下一次再想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再和我一起讨论。生与死这样的问题,这么大,这么沉重,我们成人终其一生都不一定能弄清楚,更何况孩子,所以,我耐心的等他再来找我讨论。

一起看纪录片《海洋》的时候,小马问,“那是什么?”我说,“妈妈觉得是座头鲸。”小马说,“我觉得是鲸鲨!我觉得不是座头鲸,它可能是一只鲸鲨。”

是的,他用了“可能”来表示我的见解也是来自我的判断,而不是真理。

3、儿童的哲学推论过程朴素又有趣。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他们会越发的接近真相,自动纠偏。

7岁的迈克尔说“我并不希望宇宙是没有终极的。它给我一种有趣的感受。如果宇宙永不停止的延伸,那么创造宇宙的上帝就没有立足的余地了。”

过了一段时间,迈克尔又觉得“对于事物一所所知是令人不快的,我希望(这宇宙)不是永无止境地存在下去。我不喜欢认为它能永恒的延伸,因为显而易见,它是不可能无处不在的。”

对此,马修斯评价说,“迈克尔展示出了对这个问题一些基本关系的清晰理解。有时他的推理简直是了不起的。”

记得在小马28个月的时候,有一次我问小马小猫怎么叫,小马说“喵”,我问他小狗怎么叫,小马说“汪汪”,我问他小猪怎么叫,他说“哼哼”,我使了个坏儿,问他,那妈妈怎么叫?小家伙立刻就笑开了说“妈妈不是动物吖!”

我当时也很惊讶他的推理过程,哲学思考似乎是孩子天生的本能,就像孩子喜欢游戏,喜欢音乐一样,真是有趣。

4、皮亚杰与儿童的对话是有目的,而非有兴趣的。

文中,马修斯摘录了一段皮亚杰与儿童的对话。

“梦是从外边来的吗?”

“不是。梦就在床边,在做梦的人眼前。”

“当你睡着时,是梦在你身上,还是你在梦里?”

“梦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看到这个梦。”

我只是摘录了一部分,整个对话非常长。马修斯批判皮亚杰的这段对话,其实只是为了确认孩子对于梦的概念处于哪个阶段,而不是真正对孩子关于梦的理解感兴趣。

这样本末倒置的谈话,其实也是我们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警惕的。不要为了评价、测试孩子而交谈,而是为了兴趣而交谈。无目的的聊天,两个人都不知道话语将通向哪里,这不是更新奇刺激的事吗?

5、儿童文学,绘本故事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其实是更适合与儿童讨论。

这点我想每个亲子共读的家长和孩子都会有所体会。比如咱们中国的传统绘本《小蝌蚪找妈妈》,实际上就是一个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哲学话题,这涉及认识论,事物的分类是否有一套明确的方法?如果只有唯一正确的方法,我们怎么知道那方法是什么?

比如刚刚谈到的《鸟儿在唱歌》,和孩子讨论死亡。我们所有人内心都潜伏着对生与死的焦虑和恐惧。有时候,我们刻意避免让孩子谈论死亡,只是想简单地让自己回避这一个话题。但绘本替我们开启了这样的一个话题,开始了这样一种思考。

“那我们也会死吗?”

“我也不知道,或许等到我们老了以后。”

前一阵子,沈阳有一场暴雨。因为积水很深,漫过了腰的位置,所有的道路都变成了停车场,我从地铁出来,步行回家,雨还在下着,看着路上那么深的水,一时间涌上心头的想法,很简单,我只想在这样的时刻,和家人在一起,我一刻都不想在这里耽搁,就算涉水,我也想要回家。因为用微信和家人沟通,小马知道了我在位置,水有多深。他跟爸爸和奶奶说,“我要穿上我的雨衣和雨靴,我要冲到雨里面,去接妈妈回家!”

因为整个道路全因积水被堵死,我绕了非常非常远,也趟了很深很深的水,走了很久才回到了家。一进单元门,小马冲过来,大声的问我“妈妈,你淹死了吗?你回来了吗?你没有淹死吗?”问得我哭笑不得的。他一脸的紧张和认真让我明白,他在当下的焦虑是真切的,不是我一厢情愿认为的。

或许,下一次,我们可以内心充满勇气的由绘本的话题延伸下去,直面那些让我们内心恐惧的时刻,我们并不一定要把它讨论清楚,但我们可以就是简单的talk about it,在交谈中,彼此在话语的力量中,获得慰藉。

就像书的最后,马修斯说“和孩子讨论哲学,简单的说就是思考某一特定时间所产生的困惑和概念性问题,看看是否能消除这种困惑或解决这个问题。有时候,这些困惑和问题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有时候则得不到解答。有时候,这样的思考让人更加明了的仅仅是,原来我们对某事某物是这样可怕的不了解。”

“做哲学的基本要求是理解力、极度的耐心和思考的意愿。哪怕是去思考那些很明显最简单、最基础的问题。”

“要成功地和孩子一起做哲学,成人需要放下全部的戒备。”

而我,已经迫不及待和小马开始这样的讨论了。

喜欢这本书,你可以赴各大电商平台购买。

如果你喜欢我写的文章,你的每一次转发、分享、推荐都会这些文字被更多人看到。谢谢你。

回复关键词“读书”收到如下推送,可直接点击文章链接查看。
1、《和孩子较劲儿?和老公争吵?和婆婆冷战?和自己爸妈干架?来学P.E.T.的方法帮助你有效沟通吧~》
2、《那些年,P.E.T.教会我们的事——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在小宇宙读者群的实践》
3、《读<爱和自由>: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孩子真正的拥有自己》
4、《小宇宙共读|尊重我们的孩子,尊重生命的过程——读<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5、《小宇宙共读|触摸华德福教育:嗨,妈妈,我是从彩虹那边来的》
6、《小宇宙共读|让儿童的性教育自然而然的生发——读<善解童贞1—0~6岁孩子的性发展与性关怀>》
7、《接地气,有招法,很科学——读<养育的选择>》》

8、《这对父母谋杀了他们的孩子——所有父母都应该读的现象级小说<无声告白>》

9、《Terrbile Two?不,我觉得是Wonderful Two!——读<你的2岁孩子>》

10、《孩子为什么会顺从你?因为深沉、温柔、毫无保留的爱。——读

<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

11、《怎么读懂2岁小娃的涂鸦在表达什么?父母在培养孩子绘画时做什么?不做什么?——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1、2>》

12、《相逢恨晚的阅读|生活绝不是你输我赢非黑即白的辩论赛——读<非暴力沟通>》

13、《如何把孩子培养成科学家?!那你得跟诺奖得主费曼的。。。爸爸学学!读<发现的乐趣>》

14、《发现孩子学习的秘密:忍住你好为人师的教导心,给孩子“鼓捣”自由和时间——读<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育儿生活目录下设如下关键词:美剧电影、小马成长、带娃旅行、碎碎念、育儿观点、买买买、读书、母乳喂养、猪队友、节日、生日、纪念日

回复“目录”、“烘焙”、“问答”、“辅食”、“育儿生活”、“小厨房”、“读绘本”、“爱歌词”、“唱童谣”、“分享会”、“讲故事”等关键字,查看相应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钟书推荐给父母的儿童哲学书,到底好在哪?
儿童哲学(3)
儿童与哲学
儿童哲学的意义
哲学思考是人类的天性么?
三联 | 深秋书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