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赵友坤作品 | 我与曾巩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我是颍州一介草根,曾巩乃是宋代大儒,我关注他,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那时,我上初中历史课,学习识记“唐宋八大家”,在那之前,我对另外七大家均有所耳闻,“三苏”抱团发展,名扬四海;欧阳修一代文学宗师,桃李满天下。同时,韩愈的“春街小雨润如酥”,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诗句,我张口就来!只有曾巩初次以书会晤,生疏难记。我出于好奇,搜集曾巩的史料,逐渐对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出生于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后居临川,与王安石成为同乡。后来,曾巩成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其文名堪与“三苏”比肩,位据“唐宋八大家”之列,是欧阳修的得意门生。

北宋时期,江西南丰有“三曾”,首推曾巩,他是文坛领袖、政坛巨擘。其弟曾布,官至宰相,是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其弟曾肇,历仕四朝,官至刑部、吏部侍郎。曾巩一门同科六进士,这是曾氏家族在曾巩带领下书写的传奇故事。

仁宗嘉祐二年(1057)是大比之年,在草长莺飞的春天,年届不惑、眉清目秀的曾巩领头,带着三个弟弟、两个妹夫,排成“人”字形向中原进发,犹如一个雁阵,他们相互激励,相互扶持,同赴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参加会试和殿试,取得大满贯,六人全中进士,一时京城哗然。相传,此次同科考中进士者不乏苏轼这样的大腕,主考官欧阳修,误把苏轼的答卷当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点为第二名,使苏轼屈居亚军。

曾巩一开始就被欧阳修看好。初次见面,曾巩就入了欧阳修的法眼。欧公发现曾巩独特轩昂,犹如一只雄鹰,就把这位门生列入有杰出文才的突出人物,发出“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的赞叹。他在《送曾巩秀才序》中说:“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赞其为文思想立意与艺术章法皆已成熟,当属“魁垒”级人物!在颍州交接诗文革新运动的文坛盟主时,曾巩成为欧阳修的首选接班人,后被多才多艺的苏轼取而代之。

曾巩生于书香世家。史书记载:“家世为儒”。其祖父曾致尧官至户部郎中,父亲曾易占则是太常博士,皆为北宋名臣,可谓渊源深厚。曾巩自幼聪颖,受家庭熏陶,幼年时就展现出超常的才智,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他出口成章,见者无不对其夸赞有加。他五岁能文,六岁赋诗,十二岁写《六论》,提笔立就,文辞颇有气魄,与方仲永有一拼,世人称其为“神童”。曾易占任如皋县令时,将十四岁的曾巩带至学风甚盛的如皋,寄读于中禅寺东厢房,曾巩在此度过了两个春秋。接下来,曾巩顺利考秀才、中举人。1037年,十八岁的他跟随父亲来到东京汴梁,参加科举会试,首遭滑铁卢。他留京入太学学习。在京城,曾巩结识了王安石,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成了一生的挚友。王安石赞曰:“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王安石认为曾巩即使死了也如班固和扬雄一样流传千古。后来,曾巩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欧阳修在领略了曾巩的文采后,大为折服,收为弟子。此后,他同杜衍、范仲淹等都有书信往来,投献文章,议论时政,陈述为人处世的态度。《宋史·曾巩传》评论其文“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

曾巩孝老悌弟。就在曾巩与京城众多文友往来诗文,议论时政之时,其父突然离世,曾巩不得不返乡为父守孝,善待祖母与继母。不久,哥哥曾晔去世。长兄如父。家中只剩下他和四个未成年的弟弟和九个妹妹,一时之间曾巩成了家里的老大。作为一个“奉父母以德的孝子”,面对“无田以食,无屋以居”的窘境,他苦苦支撑着大家庭,教弟弟们读书学习,他扮演着亦父亦兄、亦师亦友的角色。1057年,宅居二十载的曾巩与三个弟弟、两个妹夫参加会试,皆中进士,这要归功于有曾巩这样一个好兄长。接下来的四年间,曾家又有三人中进士,曾巩更是功不可没!

纵观曾巩曲折的奋斗史,归纳起来有三大特点:一是出名早,出道晚;二是家里穷,结婚晚;三是擅长写散文,不爱韵文。这些,我心有戚戚焉!

我生于颍东农村,求学于颍州。在我读高二时,父亲患不治之症,我奔走于医院与学校之间,一边照料父亲,一边坚持学习。一年后,父亲去世,上百天坟后,我在周围邻居的嘲讽中进入复读模式,把文学梦束之高阁,按部就班地上课,早晨读英语,晚上做数学,没日没夜地苦读做模拟题,患上出血热,身体健康受到重创。家中仅有几亩地,一麦一豆又不善田间管理,大有“草长豆苗稀”之感,于是,经济状况更是每况愈下,眼里只有孔方兄的美女看不上我,娶媳妇就成了老大难问题。

在求学中,我虽然未遇到欧阳修这样的大师,却有幸受教于李瑞田、吴芳林、张晓风等优秀的语文老师,李老师的风趣幽默、谈古论今给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上五年级时,我的一篇习作《初春的早晨》在口孜中小学师生中传阅,当年,在全县小学语文竞赛中,我荣获第二名;张老师的锤词炼句,吴老师的儒雅超脱,令我获益匪浅。在红旗中学的六年学习生活中,我参加过校园太阳花文学社,笔耕不辍;曾与肖龙同窗共读,切磋技艺。后来,网络普及,杜红梅筑梦颍淮论坛,在她指导下,我一边工作,一边舞文弄墨,《携子回故乡》等一些亲情类散文作品登上《阜阳日报》。再后来,丁友星擎起颍淮文坛大旗,我摇旗呐喊,挖掘阜阳历史,创作了《苏轼与张耒的颍州情缘》等一系列历史散文。如今,在肖龙创办的《颍州文学》平台上结识了全国各地的文朋诗友,拉高标杆,向高手学诗作文,向着诗与远方全力奔跑、奋斗不息!


作者简介:赵友坤,曾用名王玉友,网名愚夫,皖阜阳市颍东区人,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颍淮作家,阜阳市作协会员,供职于颍东区袁寨镇政府,爱写散文,曾在文化产业、文摘周刊,阜阳日报与颍州晚报,发表数十篇散文,在网络发表作品若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朗读||欧阳修论
欧阳修与王安石、苏轼的关系 他为什么叫“六一居士”?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 新注 集评:柳宗元卷 /王安石卷/苏辙卷/欧阳修卷/韩愈卷/曾巩卷/苏洵卷/苏轼卷》
唐宋八大家简介——唐宋文坛成就最高之八人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里凑数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