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姜华作品 | 蜀河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蜀河,一个因水而兴的千年古镇。

山依水出,水绕山旋,凿石筑城,镇居仙境。踞秦岭而拥巴山,引蜀水而抱汉江,千年古镇写尽繁华苍桑,汉水明珠讲述人间传奇。蜀河,临水而居,大美卓然。

蜀河,以其独特的建筑,奇异的民俗,多元的文化,古朴的民风和特色的餐饮而享誉全国,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蜀河,是汉水文明的活标本,是一个有“秦巴明珠”之称的旅游古镇。

从古城西安出发,沿西康高速(或西康铁路)穿秦岭,出旬河,至旬阳太极城,再揽汉水东去53公里,便至古镇。蜀河镇因蜀河而名。蜀河之水发源于秦岭南麓蜀山,南流至蜀河镇入汉江。据史载,蜀国是与巴国齐名的重要古国,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封蜀国于今河南南阳以北地区。尚不强大的蜀国,迫于楚国的扩张逐渐向西迁徙。在西迁过程中,曾建都于今湖北郧西以西,即旬阳县蜀河一带。童书业先生考证说:“蜀国亦未必在四川,今湖北郧县西有蜀河,入汉水,或即古蜀国所在。”1983年,一位老农在挖地的时候,掘出了一把巴蜀青铜剑,虽然在地下埋藏3000年,但剑刃锋利若砺,剑上绝少锈痕,几近如新,这为古蜀国在这里的活动提供了又一重要佐证。西周中期,蜀君为避难,遂又迁都于今汉中之城固县,不久,又迁都于今四川广汉、彭县一带,在那里创造了三星堆文化。从汉刘邦在蜀河置县始,到魏晋南北朝的800年间,蜀河一直是淯阳与兴晋二县县城所在地。蜀河与汉江交汇处,东边曾是兴晋县城,西边曾是淯阳县城,一水之隔,两县相对。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八百年郡城被淹没在荒村野岭的茂草中。至明清大移民后,移民文化和农耕文明的进入,商贾潮涌,水运大兴,蜀河古镇再度走向繁华兴盛。

蜀河,地处汉水之滨,蜀水之畔,是一个历史悠久、写尽商海风流的古镇。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风格迥异的庙、馆、楼、寺,保存完整的明清庭院、街巷、步道,功能齐全的历代机构建置,字号林立、商贾云集的传说,无不影射出这里昔日的辉煌,弥漫出高古的气味。蜀河为古蜀国所在地,汉时置县,中兴于明代,繁华于清朝中末,续写的是汉江黄金水道上的传奇。因其所处地域优势,是鄂、陕、川三地物流交汇的重要中转集散之地,物流的畅通,带来文化的交融,各地商贾纷至沓来,修建会馆,成为各地乡党们拉帮结派、倾听乡音的场所。著名的有黄帮黄州馆、陕帮三义庙、回帮清真寺、江西帮万寿宫、武帮武昌馆、船帮杨泗庙,还有本地帮的火神庙等,更有诸多井形的巷道编织着这里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自古以来,蜀河便是汉江中上游的商业重镇,素有“小汉口”、“汉江小都会”的美誉。

蜀河,过去也是一个北出关中,南抵湘鄂,西通川渝的古代官道要冲。据地方志载,早在1700多年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于淯溪口东岸(今蜀河口东),置兴晋县(一作晋兴县)。又据《隋书.地理志》载,在南北朝时期的西魏(535—556年)置淯阳郡,北周(557—581年)时,改名为黄土郡。隋初废黄土郡,改置黄土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黄土县为淯阳县。大历6年(771年)为淯阳县。长庆元年(821年)复置至宋乾德4年(966年)废淯阳县入洵阳县。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蜀河镇机构名称不断更迭。1948年5月蜀河解放,新设革命政权上关县人民政府临时治所,隶属湖北省两郧地区。1949年8月,设为洵阳县人民政府临时驻地。新中国成立后,1964年省政府正式设置蜀河镇建置,系当时陕西省县以下四个建置镇(其余三镇是户县余下镇,武功县普集镇,宁强县阳平关镇)之一,为旬阳县首镇。

蜀河古镇人文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各异。现在,让我们走进古镇,去感受、领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人文历史。

位于汉江边悬崖上的杨泗庙,建于清乾隆年间,因其内供船工始祖杨泗爷,取名杨泗庙,实为船帮会馆。一因汉江滩多险急,修建此庙宇供奉船工始祖,祈求平安。二因过往船只到此停驻,可供休闲、娱乐、议事聚会。庙内有乐(戏)楼、正殿、拜殿等,其建筑风格典雅大气,错落有致,结构合理,具有鲜明的南方建筑风格。杨泗庙的宏伟壮观有镶嵌在正门两侧的对联为证:福德庇洵州,看庙宇巍峨,云飞雨卷岿屹立;威灵昭汉水,喜梯航顺利,浪静波平任遨游。相传在汉江水运兴盛时期,杨泗庙有“夜照万盏明灯,日受千人叩首”之氛围。

黄州馆为清代黄州客商所建,是汉江中上游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商人会馆。其位于古镇中街后坡,坐西向东,依坡而筑,气势宏伟,雕梁画栋,是我国传统的典型宫殿式建筑 。从碑文“在蜀贸易之诸君倡举”、“历经数十载”、“几费经营”、“罄数千金”等可以想象到黄州馆建筑的时间之长、花费的资金之巨。

黄州馆房高院深,砖瓦均为预制,每一块砖上都有“黄州馆”字样。正面外墙壁上镶着铁制的蝙蝠、鱼、鸟。石门墩上雕刻着鹿、鹤、豼貅等。门前和台阶上有对称的石狮和报鼓石,门枋刻有太极图、对称的貔貅,正面海棠池阴刻“护国宫”三字,侧有对联:帝德兴和,想当年楚江声远,万古神功昭日月;帮历盛极,信此际秦西威镇,千秋俎豆祀馨香。其对联青花瓷块镶制,做工精巧雅致,充分彰显秦风楚韵之绝唱。走进院内,里面是个四合院,分乐楼、拜殿、正殿和厢房, 护栏刻有形态各异的狮子、大象石雕。房檐上的飞龙游凤,木刻精致,造型优美。整个建筑错落有致,设计之精心,构筑之巧妙,可谓独具匠心,美丽如一幅幅雕塑。

蜀河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后来随着回族移民的逐渐增多,于清末民初又进行了扩建。清真寺算是迄今为止古镇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其依山而建,傍水而筑。四周绿荫掩漾,花木葱茏,有小溪绕寺而过。正门系砖砌牌坊式样的门楼,顶部装饰翼角飞檐,檐下壁面有莲花、菊花、海龟彩绘图案。门上中央悬置“清真寺”匾,两侧立柱刻“玉龙捧圣”纹样。寺内有礼拜堂,大殿、抱厦、天井、对亭厢房、门楼、厨房等30余间,均匀对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既保留阿拉伯式建筑风格,同时又有浓郁的南方建筑特色。

蜀河古镇也是明清时期汉江上游商贾云集的集散地。这里经济繁荣,南北文化交融,从集镇内现有的部分历史小地名如八家巷、乾益巷、永安巷、兴文桥、六合坊和沈家楼等和清真寺、黄州馆、杨泗庙(船帮会馆)、三义庙(山陕会馆)、江西馆、湖南馆和武昌馆等都给古镇留下繁荣的文明印记,是古镇文化积淀的历史活的见证。在杨泗庙下面的一个巷道的石崖上保留着明朝弘治和万历年间两处洪水水位刻记,至今已有400余年。还有兴建于清嘉庆6年(1801年)的城堡,至今尚有城门一处,城墙残基40余米,城壕遗址30余米。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全镇还有商号69户。有的较大商号还专门雇人在老河口、汉口等城市“座站”为本商号打听行情及时地向本商号传递信息。随着商贸的发达,金融方面的货币流转活跃。这里被誉为洵阳县的“钱窝”。早在清同治9年(1870年)蜀河就设厘金局,清宣统元年(1909年)又设厘金卡。民国30年(1941年)设税务稽征处。经济的繁荣带来通讯的发达。清光绪30年(1904年)4月,蜀河设甲级邮寄代办所。民国8年(1919年)设转电报房,1935年12月将转电报房改为营业处,1938年装莫尔斯电报机1部,将营业处改升五等电报局。

据《楚界秦河》载:“由于湖广移民大量进入陕南,蜀河成为盛极一时的水旱交接之地,它是汉江水运与镇安孝义(今柞水)宁陕、长安、西安乃至关中陇上各地联系的枢纽。各地客商经此而往来穿梭于荆襄秦陇之间。商贾云集,字号林立,不仅给南北贸易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也促进当地的商业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成为陕南东部进出货物的重要集散地。清陕西巡抚毕沆曾书:‘洵阳之蜀河镇,系水陆货物交卸之所,客商辐辏,人烟稠密,由蜀河溯流而上,即赴省之大道’。清任汉中知府的严如熤于道光2年(1822年)所编的《三省边防备览》一书中称:‘洵阳之蜀河口上溯兴汉下达襄樊,北通商洛骡马驮运,估客云集,为汉江中小都会’”。这些足以说明蜀河古镇当年的繁荣昌盛。

蜀河古镇灿烂的民风民俗,南北交融的文化艺术和特色鲜明的传统饮食更是陕南一绝。其民间社火滚龙、太平灯、双彩车等以其古老、独到的表演曾吸引了八方游客的目光,而闻名于汉水流域的传统美食“蜀河八大件” 更是搅动了四海宾朋的胃口。

如今,蜀河的黄州馆、杨泗庙、清真寺等已被列入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拨了专项资金修葺一新。蜀河双彩车、八大件已列入陕西省非遗保护名录,预算了保护资金,确定了传承人。当地政府制定了陕南移民搬迁十年规划,本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保护古镇、修旧如旧的思路在行动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掸去岁月风尘的陕南古镇,将会焕发出夺目的光芒。

蜀河,汉江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

蜀河,穿越千载华夏文明的水。


作者简介:姜华,笔名江南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县作家协会主席。首届“十佳网络诗人”,“中国新诗百年”全球最具活力华语诗人。陕西文学奖诗歌奖、 “五个一工程奖”、首届中国天津诗歌节头奖、第二届加拿大国际大雅风文学奖获得者。在《人民日报》《诗刊》《十月》《解放军文艺》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诗歌等5000余件。获奖200余次,作品被收入180余种选本。出版诗集《生命密码》等七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蜀河古镇:汉水之滨的璀璨明珠
寻访千年蜀河古镇,领略别样汉水风情
“延安杯”第六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遗韵悠悠的蜀河古镇|葛晓泉
山西没有被商业化的古镇,有“小汉口”之称,另外一端连着四川
蜀河古镇
【三秦文学】丁天地:【城建风云】(小说连载第76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