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征文展示】卢小夫作品 | 自行车踩走的时光

 西散原创总编手册 —— 梅雨墨香
西散原创大型采风征文活动唯一官方发布基地

2019“我爱祖国,人间至情”大型征文展示(4)


我已经多年没骑过自行车了。看到自行车,我是特别的熟悉。那飞转的轮子,瞬间把我的记忆带回了从前。

寒风凛冽,车流如织。我透过车窗的玻璃,看到有一位老人正艰难地踩着自行车。看着他那单薄苍桑的后背,像极了我已故了多年的老父亲。似乎是爸爸骑着自行车走在寒风中。我慌忙按下了玻璃,待我再仔细去瞧的时候,一辆车刚好挡住了他,就此擦肩而过,老人家只留给了我一个背影,让我回味无穷。

自行车,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见过了,那是一位送信的邮递员,骑着一辆绿色的自行车。那时的农村人接触自行车少,不知车子姓甚名谁,单凭直觉,见车跑起来像一线风,形象地把它叫作“线车”。后来,三个、四个轮子的拖拉机出世了,可能是为了区别之见吧,又有人把它叫作“单车",这个称呼就一直流行至今。

每次邮递员从家门口路过,我们小孩对他的车是十分的好奇,但又不敢靠近去瞧个够。在那个生活贫困、思想意识相较封闭的年代,吃“公家饭"的工作人员,似乎比作田种地的人要“高档”得许多。由于大人们对那种人心怀敬畏,小孩也就跟着敬而远之了。只要有人吓唬一句,"顽皮的话,就叫那车子把你抓走!”谁还敢去靠近呢?所以对于自行车的印象,于我童年的记忆里,很早就存在着,但又很飘渺。

年龄一天天长大了。印象中,我的家乡在七八十年代那十多年之间,似乎是一个老样子,没有多大的变化。村里人总是在泥土里翻来覆去,从早到晚泥巴一身,是翻不尽的黄土、忙不完的农事,年头到年尾,撑饱了一家人的肚子也就大吉大利了。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也没有摸过自行车。

八十年代末有一年,村里有人买了一辆自行车了。这桩事,曾经一度成了整个村子里的大新闻,很多人都跑去看热闹。那段日子,常听村里人议论此人的情况,他在北京当过兵,他的老婆是他转业的时候,从北京带回来的。可能是北京那边的亲戚信息灵通,帮他购买了这部自行车吧。就这样,自行车已徐徐拉开了序幕,渐渐走入了寻常百姓家里了。

记得我家里的第一部自行车,是父母给大哥买的。大哥那时才二十来岁,正当谈爱论婚的年龄,家里所有好的东西都得先给他置办。连几间土屋,只有他可以一人独享一间,那个自行车也就名至实归、非他莫属了。我上面一共有四个哥哥姐姐、还有父亲,他们日夜掌握着家里这个唯一的“高科技"产品,自行车还是轮不到我去摸。它像一条过双创的老水牛,没一刻闲着的哩。

我的记忆里,特别深刻的是父亲学骑自行车的情景。下雨天不好做农务,父亲就用一条长脚的木凳,用麻绳捆绑在自行车的后面,一个人在堂屋里来来回回、上上下下学着骑自行车。这样学了好长一段时间,他才敢骑着车去外面了。而哥哥、姐姐们都是在我没有留意间渐渐都学会了。只有我一直爱幽静,总喜欢独个把自己沉浸在各种古典的书籍里,而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没有多少好奇的兴趣,加上家里就那一部自行车,相较骑自行车这股流行的潮流,当年的我算是掉在这两个轮子的屁股后面好远,有时陡添自卑。

时代一旦出现了轮子,生活的变化一下子转快了。到我高中一毕业,忽然发现身边很多人会骑自行车了。有了自行车,人们曾经几十华里的亲戚家,一下子走近了;几十、一百多斤的担子,也五花八门出尽了奇招,能用绳子捆的,就捆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不能捆的就用化肥袋子装着,前面横一袋,后面捆一袋;有的甚至把后座用木板加长加宽,踩着自行车下田拉谷,上山搞柴了。

大哥正当风华正茂,是他潇洒的季节。他白天干了一天的农活不知道累,晚上还要踩着自行车到处去赶戏场子。那个时期的农村最大的娱乐,就是各村轮流放影露天电影。有自行车的青年男男女女,一个晚上要赶上好几场的电影哩。

我有时也非常羡慕我的大哥,穿着大头皮鞋,蹭着自行车,一溜烟进屋,又一溜烟出去了,好神气的哟。说起那双大头皮鞋,大哥结婚后,总算有一天成了我的专利品。没多久,该结婚的都结婚了,我也长成了十八岁的大小伙子。妈妈又开始打扮起我来了。我身上穿的外衣,脚上蹭的大头皮鞋,连大喇叭裤还是姐姐穿过的,一色属于哥哥、姐姐们曾经最好的服饰,全穿在了我的身上,凑成了一个五花八门的杂货担子。至今犹记,我是穿着那双大头皮鞋第一次踏进长沙城,乡巴佬上街,脖子看歪;第一次谈恋爱,也是靠着那双皮鞋哩。那双皮鞋经几番缝缝补补,才无可奈何告别了我的青春岁月。

说起第一次谈恋爱,还真够丢人的。人家男女恋爱,一般都是男方载着女方到处去跑,而我就靠着两条腿丈着步子去约会。后来形成了习惯,女朋友从一二十里的镇上,每次她骑着自行车来我家里,倒载着我出去玩了。就这样,我一直扭扭捏捏,由她载着我的初恋时光,一高一低,哐哐当当。那时的马路还没有发明水泥路,更勿论柏油路了,最好的主路就是铺满了石子。我坐在女朋友的自行车后面,尘土飞扬,车轮一蹦一跳,我的心也跟着一惊一乍。甜蜜与羞涩俱存,幸福与耻辱皆有。现在回想,那场初恋无果而终,可能与我不会骑自行车也有相当大的关系吧。当然,我后来也学会了骑自行车,轮到我载着女孩潇洒风光了。但女孩已不是当初的那位。这自行车,见证了另一个女孩成了女人,再后来就成了我的老婆了。

日复日,自行车在农村一天比一天风长起来了。就我的一大家子人,一人一车,几乎房里房外到处可以看到自行车了。我的父亲出门不离自行车,一骑也是一二十余年。如果要把车分成时代的话,自行车还真应归属于父亲的时代。因为在父亲的一生中,他使用过的运输工具从扁担、手推土车,到七十年代出现的板车,算起最先进的运输工具,当属他最后骑到老的自行车了。

然而,父亲踩着自行车,终其一生也没有踩出过他的时代,直到临终的前半年,才丢下这两个轮子,痛苦地走出了自己的岁月。

而我却早已丢掉了自行车。我不知又换了几轮新款的摩托,近年来家里又置了小车,曾经的石子路也很少见了。村村通路,户户通路,车轮飞驰在一色的水泥路上,双脚渐渐丢失了他的本来脚力,再也无法踩回从前。


作者简介:卢小夫,笔名黑老潇夫,湖南平江人。南国文学社社长兼执行主编,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315消费文化网文化频道副主编,南国红豆诗刊文学主任,淄博市散文协会名誉理事,歆叶文艺杂志编委。作品见诸于《辽源日报》《延河日报》《西部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西海岸》《乡土中国》《中国乡村》《武汉文学》等刊物,及征文书刊有《中国散文诗2017—2018年选》《当代华人爱情文学大赛》《中国当代散文精选》《中国精短散文佳篇选粹2018》征文、首届昭明文学奖的《欢喜的流光》刊物、青海省文联主办的《化隆春杯》征文奖、淄博市文联主办的《田园山居杯》征文奖、长丰县举办的《樱花征文奖》《李清照文学奖》《德鑫杯》奖等各种赛事征文发表在国家公开发行刊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丝路新散文征文】马忠华|手工布鞋(10)
征文快车道 • 散文三篇 || 总第1570期
2010.08.02 六十一岁, 第一次坐飞机(原创散文)
美文悦读:苏美晴《父亲的中山装》
父爱如山◆【征文系列-95号作品】-张琰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亦师亦友忆先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