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图:招远和莱州交界处的灵山上,也有不少“圩子墙”遗迹

此前陆续给大家介绍过不少胶东圩子墙遗迹,这篇的主题也与之有关,要介绍的是灵山上的圩子墙。

在胶东半岛,灵山是一个很常见的地名,栖霞、即墨、黄岛等地皆有“灵山”。而这次所说的灵山,则位于招远和莱州之间。

按照现在的区划,灵山大体算是招远和莱州之间的界山。但在过去,这座山总体算是在招远地界。明清时期,招远县所辖四乡当中的“灵山乡”,就是以此山命名。(注:招远县灵山乡下辖十二社,包括朱郭、图邱、曲城、灵山、蚕庄、香山、钟离、中全、高庄、王徐、老翅、西隅。)

到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招远县和掖县(现莱州市)之间进行区划调整,灵山附近的大郎家、小郎家、孟家、小韩家、沟子杨家、小于家等村庄由招远划归掖县。招掖之间的边界线也因此推移至灵山,延至今日。

关于“灵山”这个名字的由来,清代《招远县志》载:“在县西四十里。上有灵山寺,每旱祷雨辄应。”(这一点与栖霞城郊的灵山有形似之处。)而关于灵山寺,县志又载:“在城西五十里,有南北两寺。”据当地老人介绍,灵山寺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拆毁,现址无存。

根据《招远县地名志》的记载,灵山主峰的海拔为322.8米。虽然并非太高,但因距海不远,且控扼在招远、掖县之间,所以也称得上是“形胜之地”,在战时为兵家必争(抗战时期胶东根据地的灵山战斗这里曾发生在这里)。

据曾实地考察过的朋友“莱州湾人”介绍,灵山上的“圩子墙”遗迹主要分布在山的东南一侧,现保存较好的一段,绵延约数百米,以此推测,其完整的规模应该要更大。而灵山的山体多裸露岩石,修建圩子墙也可就地取材。

胶东半岛的圩子墙,大多是清代咸丰、同治时期地方为抵御捻军所修建。打听山下村里的老人,基本也是这个说法。对照地图来推测,方圆十数里范围内的居民,当时有可能都曾来此躲避过吧。只不过,这些圩子墙都临近山巅,上面空间有限,水源亦不足,仅可短期躲避,难以长期坚守。

下面这组图片都是灵山圩子墙的实景,由于拍摄时为阴天,色调整体偏暗,更显历史沧桑感。图片由“莱州湾人”提供。

(▲灵山圩子墙的近景)

(▲灵山圩子墙的远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胶东最早黄金市场——齐山
招远县志卷之一
齐鲁地名探究——金代为召集流亡者而得名——招远
烟台街·民俗采风 | 招远人性儿急,拿初六当初七?NONONO,这习俗缘于一段悲壮的故事
说说招远的来历
中国黄金发展简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